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2030中國哪裡有水災

2030中國哪裡有水災

發布時間:2022-09-10 13:33:02

A. 現在中國都哪些省發生水災

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貴州、福建。

2020年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發生多輪強降雨過程,造成多地發生較重洪澇災害。據水利部,截至2020年6月22日,全國16個省區19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多於常年同期;重慶綦江上游幹流及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更是發生了超歷史洪水。

(1)2030中國哪裡有水災擴展閱讀

洪災容易引發的疫情,最常見的是由於水源污染而引起的胃腸道疾病,這其中包括可以通過水源傳播的甲肝、戊肝、傷寒,甚至霍亂,以及水源污染後魚蝦等水產品易產生寄生蟲而感染人。此外,由於夏季炎熱潮濕,食物易腐敗變質,也容易引起腹瀉、胃腸道感染。

水災發生後,鄉村是重點防控地區。楊道鋒曾經去鄉村指導過水災過後的防控工作,他表示,夏季暑熱,農民喜歡直接喝井裡或者水庫里清涼的水消暑,但是由於捲入污水、糞便、動物屍體的洪水可能攜帶了多種致病微生物,導致一些飲用水源被污染,因此需要對這些水源進行消毒處理。

B. 讓河南300萬人受災的洪水將流入淮河流域,為什麼是淮河呢

這次突如其來的水災令河南三百多萬人民群眾受災,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非常大的危險。這次河南的洪水大部分將會引入淮河流域,這是因為河南雖然有黃河流域,可是因為地勢的原因無法引入;只能將洪水引入淮河流域。去年淮河就出現水災的情況,這次防汛的任務非常的嚴峻,防汛抗旱刻不容緩。

總結

讓河南三百多萬人民陷入險境的洪水將會流入淮河流域,因為地勢合適的原因首選淮河流域。這次的引入將會對淮河下游地區受到危險,因此如何防止洪水再次危害人民的安全非常的重要。這次河南的洪水災害非常的罕見,一些工程建設對於自然災害有一定的防禦功能,但是這個功能有一定的標准,超出標准,災難將會大概率發生。

C. 華東水災的災情

1991年5、6月間,中國共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水災,5個省、自治區發生嚴重水災。災害最重、損失最大的是遭到洪水侵襲的安徽和江蘇兩省。據當時初步統計,安徽全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近70%,因災死亡26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30多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失近70億人民幣。江蘇全省受災人口達42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62%,因災死亡16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00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90億人民幣。200萬無家可歸的災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臨時帳棚。
據當時民政部副部長陳虹介紹華東水災災情時說,由於災害造成的損失大、范圍廣,目前仍有200萬人無家可歸,並已有災民患腸道疾病和瘧疾等傳染病,大量的公路、橋梁等設施急需修復。完成上述救災任務,需要二億多美元和各種物資器材。

D. 中國近30年的自然災害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大地震

1975年2月4日的遼寧海城發生7.3級大地震。地震波及范圍為9千平方公里。這次地震發生在遼寧人口稠密、工業發達地區,但由於國家地震部門提前准確預報,當地政府又採取了有利的防震措施,損失降到了最小限度,成功挽救了十幾萬條生命。具體數字:

1、人員傷亡:死亡人數2041人,受傷人數27538人,救援兵力3.5萬人。

2、受災情況:地震造成城鎮房屋倒塌500萬平方米,農村房屋毀壞1740平方米;公共設施損壞165平方米,損失8.1億元。

3、災後重建: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減少了巨大的災害,如無預報人員傷亡將高達15萬人,經濟損失將達5億元。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級大地震,頃刻間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化為瓦礫一片,7200多個家庭全家陣亡,4204人成為孤兒,地震破壞范圍為3萬平方公里,有感波及范圍達14各省市自治區,相當於我國面積的三分之一。

