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地方刺鰍最多

中國哪個地方刺鰍最多

發布時間:2022-09-11 22:17:18

⑴ 我國主要的經濟魚類

中國各水系主要經濟魚類:
(1)黑龍江水系:黑龍江是我國最北的一條大河,全長4,485km,在我國境內和國界上的流程為2,965km。主要支流有松花江、烏蘇里江和呼瑪河等,主要湖泊水庫有呼倫池、松花湖、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等。有魚類約100種,主要種類為青、草、鰱、鯉、鯽、翹嘴鮊、青梢鮊、魴、鱤、鱖;冷水性魚類較多,七鰓鰻、哲羅魚、細鱗魚、白鮭、狗魚、江鱈;以及特有種類施氏鱘、鰉、銀鯽,還有著名的回遊性魚類大麻哈魚。
(2)遼河水系:遼河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南部,流經河北、內蒙、吉林和遼寧,注入渤海,全長1,430km。上游為東、西遼河兩大支流。大夥房水庫,面積112m2就建在遼河的支流渾河上。有90種魚類,冷水性魚類明顯減少,只有七鰓鰻和雜色杜父魚;南方常見的種類黃鱔、沙塘鱧和刺鰍在遼河有分布,而黑龍江水系未見。主要經濟魚類鯉、鯽、雅羅魚、鯰;常見的魚類黃顙魚、鮊屬、鯿、魴、赤眼鱒、馬口魚、烏鱧。
(3)海河水系:是位於河北省境內的大河,發源河南省北部,全長1,090km。主要支流有白河、永定河、大青河等,最大的附屬水體是白洋淀,面積366km2。已建的大小水庫1,000餘座,較大的有官廳水庫(144km2)、密雲水庫(186km2)等。魚類約100種,重要經濟魚類有鯉、鯽、鯰、黃顙魚、赤眼鱒、鮊屬、魴、烏鱧、鱖。沒有冷水性魚類。
(4)黃河水系: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流,全長5,464km,流域面積75×104km2。河源段多湖泊,幹流建有大型水庫,三門峽、劉家峽、青銅峽等水庫。有140種魚類,上游種類較少,僅10餘種,主要是高原特有魚類,如裂腹魚等。中下游主要種類有鯉、鯽、赤眼鱒、東北雅羅魚、鯰、刺鮈、黃河鮈、平鰭鰍鮀、多鱗鏟頜魚等,特有魚類有北方銅魚,黃河鯉被視為我國的一種珍餚,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5)淮河水系:淮河發源於桐柏山,流經河南、安徽兩省,在江蘇注入洪澤湖,最後由三河通過高寶湖進入長江,全長900km,淮河水系的湖泊很多,主要有洪澤湖(1,960km2)、高寶湖等。水庫有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等。有81種,與長江、黃河相通,魚類組成與之相似。
(6)長江水系: 長江流域是我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漁業最發達的區域,魚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左右。魚類約有300多種,其中鯉科魚類佔一半以上,金沙江段魚類有裂腹魚等,川江有190餘種魚類,主要魚類是適宜生活在急流中的種類,如䰾亞科、野鯪亞科、平鰭鰍科的種類。主要經濟魚類為鯉和銅魚,占捕撈產量的一半以上。長江中下游的魚類相當豐富,經濟魚類種類很多,盛產四大家魚以及鯉、鱤、鳤、鯮、鯿、魴、赤眼鱒、長吻鮠、鯰、鱖等。洄遊性魚類在中下游的漁業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鰣的產卵場主要在贛江,鱭、暗紋東方魨多見下游,松花鱸是黃浦江的支流松江的名產。鳳尾鱭、前頜間銀魚主要生活在河口。長江水系不僅魚產豐富,而且盛產四大家魚等天然魚苗,1957年曾達132.5億尾。
