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人去哪裡做客

中國人去哪裡做客

發布時間:2022-09-11 08:47:07

A. 中國和美國去別人家做客的禮儀要求

樓主,你好:
我直接引用一位教授的吧: 一位美國朋友邀請你去他家。你以前從未去過美國人的家,你不確定該怎麼做。該帶一個禮物嗎?該怎麼穿?該幾點到?到了那裡該做什麼?很高興你發問。你若是客人,只要使自己感到自在就好了。待客之道就是這樣:雖然不在家,卻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是否帶禮物的問題常使客人不安。在某些文化中,送主人禮物不只是社交禮節——還是必要的。但是在美國文化中,客人並不一定要帶禮物。當然,有些人的確會帶個表示感謝的小禮物給他們的主人。一般來說,花和糖果都是適宜的禮物,如果這家有小孩,就可以送玩具。如果你不打算帶禮物,別擔心,甚至沒有人會注意到你的空手而來。
美國人的待客之道從家裡開始——尤其和食物有關。大多數美國人都同意,無論如何,好的家常菜勝過餐館的菜。受邀吃飯時,你或許可以問:「需要我帶些什麼嗎?」 除非是每人帶一道菜的聚餐,否則主人很可能會回答:「不用,你來就可以了。」大多數非正式的聚餐,你應該穿舒適、輕便的衣服。設法准時到,否則打電話告訴主人你會晚點到。用餐時,習慣上人們會稱贊女主人烹調的美食。當然,最大的贊美是多吃!
當你吃飽的時候,你可以主動表示幫忙清理桌子或清洗碗盤。但你既是客人,主人可能不會讓你這樣做的。他們或許會邀請大家到客廳吃點心、喝茶或咖啡。聊個大約一小時或許就該離去了,你可不希望變得不受歡迎吧。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屋子裡四處窺探。待主人邀請你後再參觀才比較禮貌。除了喬遷喜宴之外,客人通常都只待在客廳里。
美國人通常喜歡訪客事先通知他們,只有非常親密的朋友才可以不請自來,尤其當訪客要待好幾天時更是如此。最好不要久留——這是給訪客的經驗之談。如同十九世紀一位法國作家所寫的:「第一天是客人,第二天是負擔,第三天就是討厭鬼了。」 即使是親戚通常也不會一次待上幾個星期。當你住在美國人家裡時,設法使你住的地方保持整齊清潔。主人一家將會感謝你的體貼,他們甚至會再次邀請你!
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自己是好客之人。尤其是美國的南方人更以款待客人而自豪。事實上,「南方的好客」是非常出名的。不過在美國各地,人們都會展開雙臂歡迎他們的客人,所以當你發現為你准備的WELCOME字樣的門墊時,不要驚訝,只是別忘了在墊子上把你的鞋蹭干凈就行了。

下面我再說中國的:
1、去別人家做客,當主人的話可多可少,甚至經常勸你喝茶或提建議看看電視時,你就該告辭了。人總是在感到無話可說時,才提醒別人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再待下去,你可能就不受歡迎了。

2、正在對上司匯報工作,他的眼睛沒有專注地看著你,或者他的手指不經意的在桌子上扣幾下,很可能他已對你的匯報不滿意了。如果你進去時,他腳正在桌子下無聊地晃動,你說話間,他的腳忽然間停止了晃動,那他已經對你的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和一個新認識的人談話時,他的雙手總是在不經意間抱在胸前,那表明他還是對你有所防備的,所以,在讓他相信你以前,最好還是謹慎為之。

4、在酒桌上,一個向你頻頻敬酒的人,不是有求於你,就是對你有敵意,所以你還是盡快的分析一下,究竟自己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前者就趕快把話題引過去答應他,後者你就要裝醉了。

