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第一艘軍艦叫什麼名字
中國第一艘軍艦是「遼寧號」。
2011年中國正式宣布將擁有航母,在這艘從烏克蘭引進部分完工的航母正式命名前,中國海軍負責航母發展和研製的部門叫「零四八工程指揮部」,那是因為2004年8月中央作
出了研製發展航母的重要決策,所以就以零四八為代號,航母一開始在海軍內部也叫「零四八」號,當時圍繞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名字就出現了很多猜測,大多都覺得會以歷史人物名字來命名,如「毛澤東」號、「孫中山」號還有「施琅」號,要是以地名來命名,用首都北京來命名「北京」號呼聲最高,但最後正式宣布的艦名卻是「遼寧」號。
「遼寧」號是在前蘇聯時代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已經完成70%船體建設的「瓦良格」號航母基礎上改建的,而眼下正在建造的第二艘航母則是完全由中國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純中國血統的國產航母;
在中國海軍航母的發展歷史上,這一艘航母的意義絲毫不比「遼寧」號遜色,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中,根據海外媒體最近的報道,已經完成了艦島建造,以這樣的進度來看,估計還有兩年左右就可建造完成,那麼這艘航母又會叫什麼名字呢?
根據中國海軍艦艇命名的規定來看,軍艦除了正式的中文艦名,還會有個數字的編號,這個編號是和中文艦名同時授予,因為這個編號通常會被醒目地油漆在艦首船舷上(當然戰時為了保密起見會被抹去),所以又叫舷號。航母是以數字1開頭的兩位數,「遼寧」號的舷號是16,那麼第一艘國產航母的舷號很可能會緊跟其後為17。
Ⅱ 中國最大的戰艦是多少噸的
最大的戰艦是中國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
「昆侖山」號(首艦,18500噸),井岡山號(2艦,19000噸)已服役,均在南海艦隊,是對付南海小國利器;3,,4號071型,已下水。據說要造8艘以上。
資料:071型船塢登陸艦的首艦昆侖山號兩棲船塢登陸艦在2006年12月下水,滿載排水量達到18000噸。有消息來源說,該級塢登可以乘載多達800名士兵,而一張最近的中國互聯網圖片則顯示,該艦的船塢船台甲板或可容納24-32輛ZBD-05式快速兩棲突擊車。另外,該艦還有船內空間搭載數量不明的裝甲車。071型船塢登陸艦的後甲板可以供兩架直-8型直升機同時起降,機庫內則可以容納3-4架直-8
2012年農歷春節之際,中國海軍第四艘071級綜合船塢登陸艦在上海滬東造船廠下水。071級首艦「昆侖山」號綜合船塢登陸艦於2006年12月下水,第二艘071級船塢登陸艦「井岡山」號 2010年11月18日下水。第三艘071級綜合船塢登陸艦於2011年9月26日下水。
Ⅲ 我國近代第一艘自造軍艦是什麼,性能如何
國內近代建造第一艘軍艦,是中國福建船政的一艘名叫「萬年清」的炮艦,1868年1月18日開工,1869年6月10日下水,艦長76.16米,寬8.9米,排水量1450噸。「萬年清」軍艦的設計母型很有可能就是法國的La Motte-Picquet級炮艦。
「萬年清」艦的排水量達到1450噸,幾乎是母型的一倍,艦體水線長68.02米,全長76.16米(不含艦首的牙檣,即斜桅),也大於母型,但是「萬年清」的艦寬8.9米,與母型相近,艦寬不動、加大了長度,使得「萬年清」外觀上看起來更為修長。吃水方面,「萬年清」重載時艦首吃水4.03米、艦尾吃水4.64米,這樣的吃水在國外而言並不是很深,但是當時中國沿海港口大都沒有過機械疏浚,水深較淺,「萬年清」4米多的吃水對於很多港口而言已經是天文數字了,這一點也成為後來「萬年清」遭受詬病的原因之一。
根據後來航試測得的數據,全速時螺旋槳每小時轉動約4680轉,逆風逆潮時航速10節左右,乘風乘潮時航速14節左右,取風平浪靜時的速度,「萬年清」的航速為12節,西方資料上出現的10節航速記載,可能屬於設計航速。由此可以看到,「萬年清」的航速大大超過母型La Motte-Picquet級的7.9節。
