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島港比天津港有哪些優勢
青島港、天津港國際航運中心優勢比較縱觀國際航運中心城市,可以總結出國際航運中心具有如下特徵:足夠水深的航道、泊位,發達的腹地經濟,足夠面積的碼頭陸域及現代化的裝卸設備,完善的服務設施與先進的管理系統、穩定的政治經濟體制和法律規范。因而,國際航運中心的評價可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自然條件、腹地經濟水平、港口硬體水平、港口軟體水平、集疏運能力、體制及政策法規。
1.自然條件。青島港是我國少有的天然良港。另外青島港位於亞歐、亞美和亞澳三大國際主航線,海上交通方便,是我國沿黃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樞紐港。天津港是環渤海中與華北、西北等內陸地區距離最短的港口,也是亞歐大陸橋最短的東端起點。天津港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港而非天然港,存在泥沙淤積的問題,自然條件遠不及青島港。
2.腹地經濟水平。青島港腹地工業發達,主要有輕工、紡織、石油化工、機械製造、採掘、冶金等工業。腹地內礦產資源、建材資源、海產品、農副產品較為豐富。2007年青島港的直接經濟腹地GDP為3400億元人民幣,間接經濟腹地GDP為2.4萬億元人民幣。
天津港腹地的工業發展以煤炭、電力、冶金、石化、建材等重化工業為基礎,機械、紡織、食品、電子產品等輕工業為龍頭,以商貿、科技、交通、郵電、旅遊、對外貿易及金融為核心的第三產業快速增長。2007年,天津港的直接經濟腹地GDP為4937億元人民幣,間接經濟腹地GDP為2.7萬億元人民幣。另外,隨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天津港腹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3.港口硬體水平。青島港航道平均水深-12.3米,泊位水深-15米,是國內乃至全球難得的深水良港。青島港擁有全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原油碼頭、鐵礦碼頭和國際一流的煤炭碼頭、散糧接卸碼頭。青島港口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最大型的新型橋吊,可以裝卸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舶。可以全天候停靠第六代及以上大型集裝箱船舶。2009年,前灣港區還將建成8個深水集裝箱專用泊位,最大泊位水深達-20米,整個建成後整個前灣港區集裝箱吞吐能力將達1300萬標准箱。
天津港岸線長度15.6公里,共有泊位85個,2007年新建航道水深-19.6米,通航等級達25萬噸級,可進出25萬噸級油輪、20萬噸級散貨船以及10萬噸級以下船舶和第五、第六代集裝箱船,是世界上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連續裝卸船設備,南疆港區採用的10公里長皮帶長廊煤炭輸送技術為世界之最。天津港自2003年起投入巨資154億元改善港口硬體條件,力爭在2010年建設成為設施一流的國際大港。總體看來,目前天津港在硬體條件上稍遜於青島港,不過天津港相對而言更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緊趕超。
4.港口軟體水平。青島港擁有大陸港口規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港口採用了美國VAVIS公司最先進的動態碼頭作業控制系統SPARCS和自主研發的TMS碼頭管理信息系統,構成了公司安全、靈活、強大的碼頭核心生產操作系統。另外,青島港在2007年,首創採用基於剛性滑觸線供電的RTG「油改電」技術,實現了利用市電通過剛性滑觸線對輪胎式設備的移動供電。
與青島港類似,天津港也下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於2006年開始全面運行口岸集裝箱運輸EDI的傳輸標准化工程,在全國沿海港口EDI標准化進程中位居前列。但與青島港相比,天津港計算機應用領域還應進一步增強,各個部門獨立的信息系統應加以統合,以滿足港口整體協作的需求。
從港口軟體建設上來看,現階段青島港發展水平高於天津港。
5.集疏運能力。青島港交通較為發達,公路運輸通過濟青、青銀高速公路和同三線等與全國公路網相聯通,鐵路運輸通過膠濟線、膠黃線與京廣、京滬、隴海等鐵路大動脈相連接。除此之外,青島港內設管道與淄博-青島、龍口-萊州、龍口-煙台、煙台-威海等干線及其相關的支線輸氣管道相連接,形成了網路化管道輸氣系統。在航空方面,青島機場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空港,貨物網路日臻完善,能夠為青島港提供及時高效的運輸服務。總而言之,目前青島港已經形成了以港口為樞紐,鐵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多渠道的綜合運輸體系,為港口物流的發展提供了高效暢通的集疏運網路。
天津港對外交通十分發達,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立體交通集疏運體系。鐵路交匯,京哈、京滬、京津三條鐵路干線在此交匯並外接全國鐵路聯網,公路成網,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國道)、津晉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輻射狀公路網路,天津港己與10個國際港口結為友好港;管道縱橫,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線,有連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線,並可通過天津至滄州的管線與中石化原油管網相通;航空發達,天津建有以貨運為主濱海國際機場,空運便利。
因而從集疏運能力角度評估,天津港稍優於青島港。
6.體制和政策法規。青島不僅是我國先期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而且有國家批准設立的經濟開發區、高科技工業園、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保稅區、國際空港,並可以設立外資銀行和合資商業零售業等。青島是國家給與優惠政策最為集中的少數幾個地區之一,有效推動了青島港成長為環渤海地區和東北亞經濟圈重要的經濟貿易口岸。