1、死亡人數:24.4萬人,重傷人數16.4萬人,救援兵力15萬人。

2、受災情況:毀壞公共房屋1479萬平米,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

3、救援兵力:解放軍出動15萬人,唐山機場倚天飛機起落達390架次。動用全國13個省,300個醫療隊,2萬多人,開出專列159個。

4、國家撥款:43億。

5、災後重建:從1978年開始建設,到1988年有一個新唐山出現在中國大地上。

1991年:

5月、6月份開始,中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水災,5個省、自治區發生嚴重旱災。據當時初步統計,安徽全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死亡267人,直接經濟損失近70億元。江蘇全省受災人口達4200多萬人,死亡164人,直接經濟損失90億元。

1998年6月中旬特大洪水災害

1998年6月中旬發生的的特大洪水災害,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和北方松華江流域,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大洪水災害。全國29各省市自治區在手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1、傷亡人數:1562人,受災人數2.23億人,救援兵力27萬人。

2、受災情況:倒塌房屋497萬間,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直接經濟損失1666億元。

3、救援兵力:出動解放軍、武警27萬人,8000萬群眾參與抗洪,總動員力量達近億人。

4、國家撥款:數十億,各地調入物資近百億。

5、接受捐贈:捐款35億元,捐物摺合人民幣37億元。

2008年1月中旬南方冰雪災害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南方遭受有史以來的特大冰雪災害,嚴重的破壞,給電力交通運輸設施造成極大破壞,災害波及21個省直自治區。

1、死亡人數:129人,滯留旅客400多萬人次。

2、救援兵力:64.3萬人。

3、受災情況:農作物受災1.78億畝,倒塌房屋4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

4、投入力量:出解放軍外,各地群眾776萬人參與救援。

5、國家撥款:295.37億元。

6、捐助款物:22.75億元。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
緯度:31.0°N
經度:103.4°E
深度:14km
震級:里氏震級8.0級,矩震級7.9級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
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縣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
傷亡統計
全國各地傷亡匯總(截至2008年10月8日12時)
遇難:69229人
受傷:374643人
失蹤:17923人
經濟損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
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國家統計局將損失指標分三類,第一類是人員傷亡問題,第二類是財產損失問題,第三類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問題。在財產損失中,房屋的損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損失占總損失的27.4%。包括學校、醫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占總損失的20.4%。另外還有基礎設施,道路、橋梁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失,佔到總損失的21.9%,這三類是損失比例比較大的,70%以上的損失是由這三方面造成的。

E. 全國哪個省洪水災害最嚴重2020年洪水受災嚴重地區

全國哪個省洪水災害最嚴重
到目前為止,今年我國水災主要發生在: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目前是吉林省.需要大量建築材料,其中鋼材、水泥、牆磚用量最大. 還有工程機械.
貴州
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直接經濟損.

