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朝代應用玻璃

中國哪個朝代應用玻璃

發布時間:2022-09-06 12:34:01

A. 玻璃是哪個朝代傳入中國的

清初,當歐洲製造的晶瑩的玻璃製品傳入我國後,頗受統治者的喜愛。樂於接受外來科學技術的康熙皇帝決心生產和製造中國自己的優質玻璃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請來德國傳教士兼技師紀理安作技術指導,建立了清宮玻璃廠

B. 中國使用透明玻璃做窗戶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使用透明玻璃做窗戶是在清朝雍正年間。

1、由廣州十三行進口外國貿易商品時傳入的,當時由於運輸條件的限制,只有王侯將相級別的人物才能用的起。

2、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清朝末期,洋務運動的興起,我國正式開始生產玻璃,到這時,玻璃製造業才正式在中國紮根,玻璃窗也是由此時正式生產。

C. 我國用玻璃鏡子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玻璃鏡子是從清代乾隆(1736~1795)以後玻璃鏡逐漸普及的,但是在中國的明代就已經傳入玻璃鏡。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並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玻璃鏡子是在16世紀發明了圓筒法製造的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這時候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鏡子及其邊框日益成為室內裝飾。18世紀末制出大穿衣鏡並且用於傢具上。

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鍍銀玻璃鏡子最早開始於近200年前的德國。1835年,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研發出一種把一層很薄的金屬銀塗到一塊透明玻璃的其中一面的方法。這項技術不久就被改進,為批量生產鏡子提供了條件。

(3)中國哪個朝代應用玻璃擴展閱讀:

中國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它能反射出銅鏡背後的美麗圖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極大興趣。為了解開「透光鏡」之謎,國內外學者花了幾百年時間進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發現,這是由於鏡面在製造加工以後,有相對於背面圖案的輕微不等的曲率,通過反射映出背面的圖案。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制鏡技術和對光反射特性深刻認識。

在歐洲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用一種稍凸出的磨光金屬盤作鏡,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紋,最早的鏡子是帶柄的手鏡,到公元1世紀出現了可以照全身的大鏡,中世紀時,手鏡在歐洲普遍流行,通常為銀制或磨光的青銅鏡,中世紀時,裝在精美的象牙盒內或珍貴的金屬盒內的小鏡子,成為婦女隨身攜帶物品。

D. 中國什麼朝代應用玻璃

應該自漢代就有玻璃,玻璃作為一種舶來品,只能為宮廷貴族所使用。等到唐代的時候,玻璃的製作工藝就很精美了,實例如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玻璃器皿,透明度之類可以和今天的玻璃相媲美。等到遼代的時候,北方游牧民族通過草原絲綢之路也開始應用玻璃,遼代的陳國公主墓中就出土不少玻璃器皿。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E. 中國什麼朝代有玻璃窗戶

中國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出現玻璃窗。

古代中國玻璃窗最開始由廣州十三行進口外國貿易商品時傳入,由於運輸條件限制,只有王侯將相才能使用;清朝末期,洋務運動的興起,我國正式開始生產玻璃,玻璃製造業才正式在中國紮根,玻璃窗也是由此時正式生產。

發展歷史

春秋戰國初期已經有了蜻蜓眼玻璃珠和仿玉玻璃器,這枚中國玻璃珠中吸納了外國玻璃製造的工藝,這恰恰說明了當時中外之間在玻璃製造技術方面已經開始有了交流。

漢代玻璃產地有中原地區,主要以生產鉛頓玻璃為主,河西走廊生產的是助溶劑的玻璃,嶺南地區主要生產鉀硅玻璃。

到了魏晉南北朝,不斷有外國的玻璃製品輸入我國,國內自製玻璃的數量比以前有所減少。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玻璃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這時玻璃的外形、質量以及製作工藝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現了繁榮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出現這種繁榮景象的原因,主要得益於外國玻璃大量地流入我國,促使我國玻璃製造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直到隋唐時期才基本上呈現穩定發展的狀態。