天津也是我國先期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青島所享有的優惠政策。除此之外,國務院於2006年8月批准設立了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保稅港區是在港口作業區和與之相連的特定區域內,集港口作業、物流和加工為一體,具有口岸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了我國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的全部優勢,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特殊區域。從這個意義上講,青島港稍遜一籌。
結論和建議
根據分析結果,在現階段,青島港、天津港的權重系數非常接近,青島港只是稍占上風而已。這說明兩港基本上旗鼓相當、勢均力敵,都有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實力。那麼,應怎樣做才能戰勝對方一展宏圖呢?
與天津港相比,青島港的優勢在於優越的自然條件、一流的軟硬體設施。而劣勢在於腹地范圍較小、腹地經濟類型較為初級,集疏運網路與天津相比仍欠發達,最重要的是缺少強有力的政策法規支持。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青島港可考慮從以下三方面出擊:
1.壓低港口費用,爭奪天津港貨源。目前我國各大港口貨運量激增,將來港口之間的競爭就是建港成本的競爭,由於青島港是天然良港,建港成本遠低於天津港,在此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因此青島港可以考慮通過打「價格戰」,擠垮天津港。
2.優化產業結構,擴展經濟腹地。青島港應積極引導產業結構升級,改善以工農業初級產品、礦產品出口為主的局面,建設臨港工業區,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青島港應積極改善集疏運條件,打通通往中原、西北腹地的便捷通道,踴躍建設內陸集裝箱中轉站,延伸港口功能,擴大港口腹地的貨源。
3.為多渠道籌集港口建設資金,青島市可以推出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投資或合資建設港口,為鼓勵港口工業園區、港口物流產業的發展,青島市可考慮實施全部或部分減免稅收的政策。
反觀天津港,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點著手提高自身競爭力:
1.加快信息化、網路化建設。引入國外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全港統一的物流信息網路。在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上,建立公開、高效的口岸物流數據交換平台,實現口岸物流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務水平。在口岸物流信息網路建設的同時,運用各種物流新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口岸物流技術水平。
2.繼續加強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力爭在硬體設施上超越青島港。目前港口深水化、裝卸高效化是大勢所趨,天津港若想與青島港一爭高下,需進一步加強港口深水碼頭、深水航道的建設,裝備先進的裝卸設施,力爭早日走進裝卸 「秒」時代。
3.建設東疆保稅港區,拓展天津港未來發展空間。東疆保稅港區應充分利用政策優勢,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出口加工等業務,通過開辦這些高附加值物流業務拓展天津港盈利空間,開拓天津港未來發展的新天地。
2. 中國的港口的綜合實力排名 第一大港口是…… 青島港是第幾大
中國港口綜合競爭力指數排行榜分析
十大港口總得分情況如下,上海港獲得330分,以絕對優勢名列第一;深圳港195分列第二,青島港150分第三位。排名在最後三位是大連港79分、連雲港51分、營口港42分。十大港口中的寧波港、廣州港、天津港、廈門港處於中游水平。
表一 中國港口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2.1 最具國際化競爭力的港口:上海港
上海港名列第一名。在十三項指標中,上海港十一項指標排名第一,一項排名第二,唯一劣勢是上海港的區位指標。上海港一直保持強有力的發展勢頭,與上海市以及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建立緊密地聯系。臨港工業的互動以及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推動,外資、外貿、外商和國際航線都是上海港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上海港正在快速向成熟的國際性港口邁進。
2.2 最具效益競爭力的港口:深圳港
深圳港名列第二名。在十三項指標中,深圳港兩項指標排名第一,兩項指標排名第二,六項指標排名第三,競爭力最不佔優勢是深圳港的貨物吞吐量,但是這一劣勢卻被深圳港強大的集裝箱吞吐量所彌補。作為珠江三角洲的龍頭型港口,深圳港近幾年的發展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為依託,逐步將深圳港建設成為效益型港口,在單箱成本、單吊成本、單箱收費、效率和利潤形成核心競爭力。
2.3 最具創新競爭力的港口:青島港
青島港名列第三名。十三項指標中,青島港三項指標排名第二,三項指標排名第三,兩項指標排名第四名名,三項指標排名第五,兩項指標排名第六,綜合和個別競爭能力都很突出。青島港人依靠其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其電子化優勢,利用山東省作為強大經濟腹地,為青島港競爭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港口大型化、深水化、專業化和信息化集青島港於一身。研發創新,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是青島港競爭優勢所在。