5、一個人向你發出了邀請,你興致勃勃的落實邀請時,他忽然顧左右而言他。其實,他的邀請不過是順口一來的說法,你就不要追究下去了,除非你想讓他討厭。

6、發現你的失誤沒有告訴你,比告訴你要可怕得多,特別是兩個人處於競爭的工作狀態時。

7、一個面對你總是誇誇其談的人並不是驕傲,他的內心恰好與他誇誇其談的外表相反,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他的誇誇其談不過是用來掩飾內心的自卑罷了。

1.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如果自己沒錯(那是不可能的),那麼就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驗一下對方的感覺。

2.讓自己去適應環境,因為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你。即使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痛苦的過程。

3.大方一點。不會大方就學大方一點。如果大方真的會讓你很心疼,那就裝大方一點。

4.低調一點,低調一點,再低調一點(要比臨時工還要低調,可能在別人眼中你還不如一個幹了幾年的臨時工呢)。

5.嘴要甜,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聲。(會誇獎人。好的誇獎,會讓人產生愉悅感,但不要過頭到令人反感。)

6.如果你覺得最近一段時間工作順利的不得了,那你就要加小心了。

7.有禮貌。打招呼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以長輩的稱呼和年紀大的人溝通,因為你就是不折不扣小子輩。

8.少說多做。言多必失,人多的場合少說話。

9.不要把別人的好,視為理所當然,要知道感恩。

10.手高眼低。

11.遵守時間,但不要期望別人也遵守時間。

12.信首諾言,但不要輕易許諾。更不要把別人對你的承諾一直記在心上並信以為真。

13.不要向同事借錢,如果借了,那麼一定要准時還。

14.不要借錢給同事,如果不得不借,那麼就當送給他好了。

15.不要推脫責任(即使是別人的責任)。

16.在一個同事的後面不要說另一個同事的壞話。要堅持在背後說別人好話,別擔心這好話傳不到當事人耳朵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說某人壞話時,你要微笑。

17.避免和同事公開對立(包括公開提出反對意見,激烈的更不可取)。

18.經常幫助別人,但是不能讓被幫的人覺得理所應當。

19.說實話會讓你倒大霉。

20.對事不對人;或對事無情,對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21.經常檢查自己是不是又自負了,又驕傲了,又看不起別人了。(即使你有通天之才沒有別人的合作和幫助也是白搭)

22.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課。(要忍耐一生的啊,有的人一輩子到死這門功課也不及格)

23.新到一個地方,不要急於融入到其中哪個圈子裡去。等到了足夠的時間,屬於你的那個圈子會自動接納你。

24.有一顆平常心。沒什麼大不了的,好事要往壞處想,壞事要往好處想。

25.盡量不要發生辦公室戀情,如果實在避免不了,那就在辦公室避免任何形式的身體接觸,包括眼神。

26.會拍馬屁(這是和頂頭上司溝通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小心不要弄臟手。

27.資歷非常重要。不要和老傢伙們耍心眼鬥法,否則你回死得很難看的。

28.好心有時不會有好結果,但不能因此而灰心。

29.待上以敬,待下以寬。

30.如果你帶領一個團隊,在總結工作時要把錯誤都攬在自己身上,把功勞都記在下屬身上。當上司和下屬同時在場時要記得及時表揚你的下屬。批評人的時候一定要在只有你們兩個人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職場中如何處理人際關系(轉)

人際關系是職業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特別是對大公司企業的職業人士來說,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的必要條件。如今的畢業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剛從學校里出來,自我意識較強,來到社會錯縱復雜的大環境里,更應在人際關系調整好自己的坐標。

對上司——先尊重後磨合

任何一個上司(包括部門主管、項目經理、管理代表),干到這個職位上,至少有某些過人處。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待人處世方略,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精彩的過去和驕人的業績。但每一個上司都不是完美的。所以在工作中,唯上司命是聽並無必要,但也應記住,給上司提意見只是本職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盡力完善、改進、邁向新的台階才是最終目的。要讓上司心悅誠服地接納你的觀點,應在尊重的氛圍里,有禮有節有分寸地磨合。不過,在提出質疑和意見前,一定要拿出詳細的足以說服對方的資料計劃。

