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日本二戰後應該給中國的戰爭賠款具體數額
中國沒有獲得任何賠款。
日本投降後中國應該從日本得到的賠款,按照當時的日幣金額計算一共是84931433日元,換算成美元是22070282.19美元。但是這筆賠款在美國的包庇下並沒有真正到中國的手裡。
1947年4月,美國主導的盟軍司令部頒布臨時指令,將日本用於戰爭的一部分工業設備先行拆遷充作賠償,其中主要的受償國有四個,分別是中、英、荷、菲。
日本投降後中國可以得到日本總賠償金額的一半,賠償指令頒布後,一大批日本戰時的兵工廠被拆遷,中國應該得到三批拆遷物資,但是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得到。
(1)二戰結束後日本賠中國多少擴展閱讀:
索賠歷史: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據軍事科學院研究統計: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中國的財產損失,據估計,直接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日本戰敗投降後,理應對中國賠償。
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無論是出於民族感情還是按一般的國際慣例,都有權向戰敗的日本索取戰爭賠償。
1951年9月4日,美國在沒有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參加的情況下,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同日本吉田茂政府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和約》第14條甲款規定:日本政府應對其在戰爭中所引起的損害和痛苦給盟國以賠償。
但接著又說:「如欲維持可以生存的經濟,則日本的資源目前還不能夠全部賠償這些損害和痛苦,有關國家可以直接和日本舉行談判,日本可以給予必要的勞務賠償。」這實際上是取消了日本的賠償,因此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
由於未能參加對日和約,台灣國民黨當局也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抗議,但對《和的》取消賠償一事卻表示默認。《舊金山和的》簽訂後,美國為孤立、封鎖新中國,竭力策動台灣與日本訂約。而台灣國民黨當局為擺脫困境,便不惜放棄賠償,討好日本,以訂立和約。
1952年4月28日,《台日和的》正式簽字。和約共14條,基本內容與《舊金山條約》大體相同。《台日合約》的簽訂,標志著台灣國民黨當局完全放棄了向日本索取賠償的要求。就這樣,由於美國對日本的大力扶持以及國民黨政權自身的軟弱無能,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的對日索賠以失敗而告終。
B. 二戰日本投降後,實際賠付了多少錢
由於美國,中國(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英國,荷蘭,澳大利亞放棄了賠款要求,蘇聯實際上在1956年日蘇和平條約時也放棄了。最後日本在戰後只給一些被它侵略的當時西方的殖民地卻在戰後獲得獨立的國家和在戰爭中遭受損失的一些並未參戰的歐洲國家支付了賠款。
菲律賓提出100億美元賠償要求,最後日本支付了5.5億美元(分10年結清),另給2.5億美元借款。
印尼得到了2.2億美元(分12年結清),另外獲得了1952年-1958年日本對印尼出口商品所得收入中得到了1.8億美元。
緬甸獲得2億美元賠款(分10年結清),1.5億美元無償援助和0.3億美元借款。
越南獲得0.39億美元。
寮國獲得278萬美元。
柬埔寨獲得417萬美元。
新加坡獨立後也向日本索賠,日本以新加坡殖民宗主國英國業已放棄賠償要求,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當時尚未獨立,所以由於英國的放棄也喪失了索賠權利。經過新加坡不懈地追討,最後日本給了新加坡5000萬新元作為日本佔領新加坡後強迫當地華僑向日本「獻金」的賠償。
韓國向日本索賠8億美元,經過談判,1965年兩國達成協議:日本分10年向韓國支付3億美元賠款,另向韓國提供2億美元優惠貸款。
二戰時本來和日本處於同一陣營的泰國也向日本索賠1350億日元,理由是二戰時稱借款給日本。最後日本只支付了有借款憑證的54億日元,另提供了96億日元的無償援助給泰國。
另外有4個歐洲國家獲得了日本賠償他們二戰時在中國和東南亞損失的財產:
西班牙獲賠20億日元。
丹麥獲賠7億日元。
瑞士獲賠11億日元。
瑞典獲賠5億日元。
總計日本戰後共實際賠付國家戰爭賠款(含貸款和借款)22.3億美元。
C. 日本二戰戰敗後應賠償540億美元,中國要了多少
