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巴國家主席感謝中國抗疫援助,我國對他們做出了什麼幫助
在獲得古巴政府請求的第一時間派遣醫療隊支援古巴,並且運送醫療物資和專業醫療設備前往古巴。
② 古巴國家主席感謝中國抗疫援助,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援助
中國為古巴捐了很多抗疫物資,比如口罩跟消毒劑,還有一些醫療設備以及疫苗等等,所以古巴主席才會感激中國。
③ 至2022年三月15日我國抗疫援助了多少國家
中國政府已向巴基斯坦、寮國、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已宣布對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歐盟、柬埔寨、菲律賓、埃及、南非、伊拉克、衣索比亞、哈薩克、白俄羅斯、古巴、智利等幾十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資援助,並支持友好國家在中國市場采購醫療物資。除中央政府層面外,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行動起來,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
耿爽說,此外,中方還通過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等國派遣醫療專家組、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視頻會議等方式,對外分享中方診療和防控經驗。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的政治支持,以及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提供的抗疫物資捐助。」耿爽說。
④ 中國援助過哪些國家
日本,韓國,非洲,義大利,泰國,菲律賓,埃及,南非,法國,希臘等一些國家
⑤ 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力度有多大
中國援助巴基斯坦項目眾多:
中國在巴基斯坦注冊公司幾十家,業務范圍涵蓋水利水電、礦業、港口建設、家電製造和通訊等領域,參建和高效的大小項目一百多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瓜達爾港、山達克銅金礦等項目:
瓜達爾港:瓜達爾港是歐洲、非洲和西亞與遠東地區海上交通運輸的樞紐,同時扼守波斯灣口,是中亞地區通往印度洋最近的出海口。該項目一期工程2002年3月開工,已於2005年完工。目前,瓜達爾港是中巴友誼的標志性工程。
山達克銅金礦:該項目由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承建,包括采礦、選礦、冶煉和供水工程。1995年11月正式投產。2001年,中巴簽署框架合同,中方租賃經營山達克銅金礦,租期10年。據巴媒體報道,截至今年8月,山達克銅金礦已向中國出口銅4800萬美元,年底可望達到7000萬美元。
塔爾煤田:塔爾煤田開發項目由中國神華集團具體實施。2002年4月,神華集團選定一個50平方公里和煤儲量13億噸的開采區域,首采區儲量2.8億噸。煤礦初始規模年產350萬噸,電廠發電60萬千瓦,計劃2008年建成發電。
巴基斯坦海爾工業園:該項目是中國海爾集團繼美國海爾工業園後在海外建立的第二個工業園。2001年3月簽約,主要生產冰箱、空調和洗衣機三大系列產品,目標是將巴基斯坦海爾工業園建成南亞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此外,中國公司還承建了巴基斯坦境內曼格拉大壩、巴洛塔水電站、高摩贊水電站等一系列水利水電工程項目。
軍事上:最主要是梟龍戰機的合作生產. 而且J-10也有可能出口到小巴.
⑥ 問題一:中國和古巴國近年來的關系怎麼樣 問題二:中國對古巴國有哪些援助 (註:2008年之前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關於持外交、公務護照人員互免簽證協議(1988年11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古巴共和國外交部合作議定書(1989年1月)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總領事館的協議(1989年6月)
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1989年11月)
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領事條約(1990年8月)
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貿易協定(1991年1月)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和古巴共和國國家旅遊局關於旅遊合作的協議(1992年7月)
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關於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1992年11月)
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1993年6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民用航空運輸協定(1993年6月)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協議(1995年2月)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1995年4月)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關於古巴共和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保留名譽領事館的協定(1996年12月)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貿易協定(1999年5月)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2000年1月)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2001年4月)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古巴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教育交流協議(2001年4月)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海運協定(2001年4月)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總局和古巴共和國體育運動及娛樂委員會體育交流協議(2001年4月)
20、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總局和古巴共和國體育運動及娛樂委員會體育合作協議(2002年4月)
21、關於中國公民組團赴古巴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2003年7月)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保總局和古巴共和國科技與環保部合作諒解備忘錄(2005年11月)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古巴共和國外交部合作計劃(2007年4月)
24、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總局和古巴共和國體育運動及娛樂委員會兩國奧委會體育合作諒解備忘錄(2007年7月)
2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古巴共和國政府關於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證書的互認協議(2008年11月)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古巴共和國部長會議執行委員會關於中古進一步加強生物技術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09年9月)
⑦ 中國所援助過的國家
1、朝鮮
1960年,中國供應朝鮮10萬錠的棉紡設備,並供應其他項目。
1961年,中國援外支出接近償還外債的支出。
1962年以後援外更超過了償債。
1958年至1963年,這個中國最困難的時段, 中國以無息貸款方式為朝鮮承擔了紡織廠、軸承廠、糖廠、熱工儀表廠、繼電器廠、電子管廠、無線電零件廠等29個成套項目。
2、蒙古