清初,康熙特別重視玻璃製造的工藝,還專門請來了德國的傳教士來中國進行技術指導,並在宮廷建立了玻璃廠。

F. 玻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廣泛使用玻璃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雍正年間,廣州的對外貿易日漸繁榮。每年夏秋之際,計有進二十條西洋貿易大船到港,分別來自英國、法國、荷蘭,奧地利和瑞典。這些大船前來購買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雖然船上帶來的基本上都是白銀,一般是三至五噸重的西班牙銀幣,但是也有一些西洋物產,比如呢絨,鍾表等,其中有一樣比較特別的物產,就是玻璃。

(6)中國哪個朝代應用玻璃擴展閱讀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G. 中國古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玻璃的

中國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玻璃了。
玻璃的簡介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也稱作有機玻璃。
玻璃的出現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H.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玻璃的

中國玻璃的發明,與青銅冶煉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青銅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錫礦石和木炭,冶煉溫度在1080℃左右。而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卻、固化的硅酸鹽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它原料還有純鹼和石灰石等,冶煉溫度在1200℃。在冶煉青銅的過程中,由於各種礦物質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質在排出的銅礦渣中就會出現硅化合物拉成的絲或結成的塊狀物。由於一部分銅粒子侵入到玻璃質中,因此其呈現出淺藍或淺綠色。這些半透明、鮮艷的物質引起了工匠們的注意,經過他們的稍稍加工,便可製成精美的玻璃裝飾品了。這樣經過長期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古代中國人終於掌握了玻璃的生產技術和規律。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琳」、「流離」、「琉璃」,從南北朝開始,還有「頗黎」之稱。根據《廣雅》和《韻集》的記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琉璃」是用火燒的玻璃質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質的統稱。而明、清以來人們所說的「琉璃」是不透明的,當然和玻璃是有所區別的。

宋以後各朝,玻璃器皿種類增多,用途與人民生活的關系更為密切。新疆若羌瓦石硤元代玻璃作坊遺址和山東博山元明初玻璃作坊遺址,是中國迄今已發現的最早的玻璃作坊。明清時期,玻璃生產中心在山東淄川縣顏神鎮(今博山縣)、廣州和北京。清代自康熙時設立了宮廷玻璃場,已能生產透明玻璃和顏色多達15種以上的單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纏絲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煙壺等,都是世界玻璃藝術的珍品。

中國古代玻璃雖為中國古人的獨立發明,但其發展緩慢,並一直保持著固有的特點,既具有絢麗多彩、晶瑩璀璨的優點,又有輕脆易碎、不耐高溫、不適應驟冷驟熱的缺點。這是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鉛鋇,燒成溫度較低所致。鉛鋇玻璃不適合製作飲食器皿,只適合加工成各種裝飾品、禮器和隨葬品等,因此,比起陶瓷、青銅、玉石器來,玻璃器具用途狹小、發展不充分。

中國古玻璃是由本國工匠獨自發明製造的,它以悠久的歷史、精美的造型、獨特的成分自成體系;但是,中國古玻璃與西方古玻璃相比在某些方面還是有遜色之處。考古發現表明,西方古玻璃一直以鈉鈣玻璃為主,耐溫性能較好,對驟冷驟熱的適應性較強,因此西方古玻璃的用途和生產量都遠大於中國古玻璃。

I.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將玻璃引入民間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琳」、「流離」、「琉璃」,從南北朝開始,玻璃出現與古代史書典籍。流入民間。

J. 古代中國從何時開始出現玻璃窗

是在清朝雍正年間由西方傳入中國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

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10)中國哪個朝代應用玻璃擴展閱讀:

玻璃流傳下來的原因:

1、良好的透視、透光性能(3mm、5mm厚的鏡片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分別為87%和84%)。

對太陽光中近紅外熱射線的透過率較高,但對可見光折射至室內牆頂地面和傢具、織物而反射產生的遠紅外長波熱射線卻有效阻擋,故可產生明顯的「暖房效應」。凈片玻璃對太陽光中紫外線的透過率較低;

2、隔聲、有一定的保溫性能;

3、抗拉強度遠小於抗壓強度,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4、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對酸鹼鹽及化學試劑盒氣體都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但長期遭受侵蝕性介質的作用也能導致變質和破壞,如玻璃的風化和發霉都會導致外觀破壞和透光性能降低;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朝代應用玻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3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5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