二戰之中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中心的軸心三國在戰敗之後對勝利的反法西斯同盟進行了賠償。日本在戰敗之後賠償了540億美金,對於二戰期間飽受日本侵害中國提出了要拿其中40%約216億美金的賠償。但同盟國的其他國家不同意,只認可中國拿30%,也就是162億美金的賠償。又由於戰敗之後日本國庫空虛無法償還當時的天價賠金,所以日本政府選擇使用機械設備賠償。
總而言之,中國在物資賠款和被日本劫掠物資歸還兩方面的收獲都未能達到預期。雖然我們常說戰爭之下受苦的還是民眾,在美國的主導之下,各國在日本賠款時都要考慮到戰後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日本方面卻沒有在開展時考慮被侵略國家人民的生活。日本方面在二戰之後所作出的賠償,遠遠不足以彌補在戰時對中國人民所帶來的傷害。
D. 二戰日本向中國賠款數是多少
1946年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曾估計,日本賠款不下620億美元(按當時價格計算),1972年為1,200億美元,21世紀初約合6,000億美元——也就是說,13億中國人均將近500美元! 戰後進行戰爭賠償是世界史慣例。請注意:二戰結束後,只剩下幾百萬人口的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 有國際法作依據。1945年2月,英美蘇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時,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給予盟國戰爭賠償的原則——這是符合國際法的,甚至對於追隨德國與盟軍作戰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四個幫凶國也提出了賠償要求。根據國際法的規定,戰敗國的賠償對象是參戰國。亞洲各參戰國以各種方式獲得的日本戰爭賠償如下:緬甸1.4億美元,菲律賓5.5億美元,印度尼西亞2.23億美元,柬埔寨15億日元,寮國10億日元……需要指出的是,緬甸在二戰中的地位很特殊:一方面國土受到了嚴重破壞;另一方面,反英獨立運動又投靠日本,給亞洲主要的侵略者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反法西斯同盟——特別是中國,受到了極大傷害。更需要指出的是,越南先後要了兩次戰爭賠償:未統一前南越要了3900萬美元,統一後又要了85億日元。未參戰 國也得到了日本的戰爭賠償。馬來西亞2,500萬新元,韓國3億美元。需要指出:韓國李承晚政府自1952年初開始索要賠償,日本政府援引國際法一直置之不理:1961年朴正熙上台後繼續索要,不依不饒,1965年終於如願以償。中立國也得到了日本的戰爭賠償。瑞士11億日元,西班牙20億日元,瑞典5億日元,丹麥7億日元。日本的幫凶國——泰國也得到了戰爭賠償。二次大戰前,亞洲只有三個獨立的國家:中國、日本和泰國。中日戰爭爆發以來,泰國一直宣稱嚴守中立,雖然泰國表面上中立,但實際上親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泰國和日本簽定了「日泰同盟條約」;1942年1月25日,泰國在日本之後也向美英宣戰,後來日本戰費不足,泰國政府還借給日本一筆巨款;作為報酬,日本將佔領的英國殖民地緬甸、馬來亞的一部份土地割讓給了泰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泰國政府在1945年8月16日宣布:「1942年1月25日的泰國對美英宣戰宣言無效」。盡管如此,泰國也得到了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外蒙古也得到了戰爭賠償。二戰時期,外蒙古尚未獨立,還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日本一向不承認外蒙古索要賠償的資格;但外蒙政府堅持不懈,終於獲得了50億日元賠款。當時新加坡才剛剛獨立,不過是個弱小的彈丸小國,新加坡政府以日軍在新加坡屠殺中國人為理由,持之以恆地索要賠償,1967年獲得日本2,500萬新元贈款。最大的受害國——中國卻拒絕了賠償。1953年到1977年,日本政府和20多個國家簽署了與戰爭責任有關的54項協議,共賠償了約5,000億日元。其中,恰恰中國是受戰爭創傷最慘重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共不足7年,而中國被日本侵略卻長達14年!1972年的日本非昔日可比,具備雄厚的賠償資本。應該說,中國的毛澤東時代極其幸運,1968年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到1972年中日建交談判時,已經具備了完全賠償的超強能力。日本政府已經做好了理賠的准備。