① 中國五千年,還有哪些帝王陵墓,仍然沒被挖
截止2019年2月,還有以下帝王陵墓還沒被挖掘。
1、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因為目前科技技術不夠發達,無法更好地保護文物,國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確規定——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還沒被挖掘。
2、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歷經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宮遂道編號刻字砌石已被發現,出土有細腰鐵拴板、錫鐵錠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沒有的獨特價值。
3、元代的皇帝陵墓。
元代整個朝代的皇帝陵墓都沒發現。
由於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後,葬於漠北起輦谷,按蒙古族習俗,平地埋葬,不設陵丘及地面建築,因此至今陵址難尋。就連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
已發現的帝陵:
秦始皇陵、秦二世胡亥陵墓、漢陵、唐陵、隋文帝楊陵,這些大都在西安咸陽地區已發現。宋陵在河南鞏義,南宋的在杭州,吳越王墓也在杭州地區。明十三陵在北京,朱元璋孝陵和孫吳大帝孫權陵都在南京。清陵在河北,努爾哈赤、皇太極陵在遼寧省(遼陽、沈陽) 。
歷史上早已被挖開或者盜掘的:
齊桓公墓、楚平王墓,漢文帝母薄太後南陵、漢陽陵、漢文帝灞陵、漢宣帝杜陵。宋理宗陵、清高宗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孫殿英)、明神宗定陵(新中國)。
② 還有什麼帝王墓沒有被發掘
1、乾陵,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國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
3、清泰陵,1980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泰陵地宮進行清理發掘,1980年4月11日,夏鼐親自來到易縣清西陵泰陵發掘現場宣布了國家文物局的書面指示,泰陵地宮的發掘即告終止。
清泰陵整個陵寢分前後兩個部分,前部分是門、坊、碑、亭,後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宮殿。五孔石拱橋是泰陵最前面的建築,10.94米寬,87米長,拱高4.9米,由長方形青白石建成。
五孔橋北,有巍峨高大雕工精美的三座石牌坊,一座居中橫跨神道,二座稍後,分列左右。大紅門是西陵的總門戶,門有三洞,設東西便門各一。
清泰陵位於距易縣15公里的永寧山下,海拔382米,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佔地8.47公頃,內葬世宗雍正帝、孝敬憲皇後、敦肅皇貴妃。
③ 歷史上哪些皇帝墓沒被找到
沒有找到的陵墓。周代歷代天子的陵墓
曹操歷來以七十二疑冢而著稱,至今可能還沒找到。(去年發掘的曹操墓穴不見屍體,表示懷疑。)
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墓現在在成都武侯祠內,可能是假的。
遼、金代帝陵記載的不多,可能找到的比較少,我懷疑大多數都在東北地區。
元代歷代帝王的陵墓沒有找到,可能多數都在外蒙古,感到很痛心。內蒙古建有成吉思汗陵,但顯然是個紀念意義的建築,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在外蒙古是無疑的
明確找到或者成規模的:秦陵、漢陵、唐陵以及隋文帝的楊陵,大都在西安咸陽地區。秦二世胡亥墓在西安市區內。唐朝武則天和李治的乾陵。
宋陵,在河南鞏義地區,南宋的在杭州紹興地區
吳越王墓在杭州地區
明十三陵在北京,朱元璋孝陵在南京紫金山,孫吳大帝孫權陵也在那裡。
清東、西陵在河北省,努爾哈赤、皇太極陵在遼寧省(遼陽、沈陽)
這些基本上沒有發掘
④ 中國還有哪些皇帝陵寢沒被找到
中國歷史被發現的皇帝陵墓很多了,被盜過墓的也不少,而沒被找到的皇帝陵墓也不少,下面就來介紹一下。1、炎帝和黃帝的陵墓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就是因為炎帝和黃帝,炎帝和黃帝生活在公元前2600多年,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炎帝和黃帝都是古代華夏部落的首領,他們的子孫後代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統一了整個華夏部落,征服了東夷、九黎族,建立了統一的部落聯盟,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歷史上沒有被發現的皇帝陵墓主要是這些,當然還有一些皇帝陵墓是在戰亂中被毀壞了,如南北朝、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時期,這些大亂世中,皇帝的陵墓很多都被盜被毀壞,消滅於歷史的痕跡中,並不是沒有找到。
⑤ 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帝王的墓葬沒有被發現呢
中國歷史上發現了很多帝王陵墓,很多都是被盜的,還有很多沒有找到。這里是一個簡單的介紹。
1炎黃帝陵
中國人之所以稱自己為中國人的後裔,是因為炎帝和黃帝生活在公元前2600多年,有4000多年的歷史。他們都是中國古代部落的首領。他們的後代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統一了整個中國部落,征服了東夷、九里等民族,建立了統一的部落聯盟,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盡管史書記載劉備的陵墓為成都南郊武侯祠正殿西側,但是否為劉備墓仍值得懷疑。因為劉備死在白帝市(今重慶奉節),距成都還有600多公里。當時,劉備在夏天去世了。這么遠的屍體怎麼處理?因此,對劉備墓有三種看法:一種是說它葬在白帝市,二是葬在四川彭山蓮花壩;三是會陵葬在成都。不清楚它在哪裡,相當於沒有發現。
7元代皇帝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蒙古族建立的統一王朝。由於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提倡“秘密埋葬”,所以所謂的秘密埋葬就是秘密埋葬。就連蒙古人自己也不知道在哪裡安葬。因為這個風俗,從成吉思汗到元朝建立,元代皇帝的陵墓一直沒有發現,因為沒有人知道道安葬在哪裡。
這些都是歷史上沒有發現的主要帝王墓。當然,也有一些是在戰爭中被毀的,比如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六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許多皇帝的陵墓被偷毀,並在歷史的痕跡中消失。
⑥ 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帝王的墓葬沒有被發現
要說歷史上還未被發現的帝王陵墓,其實還有很多,因為我們國家實行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原則,一個例外是定陵發掘,沒有發現的帝王陵墓中又以元代帝王實行的密葬制度最為典型。
(一)元代陵墓
元朝皇帝駕崩後有著專門的下葬儀式,根據文獻記載,說是用啰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並加髹漆,完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爾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之後便如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所記載的:
“國葬不起墳隴,葬畢,以萬馬柔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即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此外,元朝皇帝之所以這樣做有著民族習俗在內,更是有著怕遭報應的成分在內。元世祖忽必烈滅宋後,僧人楊璉真珈被任命為江南釋教都總統,負責掌管江南地帶佛教事務的人。在元廷的示意下楊璉真珈開始大肆挖掘破壞宋陵,其中的宋理宗頭骨更是被做成酒杯,後成為元朝宮廷之物,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得知此事親自過問下,才將宋理宗頭骨尋回重新安葬。正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元朝如此大掘宋帝陵,自然知道被盜墓的滋味不好受,所以便採用了薄葬以及密葬的方式,來確保自己死後的墓葬不被後來人或者報復者盜掘與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