作為一艘炮艦,「萬年清」自然裝備了武力。從側舷看,「萬年清」軍艦每舷開有5個炮門和1個登艦口,理論上最多可以安裝10門火炮,根據後來的記述,「萬年清」下水初期只布置了6門火炮,關於火炮的型號記載比較混亂,有前膛、後膛以及6門炮並非同一型號等多種說法。由於炮門非常狹窄,火炮的射界調整餘地很小。
在「萬年清」問世多年之後,1876年6月21日,日本橫須賀造船所下水了一艘與「萬年清」非常相像的軍艦——炮艦「清輝」。這艘在法國工程師指導下完成的軍艦排水量897噸、長63.1米、寬9.1米、吃水3.9米,裝備1台蒸汽機,單軸推進,功率443馬力,航速9.6節。可以看到「清輝」艦長不及「萬年清」,寬度卻大於「萬年清」,長寬比上顯然不如「萬年清」更適宜快速航行。此外,「清輝」的主機功率不及「萬年清」,航速也低。與這艘比「萬年清」遲到了幾乎6年的軍艦相比,就能看到船政建船最初的技術起點,在這一刻,中日兩國的近代蒸汽艦船建造水平處在同一道起跑線上。
Ⅳ 新中國最早的幾艘主力戰艦叫什麼
1954年10月13日,蘇聯太平洋艦隊參謀長、海軍少將彼得洛夫率艦艇編隊抵達青島。26日,中蘇雙方在碼頭舉行了艦艇交接簽字和命名授旗儀式。海軍參謀長周希漢宣布了中央軍委命令,首批引進的兩艘蘇聯驅逐艦分別被命名為"鞍山"號和"撫順"號,人民海軍第一次擁有了性能先進的驅逐艦。次年6月,第二批進口的兩艘驅逐艦抵達青島。它們分別被命名為"長春"號和"太原"號。50、60年代,這4艘驅逐艦一直是我們海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因此它們被人民海軍官兵昵稱為"四大金剛"。我國海軍的第一批驅逐艦,「鞍山」與「撫順」二艦於1954年10月26日在青島接收,「長春「與「太原」二艦則於次年6月28日在同地接收組成第一驅逐艦大隊。海軍官兵習慣稱此四艦為」四大金剛。
1969年五月,「撫順「艦率先改裝兩座雙聯裝」上游」反艦導彈成為導彈驅逐艦,接著其餘三艘在1970年完成改裝。
這四艘驅逐艦服役期間並無實際參戰紀錄,最早退役的是「撫順「艦,她被江蘇江陰的一家拆船廠買去拆成廢鐵.1990年八月「長春「艦退役後被山東省乳山市購去停泊於該市的銀灘做為展示艦用;1991年九月十九日「太原」艦退役,最後一任艦長為王吉松,該艦改名「青島」泊於大連老虎灘做為大連艦艇學院的練習艦.最後一艘退役的本級艦則是第一艘服役的「鞍山」號,她於1992年4月24日降旗退役,她的最後一任艦長蘇海音少校正巧是「鞍山」艦首任艦長蘇軍之子。
排水量:標准1425噸,滿載1661.5噸
主尺度:長103.2米,寬10.8米,吃水3.19米
動力:兩台12PA68TC柴油機,每台功率8000馬力
航速:26節
航程:7200公里
編制:190人
武器:2座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導彈,射程90公里(無再裝填功能)
2座單管100毫米炮,射程16公里,射高9.5千米,15發/分,半自動
6座雙聯裝37毫米炮(61式),有效射程3-5公里
2座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發射器(65式),射程1200米
艦尾設有4座深彈發射炮(64式)和兩個深彈發射架
101鞍山號102撫順艦103長春艦104太原艦。註:現在中國海軍的四大金剛分別是: 東海艦隊四大金剛:136杭州號、137福州號、138泰州號、139寧波號南海艦隊四大金剛:168廣州號、169武漢號(052B型導彈驅逐艦)170蘭州號、171海口號(052C型導彈驅逐艦
Ⅳ 中國第一艘軍艦是什麼艦
舊中國第一艘軍艦是「萬清號」
中國第一艘艦艇是1963年12月17日:
60年代初,我國開始自行設計研究製造艦艇。當時可供參考的技術資料幾乎沒有,國家又處於3年自然災害時期。經研究人員的艱苦努力,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艦艇———海軍某型護衛艇,在1963年12月17日順利下水。新中國年輕設計者所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艦艇的航速,就達到了當時同類型艦艇的領先水平。在渤海灣,艦艇經過了9級大風的考驗。
