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模村的唐模文化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里,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居住著一個家族或幾個家族,他們大多建立自己的家廟,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祠堂分為宗祠、支祠和家祠。在特別崇尚程朱理學的徽州,作為「申述根本返始之心,盡子孫孝情」的祠堂是祭祖、正俗、教化等事務的聖地,它集宗教、倫理道德、法律於一身,也是一個宗族最高權利的象徵,每個宗族都會從族裡推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族長。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還具有多種用處,如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大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處,另外,族裡要商議重要事務,也是在祠堂進行的。祠堂還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有違反族規,則在這里被教育和受到處罰,直至驅逐出本族,所以也可以說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里上學,正因為這樣,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很講究祠堂的建造,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族的一種象徵。
明清兩代徽州就有大大小小祠堂達10000多座,各縣村都還有數量可觀的祠堂存在,有「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之稱的唐模村現存有一座許氏宗祠,被稱為「徽歙祠堂的典型」,雖然祠堂在清太平天國年間毀於戰火,已經不能看到全貌,但從它現存的遺址、建築面積和規格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它昔日的宏大規模,在中國古代,三、七為民間最大的數字,唐模這座建於清嘉慶年間的許氏宗祠就是按民間最大規格------三進七開間修建的,佔地3000多平方米,由於祠堂是一村中首要建築,因此在選址上非常注重風水,許氏宗祠的建造者就選中了檀干溪邊的一塊風水寶地,並在溪邊修了一排石欄桿,石欄外見有一半月型石磅,建其石磅,一方面可以使水流彎曲而過,既美觀,還能減少水流對祠堂沿河堤壩的沖擊,另一方面,據說當時村中許姓和吳姓兩個家族斗爭很是厲害,許氏在祠堂前修這石欄,在風水理論上意為財運不外流。和別的徽州一些大祠堂相比,唐模許氏祠堂在建造上區分的更為嚴格。它按照不同的社會階層來建造。許氏宗祠為家族的總祠,下面分為三個支祠,俗稱「廳」其祠名分別為尚義堂、繼善堂、駿惠堂,在唐模民間流傳著一句諺語:「穿靴戴頂尚義堂,搖搖擺擺繼善堂,草鞋麻履駿惠堂」在,這句諺語真實反映了唐模三座祠堂當時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尚義堂地位最高,是座官祠,繼善堂次之,是座經商人家祠堂,駿惠堂地位最低,是普通老百姓的祠堂,在建造上,以官為主的尚義堂講究肅穆和莊重,以商為主的繼善堂講究氣勢和規模,以農為主的駿惠堂就顯得粗而簡朴,從如此之細的分層建造上可以看出昔日的唐模許氏家族講究社會地位和其經濟實力。
祠堂,這一代表著古代社會家族權力象徵的代言詞,雖然離我們漸漸的遠去,但是他所積累、沉澱深厚的古徽州民間文化,無論是徽州建築風格、徽派雕刻還是某種意義上的唐模風水理論,都是我們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水口是風水學中一個重要的要素,所謂「水口」,指水源所從出之洞口,在徽州村落建設中是一項重要設施,對綠化和生態環境優化有著典型的意義。清代的 《入地眼圖說》卷7一節中說:「入山尋水口……凡水來處謂之天門,若來不見源流謂之天門開,水去處謂之地戶,不見水去謂之地戶閉,夫水本主財,門開則財來,戶閉財用之不竭.」可知水口有兩種:「一為水流入之處,一為水流出之處,前者要開敞,後者當封閉。徽州人之所以熱衷於在村口建造水口,主要是因為受風水理論的影響,他們認為水是財富的象徵,為了防止它外流就應該修建「水口」,將水留住,才會「戶閉」則財用之不竭,水口多選於山脈轉折,流水環繞的地方,此外在水口還會輔助建造些富於人文氣息的建築,以廟、亭、堤、橋、樹為主,據說可以加深水口的鎖匙氣勢。
唐模水口建於村東,既有水口,又有園林,形成了古徽州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水口園林,名為:檀干園。檀干溪和進村的古驛道穿園而過,河溪兩岸數十株百年古樹,濃蔭蔽日,充分利用天然的湖山坡地,因地制宜,將山水、田野、村舍溶於一體,形成獨特的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園林風格。檀干園的空間組織非常成功,整座園林,連同村落,恰是清奇詩篇,起承轉合,餘音裊裊。檀干園有起景、高潮、結景的 空間,主次分明。