2.4 最具民營化競爭力的港口:寧波港
寧波港名列第四名。十三項指標中寧波港兩項指標排名第二,兩項指標排名第三,四項指標排名第四名名,一項指標排名第五,四項指標排名第六。寧波港難以生活在上海港這個巨人的影子里,頑強地開展集裝箱生產。該港利用自身優勢,沖破各種阻力,藉助民營資本,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一部分。寧波港積極調整戰略目標,與舟山港強強聯手,建設「寧波——舟山」一體化工程。民營經濟所具有的信息靈、轉向快、效率高的特點在寧波港體現的淋漓盡致。
2.5 最具進取型競爭力的港口:廣州港
廣州港名列第五名。十三項指標中,廣州港兩項指標排名第二,兩項指標排名第三,三項指標排名第四名名,兩項指標排名第五,兩項指標排名第六,兩項指標排名倒數三位。盡管珠三角第一的位置被深圳港取代,廣州港處於上擠下壓得的位置,但該港並沒有畏葸不前。航線數和船舶靠泊艘次的優勢彌補了港口其他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廣州港港口的投資額相對較少,保持貨物吞吐量的競爭優勢使其差異化的結果。
2.6 最具政府支持型競爭力港口:天津港
天津港名列第六名。十三項指標中,天津港僅有一項指標排名進前三,兩項指標排名第四名,分別有三項指標排名第六和第七名,兩項指標排在後兩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為其發展增添了活力;地處京津塘發達經濟區的門戶港口,為其源源不斷的進出港貨物提供了強大的貨源。充沛的人力資源,尤其是來自中南海的人力資源,使其競爭力保持昂揚的態勢,使周邊的港口難以與其匹敵。
2.7 台海型港口:廈門港
廈門港名列第七名,在十三項指標的排名當中,廈門港有五項指標排名第七名,和最終排名比較靠近,除此之外,廈門港有三項指標進入前五名,兩項指標排名第六、兩項指標排名第八名名、一項指標排名最後。廈門港與寶島台灣關系密切,是大陸和台灣島開展三通的必經之地,特定時期,經濟讓位於政治,政治又促進經濟增長。廈門港的發展是台灣海峽兩岸經濟的晴雨表。
2.8 最具有保守性的港口:大連港
大連港名列第八名,綜合十三項指標中,大連港僅有兩項指標進入前兩位,其他主要指標排名靠後。盡管大連港在2003-2006年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進行投資,但積重難返。觀念的落後和行為的保守是大連港的顯著特點。大連市在過去10里曾提出不同的發展戰略。從「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到「大大連「又到現在的「海上大連」。大連市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大連港無所適從。從大連港老港區搬遷到大窯灣,又到現在的長興島開發。政策的不穩定性是大連港發展的硬傷,非理性和非科學化規劃大連港建設是大連港的軟肋。風靡一時的東北亞航運中心似乎已偃旗息鼓。保守和迷茫是大連港落伍的重要原因。
2.9 爆發式增長:連雲港港
連雲港港排名第九名。連雲港港口總資產名列最後,而港口的利潤額卻排名第七。連雲港在氧化鋁、鋁錠出口、膠合板、煤炭、焦炭、進口和糧食等產品的裝卸擁有絕對優勢。2005引起吞吐量井噴式得增長,2006年上半年仍保持其增幅。
2.10 最具競爭力潛力港口:營口港
營口港名列第十名。營口港由名不見經傳的河口小港轉向臨海港口,自1995-2006年上半年,每年保持高速發展,發展速度高於遼寧省和全國平均速度。無論從港口產權結構,區位優勢和競爭戰略,營口港潛力很大,競爭實力不容忽視。
3. 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
2017年,全球經濟進入相對強勢復甦軌道,全球貿易環境有所改善,國際集裝箱市場形勢相比2016年頹勢有所轉好,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整體較去年有所回升。其中,寧波—舟山港(中國)、鹿特丹港(歐洲)、釜山港(韓國)等集裝箱港口增速表現強勁,而巴生港(東南亞)、高雄港(中國台灣)等港口增速則表現為負增長。
由於各個港口所在經濟體之間存在差異,全球各大集裝箱港口潛力發展不一,本文著力分析全球100個集裝箱港口的多項指標,對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集裝箱港口進行排名。港口查詢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SISI)在「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港口所在區域GDP增長率」、「港口吸引投資金額」、「新增航線數目」、「港口自然條件(水深、區位)」和「政府行為影響」六大指標的基礎上計算得到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力求還原真實的港口價值和發展潛力,以供業內人士交流。排名結果如表所示。
表1 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
「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中國與東盟港口合作發展
在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中,中國港口仍延續去年的優勢,有七個中國港口躋身全球前20大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中。
2017年,在全球集運市場轉好的環境下,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及「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國家在環境保護、雙邊貿易、法律建設等方面達成合作,十九大報告也將「一帶一路」倡議列為發展重點。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貨物貿易需求快速提升,中國港口增速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與巴拿馬共和國、菲律賓、哈薩克等多個國家開展聯合聲明,與馬爾地夫、喬治亞等國簽訂自貿協定,與智利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升級協議書,與澳大利亞簽訂水果出口協議等等。中國不斷對外開放以及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世界多個國家的貿易交流,是中國集裝箱港口2016年潛力排名中占據多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貿形勢改善促進美國港口發展迅速
