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屬於中國的哪個區域
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位於中國東部,自北向南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灣省,總面積83.43萬平方公里。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位於太平洋西岸,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② 上海是我國什麼部
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市,不是什麼部,它很美麗,象一個少女,在世界上很有名,希望你能來上海玩,祝你節日快樂,每天幸福健康。
③ 上海在我國的什麼部
上海在我國的東部,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有我國第三大島嶼——崇明島。
④ 上海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上海地處中國東部。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237.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2487.09萬人。
上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戰國時,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
⑤ 上海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海與濟州島、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臨。⑥ 上海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上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中國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
上海的城市象徵
上海市市花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白玉蘭開花特別早。清明節前,它就會繁花盛開。白玉蘭潔白如玉,晶瑩皎潔,開放時朵朵向上,溢滿清香。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市標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圖案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徵著上海是一座不斷前進的城市;
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最古老的船舶,象徵著上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
⑦ 上海是在中國的哪個部位
上海是在中國的東北位置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面積6340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地形地貌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4米左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島、小洋山島等岩島。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公里,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公里。
⑧ 上海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上海在中國東部。
上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
戰國時,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
地勢地貌:
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千米,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千米,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