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中國有多少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發布時間:2022-09-05 16:39:44

① 中國有多少院士

截止到2020年10月份中國科學院有院士800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4人,化學部1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0人,地學部132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5人,技術科學部141人;此外中國科學院還擁有外籍院士82人。

中國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其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28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26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11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18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11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55人,農業學部77人,醫葯衛生學部123人,工程管理學部58人(其中跨學部院士25人);此外還有外籍院士66人、已故院士188人、已故外籍院士16人。

(1)中國有多少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擴展閱讀:

國內院士選舉標准:

1、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體系,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樣式不錯,擁有中國國籍的學者、專家、研究員、教授、或類似的標題(包括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和居住在其他國家,中國的學者和專家,可以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的成員。

2、院士每兩年選舉一次,共不得超過60人。各學科增設名額的分配,由院士代表大會常務領導機關根據學科布局和發展趨勢確定。翰林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我的申請不被接受。

(1)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聯合選舉,每位院士推薦的候選人不得超過兩名;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本款只適用於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和其他國家的中國學者、專家的推薦。

(2)國內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一級學會按照組織制度推薦人選。這些候選人必須由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組織選舉產生。

3、由各院系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評議選舉。考核必須遵循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核。選舉將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差額為百分之四十。每組應選舉本組院士人數的一半以上。

得票不少於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省選舉部擬選出的席位依次選出,並按已投的票數依次選出。選舉結果由各學術部門常務委員會審核確認,經院士會議常務領導機構審查同意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報告。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公民具有雙重國籍,院士在成為外國人後自動放棄院士稱號。當院士的個人行為的國家法律,損害了國家的利益或損失的科學道德,違反標準的成員,有不少於5名院士寫的建議,撤銷院士的頭銜是必需的,由部門接受和審議後,常務委員會的部門的所有成員投票,可以決定撤銷院士的頭銜。

作出該決定時,表決人數不得少於本部全體委員三分之二,撤銷委員稱號的表決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二。本決定須經院士代表大會常務領導機關審查批准,並通知全體院士。

② 中科院士有多少人,分幾類

八個類別。據2021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833人。

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7人,化學部13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5人,地學部138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00人,技術科學部150人;外籍院士108人;已故院士601人,已故外籍院士25人。

評選情況:

1955年,第一批學部委員為233人。其中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61人;科學技術方面委員172人,兩年後增聘18人,達到了190人。

1979年至1981年進行的增選學部委員工作,共新增283名學部委員,學部委員總人數達到了400名。

1990年至1991年進行的增選學部委員工作,投票選舉出210位新學部委員,其中數理學部38人,化學部35人,生物學部34人,地學部35人,技術科學部68人。學部委員總人數達到528人。

1993年,增選學部委員59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0人,化學部10人,生物學部11人,地學部10人,技術科學部18人。

③ 中國院士總共有多少人

01
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截至2021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共計80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計895名。共計中國院士1697名。

這89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括: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28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31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13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23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02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0人);農業學部(80人);醫葯衛生學部(121人);工程管理學部(67人,其中跨學部院士30人)。

④ 兩院院士有多少人呀

全國兩院院士人數有1617人。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78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62人,另外中國科學院有外籍院士89人,中國工程院有外籍院士65人,不包括已故院士。

詳細介紹:

一、中國科學院共785人。外籍院士89人。其中:

數學物理學部150人、化學部127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49人、地學部128人、信息技術科學部94人、技術科學部137人。

二、中國工程院有院士862人。另外有外籍院士65人。其中: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24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24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07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18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06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55人,農業學部77人,醫葯衛生學部118人,工程管理學部(58人,其中25 人為跨學部院士)。

⑤ 中國總共有多少兩院院士

截至2021年6月,中國總共1755位兩院院士。比較知名的有白春禮、程開甲、鄧稼先、楊振寧、袁隆平等。

1、白春禮

白春禮,1953年9月出生於遼寧丹東,化學家和納米科技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首任主席。

白春禮的研究領域包括有機分子晶體結構、EXAFS,分子納米結構、掃描隧道顯微鏡。

⑥ 中國有多少院士2021共計多少名

截至2021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共計80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計895名。共計中國院士1697名。

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就是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於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過層層選拔,81人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包含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著名學者,此次院士選舉,比較充分展示了學術成就而非政治主張的推選理念,如民主人士郭沫若先生因為在甲骨文等考古工作方面的突出成果而獲得胡適舉薦並獲選。

這次選舉中,除了中央研究機構以外,獲選人數最多的四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233人,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學家進入新中國第一批院士(學部委員)的行列。

1955年學部委員(後稱院士)包括了自然科學領域的數學物理學部30人、化學部22人、生物學部60人、地學部24人、技術科學部36人,以及人文社會領域的哲學社會科學部61人。1957年增選了自然科學學部委員18人。1980年,恢復學部委員增選,並取消了哲學社會科學學部。1994年,中國工程院開始選聘工程院士。

截至2008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1100餘人,健在6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兩院院士資格,院士為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根據院士章程,為維護老年院士的身體健康,在院士中實行資深院士制度,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資深院士享有資深院士津貼,但不擔任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成員和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成員等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和選舉工作,自由參加院士會議。