與2016年相比,2017年美國集裝箱港口表現優異,有四大集裝箱港口入圍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其主要原因是美國進出口貿易連續上漲,外貿形勢較2016年有所改善。
2017年,美國經濟復甦帶動美元升值,對美國出口貿易形成壓力,但受全球經濟增長和特朗普政府的保護性貿易政策影響,美國貿易增長呈良好態勢。2017年前9個月,美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8631.85億美元,同比上升6.3%。其中紡織品與服務貿易出口上漲幅度較大,塑料製品、鋼鐵製品進口增速強勁。
特朗普新政提出減稅、放鬆監管等政策吸引美國製造業迴流,由此促進美國製造成品進出口價格回升,成品進出口貿易量增速提升。但是,特朗普新政有諸多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或將抑制全球貿易的增長,美國集裝箱港口增速也將受此影響。特朗普新政認為美國與中國、墨西哥、日本等國貿易逆差較大,雙邊貿易為不公平貿易,由此計劃推出包括TPP、NAFTA在內的多個貿易協定,打造以美國為主導的貿易格局。受此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在全球蔓延,並對全球貿易產生抑製作用,或將抑制全球貿易增速,阻礙貿易持續復甦,全球貿易低迷將會波及美國集裝箱港口發展。
政治、經濟不確定性有礙歐盟港口發展
在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中,歐洲港口僅有鹿特丹港入圍。英國脫歐的影響延續至今,英國與歐盟其餘國家形成貿易壁壘,降低英國外匯交易量,沖擊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外,英國政治形勢不明,跨國企業投資受到影響,未來國際貿易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由此,歐洲經貿整體發展形勢不甚理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維持平穩,歐洲「上榜」港口數量偏少。
工業化進程加快帶動東南亞港口迅速發展
在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中,新加坡港、斯里蘭卡港、丹戎帕拉帕斯港等多個東南亞港口入圍。
2017年,東南亞區域國家經濟增速表現強勁,多數國家處於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生產、消費需求量大。由於生產成本低下、人力資源廉價,近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生產地遷至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區域。受益於此,東南亞各國不斷吸引外來企業投資,貨運需求潛力快速增加,碼頭投資可行性相對性較高,港口發展潛力巨大。
4. 湛江港和連雲港哪個港口的腹地更大未來哪個城市的成長更有潛力
連雲港,它是中國經濟一個重要的興貿地
5. 中國的十大港口城市是哪十個
1.上海港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處長三角水網地帶,水路交通十分發達。目前,上海市內河港區共有3250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為2000噸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上海港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上個世紀90年代新建了羅徑、外高橋一期、外高橋二期等新港區。港口經營業務主要包括裝卸、倉儲、物流、船舶拖帶、引航、外輪代理、外輪理貨、海鐵聯運、中轉服務以及水路客運服務等。1996年1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正式啟動。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區開工建設,上海港又開始從河口港向真正的海港跨越。200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3.1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28.2萬標准箱,是我國大陸首個突破1000萬TEU大關的港口。2004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分別完成3.79億噸和1455萬標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年的貨物吞吐量達4.43億噸,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09萬標准箱,比上年增長24.2%,繼續穩居世界第三位。
2.寧波港
寧波港由北侖港區、鎮海港區、寧波港區、大榭港區、穿山港區組成,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91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萬噸級原油碼頭,20萬噸級(可兼靠30萬噸船)的卸礦碼頭,第六代國際集裝箱專用泊位以及5萬噸級液體化工專用泊位;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寧波港主要經營進口鐵礦砂、內外貿集裝箱、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煤炭以及其他散雜貨裝卸、儲存、中轉業務。2005年寧波港實現吞吐量26864萬噸。
3.天津港