對同事——多理解慎支持

在辦公室里上班,與同事相處得久了,對彼此之間的興趣愛好、生活狀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作為同事,我們沒有理由苛求人家為自己盡忠效力。在發生誤解和爭執的時候,一定要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處境,千萬別情緒化,把人家的隱私抖了出來。任何背後議論和指桑罵槐,最終都會在貶低對方的過程中破壞自己的大度形象,而受到旁人的抵觸。同時,對工作我們要擁有摯誠的熱情,對同事則必須選擇慎重地支持。支持意味著接納人家的觀點和思想,而一味地支持只能導致盲從,也會滋生拉幫結派的嫌疑,影響公司決策層的信任。

對朋友——善交際勤聯絡

俗話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在現代激烈競爭社會,鐵飯碗不復存在,一個人很少可能在同一個單位終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所謂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因此,空閑的時候給朋友掛個電話、寫封信、發個電子郵件,哪怕只是片言只語,朋友也會心存感激,這比邀上大夥撮一頓更有意義。

我有個朋友在一個大公司一時難展才華,心情郁悶。朋友得知後,邀他到一家略小的企業試試,結果如魚得水,半年之內就榮升部門主管,這就是交朋友的好處。一個電話,一聲問候,就拉近了朋友的心,如此親切的朋友,有好機會能不先關照你嗎?

對下屬——多幫助細聆聽

在工作生活方面,只有職位上的差異,人格上卻都是平等的。在員工及下屬面前,我們只是一個領頭帶班而已,沒有什麼了不得的榮耀和得意之處。幫助下屬,其實是幫助自己,因為員工們的積極性發揮得愈好,工作就會完成得愈出色,也讓你自己獲得了更多的尊重,樹立了開明的形象。

而聆聽更能體味到下屬的心境和了解工作中的情況,為准確反饋信息、調整管理方式提供了詳實的依據。美國一家著名公司負責人曾表示:當管理者與下屬發生爭執,而領導不耐心聆聽疏導,以至於大部分下屬不聽指揮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換掉部門管理者。

向競爭對手——露齒一笑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處處都有競爭對手。許多人對競爭者四處設防,更有甚者,還會在背後冷不妨地「插上一刀踩上一腳」。這種極端,只會拉大彼此間的隔陔,製造緊張氣氛,對工作無疑是百害無益。其實,在一個整體里,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任何人都有可愛的閃光之處。當你超越對手時,沒必要蔑視人家,別人也在尋求上進;當人家在你上面時,你也不必存心添亂找茬,因為工作是大家團結一致努力的結果,「一個都不能少」。無論對手如何使你難堪,千萬別跟他較勁,輕輕地露齒微笑,先靜下心干好手中的工作吧!說不定他仍在原地怨氣,你已完成出色的業績。露齒一笑,既有大度開明的寬容風范,又有一個豁達的好心情,還擔心敗北嗎?說不定對手時早已在心裡向你投降了 。
另外建議你看一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的,禮儀講座。