檀干園選在唐模村口,利用造園時掘塘之土堆土為山,很少用石,在山上「桃堤種柳」,使檀干園達到「門樓合稼,廊廡連芸」的意境,又減少了人工造園的痕跡。檀干園的造園藝術正是反映了「貴自然」這一審美觀點。同時,園內的景緻與四周的百年古樹,以及森郁的氣氛,形成「全村同在畫中居」的絕妙畫面。園林建築,提倡「宜簡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這種傳統的造園手法,在檀干園中得到最恰當的運用。
唐模水口以橋、堰作為關鎖,以亭、廟、坊作為鎮物,以古樹、花草作為背景,這是古徽人在風水理論指導下經過千百年來精心營造而成的,反映了徽商在興旺時期的環境意識和對物質及精神上的追求。整個水口建築構思獨特,自然景觀優美,並與徽派園林、江南水街共同構成了人性化的人居條件,體現了天人合一,人與自認和諧共存的生存理念。檀干園獨特的水口園林建築。同時把園林作為鄉村規劃的有機部分加以綜合考慮,又運用詩人畫家意境,其造園手法之高,藝術之妙,堪稱徽派園林之典範。
㈡ 趙文卓周迅主演的蘇乞兒的電影中蘇乞兒與武神打鬥的一場戲哪個地方是哪裡
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唐模景區,練武的是在懷柔中影基地,養傷是在龍雲山
㈢ 唐朝開始就是「模範村」的古老村莊位於安徽何處
位於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的唐模村。唐模村水口以橋、堰作為關鎖,以亭、廟、坊作為鎮物,以古樹、花草作為背景,既有水口,又有園林,形成了古徽州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水口園林——檀干園。小橋、流水、人家,似一幅清新明麗的村居山水圖。
㈣ 唐模在哪裡
唐模村,始建於唐、培育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上因經濟活躍,而被譽為「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該村位於黃山之口,毗鄰歙縣棠越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過,全村夾岸而居,村內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及「一村三翰林」之譽而聞名中外。
唐模村是徽州古村,徽文化底蘊十分濃厚,擁有人文特色和古園林特色,被遊人譽為「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美譽。唐模村現已成為新農村建設中典型的鄉村旅遊帶動型市級示範點,並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㈤ 請問各位網友提供下黃山唐模景點的介紹
唐模唐模景區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至今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村落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恬靜的田園風光和古樸的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青山綠水,粉牆黛瓦,是個具有濃郁徽派氣息的古村落,特別是唐模人在選擇、營造、完善生存空間,規劃布局整體村落方面的創舉堪稱皖南古村落之典範,唐模村的水口園林更是皖南古村落水口園林的傑出代表。唐模景區現存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清代祠堂4處,清代民居100多幢。以及「水街」、「許承堯先生墓」、古橋、古井等歷史人文景觀;「千年古銀杏樹」等古樹名木和元、宋、明、清時期名家真跡。
唐模是黃山市十大景區之一,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安徽省文明旅遊示範景區」和「全國文明村」,素有「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之美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擴展項目,深受各界媒體和世界旅遊組織的廣泛關注和肯定。
㈥ 安徽的古村除了宏村西遞還有哪裡值得一去
提起安徽旅遊,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黃山風景區,對應的黃山市有很多美麗的古村落,名氣最大的當屬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西遞和宏村。
曾經在宏村住了四天,發現旁邊還有幾座迷人的古村,不過未經深度開發,因此遊客不是很多。
旅遊攻略:黃山風景區、黃山北站等地乘坐專線巴士到達宏村風景區之後,打車或乘坐當地的三輪車前往。
㈦ 皖南最大的私家園林在哪裡,風格和杭州西湖一樣嗎
安徽,不僅有雄奇壯麗的黃山,還有數不清的徽派風情古村落,每次去安徽遊玩,古村古鎮那是一定要去的。安徽最著名的古村落是西遞、宏村,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名氣不大但景色秀美的古村,“唐模古村”就是其中之一。
