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

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

發布時間:2022-09-06 15:55:04

A. 漢武帝是哪裡人

漢武帝是西漢皇帝,他的父親是漢景帝,爺爺是漢文帝,老祖宗是漢高祖劉邦。劉邦是今天的江蘇豐縣人,所以漢武帝劉徹祖籍是江蘇。只是出生在長安

B. 漢武帝是哪個朝代的

漢武帝在位期間是中國歷史上的漢朝,具體是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初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後,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並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對外則開拓了東並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基本范圍;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並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漢昭帝繼位後,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並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於,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 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覆滅。

西漢的政治制度多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而此時的牛耕和鐵器普遍流行。西漢時期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 。西漢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著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 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

(2)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擴展閱讀:

漢武盛世

漢景帝死後,劉徹即位,即漢武帝。漢武帝在位期間對內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對外派衛青和霍去病反擊匈奴,將匈奴驅逐至漠北,始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但對外的戰爭也大量損耗了國力,賦役繁重、刑罰嚴苛導致後期發生民變;因開銷甚大而創立「均輸」、「平準」官,與民爭利。

另外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了中國專制社會的正統思想。漢武帝時期,四處征戰,吞並衛滿朝鮮、收復南越、降服西南夷、遠征大宛,開拓了北抵陰山、西逾蔥嶺、南包交趾、東並朝鮮的遼闊疆域,奠定了漢地的范圍。

漢武帝在位期間奠定了西漢強盛的局面,故有「功莫大於秦皇漢武」之稱,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均有建樹,因此歷代史學家對其充分認可和贊嘆。漢代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稱贊他:「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

清人趙翼在書中說:「武帝駕遠馭……史稱雄才大略,固不虛也」。當代偉人毛澤東亦非常欣賞漢武帝,稱其「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漢武帝晚年頒布輪台罪己詔,自我反省過錯,重啟漢初的休養生息、輕徭薄賦致使國勢趨於穩定,為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

C. 漢武帝哪裡人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生於長安,幼名彘,是漢朝的第7位皇帝。

D. 大漢天子劉徹的故鄉在哪裡

劉徹,漢族,生於長安,幼名彘,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那就說明他是西安人啦!

E. 漢武帝是東漢還是西漢

漢武帝是西漢,班超是東漢。

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

漢武帝的歷史影響深遠而復雜,評價亦存爭議。死後謚號孝武皇帝,宣帝時上廟號世宗。其事跡見《史記》、《漢書》,其軼事多見《漢武故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5)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擴展閱讀

為加強中央集權,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即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內容主要是: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廣布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

新的侯國就脫離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而且政治權力也基本被剝奪,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這樣,就使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地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

漢武帝還找借口,一次就削去當時一半的侯國。漢武帝的這些措施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

F. 漢武帝是哪國的皇帝,有什麼貢獻

漢武帝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漢武帝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
繼位後,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採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從此一蹶不振,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G. 漢武帝簡介詳細

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十六歲時登基。

為鞏固皇權,中央設置中朝,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辟絲綢之路,在輪台、渠犁屯田等創舉,並置使者校尉,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影響極為深遠。

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因此留下負面影響。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7)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擴展閱讀:

名字由來:

漢武帝幼年曾以彘(彘即豬)為名的說法出於志怪小說《漢武故事》:「景帝亦夢高祖謂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

而《史記·孝景本紀》和《漢書·孝景紀第五》已經明確寫明劉徹被立為膠東王前,名字已經是徹了,根本沒有使過彘字。即使是後世的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卷第十六·漢紀八》,也沒有採信《漢武故事》的說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訛傳訛。其實,漢代彘徹同音,說漢武帝本名劉彘是同音致訛。

H. 漢武帝是不是陝西人

是陝西人,漢武帝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他的生母王後太就是陝西人,漢武帝把西漢王朝推向了極盛時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光輝時代。

I. 漢武帝是什麼朝代

漢武帝在位期間是中國歷史上的漢朝,具體是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西漢建立後採取「休養生息」 的國策。休養生息政策自劉邦開始,歷經幾代統治者 ,執行了六七十年。取得「海內殷富,國力充實」的成就。

(9)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擴展閱讀

思想上,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

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均受排斥。在獨尊儒術時,又「悉延(引)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創建專門的儒學教育——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創立鄉學,設立舉賢制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官制度。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里」。

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徵集圖書,廣開獻書之路。又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各類圖書,皆在數十年間廣充秘府,史稱「書積如丘山」。

當時政府藏書處所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皇宮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 ,藏書達33090卷。皇室和政府藏書空前豐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的國家圖書館。

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

頒布「推恩令」,設刺史,削弱相權,進一步削弱藩王勢力;設「太學」,積極推薦人才,官僚制度改革,儒士紛紛入朝,改進漢高祖劉邦的「察舉制」創舉孝廉;完善「樂府」機制,由朝廷樂府系統或相當於樂府職能的音樂管理機關搜集、保存而流傳下來的漢代詩歌最終形成漢樂府。

漢武帝上位後征伐四方,縱橫天下,開疆拓土;對於匈奴的邊境威脅,積極主戰,於是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英雄人物。

漢朝對匈奴戰爭,在衛青、霍去病等傑出將領的指揮下,漢軍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以臨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國,置城郭都護,西越蔥嶺,攻滅康居車師大宛諸國。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還開辟了遼闊的疆域。

另有開辟絲綢之路,在輪台、渠犁屯田等創舉,並置使者校尉,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影響極為深遠。漢武帝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因此留下負面影響。

漢武帝是第一位在統一的國家制定、頒布太初歷的皇帝,以正月為歲首這一點,一直沿用至今。中國漢初以前,主要採用「古六歷」(黃帝、顓頊、夏、殷、周、魯)中的《顓頊歷》。

太初改歷,是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太初歷,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太初歷》的制訂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性的一次歷法大改革,是中國文明在世界天文學上的不朽貢獻。《太初歷》的科學成就,首先在於歷法計算上的精密准確。

J. 漢武帝是哪裡人

祖籍是現在江蘇徐州人,華東三省(江蘇、安徽、浙江)自古以來好出帝王將相,比如秦國諸王(祖籍是江蘇人),項羽,兩漢諸帝及開國名臣(蕭何、曹參、周勃、夏侯嬰等),曹魏,孫吳,蜀漢(祖籍江蘇),南朝諸帝、 明諸帝、李鴻章、蔣介石、周恩來等

閱讀全文

與漢武帝是中國哪裡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3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5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