B. 去別人家做客吃飯應該坐哪

1、中國的餐桌坐次:
餐桌坐次的暗示: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裡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買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
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
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二、西方國家的餐桌禮儀:
西方的宴客形式,從正式到非正式,遠遠多於中國。大致說來,他們有以下八種宴請形式:有席位的宴請,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會,雞尾酒會,聚餐會,野餐,茶會。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於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
西方的宴客形式,從正式到非正式,遠遠多於中國。大致說來,他們有以下八種宴請形式:有席位的宴請,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會,雞尾酒會,聚餐會,野餐,茶會。
從傳統習俗上說,中國人請客,不論按長、尊、主、次圍桌而坐,滿桌豐盛的酒菜,主人頻頻勸酒,客人謙讓禮到。中國人覺得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另外宴客時崇尚熱鬧歡快的氣氛,講究面子排場。排場之大,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嘆為觀止。
其次,中西在宴客的觀念上有較大的差異。中國人請客吃飯,重在飯菜本身。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豐富多彩。如果做得到,一定是山珍海味,美味佳餚。否則,很難稱的上是在請客。中國人宴客時重視飯菜本身起源於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念: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在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食為首。
西方人的飲食觀念不同於中國人,林語堂先生說,英美人僅以「吃」為對一個生物的機器注入燃料,只要他們吃了以後能保持身體的結識,足以抵禦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再不足道中。由於這一點,英語國家的飲食文化,尤其在烹飪方面不但遜色於中國,也遠不如法意等國。他們的傳統飯菜比較單一乏味。但比較注重營養,力求口味的清淡和膳食的均衡。
中國和英語國家宴客習俗的差異還表現在宴請的禮儀上。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對於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
中西宴客方面的另一大差異,就是餐桌氣氛上的差異。總的來說是西方餐桌上靜,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揮手聳肩等形體語言特別豐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中國人以食為人生之至樂,所以餐桌上人們盡情的享受這美味佳餚。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西方人以飲食為生存的必要條件,他們自然要遵守某些操作規范,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C.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巴基斯坦旅行,在巴基斯坦有哪些注意事項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巴基斯坦旅行,在巴基斯坦有哪些注意事項?

伴隨著中巴合作的推進,愈來愈多中國朋友選擇到巴基斯坦旅行。我們為大家從吃穿住行各方面列舉了以下這些注意事項,希望會有所幫助!

一、衣

部分旅遊景點外國人應向本地派出所申請辦理參觀考察許可證書即可入內,請提前了解相關情況。交通出行強烈要求租車自駕,巴基斯坦公共交通系統較弱,假如沒有車,交通出行艱難。要不是很急,不推薦採用三輪車,旅客人身安全安全沒有保障。

城市間的交通不要選擇列車,這里晚一點狀況很嚴重,非常容易耽擱行程安排。建議選擇客車或是的士,巴基斯坦的高速公路比較優秀,巴士站的廣泛水平也更高。在巴基斯坦乘車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小大城市並沒有交通信號燈和人行橫道,還可以經常看到載滿貨物的馬車驢車牛車,一定要特別注意路上的行人和車,沒有經驗的駕駛人員盡量不要上道。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大家還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D. 如果中國,英國,法國人要去日本做客要注意什麼禮儀

社交禮儀

在社會交往中,日本人通常都愛以鞠躬作為見面的禮節。在行禮時,日本人講究行禮者必須必恭必敬,而且在鞠躬的度數、時間的長短、鞠躬的次數等方面還起特別的講究。在鞠躬時,手中不許那東西,頭上不得帶帽子,手也不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裡。在一般的情況下,日本婦女,尤其是日本的鄉村婦女,與別人見面時,是只鞠躬不握手的。在行見面禮時,態度必須謙恭地問候交往對象。
在日本民間,尤其是在鄉村之中,人們在送別親友時,往往還會相對方行跪禮和搖屐禮。跪禮,即屈膝下跪,它是婦女所行的禮節。搖屐禮則是男子所行的禮節。
在與日本人初次見面時,通常是要交換名片,否則既被理解為是不願與對方交往。 日本人很講究清潔,每天都要洗澡,有時也會邀請客人一起去浴室洗澡的習慣,有他們的將叫"裸體相交"。
日本人姓名的組合順序與中國人姓名的組合順序一樣,二者都是姓在前,名在後。不過,日本人的姓名是往往較多,並且四個字的較多。而日本婦女在結婚前姓父姓,結婚後姓夫姓。稱呼日本人時最好使用"先生""小姐""夫人",也可以在姓氏後加一個"君"字。只有在正式場合才可以稱呼全名。在交際場合中,日本人的信條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無論自己開心與否,都要笑臉對人,這也是做人的一種禮貌。