㈧ 安徽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怎麼樣
唐模村是徽州古村,徽文化底蘊十分濃厚,擁有人文特色和古園林特色,被遊人譽為「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美譽,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唐模景區,國家5A級景區,總面積為4萬平方公里,景區以徽派水口園林和水鄉景緻為主要特色,自然環境優美,徽文化底蘊深厚,至今仍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村落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
安徽唐模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毗鄰歙縣牌坊群,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唐模村由唐模、上庄、和善塘、後塢窯、唐美、胡村6個自然村組成。
唐模以千年銀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譽遐邇聞名,恬靜的田園風光和古樸的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是一個極具濃郁徽派氣息的皖南古村落。
唐模村是徽州古村,徽文化底蘊十分濃厚,擁有人文特色和古園林特色,被遊人譽為「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美譽。唐模村始建於唐,培育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上因經濟活躍、民風純朴,而被譽為「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村地處黃山之口,毗鄰歙縣棠越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過,全村夾岸而居,村內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及「一村三翰林」之譽而聞名中外。
唐模村以獅子山為支撐點,村的西南面有一方圓數十里的丘陵地帶象形山;東、北、西面是廣闊的小平原;越過獅子山7華里即為豐樂河。村中還保存著較完好的青石板路,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陽橋。
過橋即見小溪南面的古銀杏林。林前有太子塘,塘右側有太子廟。緊依太子廟是一座典型的古徽建築"狀元府"。相隔一巷之地的是現台灣國民黨要員許村玉的舊宅。過高陽橋沿小溪北面而下,有尼姑庵和許氏大祠堂。
再往前便可見到聞名中外的唐模小西湖。越過小西湖,即見全國罕見的"同胞翰林"碑坊。八角亭、蜈蚣橋深深掩藏在郁蔥的樟樹林中。唐模村堪稱為一座園林式古建築物館。
唐模村有徽派園林-檀干園(孝子湖)、水口、水街、鏡亭、同胞翰林坊、沙堤亭、高陽橋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祠堂群、千年銀杏、古井、明代古刻雕像和宋、元、明、清「蘇、黃、米、蔡」等十八位名家真跡碑刻等古跡。在徽派園林中獨樹一幟,使唐模成為黃山市十大景區之一。
唐模景區游覽路線:
槐蔭樹→ 沙提亭 →同胞翰林坊→ 許氏文會館 → 忠烈廟 →檀干園→ 鏡亭碑刻 → 許氏宗祠 → 千年銀杏樹→高陽橋→ 水街 →尚義堂→ 銘德堂 →許承堯故居→徽州老作坊
更多關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c7f24161573142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㈨ 黃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或者景點
黃山旅遊景點排行:
1、黃山
2、西遞
3、宏村
4、潛口民宅
5、呈坎景區
6、鮑家花園
7、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
8、唐模景區
9、徽州古城
10、棠樾石牌坊群
黃山
棠樾石牌坊群位於安徽省歙縣城西6公里處,為棠樾村的鮑氏家族旌表本族歷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築群。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組成,跨村頭石板大道迤邐而建。其中三座為明代所建,四座為清代所建。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進村一端有鮑氏宗祠,祠內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綉江南第一鄉」的御書對聯。牌坊群按「忠孝節義」順序排列,石牌坊粗壯簡朴,體現了徽派石雕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