第一艘航空母艦 遼寧號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Ⅵ 中國最大軍艦是多少噸
是071型船塢登陸艦,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船塢登陸艦,該登陸艦的排水量在20000噸左右,是一艘可以執行遠洋任務的兩棲作戰艦艇。該艦可攜帶4艘大型氣墊登陸艇,可同時起降2架中型直升機,可以有效提高兩棲作戰的效率。再加上我國正在設計建造的另一種全通甲板的直升機兩棲攻擊艦,它將和071型船塢登陸艦一起構成中國海軍完整的立體登陸作戰能力。在武器配備方面,該登陸艦艦首裝備了1座76毫米新型艦炮,同我國最新型的054A型護衛艦艦炮如出一轍,該艦炮的構造和性能完全模仿俄羅斯的AK176艦炮,作戰能力超強。防空1座8聯裝HHQ一7防空導彈裝置,它的低空反導能力非常優秀。071登陸艦與052型驅逐艦一樣,裝備了中國新一代近程金屬干擾箔條裝置,可在2000米外的海域干擾敵方來襲導彈。並使其偏離彈道。另外,在071兩側還各有2座AK630艦炮,在525、526護衛艦上也是這樣配備的。為了應付小噸位的目標,該艦還裝備了幾挺12.7,7.62毫米機槍,可謂遠近兼顧,細膩周詳。上述3種武器的配備已經使它的火力和護衛艦相當。
Ⅶ 中國最大軍艦有多大
長305米寬34米。標准排水量58000噸,滿載排水量68000噸。遼寧艦的飛行甲板長300米,最大寬度70米。
遼寧艦的設計理念:
在設計之初,蘇聯意圖建造一種達90000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性能與美國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相似。但因應資金,技術及戰略需要,蘇聯被迫降低標准,作為基輔級航空母艦向烏里楊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的過渡艦型。
最終,該級別航空母艦為65000噸級,放棄了配備蒸汽彈射器轉而採用滑跳式甲板。這種設計比起採用平面彈射器的航空母艦具備更高的飛機起飛角度和高度,所需要的操作人員較少;但飛機離艦的動力完全依靠該飛機的自身引擎,要在較短的甲板上達至足夠的離艦速度,增加了對其艦載機設計的難度。
對於艦載戰機起飛的重量亦有所限制,較難實現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升空,大大降低了其作戰效能。為了保證飛機在超低速的狀態下平穩而不進入失速狀態,會對飛行員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7)中國第一軍艦有多少擴展閱讀:
動力系統:
1、遼寧艦的原瓦良格號採用了4台TB-12蒸汽輪機,TB-12的前身是TB-8,而TB—8正好是國產051型驅逐艦的主機,國產型號為453型蒸汽輪機。TB-8的功率是36000馬力,當年旅大級驅逐艦採用2台TB-8蒸汽輪機,達到了38節的罕見高速,TB-12的功率則為45000馬力。
2、蒸汽動力的技術要求不高,國內通過自身努力,加上現代級驅逐艦GTZA-674型蒸汽輪機(TB-12的改進型)和瓦良格號號航母上TB-12的維護和整修經驗,要造出TB-12級別的軍用蒸汽輪機並非難事。
3、從技術延續性和保證建造時間節點等方面的考慮,國產航母沿用常規蒸汽動力的可能性極高。應該還是類似原瓦良格號號的動力配置,4台蒸汽輪機、8台增壓鍋爐、4軸推進、總功率20萬馬力。
4、瓦良格號是作為一艘常規動力航母設計建造的。固然,核動力航母比常規航母擁有航程上的優越性,一般核動力航母三十年內不用更換核燃料,而常規航母航行一段時間後就需要補給燃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國產航母較遼寧號有三大進步 2018年左右交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遼寧號航空母艦