服飾禮儀

日本人在交際應酬之中對打扮十分介意,在商務交往、政務活動以及對外場合中才會穿西服,在民間活動時,他們有時會穿國服-和服。它是大和民族的一種傳統服裝,和服最基本的特點是沒有什麼線條。領口很大,袖子寬短,腰身廣闊。穿和服時,一定要穿木屐和草鞋,並配以布襪,婦女穿和服時,還必須腰系綵帶,要後加上一個小軟托,並且手中打傘。在過去,和服的色彩、圖案、款式、面料乃至穿著方法,無一不與穿著者的地位、身份有關,因此人們在穿和服時,一點也不馬虎大意。
在與日本人打交道時,衣著上必須注意四條:1、日本人認為衣著不整齊便意味著沒有教養,或是不尊重交往對象。所以,在與日本人會面時,一般不宜穿著過分隨便,特別是不要光腳或穿背心。2、到日本人家裡做客時,進門要先脫下大衣、風衣和鞋子。3、拜訪日本人時,切勿未經主人許可,而自行脫去外衣。4、參加慶典或儀式時,不論天氣多麼熱,都要穿套裝或套裙。

餐飲禮儀

在飲食方面。日本可以說是自成一體,世人一般稱之和食或是日本料理。和食的主要特色,曾被友人歸納為"五味""五色"與"五法"。五味是指日本人在不同的季節里,飲食的口味往往個不同的側重,通常是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此外還好食澀味;五色是指菜的色彩搭配,一般是綠春、朱夏、白秋、玄冬;五法是指和食的烹飪方法主要有蒸、燒、煮、炸、生等等五種。 具
體而言,和食是以大米為主,多用海鮮、蔬菜,講究清淡與味鮮,忌諱油膩。典型的和食有:壽司、拉麵、刺身、天婦羅、鐵板燒、煮物、蒸物、醬湯,等等。此外,還有飯團和便當。其中,尤以刺身,即生魚片最為著名。
日本人非常喜歡喝酒,西洋酒、中國酒和日本清酒,統統都是他們的最愛。在日本人們普遍喜歡喝茶。久而久之,形成了講究"和、敬、清、寂"四歸茶道。
日本人用餐時,要擺上一長矮桌,男子盤腿而坐,女要要跪坐而食。在用筷子吃飯時,日本所使用的筷子是尖頭的,在使用筷子上,日本人有八忌"1、不準用舌頭舔筷子;2、不準拿著筷子在飯菜上晃來晃去,舉棋不定;3、不準夾了一種菜又夾另一種菜,而不去吃飯。4、不準將筷子頭反過去,吞在口裡;5、不準將筷子插在飯菜里;6、不準用筷子的飯菜里扒來扒去,挑東西吃;7、不準把筷子跨放在盤、碗之上;8、不準用筷子當牙簽用。宴請客人時,大都忌諱將飯盛得過滿,並且不允許一勺盛一碗飯。作為客人,則不能僅吃一碗飯,那怕是象徵性的,也要在添一次。否則,就會被視為賓主無緣。

習俗禁忌

日本人對櫻花無比厚愛,而對荷花很反感。櫻花是日本的國花,荷花是喪葬活動用的,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標志,不要作為禮物送給日本人,盆花和帶有泥土的花,則被理解為"紮根",所以不要送給病人。在探望病人的時還要注意不要送山茶花、仙客來花、白色的花和淡黃色的花。水晶是日本的國石。日本人很喜歡獼猴和綠雉,並且分別將其確定為國寶和國鳥。同時,他們對鶴和龜也好平如潮,認為是長壽和吉祥的代表。但是,日本人對金色的貓以及狐狸和獾極為反感,認為它們是"晦氣""貪婪"和"狡詐"的化身。一般而言,日本人大都喜歡白色和黃色,討厭綠色和紫色,還敬重數字"7"這一習俗,對數字;4"與"9"視為不吉。日本人很喜歡送人小禮物,但是下列禮物不可;梳子、圓珠筆、T恤衫、火柴、廣告帽。禮品包裝不要扎蝴蝶結。即便是吸煙者,日本人也不喜歡別人向他敬煙,他也不會向你敬煙。

