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峽發電量夠中國哪些城市使用
三峽水電站所發的電力將主要售予華中電網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華東電網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電網的廣東省,可緩解我國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截止2018年12月21日8時25分21秒,三峽電站累計生產1000億千瓦時綠色電能。據統計,1000億千瓦時綠色電能,相當於節約標煤0.31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0.858億噸。如果按照每千瓦時電量產生12元GDP計算,1000億千瓦時電量可以支撐我國1.2萬億元GDP。
(1)中國哪個城市水力發電用不完擴展閱讀
建築規模: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遠遠超過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
三峽電站初期的規劃是26台70萬千瓦的機組,也就是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後又在右岸大壩「白石尖」山體內建設地下電站,建6台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再加上三峽電站自身的兩台5萬千瓦的電源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50萬千瓦。
㈡ 四川每年棄水電量100億千瓦時,電多到用不完,為何今年會出現緊缺
主要是本年度出現了極端高溫天氣,東部地區以及四川地區都需要大量的電力,因此才會導致電力短缺現象。
高溫天氣帶來的不僅僅只是乾旱,對於城市而言。高溫天氣會造成電力短缺,城市的電力供給方面出現嚴重的問題。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充足的電力,城市的社會各個方面的運轉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畢竟人類社會已經離不開電力,離開電力之後,整個地球將會陷入一片黑暗當中。就如同史前年代一樣,沒有最基本的照明設備。
在以往幾年的時候,四川地區每年都能夠產生大量的電力。甚至在極個別情況之下,每年放棄的水電量達到了一千億千瓦時。但是本年度卻出現了嚴重的電力短缺,都是由於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四川作為水電大省,不僅僅需要向東部地區提供大量的電力,同時又需要保障本地區居民有足夠的用電。
㈢ 中國水電第一大省竟然缺電了!背後的原因是啥
四川電力作為中國水電的第一大省,既然缺電了,背後的原因大家都是想了解的,主要是因為各地都出現了乾旱的情況,而且電力供應不足就會出現將水電資源供應給一些貧乏的地區,導致這樣的情況出現。
今年四川出現缺電的情況,主要是高溫乾旱天氣影響的,因為天然的奶水電量出現了變化,加上居民用電量出現飆升。今年的川渝地區也是非常熱的,在8月17號就可以看到中央氣象台發布的高溫紅色預警,在川渝等地,氣溫是能夠領跑全國的,平均氣溫非常的高。
㈣ 四川是發電大省但是現階段全省進行限電,究竟是因為什麼
四川是發電大省但是現階段全省進行限電,究竟是因為什麼?四川是被本次北半球的乾旱掃到了,在豐水期內發生了「枯水」,所以就有了現在這次缺電問題。
四川的電力結構中,水電佔比超過70%,火電佔比可能都沒有超過20%,這就是本次四川缺電的最關鍵原因。比如,四川擁有全球第二大水電站,即白鶴灘水電站,裝機容量是1600萬千瓦,全年可以發電602億千瓦,而四川還擁有其他13座可以稱為是大型水電站的水電,以及許許多多的小水電,整個四川省的裝機量是8947萬千瓦,水力發電量能夠達到3531.4億千瓦。
像江西的嶓陽湖,以及長江流域的各支流湖泊,因連日乾旱無水源補給,加之氣溫較高,各地用水量大增。在這雙重壓力之下,小型河流湖泊都已乾枯,造成主幹水域水位下降嚴重,有的地方已經達到或突破歷史記錄。
這種空前的少雨乾旱,使得發電設備無法正常運轉,是這此「發電大省面臨大面積斷電」的主要原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北方12省市已經啟動支援措施,大批量的發電設備正在陸續運往四川等地。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至此,四川的缺電,就是北半球天氣「發瘋」的結果,豐水期內「枯水」就造成了現在的困局了。