⑦ 既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目前有多少人

目前還有健在兩院院士15位。

1994年中國工程學院聘任了30名中科院院士擔任工程院院士,1995年聘任了4名,此後沒再繼續,這34名「雙院士」也成了「絕版」。

目前34名雙院士已經有一部分人去世了,目前還有健在兩院院士15位,其中一直在一所高校的有清華大學的吳良鏞院士、西南交通大學的沈志雲院士、北京理工大學的王越院士、北京郵電大學的陳俊亮院士、中南大學的王淀佐院士、武漢大學的李德仁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劉永旭院士等人。

健在的這些雙院士都是這些學校的「瑰寶」,許多基本上曾經都當過學校或者合並前學校的校長、副校長。

這些人之中也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也有一些人被推薦為最高科學技術獲獎者候選人,未來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甚至也有可能從這之中的人中產生。

兩院院士性別結構

女性院士約占兩院院士總數的5.01%,工程院院士中女院士佔5.36%

調查發現,在我國1955-2007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中,男性院士1764人,約占兩院院士總數的95.04%;女院士只佔極少數,僅有93人,約占總數的5.01%,比例較低。

其中中國科學院有女性院士51人,佔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的4.61%;中國工程院有女性院士42人,佔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的5.36%。

2007年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一份題為《我國女性從事科技工作現狀》的研究報告稱,我國女性占總人口的48.37%,女性科技人員約占我國科技人員總數的35%。

對比我國女性在科技人員和兩院院士中所佔比例發現,女性在代表我國最高層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群體——兩院院士中比例較低,僅有93人約佔5.01%,差異非常顯著。

但是我國兩院院士中女院士比例高於一些發達國家科學院女院士比例,據有關資料顯示,一些發達國家女院士在院士總數中所佔比例均較低,其中美國女性院士最高僅有4.1%,丹麥4%,英國2.9%,加拿大3.2%,法國3.2%。

學歷構成

1、兩院院士學歷層次高,碩士以上的學歷者過半。

調查發現,1955-2007年當選的兩院院士的學歷層次較高,碩士以上學歷者占兩院院士總數的51.37%,其中博士(含副博士)學歷者占院士總數的34.12%;本、專科學歷者占總數的48.57%,另外具有中專(含)以下學歷的院士占總數的0.06%。

2、近四成兩院院士在國外獲得學位,美蘇海歸佔主流。

調查發現,兩院院士中有海外留學背景者約占院士總數的37.25%,當中約78.12%院士博士(含副博士)學位。

兩院院士留學的國家主要分布於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數最多的十個國家依次是美國、前蘇聯、英國、德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波蘭和比利時等國。其中在美國和前蘇聯就讀並獲學位的院士人數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3、兩院院士就讀於國外3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院士人數最多的十所院校依次是:前蘇聯科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哈佛大學、前蘇聯莫斯科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等。

4、兩院院士在國外獲得學位的時間主要集中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和八十年代等時期。其中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後獲得國外學位者約占海歸院士總數的16.33%,當選年齡普遍在40-50歲之間。

這一數據有力地證明了改革開放之初,作為改革措施重要組成之一的選拔優秀人才出國留學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這一決策已經為國家培養和造就了一批以院士為代表的傑出人才,其後續效果還將進一步釋放。

⑧ 中國總計有多少院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5

⑨ 中國有多少院士2021共計多少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4

⑩ 中國有多少個院士

624位院士。

截止到2020年10月份中科院現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等6個學部,現有院士797人,外籍院士91人,共有600餘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參加本次院士大會。

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28日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位中科院院士擔任了70多個國際科技組織的主席、副主席、理事等重要職位。

(10)中國有多少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擴展閱讀:

國內院士選舉標准:

1、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體系,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樣式不錯,擁有中國國籍的學者、專家、研究員、教授、或類似的標題(包括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和居住在其他國家,中國的學者和專家,可以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的成員。

2、院士每兩年選舉一次,共不得超過60人。各學科增設名額的分配,由院士代表大會常務領導機關根據學科布局和發展趨勢確定。翰林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我的申請不被接受。

(1)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聯合選舉,每位院士推薦的候選人不得超過兩名;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本款只適用於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和其他國家的中國學者、專家的推薦。

(2)國內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一級學會按照組織制度推薦人選。這些候選人必須由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組織選舉產生。

3、由各院系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評議選舉。考核必須遵循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核。選舉將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差額為百分之四十。每組應選舉本組院士人數的一半以上。

得票不少於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省選舉部擬選出的席位依次選出,並按已投的票數依次選出。選舉結果由各學術部門常務委員會審核確認,經院士會議常務領導機構審查同意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報告。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一百萬盾能買什麼 瀏覽:513
印度人眼罩怎麼樣 瀏覽:994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裡 瀏覽:446
印度德爾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瀏覽:603
為什麼這次中國會插手伊朗 瀏覽:206
義大利有哪些產區 瀏覽:273
印尼首富捐了多少 瀏覽:456
中國芯怎麼了 瀏覽:884
英國在亞洲什麼地方 瀏覽:899
為什麼英國和德國信新教 瀏覽:248
為什麼老打擊伊朗 瀏覽:396
矽谷在印度投資多少錢 瀏覽:677
義大利在哪裡買珊瑚 瀏覽:112
印度種族相差多少 瀏覽:306
2021義大利杯冠軍是哪個隊 瀏覽:552
中國哪個城市雅閣最多 瀏覽:572
起源於中國的狗狗有哪些 瀏覽:146
生蚝海鮮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882
印度的雞肉怎麼去皮 瀏覽:497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