E. 中國人做客與西方人做客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沒辦法回答。中國人和西方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沒辦法做比較。如果你說東方人和西方人還可以,只不過還是沒法比較。
中國人的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做客區別都是很大的,各省之間也各不相同。而你所說的西方人,包括的范圍也太大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甚至是同一個國家和地區里的不同位置的人們,習慣也各不相同。

F. 中國人在韓國去印尼旅遊指南

韓國
旅遊忠告
1、目前韓國針對兩年內多次持旅遊簽證前往韓國、擁有OECD(經合組織)國家良好出入境記錄或者「211工程」重點大學畢業生等相關人群提供了旅遊多次往返簽證,非常方便去首爾購物的血拚客,對於是否具備申請多次往返簽證資格,需要向當地管轄領事館咨詢詳細情況。
2、韓國人有進屋脫鞋的習慣,他們認為整天在外行走鞋非常臟。
3、在韓國餐館,結賬的時候多是客人自己到櫃台結賬,而不是像中國餐館一樣坐在那裡叫服務員來。有些餐廳菜單上的價格是不包含10%的附加稅的,但大多數飯店和小吃店都是含有10%附加稅的。不用給小費。
4、 韓國餐館里的菜單基本上是單一品種,想要一次性吃點不同的菜品,像是辣炒年糕、石鍋拌飯、紫菜包飯、大醬湯、泡菜湯之類的,可以去김밥천국(紫飯天國)。它是全韓國承包連鎖店,裡面賣的是韓式小吃。
5、 韓國人對浪費食物極其反感,多數韓國人用餐一定會吃得盤干碗凈。中國旅行者在用餐時要特別注意。大多數韓食按每人份計算,普通食量的人點一份就夠吃,食量大的朋友可以點兩人份或酌情加單,避免點太多吃不完。
6、 韓國餐館里幾乎都有「免費」小菜。說是免費,其實都包含在菜品的價格里,所以桌子上的那些小菜吃完還可以再要。
7、 韓國時間比中國北京時間早一個小時。
8、 旅途中要將自己的重要物品隨身攜帶、或者寄存於住處的前台或者保險箱內。隨時確認自己的背包以及錢包內的所有物品。
9、 所有的門票、參觀券、車票一定要在指定的購票處購買(尤其是KTX 高鐵車票),不要在外面亂付錢買票。
10、乘坐計程車的時候,尤其是夜間,盡可能確認車牌號碼,或者司機以及車輛的信息再乘坐(在計程車副駕駛位置的前方立著一個牌子,上 面會有司機信息)。
11、 在公共場合購物或者吃飯不要大聲喧嚷,哪怕是在繁華的街頭巷尾, 這一行為很不受人歡迎。
出遊必備物品
1、證件類:護照(護照復印件)、機票、身份證等各種證件。
2、葯品類:普通感冒葯、腸胃葯、暈車葯、創可貼。
3、日用類:牙膏、牙刷、拖鞋。
4、數碼類:韓國電壓一般為110V,一般酒店都可採用220V和110V的電源,頭扁腳插座。
5、服裝類:當季服裝。
風俗禁忌
1、泡菜是韓國文化的象徵,味道辛辣發酸、強烈且獨特。韓國人喜歡泡菜,每餐飯都離不開它。
2、在韓國,倒酒時一手拿酒瓶,另一手要托住手臂;對主人的敬菜,頭一二次要推讓,第三次才接受。
3、拒絕別人的敬酒是不禮貌的,如不能喝,就在自己的杯中剩一點酒。
4、韓國人一般不把盤中的菜吃得很乾凈,否則是對主人的不敬;有長輩在場,不能抽煙,不能戴墨鏡。
5、接受物品時要用雙手,並且不要當面打開禮物。
6、去韓國人家裡做客時,必須要脫鞋。不脫鞋是非常無禮的表現。
7、韓國人喜歡單數,不喜歡雙數。
印尼
旅遊忠告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不僅僅是巴厘島。不要忘了,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包含了上萬個海島,遍布著一百多座活火山,以及極其豐富的民族文化與自然。在印度尼西亞,你除了可以去巴厘島上的烏布和庫塔看海灘與寺廟,相鄰的龍目島更多保留了本來面貌。你還可以去日惹看的庄嚴的婆羅浮屠,攀登Merapi火山等等非常多的火山。
出遊必備物品
遊客一般只須准備夏季服裝。如欲去山區高地旅遊,則必須准備羊毛衫、夾克衫等服裝以禦寒。外出遊覽時,衣著以輕便為宜,穿T恤衫、短褲即可。若參觀博物館、寺廟、總統行宮,參加普通宴請,男穿長褲襯衣、女穿長裙即不為失禮。如出席正規宴會,則需著裝整齊,但男士若穿上印尼長袖巴迪襯衣,可適應一切場合。印尼白天陽光強烈,遮陽帽或陽傘是必備之物。如在雨季,外出別忘帶上雨具。