㈤ 三峽大壩每天發電2.7億度,用不完的電都去哪裡了答案很新鮮
大家在 旅遊 的時候,除了欣賞我國廣闊的自然風光,擁有深厚 歷史 的人文景觀,我國還有非常多的讓世界驚嘆的工程,也值得人們去欣賞,比如說我們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提供和保障了很多城市的用電,但是三峽大壩一年發電超過1000億度,平均每天發電2.7億度,用不完的電都去哪裡了?答案很新鮮。
第一,鼓勵晚上用電。 電是一種非常不容易儲存的能源,所以為了能夠合理的利用,政府也會有一些優惠的政策,比如鼓勵在用電量較少的夜晚用電,價格比白天和用電高峰期要便宜的多,尤其是對於夜貓子而言,這個政策就非常的合適了,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電量過剩的問題。
第二,將剩餘電力儲存轉化。 用不完的電,很多人會想修建一個電站將電力儲存起來,然後再用電高峰的時候放出來,修建一個大型的儲電站也是非常難的,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用剩餘的電能進行轉化,用多餘的電將下游的水抽回高處儲存,然後水從高處流向低處時,勢能又可以轉化為動能、機械能,進而轉化為電能,再進行供電,是一個非常好的循環過程,這個答案是不是很新鮮。
三峽大壩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工程,而一直以來關於它的評價也是爭論不休,雙方各執一詞,雖然三峽大壩不是完美的,但也確實給億萬千家的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方便,從這一點來說,也是非常值得去稱贊的。另外,現在三峽大壩也成為了一個景區,不需要門票,感興趣的可以去感受一下它的氣勢恢宏。
三峽大壩每天發電2.7億度,用不完的電都去哪裡了?答案很新鮮。你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快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㈥ 中國水電第一大省,竟然缺電了!這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四川作為中國水電第一大省份,今年夏季竟然出現了缺電情況。為了保障居民用電,不得不停止一些大型工廠生產,為其放高溫假。會有這樣一個情況出現,在我個人看來,有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發電量下降,今年夏季高溫乾旱持續時間長,使得四川省內降雨量很少。第二個原因,高溫炎熱天氣,使得全省對電力需求量增加。第三個原因,四川所發電能,並不只供應本省,作為西電東送重要工程,四川也在為華東地區源源不斷輸送電能。
電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能源。想要讓電能充沛,除了增加發電量外,還應該全民節約用電,一人少用一度電,就能夠節省上億度電量。
㈦ 中國第一水電大省缺電了自己電都不夠用,為什麼還要西電東送
中國第一水電大省是四川省,四川省西電東送是一項基本政策,而且目前的缺電情況只不過是暫時的。在四川高新區辦廠的王先生遇到了讓他頭疼的事情。相關部門對外出台了新的限電政策,每天對於企業的供電只有幾個小時,工廠的生產用時得不到保障,直接影響到了訂單的簽收。
四川省的限電主要是針對工業用電需求。目前的主要限電范圍主要在工業方面,而對於居民的生活用電是沒有影響的。本著一切為了人民,讓電於民的政策。所以目前僅僅對工業區域進行了限制,而西電東送這一項目也沒有受到影響。因為這個項目已經由來已久,如果突然斷掉的話,可能會對其他的城市發展有影響,因此為了顧全大局,四川省只能夠對工業區域進行限電。從長遠來看目前的情況只是暫時的,並不會在長時間內影響到四川省的產電情況,因此大家也沒有必要過分恐慌,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的。
㈧ 三峽發電量很大,那要是電能剩下了會到哪裡呢
我們知道現在我們的三峽大壩是國內非常出名的一項水力發電工程,同時它給我們國家北方許多乾旱缺水的地區都帶來了不小的便利,並且我們知道由於國內人口眾多,所以不同的地區都對水資源有極大的需求,並且各種方面的能源在不同的地區都存在著稀缺的情況。而現在發電站提供的電力資源主要分為兩種使用方向,一種就是用於生活方面的用電,另一種方面就是用於商業方面的用電。那麼三峽發電站每年能夠發這么多電,如果有多出來的電量,最終會把它們儲存在哪裡呢?