天津港地處渤海灣西端,是我國華北西北和京津地區的重要水路交通樞紐。擁有各類泊位140餘個,其中公共泊位76個,岸線總長14.5公里,萬噸級以上泊位55個。2003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完成1.62億噸,實現一年凈增3000萬噸的歷史性突破,吞吐量在中國北方居第一位。天津港是中國大陸最早開展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的港口。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開辟了我國第一條國際集裝箱航線。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國第一個集裝箱碼頭。2004年,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81.6萬標准箱。2004年,貨物吞吐總量達到2億噸,實現一年凈增4000萬噸的跨越式發展。2005年天津港實現吞吐量24144萬噸。
4.廣州港
廣州港地處我國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港區分為虎門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港區和廣州內港港區。廣州港國際海運通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並與國內100多個港口通航,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主要從事石油、煤炭、糧食、化肥、鋼材、礦石、集裝箱等貨物裝卸?(包括碼頭、錨地過駁)?和倉儲、貨物保稅業務以及國內外貨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辦中轉、代理客運;國內外船舶進出港引航、水路貨物和旅客運輸、物流服務等。2004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全年完成2.15億噸。2005年廣州港實現吞吐量25093萬噸。
5.青島港
青島港是國家特大型港口,由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三大港區組成。港口擁有碼頭15座,泊位73個,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服務和國際國內客運服務,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港口吞吐量2004年達到1.61億噸,上繳國家各種稅費17.5億元。2005年青島港實現吞吐量18678萬噸。
6.秦皇島港
位於渤海岸的秦皇島港,是我國北方的一座天然良港。主要貨種有煤炭、石油、糧食、化肥、礦石等。秦皇島港以能源輸出聞名於世,主要將來自祖國內陸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河北等地的煤炭輸往華東、華南等地及美洲、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年輸出煤炭佔全國煤炭輸出總量的50%以上,是我國北煤南運的主要通道。全港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自動化煤炭裝卸碼頭和設備較為先進的原油、雜貨與集裝箱碼頭,共有泊位58個,其中生產性泊位37個。秦皇島油港現有一、二期兩個碼頭,2.5萬噸級泊位兩個,5萬噸級泊位一個,3千噸級成品油泊位一個,年通過能力1650萬噸。2004年,秦皇島港共完成吞吐量1.53億噸,比上年增長20.27%。2005年秦皇島港實現吞吐量16902萬噸。
7.大連港
大連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樞,是轉運遠東、南亞、北美、歐洲貨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0餘平方公里,擁有集裝箱、原油、成品油、糧食、煤炭、散礦、化工產品、客貨滾裝等80來個現代化專業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0多個。海上運輸已開辟到香港、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國際集裝箱航線8條。2003年,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1.2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7萬標准箱,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億噸大港之一。2005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00萬TEU。全年完成港口重點工程建設投資60億元。
8.深圳港
深圳港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東岸,毗鄰香港,是華南地區優良的天然港灣。深圳港口的直接腹地為深圳市、惠陽市、東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貨物以集裝箱為主,兼營化肥、糧食、飼料、糖、鋼材、水泥、木材、砂石、石油、煤炭、礦石等。2004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達1.35億噸,增長20.33%,集裝箱吞吐量1365萬標准箱,增幅為28.22%。2005年,深圳港建成10個集裝箱專用泊位,並開發建設銅鼓航道。2005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達1.5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619.71萬標箱。
9.舟山港