近期南方暴雨洪澇災害
據湖南省防指統計,截至5月15日下午,湖南省已有婁底、懷化、湘潭、長沙、株洲. 中國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暴雨洪澇造成中國廣東、福建、廣西、湖南、江.
兩湖平原(即湖南洞庭湖平原與湖北江漢平原)歷年來全國受洪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因為長江中最為險要的荊江就在這,且這里江河湖泊眾多,發洪水時,由於水位的落差(從三峽出來),又平原廣闊,往往形成災害性洪水,例如1931,1954,1980,1998年的洪水都使這里損失慘重; 南方這次受到洪災的地區有: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以及安徽和湖北的部分地區廣西,雲南,貴州,廣東等地.
近日南方持續發生的強降雨導致湖南、貴州、江西等多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部分地方暴雨引發山洪及泥石流,造成人員傷亡.各地防汛指揮及交通部門正切實採取有力措.
2020年洪水受災嚴重地區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地形、地質特性差異很大.如果沿著400毫米降雨等值線從東北向西南劃一條斜線,將國土分作東西兩部分,那麼東部地區的洪澇災害主要由暴.
我國西南東部、華南、江南、浙閩沿海先後出現大到暴雨天氣過程.持續不斷的強降雨,使長江、珠江、西江、閩江等流域部分幹流和支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目前,暴雨洪水已造成受災人口3800多萬人,因災死亡和失蹤200多人,倒塌房屋超過1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60億元
今年我國受洪水災害較多波及多個省市 主要有: 江西省、吉安(我家鄉)、撫州(唱凱決堤) 陝西、安康 吉林、永吉(7000餘只化學桶沖入河道) 重慶、四川、遼寧、.
2020年水災最嚴重的省
貴州
到目前為止,今年我國水災主要發生在: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目前是吉林省.需要大量建築材料,其中鋼材、水泥、牆磚用量最大. 還有工程機械.
今年我國受洪水災害較多波及多個省市 主要有: 江西省、吉安(我家鄉)、撫州(唱凱決堤) 陝西、安康 吉林、永吉(7000餘只化學桶沖入河道) 重慶、四川、遼寧、.
2020洪澇災害分布圖
黃淮地區,可能會有乾熱風、洪澇 今年的北部地區,因氣溫較以往高,小麥可更好的越冬,其降水量比以往偏多,有利於小麥的生長.3-5月份,冬麥區大部區域的氣溫要高一些,降水利好,有利於產量的增收,不過黃淮大部以及華北東可能有熱干風,6-8月份降水量較多,可能隨時會有洪澇災害.
就全球范圍來說,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多台風暴雨的地區.這些地區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區;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東部近海岸地區.此外,在一些國家的內陸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現洪澇災害.中國洪澇分布主要的雨澇區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武陵山以東.根據歷史雨澇統計資料,雨澇最嚴重的地區主要為東南沿海地區、湘贛地區、淮河流域,次多雨澇區有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嶺、武夷山地區、海河和黃河下游地區、四川盆地、遼河、松花江地區.全國雨澇最少的地區是西北、內蒙和青藏高原,次為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東北地區.概括而言,雨澇分布總的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湖區多,高原山地少;山脈東、南坡多,西、北坡少.
(1)河流中下游平原(2)東部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河流沿岸地區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人口、經濟密度大.(3)加強監測;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和分洪區等,建立完善的排澇系統.

F. 現在中國水災哪個地方最嚴重

中國長江流域地方水災嚴重。長江流域大部份地區處於季風區,夏季氣候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大陸熱低壓的影響,可能短期內降雨量集中,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同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平緩,幹流及支流從山區進入平原後流速明顯減緩,一旦出現暴雨、河道流量猛增,就容易形成洪水。

1998年長江流域及東北等地區特大水災1998年6月中旬~8月,長江爆發了繼1954年以來第二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8次洪峰接連出現,高水位持續時間長達2個多月。7~8月,東北地區也連降大雨暴雨。松花江、嫩江發生4次大洪水,洪峰之高、流量之大、持續時間之長,都超過歷史最高記錄。



(6)2030中國哪裡有水災擴展閱讀

水災自救:

1、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2、為防止洪水湧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裡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麼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斷上漲,應在樓上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製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櫃、門板等,都可用來製作木筏。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

G. 淳安、開化、常山等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我國歷史上的洪水災害有哪些

淳安、開化、常山等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我們國家歷史上一些造成特大傷害的洪水災害在1931年的時候,當時長江流域發生特大的水災,造成將近370萬人死亡,而且受災面積達到了15萬平方公里。在1958年的時候,鄭州也發生了特大的洪水,受災面積達到了304萬畝,造成的受災人口達到了74萬人左右,後來在1998年的時候,全國將近有29個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造成死亡人數也達到了上千,這場雪災造成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大的。

最後因為洪水災害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危害,直接造成水源污染和比較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在洪水退去,還有可能會引發傳染病的流行。

H. 目前我國受水災的省份是

截至6月3日9時統計,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9省(直轄市),22市(自治州),91個縣(市、區),受災。

