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國鐵路那裡還有燒煤的火車
那種燒煤的蒸汽機車已經退出運用啦!現在要想看到蒸汽機車(火車頭),就得到鐵路博物館,或者有些地方當做地標陳列造型擺在街頭的了。
B. 中國第一輛火車是從哪生產的
1880年,中國第一條標准軌距鐵路唐胥路修竣。與此同時,胥各庄修車廠已開始製造機車。當時原料缺乏,設備簡陋,機車車架用煤礦舊井架的槽鐵製作,鍋爐用廢舊起重機上的鍋爐改制,車輪則是用生鐵製成的,
成為中國第一台機車。這台機車高約3米,寬2.5米,長約6米,
重約10噸。既無導輪,又無後輪,只有三對動輪,時速30公里,
牽引能力百餘噸。機車兩側各鑲嵌了一條用黃銅鐫刻的飛龍,
所以稱之為「龍號」機車。
C. 嘉陽火車的嘉陽煤礦、芭石鐵路和嘉陽小火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位於河南焦作的中外合資中福煤礦公司被迫南遷。1938年12月,輾轉遷到四川省犍為縣芭蕉溝。新的中英合資企業嘉陽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誕生。嘉陽煤礦董事長由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原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翁文灝先生擔任,而總經理則是中國「煤油大王」、原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委員長、經濟部部長孫越崎先生。
嘉陽煤礦生產的煤炭從芭蕉溝以600毫米窄軌鐵路運送至馬廟,再用小船經馬邊河轉運到岷江。1958年馬邊河修建水電站,煤炭運輸線路受阻,於是催生了芭石鐵路(芭蕉溝至石溪)和嘉陽小火車。
芭石鐵路於1958年8月動工修建,1959年7月建成通車。
芭石鐵路地處丘陵山區,因地勢險峻復雜,歷史上曾多次進行改造治理。鐵路最先採用600毫米軌距、15公斤輕便鐵軌,初期用改裝的軌型汽車牽引,後改為小型蒸汽樁尾機車,部分路段曾用汽車跨軌牽引煤車。
1960年全線大改造,擴建為762毫米軌距,引進功率較大的蒸汽機車運行至今。該蒸汽機車由石家莊動力機械廠仿製生產,粘著重量16噸,4擔輪對,牽引力3168公斤,額定工作壓力13公斤,最大時速35公里。
80年代後期,蒸汽機車老化嚴重,配件購買及加工日益困難,嘉陽煤礦決定更新牽引機車,1991年購買2台內燃機車。但由於芭石鐵路彎多坡陡,內燃機車故障頻繁,不適宜在這樣的線路上運行,不久後停止使用。
為從根本上解決機車老化、煤炭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嘉陽煤礦在2000年建成了外線5公里電力架線運輸線,由電機車承擔煤炭運輸任務,於是窄軌蒸汽小火車成為客運專用牽引車。
嘉陽小火車運行47年來,累計運輸煤炭2000萬噸,載客1360萬人次,是煤礦生產生活物資和職工、家屬及沿途村民數萬人進出山區的核心交通工具。小火車客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通車初期客貨混裝;第二階段是60年代初開始的客貨分裝,每列煤車後面加掛兩三個客車;第三階段是1978年開始的客貨分開專列;第四階段為90年代初至今的完全客運,芭蕉溝老礦區的煤炭采完後,這條鐵路僅作為新老礦區相連的生活運輸線,每天發車4趟:即上午7:00、10:30,下午14:00、17:30,每趟往返運行約兩個半小時。全線設有停車站點9個,其中還有一個招手停小站。
嘉陽小火車是蒸汽小火車。蒸汽小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其老祖宗是英國發明家瓦特。嘉陽小火車1958年出生在中國石家莊蒸汽機車車輛廠,次年7月12日落戶嘉陽煤礦,一時成為轟動全省的新聞。它的軌距僅76.2cm,被稱為「寸軌」,只有普通列車軌距的一半左右。它是世界上唯一尚存的窄軌客運蒸汽小火車,被稱為「原生態的工業革命活景觀」、「活著的18世紀工業革命博物館」。
D. 中國的哪條只裝煤炭的鐵路,因為太掙錢被譽為印鈔機
E. 石拉烏素煤礦離北京多遠,有火車嗎
11小時1分鍾