舟山港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舟山市,背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長江流域諸省的海上門戶。港口具有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和優越的建港自然條件,可建碼頭岸線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於10米的深水岸線183.2公里;水深大於20米以上的深水岸線為82.8公里。全港有定海、沈家門、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綠華山、洋山8個港區,共有生產性泊位35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11個,?2003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700萬噸。港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俄羅斯及中東地區均有貿易運輸往來。舟山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上海—寧波—舟山組合港的主要組成部分,港口開發是舟山未來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產業。2004年,全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7359.26萬噸。2005年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過8000萬噸。
10.營口港
營口港由營口港區、鮁魚圈港區共同組成。營口港歷史悠久,對外開埠距今已有整整140多年的歷史,曾是我國東北地區惟一通商口岸,以「東方之貿易良港」聞名中外。1936年港口吞吐量曾達246萬噸。進入21世紀後,營口港已向深水化、專業化、多功能化的現代港口邁進。至2003年底,營口港共有生產泊位29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7個。2004年營口港全年共完成貨物吞吐量5977萬噸,比2003年增長45.1%,裝運集裝箱58.3萬標准箱,比2003年增長44.7%。年度運營總收入突破10億元。營口港貨物吞吐量2005年全年實現7537萬噸,集裝箱運輸量實現78.7萬標准箱
6.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港口
網頁裡面的圖片,港口貨量第一名是寧波舟山港。
網頁鏈接
7. 全國內河港口十強是哪十強
中國十大港口概覽
1.上海港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處長三角水網地帶,水路交通十分發達。目前,上海市內河港區共有3250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為2000噸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上海港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上個世紀90年代新建了羅徑、外高橋一期、外高橋二期等新港區。港口經營業務主要包括裝卸、倉儲、物流、船舶拖帶、引航、外輪代理、外輪理貨、海鐵聯運、中轉服務以及水路客運服務等。1996年1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正式啟動。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區開工建設,上海港又開始從河口港向真正的海港跨越。200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3.1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28.2萬標准箱,是我國大陸首個突破1000萬TEU大關的港口。2004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分別完成3.79億噸和1455萬標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年的貨物吞吐量達4.43億噸,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09萬標准箱,比上年增長24.2%,繼續穩居世界第三位。
2.寧波港
寧波港由北侖港區、鎮海港區、寧波港區、大榭港區、穿山港區組成,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91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萬噸級原油碼頭,20萬噸級(可兼靠30萬噸船)的卸礦碼頭,第六代國際集裝箱專用泊位以及5萬噸級液體化工專用泊位;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寧波港主要經營進口鐵礦砂、內外貿集裝箱、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煤炭以及其他散雜貨裝卸、儲存、中轉業務。2005年寧波港實現吞吐量26864萬噸。
3.天津港
天津港地處渤海灣西端,是我國華北西北和京津地區的重要水路交通樞紐。擁有各類泊位140餘個,其中公共泊位76個,岸線總長14.5公里,萬噸級以上泊位55個。2003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完成1.62億噸,實現一年凈增3000萬噸的歷史性突破,吞吐量在中國北方居第一位。天津港是中國大陸最早開展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的港口。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開辟了我國第一條國際集裝箱航線。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國第一個集裝箱碼頭。2004年,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81.6萬標准箱。2004年,貨物吞吐總量達到2億噸,實現一年凈增4000萬噸的跨越式發展。2005年天津港實現吞吐量24144萬噸。
4.廣州港