I. 中國曾經都發生了哪些特大水災

生命起源於大海,人類文明在大海的懷抱中誕生、發育,但也曾在大海的咆哮中夭折。這就是海面上升帶來的災害。這種災害的發生具有隱蔽性和漸進性,災害效應持續時間長,災害的發展又往往以潮災、洪災等形式表現出來。人們有時遭難不知有災,遭災不知損失。因此,是一種「無形水災」。 自遠古以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大多與當時的海平面相對變化有關。自地質歷史上最後一次冰川在全球范圍內退卻以來,大約在距今1.8萬-0.8萬年間,海平面以平均每年10毫米的速率上升了近100米,使人類的聚居地逐漸由沿海向內陸後退。無數個人類古代的燦爛文明消失於洶涌的波濤之中,許多古代的道路、船塢、建築物、防禦工事,甚至是城市永久沉睡海底……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及大規模砍伐森林,大氣中二氧化碳及其痕跡氣體的含量在迅速增加,由此而引起的溫室效應使全球平均氣溫在增高,冰川消融在加速,海面在上升,厄爾尼諾現象的危害在加劇…… 全球環境的惡化已嚴重地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海平面上升已成為當代最大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因為海岸帶是全球人口最為稠密、經濟最為發達、城鎮最多的地區。如果今後一個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一米,直接受影響的土地將有大約50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0億。如果再考慮到特大風暴潮及鹹水侵入,則海岸帶海拔5米以下的土地均將受到影響,這些地區的人口和糧食產量約佔全球的1/2。1989年,美國環境保護署在給美國國會的報告中指出,海平面上升是肯定要發生的災害,而且將是全人類即將面臨的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近百年來全球各驗潮站的觀測表明,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的相對海平面呈上升趨勢。國外學者預測,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的低、中、高值將分別為52厘米、114厘米和217厘米。1984年美國學者霍夫曼考慮了南極洲冰厚的不同效應,認為全球海平面在下一個世紀末可能上升56-345厘米,而以144-216厘米的可能性為最大。專家們一般認為,全球理論海平面上升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氣象組織和世界科學聯盟於1985年10月在澳大利亞專門召開會議討論環境變化問題。會議認為,到2030年左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效應的氣體濃度可以達到上世紀工業發達前的2倍,全球表面溫度將上升1.5-4.5℃,海平面將上升40—140厘米。 我國數十個海洋觀測站和驗潮站的長期連續觀測表明,我國大部分沿海海域的水溫和水面將呈全面上升趨勢。 據國家海洋局《198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在過去的100年中,我國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4厘米,南海和東海沿岸在過去100年中海平面分別上升20厘米和10厘米。另據施雅風教授等1987年的統計,我國1960-1980年間海平面的平均上升速率為0.21厘米/年,大於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由於我國沿海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5%,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40%,因此,海平面的持續上升將不僅對沿海地區,而且對全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威脅。 威尼斯、達卡、聖彼得堡、大阪等歷史悠久並帶有傳奇色彩的城市正面臨著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威脅。1989年12月13日由義大利威尼斯市主辦召開了一次題為「海平面上升對城市和地區的影響」的國際會議,就在會議期間,高潮的海水湧入了威尼斯市皮亞托聖馬科的街道。