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期突發洪水和泥石流的地區有哪些(國內)
中國2010年洪水災害統計
3月初 江西 贛東北地區連續遭受大到暴雨襲擊,部分水庫開閘泄洪,一些地方出現洪澇災情。4月6日,江西永豐縣24小時降雨量達111毫米,洪水爆發,30餘家農戶被洪水圍困。
4月中旬 福建 13日福建中西部地區發生暴雨,閩江流域出現了今年入汛以來的第一場洪水,部分支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23位村民在河心孤島上遭洪水圍困18小時後獲救。
4月中下旬 湖南、桂林 覆蓋湖南省大部地區的高強度降雨,導致湘江中下游水位以每小時約5厘米的速度猛漲。
泥石流:舟曲、汶川、都江堰、虹口等
4月20日灕江突發洪水,灕江游覽航線今年再次全線封航。截至4月20日,強降雨過程共造成桂林市5個縣(區)35個鄉鎮32.75萬人受災,倒塌房屋1275間,因災死亡2人。20日上午9時灕江桂林站水位達146.6米,超警戒水位0.9米,官方於當天發布了灕江封航令。
5月3日 重慶 重慶墊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個區縣(自治縣)遭受了大風、冰雹、暴雨災害,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因災死亡31人、失蹤1人。而截至6日17時,氣象災害致使重慶市89.7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7萬餘人,受傷180餘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263.3公頃,絕收面積1392.3公頃;房屋損壞倒塌5萬余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約4.2億元人民幣。 重慶市和受災區縣及時啟動了救災應急預案,有關領導帶領工作組趕赴災區,重慶市民政局緊急調運救災帳篷300頂、棉被1000床、應急燈400盞,通過投親靠友、搭建帳篷、騰出學校教室等多種方式做好臨時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
5月5日 貴州 5日20時30分左右,赫章縣媽姑鎮河落村、拱橋村、老場村相繼發生山體滑坡,造成8棟房屋被沖毀,9人失蹤,農田、電力設施等損毀嚴重。
5月5日 湖北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崩塌達1620餘處,損壞房屋3760間,8200餘人有家難回;倒塌房屋1300間,3160餘人無家可歸。新增學校危房3200多平方米,5300多名學生有學不能上。新化全縣受災人口達38.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6億元人民幣以上。
5月6日 江西 6日,江西省61個縣市遭遇特大暴雨和暴雨及大雨襲擊,受強降雨影響,江西定南、尋烏、龍南等縣受災嚴重,山體滑坡頻發,公路中斷,部分鄉鎮、學校進水受淹。定南縣因洪災死亡7人、5人失蹤,其中5人因山體滑坡死亡,2人被洪水淹死。初步統計,贛州市共有16.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515間,緊急轉移轉群眾4430人
5月16日 廣東 5日16時至6日20時受高空槽影響,粵北、粵東地區出現強降水,造成韶關、河源、梅州、清遠4市6個縣(市、區)62個鄉(鎮)遭受了不同程度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3.89千公頃,倒塌房屋1037間,受災人口40.08萬人,轉移人口12857人,直接經濟總損失3.76億元。
5月20日-23日 湖南北部、江西北部 江淮、江南和華南北部普遍降雨40~80毫米,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區降雨超過100毫米。
5月28日-31日 西藏、四川、雲南、貴州 西藏東部、四川、雲南、貴州西部都出現了降雨。四川中部、雲南西部降雨較大。
6月初 貴州、廣西 貴州銅仁地區、黔東南州、黔南州等地部分縣遭受洪澇災害,7萬餘人受災,3人死亡。廣西桂北、桂中地區出現了強降雨天氣,部分縣市區出現洪澇災害。
6月7日-10日 湖北、湖南、江西 黃淮及其以南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湖北、湖南累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覆蓋范圍達5.8萬平方公里,皖贛鄂交界地區8日08時至9日08 時平均降水量55.2毫米,為1951年以來6月上旬第3最大單日降水量。
6月中旬到現在 南方十省市 6月13日以來發生的第14次強降雨導致南方9省區受災人口達1003萬人,死亡132人、失蹤86人,倒塌房屋6.8萬間,經濟損失約145億元。
07-19 山東遭受暴風雨襲擊 受災人口45.8萬人 。
07-20 安徽洪水毀水利工程萬余處 長江超警戒水位。
07-21 陝西南部洪澇致41人死亡 部分河流洪峰千年一遇
07-21 至今 東北地區特別是松花江流域持續出現大到暴雨,致使吉林農安縣第二松花江堤防8月2日下午發生決口,長度80米,其餘沿線多處出現險情,三萬多人撤離家園,同同導致多個城市斷水斷電,吉林通化斷水達100多小時。遼寧也大面積受災。
據新華社報道,來自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的統計,截至8月6日,今年洪澇災害造成全國2億人(次)受災,1454人死亡,669人失蹤,1214.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47.1萬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209萬公頃絕收,136.4萬間房屋倒塌,358.1萬間房屋損壞,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751.6億元。
② 全國13省市區有暴雨有可能引發哪些地方出現洪災泥石流
我們國家9月16日,氣象部門相繼發布了很多個省出現藍色暴雨的預警。這些地方有很多都會出現暴雨,甚至是強大的大暴雨,這些地方就是內蒙古,貴州,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其中四川是盆地,這些地方很容易會出現一些山洪泥石流。但是如果強降雨持續不斷的話,這些城市都有可能會出現山洪的情況。
這些地方如果持續不斷的降雨的話,都有可能會出現洪水的自然災害發生了。這樣的話會導致當地的一些情況都是十分的嚴重,當地的一些建築物還有莊稼,都會被洪水無情的淹滅,當地的一些農作物,牲畜以及雞鴨魚都會被洪水沖走,給當地人民帶來嚴重的損失。
還有如果我們開著汽車出去行的話,那麼很容易似的,汽車在水中熄火,容易出現一些交通事故,導致後面的人們遇到前方的車輛出現事故時來不及剎車,容易造成一聯串的交通事故發生,這樣也是很不安全的。所以一定要聽從當地有關部門的安排,轉移至安全的地區進行避難。
③ 我國哪個地區中泥石流災害最為嚴重
我國有泥石流溝1萬多條,其中的大多數分布在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則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國有70多座縣城受到泥石流的潛在威脅。 以遼西山地、冀北山地、華北太行山、陝西華山、四川龍門山和雲南烏蒙山一線為界,該線以西的華北山地、黃土高原、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東南部山地,是泥石流的主要發育地區,泥石流呈帶狀或片狀分布;此線以東的遼東、華東、中南山地以及台灣和海南島等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南諸省區,其地殼活動強烈,地形切割陡峻,地質構造復雜,岩土體支離破碎,再加上西南地區降水量和強度較大,西北地區植被不發育,崩、滑、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發育強烈,如雲南、四川、貴州、陝西、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
④ 中國易引發洪災的地方
廣東,珠江等
受氣候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洪澇災害具有范圍廣、發生頻繁、突發性強、損失大的特點。
1.范圍廣。除沙漠、極端乾旱地區和高寒地區外,我國大約2/3的國土面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洪澇災害。年降水量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東部地區,常常發生暴雨洪水;占國土面積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區常因暴雨發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區遭受風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襲擊;我國北方的黃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時還會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發生;水庫垮壩和人為扒堤決口造成的洪水也時有發生。