1956年,中國開始向蒙古提供經濟技術援助,中蒙兩國簽訂經濟和技術援助協定,中國無償援助蒙古1.5億元人民幣。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兩筆長期低息貸款,由於蒙古缺乏技術力量,援助項目都採取「交鑰匙」方式, 即中國包攬一切, 全部建成後把鑰匙交給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發電廠、毛紡織廠、玻璃廠、造紙廠、磚瓦廠、蔬菜農場、養雞場、醫院、療養院、6座橋梁等21個項目,中國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不惜動用緊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
3、阿爾巴尼亞
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 從1954年起,中國向阿提供經濟、軍事援助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阿總人口才200萬,平均給每人達4000多元(當時中國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農民干一天才8分錢)。
至1978年6月底,中國幫助阿興建了鋼鐵、化肥、制鹼、制酸、玻璃、銅加工、造紙、塑料、軍工等新的工業部門,增建了電力、煤炭、石油、機械、輕工紡織、建材等工業企業和通信、廣播、電視等設施,共計承擔了142個項目,其中建成的92個,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設的23個。
為建設這些項目,中國先後派出近6000名專家,並為阿爾巴尼亞培養了幾千名技術骨幹。 中國援阿的化肥廠年產20萬噸,平均1公頃地400公斤,遠遠超過我國農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數量;軍援項目之繁、數量之大,也遠超出阿實際需要。
60年代初,中國把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全部包下來,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有求必應。 1960年底,正值中國最嚴重的災荒時期,卻還是緊急援助了阿爾巴尼亞5萬噸糧食。
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急需的東西,甚至包括2100萬美元的自由外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0年以來,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東歐等地區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經濟和技術援助。
(7)中國對古巴援助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援助主要有8種方式: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援外醫療隊、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志願者和債務減免。
成套項目
成套項目援助是指中國通過提供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等援助資金幫助受援國建設生產和民用領域的工程項目。
中方負責項目考察、勘察、設計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過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設備、建築材料,派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施工、安裝和試生產。項目竣工後,移交受援國使用。
成套項目是中國最主要的對外援助方式。從1954年開始,中國利用成套項目援助方式為越南、朝鮮兩國修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公路、港口、橋梁和市政交通等設施,並援建一批基礎工業,為兩國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此後,成套項目建設的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在對外援助支出中一直佔有較大比例。目前,成套項目援助占對外援助財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2000多個與當地民眾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成套項目,涉及工業、農業、文教、衛生、通訊、電力、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
一般物資
一般物資援助是指中國在援助資金項下,向受援國提供所需生產生活物資、技術性產品或單項設備,並承擔必要的配套技術服務。
中國對外援助最早是從提供一般物資開始的。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在國內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為支持廣大亞非國家爭取民族解放和發展民族經濟,向上述國家提供了大量生產和生活物資。
除單項提供援外物資外,中國還配合成套項目建設提供各種配套設備和物資。中國始終將國內生產的質量最好的產品作為援助物資,提供的物資涉及機械設備、醫療設備、檢測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辦公用品、食品、葯品等眾多領域。
這些物資滿足了受援國生產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設備如民用飛機、機車、集裝箱檢測設備等,還促進了受援國裝備能力的提高和產業的發展。
技術合作
技術合作是指由中國派遣專家,對已建成成套項目後續生產、運營或維護提供技術指導,就地培訓受援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幫助發展中國家為發展生產而進行試種、試養、試制,傳授中國農業和傳統手工藝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完成某一項專業考察、勘探、規劃、研究、咨詢等。
技術合作是中國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術合作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工業生產和管理,農業種植養殖,編織、刺綉等手工業生產,文化教育,體育訓練,醫療衛生,沼氣、小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地質普查勘探、經濟規劃等。
技術合作期限一般為1年至2年,必要時應對方要求,可以延長。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是指中國通過多雙邊渠道為發展中國家舉辦各種形式的政府官員研修、學歷學位教育、專業技術培訓以及其他人員交流項目。
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接收了大量來自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等國的實習生來華學習,涉及農林、水利、輕工、紡織、交通、衛生等20多個行業。
自1981年起,中國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了多個領域的實用技術培訓班。
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舉辦官員研修班,培訓的部門、領域和規模迅速擴大。
截至2009年底,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各類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人員12萬人次,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培訓內容涵蓋經濟、外交、農業、醫療衛生和環保等20多個領域。
目前,每年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人員約1萬名左右。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為受援國就地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
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是指中國向受援國派出醫務人員團隊,並無償提供部分醫療設備和葯品,在受援國進行定點或巡迴醫療服務。