在過去的50年內,威尼斯的相對海平面上升了23厘米。 從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來看,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和地區性地面沉降似乎都十分緩慢,因而其影響似乎是有限的。 人們注意到的是氣象、洪水、風暴潮等局部性海面或水位變化,但必須知道這些變化恰恰是在一定的海平面高程基礎上產生的。海平面的上升將為風暴大潮提供較高的形成基面,從而帶來更大的威脅。因此「無形水災」的危害不容忽視,要認識其表現特徵,並提前防範。海面上升可能導致的危害有: 沿海平原淹沒,土地資源受損。埃及有30%以上的人口集居於距海不到30公里的尼羅河三角洲海岸地區。近年來尼羅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相對海平面持續上升,加上尼羅河上游建築了阿斯旺大壩,使入海的泥沙量大為減少,海岸遭受侵蝕,迅速後退。如果下一世紀海平面上升1米,埃及全國將損失15%的耕地,1000萬人口將遷徙他鄉。天津是我國地面高程最低的沿海工業城市之一。據統計,1983年市區地面標高在02米的面積占市區總面積的78%,大約有11%的面積位於多年平均高潮水位之下。如按1959—1988年市區地面沉降年平均速率60.3毫米計算,2米的剩餘標高只需33年便將損失殆盡,而市區大部分地區沉降至平均高潮位以下只需17年時間。事實上由於地面沉降,海面的相對上升,天津市靜海縣的大部分地區已處於海面以下。潮災頻率增加,受害程度加大。潮災是指海水上陸造成沿海地區生命財產損失和海岸工程破壞的一種嚴重海洋自然災害。其成因可分為風暴潮災和地震海嘯兩類。潮災不僅在發生時可造成巨大的直接損失,還可能在潮災過後伴隨著瘟疫流行、土地鹽鹼化,使糧食失收、果樹枯死、耕地退化,並污染沿海地區的淡水資源,從而使人畜飲水出現危機,生存受到威脅。 我國是最易遭受潮災的國家之一,據史料記載,一次大的潮災曾淹死10餘萬人,海水可侵入內陸30—40千米。1962年8月2日,7號台風影響上海,吳淞潮位達5.38米,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的防汛牆有46處決口,河水湧入,淹沒了半個市區,繁華的南京東路水深達0.5米。上海市因地面發生沉降,黃浦江和蘇州河防汛大堤先後4次擴建,共加高2米多。而海面上升或沿海地區地面標高的損失就如同「助紂為虐」,加重了潮災的危害。如天津沿海地區,20年代至50年代間僅發生一次潮災,而60年代至80年代卻發生了5次。又如長江三角洲地區,19世紀發生潮災8次,而本世紀至少已發生了13次。 排水能力下降,洪水威脅增加。我國太湖地區地勢低窪,易受洪澇災害的威脅。1981年,長江出現百年一遇的高潮位,太湖排水因受潮頭頂托而中斷。1991年太湖流域又遭遇特大洪水,而此時長江正出現大潮排水不暢,造成了慘重損失。若未來海面繼續上升,入江入海河道排水能力繼續下降,將加劇沿海低窪地的洪澇災害。以太湖入長江的主要河道瀏河為例,據分析計算,如果海面上升40厘米,排水總量將下降20%;海面上升80厘米,排水總量將下降40%,若此時太湖流域出現50年一遇的洪水,則淹沒的耕地面積將比原來增加30%,若再碰上百年一遇的風暴潮,則淹沒的耕地面積將比原來增加約60%。天津地區自1963年的特大洪水以來,地面沉降已使海河兩岸及運河局部河岸堤頂高程大幅度下降,海河市區段堤頂高程普遍下降了1—1.6米,個別地段下降了2米左右,嚴重降低了海河的泄洪能力。據估計因海河幹流淤積和地面沉降,其行洪能力已減少了79%。 海水入侵,農田荒蕪,地方病流行。據資料介紹,萊州灣東岸萊州市80年代末就有12.24萬畝耕地被海水浸染,其中近2萬畝基本荒蕪,全市有效灌溉面積不斷減少,旱澇保收的農田由1978年的75.3萬畝減少到1989年的35萬畝,糧食產量由1979年5.2億公斤降至1988年的3.5億公斤。壽光市王高鄉附近海水南浸速度每年200—300米,不少良田已發生鹽漬化,一些樹木上半部枯萎,農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危害。另據統計,萊州灣地區因海水入侵已有40多萬畝耕地喪失了灌溉能力,農業每年減產20%—40%,僅1989年就減產糧食5億公斤。因海水入侵,許多沿海地區的地下水水質不斷惡化,以致喪失了作為飲用水的功能。用作工業用水的也因水中鹽分的增高,導致生產設備嚴重銹蝕,壽命縮短,產品質量下降。如龍口市,1989年就有38個村莊,4.5萬人飲水發生困難。萊州市則有400多個村莊發生人畜飲水困難,有些地方人們因長期飲用鹹水引發地方病。如1978年地方病普查時,萊州市還未發現甲狀腺腫患者,而1989年已發現640例,氟斑牙病則由3076例上升到15000例。