2.發生頻繁。據《明史》和《清史稿》資料統計,明清兩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圍涉及數州縣到30州縣的水災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發生3次,其中范圍超過30州縣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國成立以來,洪澇災害年年都有發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別是50年代,10年中就發生大洪水11次。
3.突發性強。我國東部地區常常發生強度大、范圍廣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較低,因此洪澇災害的突發性強。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還大面積乾旱,8月2日至8日,突發一場特大暴雨,使這一地區發生了罕見的洪澇災害。山區泥石流突發性更強,—旦發生,人民群眾往往來不及撤退,造成重大傷亡和經濟損失。如1991年四川華瑩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雲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風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號台風影響,從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過了解放以來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達5.04米,天津潮位達6.14米,許多海堤漫頂,被沖毀。
4.損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災就涉及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沒農田1.46億畝,受災人口達5127萬,占當時8省總人口的25%,死亡40萬人。1991年,我國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發生了較大的洪水,盡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族人民進行廠卓有成效的抗洪斗爭,盡可能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全國洪澇受災面積仍達3.68億畝,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79億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49億元,約佔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的23%,受災人口4400萬,佔全省總人口的76%。
二、建國以來的洪澇災害損失
1998年中國的「世紀洪水」,在中國大地到處肆虐,29個省受災,農田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萬間,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
1998年長江洪水是本世紀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僅次於1954年
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期間,鄱陽湖水面明顯擴大,並且部分重點圩堤倒塌
1998年鄱陽湖區水域面積達5900km2,洪澇災害非常嚴重
歷史上重大洪澇災害統計—1998年長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量較常偏多,暴雨日數多、強度大、降雨持續時間長、范圍廣、汛期,長江流域降雨大致分為4個階段: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陽湖和洞庭湖區,一般降雨300mm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澇災害,這是由於降水量過大造成的,同時也與長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過量,水土流失
原因:
人為原因:長江流域內森林被嚴重破壞,和豆腐渣工程.
氣象原因:持續性全流域降水 .
⑤ 雲南普洱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了
是的。8月6日晚至7日上午,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寧洱縣、江城縣等地出現短時強對流天氣。暴雨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出現城市內澇,部分人員被困。截至7日12時,已造成1人死亡,11人被困,緊急轉移7人。
在思茅區倚像鎮踏清河,河水暴漲導致2名養殖工人被困,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後,出動1車7人前往營救,由於沿途滑坡泥石流較多,消防人員一邊清障一邊徒步前行,經過約3個小時的艱難跋涉,最終在當地村民的協助下,被困人員成功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5)中國哪個城市會遭受山洪和泥石流擴展閱讀
雲南普洱強降雨引發的受災情況
據思茅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消息,暴雨還引發山洪泥石流致倚象鎮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一村民家房屋被掩埋,造成1人死亡。目前被埋人員已救出確認死亡。
強降雨還導致寧洱縣多處道路受損,江城縣部分農田被淹,目前,各地正在有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具體受災情況,正在統計核實中。
據普洱市氣象台7日11時發布:思茅區仍將維持降雨天氣,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二級至一級,需要加強防範。
⑥ 98年長江洪水主要淹了哪些城市
1998年長江洪水全國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四省,共有29個省、市、自治區都遭受了這場無妄之災,受災人數上億,近500萬所房屋倒塌,2000多萬公頃土地被淹,經濟損失達1600多億元人民幣。
1998年洪水,包括長江、嫩江、松花江等。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6)中國哪個城市會遭受山洪和泥石流擴展閱讀:
1998年長江發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與歷史上大洪水相比,主要不同在於:1998年洪水期間長江幹流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陽湖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明顯偏高高水位持續時間較長;分洪潰口少1998年是繼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長江中下游幹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計359公里的河段水位超過了歷史最高水位。
1998年洪水大、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洪澇災害嚴重。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廣大軍民奮勇抗洪,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水利工程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大減少了災害造成的損失。
⑦ 全國哪個省洪水災害最嚴重2020年洪水受災嚴重地區
全國哪個省洪水災害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