石拉烏素煤礦在
鄂爾多斯市
伊金霍洛旗
札薩克鎮
離北京約780多公里
,
可在
北京西站
乘坐
K573次列車
,
在
東勝西站
下車後,
還有70公里
F. 四川南部唯一運行的蒸氣小火車在哪裡
嘉陽小火車,是運行在四川南部的小縣城——犍為縣城西20公里處 ,始建於1958年的芭石鐵路全長19.8公里,軌距762mm,隧洞6座(總長905米),弧線109段,最大坡度36‰,是目前國內乃至全世界唯一還在正常運行的客運蒸汽小火車。有「工業革命的活化石」,「工業革命的絕版景觀」,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國寶之美譽。 景區獲得有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綠色礦山公園,中國鐵道博物館四川嘉陽科普體驗基地等。
交通路線
1、自駕:從成都出發,走成渝環線高速-成樂高速,在犍為出口下高速,全程約200公里,2.5小時左右即可到達;
2、汽車:成都北門汽車站、石羊客運站、茶店子客運站均有班車發往犍為。之後乘坐犍為-三井的公交車即可到達景區。(石羊客運站的班次較多,從07:40到17:25滾動發班)
3、高鐵-汽車:從成都坐高鐵至樂山,樂山客運中心站有直達犍為的大巴,20元/人,汽車站門口也有商務車到犍為,全程高速路,大約1小時;在犍為汽車站對面坐到三井的公交車,每10分鍾一班,終點站即可到達景區。
G. 中國第一架火車是在哪裡創造的
應該是天津,津沽鐵路。 火車的神奇功效令清朝的有識之士大開眼界,為了加快工業的發展,在開平煤礦的開 設過程當中,近代中國鐵路運輸系統中最先建成的一條鐵路出現了。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羅澍偉先生介紹,李鴻章督直後,為了加強近畿的防衛,一直想把天津建成南北洋的鐵路中心,早在光緒初年,他已有了這方面的打算:「盱衡北洋形勢,以大沽為京師外戶,其北塘至山海關各處口岸,皆為大沽旁門,一處有驚,全局震動。設防患其難遍,征調患其不靈,非鐵路不能收使臂使指之效。」只是因為「時論不韙,籌款維艱,未敢輕率請辦。」不久之後,唐廷樞在勘察開平煤礦過程中,根據英國礦師巴賴的建議,提出了「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的主張,很得李鴻章的贊同。開平礦務局成立之後,巴賴再次建議修築一條由礦山到北塘的鐵路,以便裝運煤炭,不過未能實現。但唐廷樞卻始終堅持先在礦區建造運煤鐵路,然後或向北通至山海關,或向南通往各海口,李鴻章極力支持這個方案。直到光緒六年(1880),開平礦務局才開始動工修築從唐山礦井到胥各庄的鐵路,次年竣工,全長僅有9公里,軌距採用英國標准(4英尺8.5英寸,約合1.435米),這是近代中國鐵路運輸系統中最先建成的一條。光緒八年,唐胥鐵路工程師英國人金達用廢舊鍋爐和機車舊零件,改裝成機車一台。因這條鐵路距離清皇室東陵所在地馬蘭峪較近,統治階級中有人擔心因火車行馳而「震動龍脈」,不得不改用騾馬拖載,因此在當時被稱為「馬車鐵道」。張嘉臣解釋說,人們所說的馬車鐵道不是讓騾馬拉著整列的火車,那就是有多少馬也不夠用。當年是用一二匹騾馬拉著一個車斗,連同煤炭總重在5噸左右,這樣騾馬才拉得動。津沽鐵路是個「混血兒」羅澍偉教授說,中法戰爭後,清廷開始認識到鐵路對於國防的重要性,為了「調兵運械」的方便,光緒十一年發布上諭,表示支持開平礦務局展築由胥各庄至閻庄(今閘口)的鐵路,這條展築路線全長33公里,一年後竣工。天津英商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出動購買土地,做好修路准備,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在紫竹林租界園地內擺放試演試乘的場面。法國工業界也不甘落後,他們聯合起來在天津設立了一個總辦事處,准備攫取在中國修築鐵路的權利。光緒十三年總理海軍事務的醇親王奕譞根據李鴻章的建議,要求清廷將唐山至閻庄的鐵路「南接至大沽北岸,北接至山海關」,而第一步則是「將閻庄至大沽北岸八十餘里鐵路先行接造,再將由大沽至天津百餘里之鐵路逐漸興辦」。這個建議很快得到批准。由於英、法、德等國在建築這條鐵路上爭權奪利,互不相讓,鐵軌只好由英、德兩國購進,機車則購自法國,全部鐵橋工程也包給法商,整個勘測設計,則由英國人獨攬。