希望採納

J. 中國易引發洪災的地方

廣東,珠江等

受氣候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洪澇災害具有范圍廣、發生頻繁、突發性強、損失大的特點。
1.范圍廣。除沙漠、極端乾旱地區和高寒地區外,我國大約2/3的國土面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洪澇災害。年降水量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東部地區,常常發生暴雨洪水;占國土面積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區常因暴雨發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區遭受風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襲擊;我國北方的黃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時還會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發生;水庫垮壩和人為扒堤決口造成的洪水也時有發生。
2.發生頻繁。據《明史》和《清史稿》資料統計,明清兩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圍涉及數州縣到30州縣的水災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發生3次,其中范圍超過30州縣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國成立以來,洪澇災害年年都有發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別是50年代,10年中就發生大洪水11次。
3.突發性強。我國東部地區常常發生強度大、范圍廣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較低,因此洪澇災害的突發性強。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還大面積乾旱,8月2日至8日,突發一場特大暴雨,使這一地區發生了罕見的洪澇災害。山區泥石流突發性更強,—旦發生,人民群眾往往來不及撤退,造成重大傷亡和經濟損失。如1991年四川華瑩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雲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風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號台風影響,從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過了解放以來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達5.04米,天津潮位達6.14米,許多海堤漫頂,被沖毀。
4.損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災就涉及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沒農田1.46億畝,受災人口達5127萬,占當時8省總人口的25%,死亡40萬人。1991年,我國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發生了較大的洪水,盡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族人民進行廠卓有成效的抗洪斗爭,盡可能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全國洪澇受災面積仍達3.68億畝,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79億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49億元,約佔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的23%,受災人口4400萬,佔全省總人口的76%。
二、建國以來的洪澇災害損失

1998年中國的「世紀洪水」,在中國大地到處肆虐,29個省受災,農田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萬間,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
1998年長江洪水是本世紀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僅次於1954年
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期間,鄱陽湖水面明顯擴大,並且部分重點圩堤倒塌
1998年鄱陽湖區水域面積達5900km2,洪澇災害非常嚴重
歷史上重大洪澇災害統計—1998年長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量較常偏多,暴雨日數多、強度大、降雨持續時間長、范圍廣、汛期,長江流域降雨大致分為4個階段: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陽湖和洞庭湖區,一般降雨300mm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澇災害,這是由於降水量過大造成的,同時也與長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過量,水土流失
原因:
人為原因:長江流域內森林被嚴重破壞,和豆腐渣工程.
氣象原因:持續性全流域降水 .

閱讀全文

與2030中國哪裡有水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藏紅花什麼水果 瀏覽:560
印度式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瀏覽:363
印尼選票為什麼要人工數 瀏覽:538
越南什麼時候盛行東風 瀏覽:482
義大利哪裡買gucci 瀏覽:14
固安英國宮一期怎麼走 瀏覽:534
英國愛它美奶粉價格是多少 瀏覽:119
印度用海南話怎麼說 瀏覽:936
中國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資 瀏覽:927
為什麼伊朗不能付款 瀏覽:108
義大利和韓國哪個更適合居住 瀏覽:663
出口伊朗需要什麼 瀏覽:553
中國有多少低收入人 瀏覽:827
中國李寧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瀏覽:122
印尼每月出口鎳礦石多少噸 瀏覽:923
剃刀黨殺了哪個義大利人 瀏覽:212
中國貧民如何翻身 瀏覽:120
義大利藝術服裝哪裡好 瀏覽:393
中國如何更新外國的游戲 瀏覽:231
伊朗幣怎麼轉到迪拜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