(7)錢塘江水系:錢塘江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全長500km。河流各段叫常山港、蘭江、富春江、錢塘江,其河口有我國著名的錢塘江涌潮。新安江水庫(現叫千島湖)就建在該水系。魚類100餘種,富春江歷史上盛產鰣。
(8)閩江水系:閩江是東南沿海的一條大河,全長577 km。發源於武夷山,在福州以東分兩支注入東海。魚類100左右,䰾亞科和平鰭鰍科種類較多,胭脂魚和熱帶攀鱸嘗有分布。主要經濟魚類鯉、倒刺䰾和鯰等,花鰻是當地名產。
(9)珠江水系: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河網組成。以西江為主幹流,全長2,210km。西江上源分為南盤江(源於雲南)和北盤江(源於貴州);北江源於江西信豐縣西溪灣,全長468km;東江源於江西的潯鄔縣大竹嶺,全長523km。魚類294種,主要經濟魚類鯉、鯽、鰱、鱅、草魚、鯪、鯿、魴、赤眼鱒、卷口魚、倒刺䰾等。特有種類很多,須鯽、似鱤、葉結魚、斑鱯等。赤魟本為海產魚類,在珠江水系的淡水中能生存和繁殖。中華鱘和鰣也可見。
(10)瀾滄江、怒江水系:瀾滄江發源青海南部,經西藏東部和雲南西北部,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流出國境,進入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出國境後稱湄公河,全長4,500km,我國境內的瀾滄江長1,612km。怒江發源西藏的唐古拉山,經雲南進入緬甸,全長3,200km,我國境內占總長的2/3。瀾滄江、怒江的魚類種類較少,主要是裂腹魚類、條鰍等。
(11)雅魯藏布江水系:雅魯藏布江是我國西藏的一條大河,全長2,057km。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區,最後流入印度。河流落差大,魚類種類少。主要是裂腹魚類和䰾亞科魚類。
(12)台灣和海南:台灣最長的河流為濁水河,長186km,淡水魚類約70種,主要是鯉、鯽、青魚、草魚、鰱、鱅以及䰾亞科魚類。海南的河流均發源於五指山。較大的河為南渡江,其次是昌化江,萬泉河。淡水魚類約85種,䰾亞科、鮊亞科和鮈亞科的種類佔一半以上。
(13)塔里木河水系: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全長2,137km,發源於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地,環流於塔里木盆地,注入羅布泊和台特馬湖。魚類種類很少,主要是裂腹魚亞科,條鰍亞科的種類。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漁業基地。
(14)額爾齊斯河水系:額爾齊斯河是新疆北部的外流河,屬北冰洋水系。發源於阿爾泰山南坡,在我國境內長546km,流入俄羅斯。魚類20餘種,鯉、白斑狗魚、北極茴魚、細鱗魚、哲羅魚、河鱸等。此外還有黑鯽、小體鱘、西伯利亞鱘、江鱈等。