風俗禁忌
1、印尼有2.17億人口(2004統計),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約8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2、印度尼西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他們十分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和污辱人的舉止。爪哇島上的人最忌諱有人吹口哨,認為這是一種下流舉止,並會招來幽靈。此外,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一種令人厭惡的低級動物。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肉製品,不飲酒。
3、印尼人比較注重互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就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印尼人與初次交往的客人一般不願意談論當地政治和外國援助等問題。印度尼西亞爪哇男人,平時習慣身裹沙籠。外出或參加慶典時,總要在腰間掛著一把精緻漂亮的「格里斯」(即短劍),相信格里斯可辟邪驅穢。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上的婦女搬運物品不習慣肩挑手提,而是把各種物品疊放成塔狀,用一個托盤頂在頭上。印度尼西亞人偏愛茉莉花,並把茉莉花視為純潔和友誼的象徵。
小費
印尼是小費國家,用餐、住宿等一般要付小費。但小費數額沒有確定比例,視對方付出的勞動從數千到數萬印尼盾不等。
正餐餐館:5000-20000盾。
搬運行李:1—5美金(根據行李件數多少支付。)
酒店床頭小費:1—2美金(這樣他們才會為你收拾房間。)
在外就餐:支付總餐費的10%—20%(一般餐廳的總價已經包含了小費,如果沒有包含則另付。)
落地簽證:25美金
醫療信息
1、印尼醫療較不發達,醫療費用高。登格熱、傷寒、瘧疾、痢疾等熱帶傳染病、流行病在印尼較為常見,印尼醫院對此類病症具有較為豐富的治療經驗。
2、印尼私立醫院醫療條件一般較公立醫院先進與完備,但收費較高。此外,雅加達、泗水、巴厘島等地還有一些中醫診所。在印尼旅行遭遇急、重症請及時前往當地醫院就醫,若參加團組旅行可要求旅行社予以協助,若私人旅行亦可通過當地朋友或電話查詢台咨詢,或向我駐印尼使領館求助。
3、印尼的葯品以進口為主,常規葯品均有銷售,按粒計價,普遍較貴。建議遊客自備治療感冒、腹瀉、降壓、防暑等常用葯。 印尼保險公司數目眾多,保險業正處於發展期。雅加達、巴厘島等主要城市及其景點均開辦有旅遊保險業務,SOS等跨國保險公司可以提供旅行、就業、醫療等保險服務。
郵局信息
明信片從印尼寄到國內的郵資為7000盧比。 http://www.posindonesia.co.id
其他地區郵資:
亞洲:7000盧比
歐洲:100,000盧比
美國:120,000盧比
重要電話網址
重要電話
報警:110
救護:118
火警:113
搜索救援:115
自然災害:129
號碼查詢:108
大使館:0062-215721026
重要網址
中國駐印尼大使館:http://id.china-embassy.org/chn/
印尼網站綜合搜索引擎(印尼文、英文):http://www.searchindonesia.com
印尼飛洋旅行社(英文):http://www.avia-tour.com/
印尼Anta旅行社(英文):http://www.antatour.com/
印尼各地賓館預定及介紹(英文):http://www.astralhotels.com/Asia/Indonesia/index.html
印尼火車時刻表(印尼文):http://www.pacific.net.id/content/transportasi/ka/
印尼鷹航:http://www.garuda-indonesia.com/