廣州港地處我國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港區分為虎門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港區和廣州內港港區。廣州港國際海運通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並與國內100多個港口通航,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主要從事石油、煤炭、糧食、化肥、鋼材、礦石、集裝箱等貨物裝卸 (包括碼頭、錨地過駁) 和倉儲、貨物保稅業務以及國內外貨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辦中轉、代理客運;國內外船舶進出港引航、水路貨物和旅客運輸、物流服務等。2004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全年完成2.15億噸。2005年廣州港實現吞吐量25093萬噸。
5.青島港
青島港是國家特大型港口,由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三大港區組成。港口擁有碼頭15座,泊位73個,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服務和國際國內客運服務,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港口吞吐量2004年達到1.61億噸,上繳國家各種稅費17.5億元。2005年青島港實現吞吐量18678萬噸。
6.秦皇島港
位於渤海岸的秦皇島港,是我國北方的一座天然良港。主要貨種有煤炭、石油、糧食、化肥、礦石等。秦皇島港以能源輸出聞名於世,主要將來自祖國內陸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河北等地的煤炭輸往華東、華南等地及美洲、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年輸出煤炭佔全國煤炭輸出總量的50%以上,是我國北煤南運的主要通道。全港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自動化煤炭裝卸碼頭和設備較為先進的原油、雜貨與集裝箱碼頭,共有泊位58個,其中生產性泊位37個。秦皇島油港現有一、二期兩個碼頭,2.5萬噸級泊位兩個,5萬噸級泊位一個,3千噸級成品油泊位一個,年通過能力1650萬噸。2004年,秦皇島港共完成吞吐量1.53億噸,比上年增長20.27%。2005年秦皇島港實現吞吐量16902萬噸。
7.大連港
大連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樞,是轉運遠東、南亞、北美、歐洲貨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0餘平方公里,擁有集裝箱、原油、成品油、糧食、煤炭、散礦、化工產品、客貨滾裝等80來個現代化專業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0多個。海上運輸已開辟到香港、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國際集裝箱航線8條。2003年,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1.2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7萬標准箱,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億噸大港之一。2005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00萬TEU。全年完成港口重點工程建設投資60億元。
8.深圳港
深圳港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東岸,毗鄰香港,是華南地區優良的天然港灣。深圳港口的直接腹地為深圳市、惠陽市、東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貨物以集裝箱為主,兼營化肥、糧食、飼料、糖、鋼材、水泥、木材、砂石、石油、煤炭、礦石等。2004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達1.35億噸,增長20.33%,集裝箱吞吐量1365萬標准箱,增幅為28.22%。2005年,深圳港建成10個集裝箱專用泊位,並開發建設銅鼓航道。2005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達1.5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619.71萬標箱。
9.舟山港
舟山港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舟山市,背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長江流域諸省的海上門戶。港口具有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和優越的建港自然條件,可建碼頭岸線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於10米的深水岸線183.2公里;水深大於20米以上的深水岸線為82.8公里。全港有定海、沈家門、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綠華山、洋山8個港區,共有生產性泊位35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11個, 2003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700萬噸。港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俄羅斯及中東地區均有貿易運輸往來。舟山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上海-寧波-舟山組合港的主要組成部分,港口開發是舟山未來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產業。2004年,全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7359.26萬噸。2005年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過8000萬噸。
10.營口港