⑵ 這種魚是什麼魚

中華刺鰍(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是刺鰍科魚類,是刺鰍屬中唯一的物種,分布於中國和越南的亞熱帶地區。
中文學名
中華棘鰍
拉丁學名
Ocosia fascia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鯉形目 Scorpaeniformes
亞 目
鯉亞目 Scorpaenoidei

鯉科 Scorpaenidae

線鮋屬 Ocosia

中華棘鰍

1分類編輯
這一屬的分類學地位一直是有爭議的,目前其被放在棘鰍科中,作為這一科里其他類群的姐妹群。這一物種曾被分類到鰻鰍科中,但證據表明與中華刺鰍的關系不大。 .

形態特徵

鼓腹噝蝰(5張)
體細長而呈圓柱狀,頭部膨大,頰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開於吻端,斜裂;上下頜均具齒。眼甚小,隱於皮下。鰓裂在腹側,左右鰓膜癒合。沒有胸鰭與腹鰭;背鰭與臀鰭也都退化成皮褶,而與尾鰭相連。體裸露無鱗片,富黏液;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並有不規則黑斑紋。
2形態特徵編輯
體細長而呈圓柱狀,頭部膨大,頰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開於吻端,斜裂;上下頜均具齒。眼甚小,隱於皮下。鰓裂在腹側,左右鰓膜癒合。沒有胸鰭與腹鰭;背鰭與臀鰭也都退化成皮褶,而與尾鰭相連。體裸露無鱗片,富黏液;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並有不規則黑斑紋。
3棲所生態編輯
棘鰍全國南北流域,分布廣泛,又稱為刀鰍,貪吃,垂釣時極易上鉤。本種原系台北、是各地各溝渠、池沼間尚稱普遍的小魚,
4新種模式標本編輯
分別保存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KIZ)魚類標本庫和西南林業大學(SWFC)。腹紋刺鰍與三葉刺鰍、大刺鰍的區別在於: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大部癒合,但具缺刻相區分;體側前部具4~5條褐色縱條紋,最下1條常斷續,全部縱紋至肛門前方漸成網格交叉或斷續;腹面亦具1條明顯褐色縱紋,有時分歧形成小網格。三葉刺鰍區別於腹紋刺鰍及大刺鰍的主要特徵包括:背鰭條、臀鰭條和尾鰭條數目均少;背鰭、臀鰭與尾鰭僅在基部相連,在端部分開,能明顯區分;除背部的黑色大斑塊外,體無六角狀環紋或鋸齒狀紋,腹面亦無斑紋;頭長為頭寬3.5倍以下,為吻長2.8倍以下。雲斑刺鰍以下面組合特徵區別於三葉刺鰍和腹紋刺鰍:背鰭條,臀鰭條數目均少,尾鰭條數目相對較多;背鰭、臀鰭與尾鰭僅基部癒合;體側具雲狀斑,背部具14~15個褐色斑塊,腹面無縱紋或網眼斑;頭長為頭寬4.0倍以上,為吻長3.0倍以上。

⑶ 中華棘鰍

中華刺鰍(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是刺鰍科魚類,是刺鰍屬中唯一的物種,分布於中國和越南的亞熱帶地區。中文學名:中華棘鰍拉丁學名:Ocosia fasciata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綱:魚綱亞綱:硬骨魚綱目:鯉形目 Scorpaeniformes亞目:鯉亞目 Scorpaenoidei科:鯉科 Scorpaenidae屬:線鮋屬 Ocosia種:中華棘鰍分布區域:中國和越南的亞熱帶地區

⑷ 刺鰍適應中國哪些省份養殖

大刺鰍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概要大刺鰍(Mastacembeluearmatus)
在分類上隸屬於鱸形目,刺鰍科,刺鰍屬,俗稱辣錐,豬姆鋸,石錐等。
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酷漁濫捕和江河環境污染,野生資源枯竭。

⑸ 中華棘鰍的介紹

中華刺鰍(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是刺鰍科魚類,是刺鰍屬中唯一的物種,分布於中國和越南的亞熱帶地區。

⑹ 有誰知道刺鰍是什麼魚植嗎這個魚能吃嗎有養植價值嗎

中華刺鰍(學名:Sinobdella sinensis)是刺鰍科魚類,是刺鰍屬中唯一的物種,分布於中國和越南的亞熱帶地區。
中文學名
中華棘鰍
拉丁學名
Ocosia fascia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鯉形目 Scorpaeniformes
亞 目
鯉亞目 Scorpaenoidei

鯉科 Scorpaenidae

線鮋屬 Ocosia

中華棘鰍

1分類編輯
這一屬的分類學地位一直是有爭議的,目前其被放在棘鰍科中,作為這一科里其他類群的姐妹群。這一物種曾被分類到鰻鰍科中,但證據表明與中華刺鰍的關系不大。 .