1972年5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開辟了道路,一時日本國內要求中日友好的呼聲空前高漲,於是田中內閣應運而生。上台伊始,田中角榮便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當做外交第一要務,自然戰爭賠償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時,日本已經做好了賠付的一切准備,朝野異乎尋常的一致。為此,田中特意委託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充當信使,試探中國政府意圖。7月25日竹入訪問中國大陸,結果竹入喜出望外,田中聞訊也欣喜若狂——因為偉大領袖為了中日友好拒絕了日本賠償。戰爭賠償不是強盜的恩賜,而是中國自己的損失。按1972年價格計算,在日本侵華14年期間,中國直接損失1,2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戰爭賠償不是強盜的恩賜,而是中國人民的血肉代價。侵華14年,日本強盜殺死中國軍民2,100萬!致傷致殘1,400萬!還有難以數計的中國婦女被姦淫!——這是一筆用金錢無法償還的血肉賬!死於日本軍刀之下的2,100萬中國人,只能得到一句免費的「反省」。對偉大領袖的「英明」決策,連少數正直的日本人都感到匪夷所思。日本學者TOTSUKA指出,中國拒絕日本國家賠償不合情理,也不合法理。還有最大的莫名其妙,如此重大國事,為什麼由一人獨斷專行?一人做主,中國老百姓白讓人欺負,是誰在出賣國人的利益?
E. 二戰結束後,日本向中國政府賠款多少
沒有賠款。
二戰結束後,美國最先宣布放棄日本賠款,隨後說服英國和荷蘭放棄,在舊金山締結對日和約。蘇聯也在51年宣稱可以放棄,1956年蘇日締結條約,正式放棄賠款。
也就是說,所有有資格索取日本賠款的戰勝國均放棄了日本賠款。
只有二戰之後獨立的越南,緬甸,菲律賓等,在舊金山條約中,被視為准戰勝國得到賠款,最高8億美元。美國明確表示,反對任何國家提出超過日本賠償能力的賠款額,並且只能以物資和勞動輸出賠償,不允許索要現金。
由於中國因為兩岸席位問題,均未出席舊金山條約,所以美國表示可以支持中國15-20億美元的賠款,約40億兩白銀,為馬關條約的15倍左右。
之後,韓國,泰國等二戰時支持日本的日本殖民地,本不是戰勝國,而是日本幫凶,但是各自和日本簽訂了條約,得到了日本的補償。
1952年中華民國和日本國和平條約,宣布放棄賠款。
1972年中日建交,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賠款。
至此,所有二戰戰勝國宣布放棄日本賠款。
而日本總共賠償東南亞國家和韓國的賠款,約22.5億美元,折和白銀48億兩左右,為中國辛丑條約賠償八國的12倍。1946年-1949年,拆除日本大約7000萬美元的設備,中國分得約20%。日本宣稱,日本在中國東三省的150億美元私有合法資產,1945年被中國非法沒收。而中國認為二戰結束前所有日本在華資產,均為非法所得。
F.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到底從日本獲取了多少
二戰結束,中國作為戰勝國獲得了日本多少的戰爭賠款?
二戰完畢後,蘇聯從德國取得120億美圓的戰爭賠償;猶太人從德國取得600億美圓的賠償。而中國政府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久遠利益動身,放棄了賠償請求。不過在這里筆者必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只放棄了國度間的賠償請求,但是就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賠償請求——1800億美圓的國民賠償請求,我國在任何場所都沒有宣布予以放棄。
G. 二戰的戰敗國日本:一共賠償了多少錢呢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各個國家根據國際法開始向日本尋求戰爭的賠償,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13個國家有資格向日本尋求戰爭賠款,不過其中一部分國家放棄了戰爭賠款,而除了上述13個國家以外,還有其他國家通過一些方式獲得了日本的戰爭賠款。
外蒙古獨立
解放戰爭前
其實中國一開始是沒有放棄賠款的,二戰結束後,日本開始戰爭賠償,但因為很多接受賠款的國家,比如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都是英美法的屬國,自然獲得優先以及話語權,所以在戰爭賠款的分配的份額問題上,中國一直在談判。
H. 二戰日本戰敗後賠償了中國多少錢
摘要 您好 二戰日本戰敗後賠償了中國2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