營口港由營口港區、鮁魚圈港區共同組成。營口港歷史悠久,對外開埠距今已有整整140多年的歷史,曾是我國東北地區惟一通商口岸,以"東方之貿易良港"聞名中外。1936年港口吞吐量曾達246萬噸。進入21世紀後,營口港已向深水化、專業化、多功能化的現代港口邁進。至2003年底,營口港共有生產泊位29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7個。2004年營口港全年共完成貨物吞吐量5977萬噸,比2003年增長45.1%,裝運集裝箱58.3萬標准箱,比2003年增長44.7%。年度運營總收入突破10億元。營口港貨物吞吐量2005年全年實現7537萬噸,集裝箱運輸量實現78.7萬標准箱。
8. 中國港口排名,前十就可以
以2016年上半年的數據作為例子如下: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1-6月,國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分別為:上海港、深圳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廣州港、天津港、大連港、廈門港、營口港、連雲港港。
其中,上海港以1784.80萬標箱吞吐量穩坐第一;深圳港以1143.56萬標箱的吞吐量位列第二;寧波舟山港以1079.01萬標箱的吞吐量緊隨其後。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上半年吞吐量同比下降5%至1519萬標箱;香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0.5%至916.1萬標箱。同時,上海港和深圳港前兩個季度增幅呈現微弱放緩。根據中科院科學研究中心預測,上海港全年增幅在1.2%-1.7%左右。深圳港的增幅則在1.6%-2.4%左右。
青島港和廣州分別以4%和4.6%數據在沿海港口中保持了較高增幅。2015年兩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都超過1700萬標箱。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2016年青島港將突破1800萬標箱。根據預測情況來看,兩港差距不過幾十萬標箱,呈現膠著態勢。
9. 中國最大的港口(中國最新十大港口排名2021)
2021年第一季度,我國各地的港口數據也已經出爐。面對這一份港口發展的數據,其實也能體現出地區發展的一定趨勢。一般而言,港口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了兩大指標,一是貨物吞吐量,二是集裝箱吞吐量。
集裝箱吞吐量是按照集裝箱單位TEU來計量的,特別指出的是,只要集裝箱上船,無論空箱還是重箱,都得算在內。所以一般在提到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時,業內學者有時還會再提一下重箱比例。
而港口貨物吞吐量是以進出港口的貨物重量來計算,而集裝箱的貨物噸位,最終也要算到貨物吞吐量裡面。目前國內外對於港口實力的評定,基本用的是集裝箱吞吐量。因為貨物吞吐量包含了煤炭、原油、礦石等原材料,含金量明顯不如集裝箱吞吐量。
根據2021年第一季度的集裝箱吞吐量數據,我國十大港口的排名依次為上海港(1134萬TEU)、寧波舟山港(769萬TEU)、深圳港(722萬TEU)、廣州港(562萬TEU)、青島港(555萬TEU)、天津港(447萬TEU)、廈門港(280萬TEU)、蘇州港(180萬TEU)、營口港(128萬TEU)、北部灣港(126萬TEU)。
上海港的實力確實非常亮眼,無論是第一季度還是全年的數據,短期來看已經是我國最強的港口了。有學者提出,港口的發展,體現的是背後的腹地資源和產業經濟。上海作為我國第一大經濟體,必然也會打造最強的航運貿易。
寧波舟山港在貨物吞吐量方面,已經連續十多年穩居全球首位。而在集裝箱領域,寧波舟山港的進步也非常大。上海、寧波、舟山三地,也組成了長三角地區的航運聯盟。
曾經的深圳港,在集裝箱吞吐量方面,是對寧波有較大優勢的。但真的沒想到寧波的後勁會如此之大,寧波港和舟山港合並後,短短幾年就超越了深圳。而寧波並不是因為合並舟山就增加了集裝箱的數據,最關鍵原因還是在於浙江全省的穩定發展。
這幾年,深圳在集裝箱方面,也是緊追著寧波。一季度,深圳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更是達到了35.3%。此外,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發展中,還面臨著廣州和香港的競爭。
中國十大港口的前四名,都是來自於南方,而北方的青島排在了第五位。天津作為直轄市,一直也是北方的工業中心、航運中心。但在航運領域,青島的數據似乎更優秀一些。
蘇州作為內河港,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排在了我國港口第8位,實在讓人稱奇。但仔細想想也很容易理解,因為蘇州的工業製造業實在太強大了,航運水平必然也會水漲船高。
除了蘇州以外,營口和北部灣的入圍,同樣讓人意外。因為營口在城市地位方面,遠不如省內的另一個港口城市大連。而北部灣所在的廣西,其綜合實力和經濟規模也較為一般。那麼對於我國的十大港口,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呢?
10. 中國港口2019年排名是怎樣的
中國港口2019年排名是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唐山港、廣州港、青島港、蘇州港、天津港、日照港、煙台港、大連港。
3、唐山港
唐山港是河北省、北京市、華北及西北部分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地處渤海灣北岸,沿大沽口至秦皇島海岸的岬角上,大清河口與灤河口之間。唐山港通航以來,重點強化了煤炭、鋼鐵、礦石等優勢貨種的運輸,同時發展了汽車、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等新貨種的運輸市場,吞吐量連年增長。
4、廣州港
1978年以來,廣州港發展成為中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從珠江口至南沙港區的航道通航水深-17米,通航寬度243米,可滿足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不乘潮單向通航、兼顧12萬噸級散貨船乘潮單向通航、5萬噸級船舶不乘潮雙向通航進出南沙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