形態特徵

鼓腹噝蝰(5張)
體細長而呈圓柱狀,頭部膨大,頰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開於吻端,斜裂;上下頜均具齒。眼甚小,隱於皮下。鰓裂在腹側,左右鰓膜癒合。沒有胸鰭與腹鰭;背鰭與臀鰭也都退化成皮褶,而與尾鰭相連。體裸露無鱗片,富黏液;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並有不規則黑斑紋。
2形態特徵編輯
體細長而呈圓柱狀,頭部膨大,頰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開於吻端,斜裂;上下頜均具齒。眼甚小,隱於皮下。鰓裂在腹側,左右鰓膜癒合。沒有胸鰭與腹鰭;背鰭與臀鰭也都退化成皮褶,而與尾鰭相連。體裸露無鱗片,富黏液;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並有不規則黑斑紋。
3棲所生態編輯
棘鰍全國南北流域,分布廣泛,又稱為刀鰍,貪吃,垂釣時極易上鉤。本種原系台北、是各地各溝渠、池沼間尚稱普遍的小魚,
4新種模式標本編輯
分別保存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KIZ)魚類標本庫和西南林業大學(SWFC)。腹紋刺鰍與三葉刺鰍、大刺鰍的區別在於: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大部癒合,但具缺刻相區分;體側前部具4~5條褐色縱條紋,最下1條常斷續,全部縱紋至肛門前方漸成網格交叉或斷續;腹面亦具1條明顯褐色縱紋,有時分歧形成小網格。三葉刺鰍區別於腹紋刺鰍及大刺鰍的主要特徵包括:背鰭條、臀鰭條和尾鰭條數目均少;背鰭、臀鰭與尾鰭僅在基部相連,在端部分開,能明顯區分;除背部的黑色大斑塊外,體無六角狀環紋或鋸齒狀紋,腹面亦無斑紋;頭長為頭寬3.5倍以下,為吻長2.8倍以下。雲斑刺鰍以下面組合特徵區別於三葉刺鰍和腹紋刺鰍:背鰭條,臀鰭條數目均少,尾鰭條數目相對較多;背鰭、臀鰭與尾鰭僅基部癒合;體側具雲狀斑,背部具14~15個褐色斑塊,腹面無縱紋或網眼斑;頭長為頭寬4.0倍以上,為吻長3.0倍以上。
追問
我這個魚有鱗啊,我查過你說的那種魚,圖片不像啊

⑺ 刺鰍的介紹

刺鰍(學名:Mastacembelus aculeatus)為刺鰍科刺鰍屬的魚類,俗名刀割、刀鰍。在中國,分布於各大水系等,一般棲息於多水草的淺水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北京。

⑻ 臘錐魚的學名是什麼

臘錐魚的學名是刺鰍。為刺鰍科刺鰍屬的魚類,俗名刀割、刀鰍。在中國,分布於各大水系等,一般棲息於多水草的淺水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北京。

刺鰍科,刺鰍屬。俗稱:倒鰍,鋼鰍,刀鰍,石錐。英文名:Spiny eel 。 體細長,前端稍側扁,肛門以後扁薄。頭長而尖。吻稍長,但不及眼後頭長,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長度約等於眼徑。

(8)中國哪個地方刺鰍最多擴展閱讀

臘錐魚前鼻孔呈管狀,位於吻的兩側;後鼻孔圓形,近眼前緣。眼位於頭部的側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於皮內。口下位,口裂幾成三角形,口角達眼前緣或稍超過。上下頜具絨毛狀齒,呈帶狀排列。胸鰭小而圓,無腹鰭,背鰭和臀鰭分別與尾鰭相連。

背鰭前方有1排各自獨立的硬棘,約為31-33枚;臀鰭具棘3枚;尾鰭略尖。體鱗細小,側線不顯著。體背黃褐色,腹部淡黃。頭部從眼上向後有2條淡色線條,沿體背縱伸至尾鰭基。體背、腹側有許多網狀花紋,背鰭、臀鰭與尾鰭的基部網紋更為明顯,體側有30餘條褐色垂直條斑。

有些個體條斑上端色較深黑,有部分個體近腹側的條斑之間雜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鰭淡黃色或灰黃,其餘各鰭灰色,臀鰭下緣常飾以白邊。 為底棲性魚類。生活於多水草的淺水區。以水生昆蟲及其它小魚為食,生殖期大約在7月份。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地方刺鰍最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在哪裡查看 瀏覽:388
中國科學怎麼樣 瀏覽:87
中國的老年人為什麼愛跳廣場舞 瀏覽:491
英國中國海運什麼線路 瀏覽:490
為什麼美國斬首伊朗將軍 瀏覽:65
去義大利勞工怎麼申請 瀏覽:589
印度血檀木哪裡產的 瀏覽:817
中國中部38師在哪裡 瀏覽:983
中國男足對伊朗哪個台 瀏覽:49
中國古代印尼叫什麼 瀏覽:740
伊朗新年是什麼時間 瀏覽:468
丹頂鶴在中國哪裡越冬 瀏覽:220
伊朗石油怎麼運輸到中國 瀏覽:435
二戰義大利美國哪個更強 瀏覽:20
建行在越南取錢手續費多少 瀏覽:448
抄底伊朗什麼意思 瀏覽:54
中國移動語音如何設置 瀏覽:17
英國什麼時候實行炮艦政策 瀏覽:945
ems寄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595
為什麼要去印尼盾國家打工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