還在其他的地區甚至還需要採用比較原始的那種火力發電的方式,並且這種方式發電很顯然也需要極高的成本,並且煤炭也並非可再生能源,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不小的污染,所以三峽水電站通常也會把這些電力資源儲存起來,再分別運輸到其他發電方式比較原始的地區,這樣也可以減緩當地的環境污染。
並且在建立了一個良好運營的水力發電站之後,不僅可以給沿岸的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同時也可以通過儲存這份電力的方式來幫助到更多地區,共同帶動附近區域的經濟發展,讓更多人也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電力資源。
㈨ 煤炭、水電站、核能發的電,用不完的電去了哪裡了有沒有儲存起來再利用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人類文明是高科技的文明,而對於如今的高科技人類文明而言,能源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能源的話,人類文明甚至會陷入完全混亂的狀態,那麼在所有的能源當中最為重要的能源是什麼呢?有的人認為是石油,但是其實不是的,最重要的就是電能。自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人類再也不用生活在漫長的黑暗中了。以前夜幕降臨,人類只有藉助火把和蠟燭以及煤油燈之類的獲取片刻光明。幸虧我們是生活在現代,不僅可以享受光明,而且人類的夜生活也因此豐富多彩,有諸多的樂趣和繽紛的色彩。 電能是有發電廠生產出來的,如今的發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發點方式有著燃煤電廠,這種傳統的發電方式如今已經是一種主要的發電方式,主要是通過燃燒煤炭等資源來產生大量的電能,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傳統的發電方式會帶來很大的環境污染,因此人們想出了很多的其他方法來代替這種方法。如今人們有著水力發電廠,我們中國世界聞名的三峽大壩就是一個巨大的水電發電廠,每天輸送的電量非常巨大,很多的城市都是依靠三峽發電廠發送的電能,當然還有諸如火力發電廠,風力發電廠,垃圾發電廠,核能發電廠,太能能發電廠以及風能發電廠都是新興的發電方式。有了這么多的發電方式,再加上我們中國發達的電力系統,我們中國人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為頻繁停電而煩惱,整個夏天都可以一直享受清涼的空調間。不過中國目前的供電系統這么發達,有多種不同的發電方式,發電廠發的電更是無法被儲存的,那麼問題來了,每天用不完的電如何處理呢? 通過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大量的電能無法得到運用的情況了,很好的避免了浪費
㈩ 三峽每次發電後,用不完的電量都去了哪裡工作人員給你答案
三峽每次發電後,用不完的電量都去了哪裡?工作人員給你答案
大家初識三峽,可能是從酈道元的文章中有了朦朧的認識。隨著三峽大壩工程的建設完成,三峽這個名字也是享譽中外,堪稱是「人工奇跡」。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三峽大壩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裡發電工程,全長越3335米,光是大壩的高度就達到了185米。如果我們一層樓按4米計算,將近達到50層樓的高度,實在是雄偉!
我們所熟悉的三峽,除了是一個電力儲備站之外,也是一個環境優美的 旅遊 勝地。每年來來往往的遊客也是不可計數,都想來一睹它的芳容。當時甚至包括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反對三峽的建設。這些反對並不是空穴來風,不管是從生態環境,還是人文地理,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影響。不過從目前來看,三峽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甚至對環境的改善,也在起著正面的作用。
三峽最大的功能,當然還是為了緩解洪流和水力發電。基本上三峽所產生的電量,可以很好的緩解周邊城市以及更遠城市的用電問題。可是大家想過沒有,三峽開閘放水一次,如果電量充足大大的滿足人們用電的,剩餘的電量是怎麼處理的呢?其實現在我們國家的電能產值一直處於富餘狀態,而且較為集中,那三峽多餘的電量會用在哪裡呢?工作人員給你答案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國家也出台了相應的鼓勵用電措施。一般的,如果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我們夜間用電其實要比白天用電會便宜很多。很多地方也會有階梯式收費的政策,具體辦法就是根據每個梯度電費不同的方式。不過這個措施並不是非常有效的緩解電力過剩的問題。不僅如此,三峽設計者在設計三峽大壩的時候,早早的考慮了這個問題。大量的電力儲存勢必也會帶來更多資源的浪費,比如使用蓄電池雖然能儲存一定的電能,但是這么龐大的電量要建造非常大的蓄電裝置。
蓄電設備的造價成本其實並不低,設計師巧妙的一個設計,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水力發電的原理是通過水位差,將高位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再將動能轉化為發電機的機械能,最終再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原理。這樣,如果有過量的電能,我們還可以通過將電能載把水抽回高位,這樣就可以實現循環利用,大大減少了資源的流失和損耗。這就是抽水蓄能電站的由來!
這就是三峽水電站,如果發電電量過剩,剩餘用不完的電量會通過多種形式來「消耗」,最終目的當然是節約能源,杜絕浪費。想必通過這篇文章的介紹,大家對三峽水電站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通過下方留言的方式進行討論。當然,大家覺得發電站電能剩餘,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