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個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一般工作在受援國缺醫少葯的落後地區,條件十分艱苦。援外醫療隊員治癒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並採用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診治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醫療隊員還向當地醫務人員傳授醫療技術,促進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援外醫療隊員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為受援國人民服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贊揚。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醫療隊員,經中國醫生診治的受援國患者達2.6億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醫療隊,共1324名醫療隊員,分別在57個發展中國家的130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是指中國在有關國家和地區遭受各種嚴重自然災害或人道主義災難的情況下,主動或應受災國要求提供緊急救援物資、現匯或派出救援人員,以減輕災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幫助受災國應對災害造成的困難局面。
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對外緊急救援行動,並在國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使救援行動更加快速有效,中國政府於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應急機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開展了對外援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救援行動,向受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共計7億多元人民幣。
近5年來,中國政府累計開展緊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緊急技術援助;就幾內亞比索蝗災和霍亂,厄瓜多登革熱,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緬甸、古巴熱帶風暴,巴基斯坦洪災等提供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
向朝鮮、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蒲隆地、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援外志願者
援外志願者是指中國選派志願人員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教育、醫療衛生和其他社會發展領域為當地民眾提供服務。目前,中國派出的志願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願者和漢語教師志願者。
2002年5月,中國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
截至2009年底,中國向泰國、衣索比亞、寮國、緬甸、塞席爾、賴比瑞亞、蓋亞那等19個發展中國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范圍涉及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推廣、體育訓練、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領域。
其中,向衣索比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實現連續派遣。2003年,中國開始對外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個國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共計7590人次。
債務減免
債務減免是指中國免除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華到期政府債務。對於受援國對華政府債務,中國政府從不施加還款壓力。
在受援國償還到期無息貸款遇到困難時,中國政府一向採取靈活的處理方式,通過雙邊協商延長還款期限。為進一步減輕經濟困難國家的債務負擔。
中國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議、2005年聯合國發展籌資高級別會議、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和201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
先後6次宣布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無息貸款債務。截至2009年底,中國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個國家簽署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金額達255.8億元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的對外援助-中國網
⑧ 中國怎麼援助古巴的
中國今天保證向正在經歷重大經濟改革的古巴提供財政援助,答應正在北京訪問的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向古巴新增貸款,並在醫療和科技等方面提供幫助。
這些決定是在勞爾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後宣布的,兩國領導人在會見中親切評價了這兩個共產主義盟友之間的緊密關系。
雙方在會見後表示,兩國已簽署多項旨在加深經濟政治關系的協議。這些協議包括中國提供財政援助,以及在包括科技和醫療在內的廣泛領域對古巴提供幫助。
10月25日,二級颶風「桑迪」襲擊古巴東部,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財產損失,中國政府已在第一時間向古巴政府提供一筆小額現匯援助,幫助古方開展救災工作。隨著災後評估工作的深入開展,災情的嚴重程度進一步顯現,為此,中國政府決定再向古巴政府提供一批人道主義緊急物資援助,並派包機運往古巴。
⑨ 有多少中國大型企業在古巴援助
在古巴執行國家援助的大型企業有中石油、中農機、新天集團、普天公司等,其餘大中小型企業共三十餘家。
⑩ 中國和古巴關系怎麼樣
中古目前關系很好。我在古巴生活過幾年,這方面體會很深。歷史上中古關系就不錯(1949年以前),雖然交惡的時候中古關系也冷過一段。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在古巴的華人苦力和古巴人一起並肩作戰,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甚至還曾經有一位叫胡德的華人做過古巴總統候選人。現在在哈瓦那市內還有一座專門為在古巴獨立斗爭中犧牲的中國人立的紀念碑,每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們華區和使館領事部門都會到這里紀念先輩。現在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裡最發達的,古巴正在向中國(和越南)學習,學習改革開放的經驗。中國對古巴的援助很多,古巴的自行車、家電、電信等都是中國的技術。還有諸如水稻、蛋禽養殖、水電站等方面。老卡更是中國使館的常客。在古巴的大小道路上,就可以看見跑著我們的宇通客車;在古巴的鐵路上,也有我們二七機車製造廠生產的12台嶄新的DF7G型內燃機車。從我接觸的古巴人來講,絕大多數人對中國的感情都不錯,對中國人也很不錯。現在我仍然有兩個古巴學生在國內學漢語。我衷心的希望古巴能發展好,能夠富強起來,雖然在這個國家我遇到過很多麻煩,有很多讓我頭疼的東西,但畢竟我在那裡生活過那麼多年,對它還是有感情的。
至於與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目前中越關系也還是不錯的,雖然兩國打過仗(我父親曾經參過戰)。越南現在在各個方面在積極的向中國學習,雖然他們未必願意承認是向中國學習。這幾天我們在南海上救助越南漁船就是個例子。我在古巴的時候與很多越南同學的關系也很不錯。中老(寮國)關系我了解的更少,但是應該更好,因為中國和寮國之間沒有過什麼沖突,兩國本身是鄰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又有著相似或共同的目標。在古巴時我也有幾個很不錯的寮國同學(不過感覺寮國人比越南人還矮)。至於朝鮮……現在朝鮮只能靠中國了。從上次胡哥去朝鮮訪問,他們的接待規格就能看出來。朝鮮是現在這幾個社會主義國家裡最封閉、最落後的一個!但是因為朝鮮半島問題、朝鮮核問題,以及朝鮮是中國鄰國,中國也必須注重與朝鮮的關系。朝鮮與南邊它不願意承認的那個國家有著幾百公里的軍事分界線,與俄羅斯有著跑馬般的十九公里的邊境線,而與中國卻有長達四百多公里的邊境線,可以說,對朝鮮來說,最重要的它願意承認的國家就是中國了!但是兩國關系很微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