津沽鐵路成了各國設備的「混血兒」。外商擠進天津鐵路公司天津鐵路分局退休幹部張嘉臣介紹說,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迫於中法戰爭的失敗,要大臣們「切實籌辦善後,為久遠可恃之計」。當時成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相當於海軍部)統一指揮海軍,並以「鐵路開通可為軍事上之補救」,由該衙門兼管鐵路事務,從此把鐵路和海防聯系在一起。這時先後有軍機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前出使俄國欽差大臣曾紀澤奏請修北京到鎮江的鐵路。倡議築路的聲浪高了起來。清光緒十二年,李鴻章經奏准把唐山至胥各庄鐵路展築至蘆台,並設立「開平鐵路公司」,把唐胥鐵路從開平煤礦公司分離出去,獨立經營鐵路;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李鴻章奏請延展津沽鐵路,即把唐蘆鐵路向南擴展到大沽,再到天津和北京。並擬向北修築到山海關。在「增固海防,自強要策」的聲浪下,這個計劃獲得了清政府的批准。於是開平鐵路公司改組擴大,在天津三岔河口處,購地建房組建了「天津鐵路公司」,李鴻章任命伍廷芳主持該公司,負責財務;以英人金達為總工程師、留美學子詹天佑為幫工程師(即助理工程師),負責施工築路。該公司為官督商辦,但商股不多,主要是向天津海防局、英商怡和洋行和德商華泰銀行借銀建造鐵路。這是中國官辦鐵路的開始。清光緒十四年三月將唐胥鐵路擴展到塘沽;同年九月,擴至天津,並在旺道庄(原名「瓦刀庄」,今河東區旺道庄大街與石牆大街丁字口處)。建成了我國自辦鐵路中的第一個商埠車站———天津火車站。這就是當時的「北洋鐵路」,即中國第一條自辦鐵路———「津唐鐵路」。竣工後,李鴻章率官商乘火車前往查驗。自天津至唐山「計程二百六十里只走一個半時辰,快利為輪船所不及」。中國天津鐵路公司為中國第一家(自辦)鐵路公司,公司舊址位於舊三岔河口西岸(今獅子林橋西端附近)。天津鐵路公司在三岔河口上組建,是有其歷史因緣的:其一、「唐胥鐵路」即將延展到天津,為迅速將「開灤」的煤炭運抵天津的海防需要;其二、由水運交通樞紐,向水(陸)路聯運樞紐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三、為建立天津鐵路交通樞紐奠定了基礎。洋商再找發財路火車能不能賺錢,到底中國人敢不敢坐,對於清政府來講不是問題,因為清政府關心的是煤炭的運輸。由於築路資金的嚴重不足,經奏准,李鴻章先將「沽北之路,作為官商合辦」,並組織了「天津鐵路公司」擬招股銀100萬兩。但清政府的算盤可能出了一些小問題,那就是中國的商人對與鐵路不「感冒」,應者甚少,雖至「舌敝唇焦,僅招得商股十萬八千五百兩」。這時,天津的洋商見有機可乘,紛紛四處活動,要求出資承辦,英、德、法等國的駐華公使也爭相出面,支持本國在華商人參與此事。經過一場競爭,英商怡和洋行和德商華泰銀行以減輕利率的辦法,分別取得貸款63萬7千兩和43萬9千兩的權利。光緒十四年,閻庄至天津鐵路竣工,「自天津府城東門外河岸起,經寧河縣之塘沽、蘆台,以至閻庄止,計長一百七十五里……自閻庄起至灤州之唐山止,計長八十五里,為各商舊造鐵路」。張嘉臣拿出一張宣統二年(1910)的火車票價表,上面清楚地記載著每段路途的車票價格,從北京正陽門到天津老龍頭火車站,頭等票要5.2元,最少的三等票也要1.75元,當時的1元可是銀圓哪,外國商人當然不會將這只「肥鴨子」放過去。
H. 燒煤火車是那一年停的
2016年1月,新疆哈密地區三道嶺煤礦中國最後一批6台蒸汽火車退役。
據說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境內還有。
I. 長江邊上有煤炭山火車站嗎
長江邊上有煤炭山火車站嗎 ?現在沒有燒炭火的火車了,
J. 聽說煤礦下面還能跑火車,是這么回事嗎
跑火車是有點誇張了,但是煤礦井底下確實有有軌機車,只不過機車軌道寬度才不到1米。這種車一般叫電機車,電力驅動,車頭可以掛在一些礦車皮,用來裝載水泥、防爆電器等物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