Ⅷ 新中國的第一艘軍艦
中國第一艘艦艇是1963年12月17日:
60年代初,我國開始自行設計研究製造艦艇。當時可供參考的技術資料幾乎沒有,國家又處於3年自然災害時期。經研究人員的艱苦努力,新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艦艇———海軍某型護衛艇,在1963年12月17日順利下水。新中國年輕設計者所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艦艇的航速,就達到了當時同類型艦艇的領先水平。在渤海灣,艦艇經過了9級大風的考驗。
Ⅸ 建國後中國第一艘海軍軍船
你問的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建國後第一艘軍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答案。但是通常認為50年代初期從前蘇聯購入的四艘暴怒級(北約稱鞍山級)驅逐艦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的大型水面艦艇。
四艘艦分別為
舷號101 鞍山艦 1954.10.14交付中國海軍 1992.4.24退役
舷號102 撫順艦 1954.10.14交付中國海軍 1989年退役
舷號103 長春艦 1955.6.28交付中國海軍 1990年退役
舷號104 太原艦 1955.6.28交付中國海軍 1991.9.19退役
至今還可以在青島海軍博物館看到舷號101的鞍山艦,不過不是最初的鞍山艦,該艦於1970年完成了現代化改裝,加裝了「上游」反艦導彈。最初的該機驅逐艦是純火炮驅逐艦,此次升級後,變為導彈驅逐艦。
Ⅹ 中國最大的軍艦叫什麼名字 長度是多少
目前中國海軍現役最大的軍艦就是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 艦長304.5米、水線281米;艦寬75米,吃水線寬:38米、吃水10.5米;該艦屬於中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55000噸(標准),67500噸(滿載);續航力:7000海里/18節、3850海里/32 節;最大航速:32節;自持力:45天。 遼寧號航空母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武器配備:
主搜索雷達採用了052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備用雷達為頂板,安裝在主桅頂端。其下面是飛機戰術導航指揮通訊系統天線,與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的相同。艦橋前後兩端各裝備一部短程對空/對海搜索雷達,與052C主桅頂的雷達相同,其它電子設備與系統都是由052C艦移植過來。
艦體四角原備有SA-N-9防空導彈4X8垂直發射井,全艦共128枚導彈。由艦橋中部四個角的四部與船身中部的兩部前罩雷達控制。另外艦體的四角各裝備有2部CADS-N-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尾部裝備兩座AK-630M1速射炮,四座金屬風暴24管多用途火箭發射器。
原型艦裝有SS-N-19反艦導彈的發射井,中國沒有該型號導彈,只能將發射井拆除改為機庫。外媒稱遼寧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將大於50架(因拆除大型反艦導彈發射單元,增大了甲板下的機庫面積)。艦載機將會是中國殲-15戰斗機、中國直-9反潛/多用途直升機、中國直-8直升機、卡-28反潛直升機以及卡-31預警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