G. 中國人去別人家做客的禮儀要求是什麼

基本就是主人請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其他的就顯得多餘了。
切忌喧賓奪主。
另外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衣著整潔。

H. 中國人出境游最愛去哪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很多景區再現「人山人海」景觀。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共接待遊客1.34億人次,同比增長14.4%。

當然,火爆不只是國內游,出境游同樣如此。某旅遊平台數據顯示,近半遊客選擇了出境游。來自旅行商的數據顯示,出境旅遊熱門目的地首推東南亞,如蘇梅島、巴厘島、沙巴島、宿霧島等備受青睞。

很多人將泰國列為出境游的首選目的地。數據也顯示泰國每年的遊客數量遠遠多於其他國家。為什麼泰國這么受歡迎?

從一部電影說起…

2012年的賀歲大片《泰囧》掀起了一股「泰國熱」。根據泰國旅遊局的統計,2011年赴泰旅遊的中國遊客有152萬,而2012年,有270萬中國遊客前往泰國,增長了43.5%。2013年去泰國的遊客數量持續增長,達到453萬。

今年年初,從北京出境「跟團」前往泰國的遊客數量再攀高峰,達到35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13.8%,占總出境遊客數量的28%。

泰國似乎整裝待發,准備好再次迎接全世界,特別是中國遊客的光顧。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次長蓬帕努在1月召開的《關於2017年泰國旅遊及收入情況》的發布會上說道,中國遊客在數量和創收金額上對泰國旅遊業貢獻最大,去年赴泰的中國遊客為當地帶來了超過52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047億元)的收入。而某旅行平台數據也顯示,就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泰國曼谷的出境機票被預定的最多。

以上內容來自:新京報

I. 請問:中國人做客,主賓右為上還是左為上領導開會主席台上右為上還是左為上

現在都是國際標准右為上。中國原來是左為大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去哪裡做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李寧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瀏覽:120
印尼每月出口鎳礦石多少噸 瀏覽:921
剃刀黨殺了哪個義大利人 瀏覽:210
中國貧民如何翻身 瀏覽:118
義大利藝術服裝哪裡好 瀏覽:391
中國如何更新外國的游戲 瀏覽:229
伊朗幣怎麼轉到迪拜 瀏覽:621
印尼實木傢具怎麼樣 瀏覽:445
印尼支持什麼手機卡 瀏覽:661
fica義大利語什麼意思 瀏覽:730
印尼的工作簽證有什麼要求 瀏覽:674
越南人一天消費多少錢 瀏覽:650
伊朗油價漲多少 瀏覽:12
中國哪個省市手機賣得最多 瀏覽:251
沙特與伊朗哪個國家大 瀏覽:756
中國移動如何辦理不限流 瀏覽:67
伊朗後院巨響怎麼回事 瀏覽:865
義大利面的煮法怎麼做 瀏覽:238
中國人口最多是哪個縣城 瀏覽:538
印尼和尼泊爾金剛我什麼區別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