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葯酒,為何歷久不衰
葯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始終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就算在醫療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葯酒作為一種多功能的治療葯劑,始終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離不開以下的8大優點。(1)適應證廣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臨床各科常見病、多發病和部分疑難病症均可以選用,同時又可養生保健、美容潤膚,還可作病後調養和日常飲酒使用而延年益壽,真可謂神通廣大。難怪有人稱葯酒為神酒,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一股香泉。(2)便於服用飲用葯酒不同於中葯其他劑型,可以縮小劑量,便於飲用。有些葯酒方中,雖然葯味龐雜眾多,但製成葯酒後,其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於酒中,劑量較湯劑、丸劑明顯縮小,服用起來也很方便。又因葯酒多1次購進或自己配製而成,可較長時間服用,不必經常購葯、煎葯,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麻煩,且省時省力。
(3)吸收迅速飲用葯酒後,吸收迅速,可及早發揮葯效。因為人體對酒的吸收較快,葯力通過酒的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周流全身,能較快地發揮治療作用。臨床觀察顯示,葯酒的治療作用一般比湯劑的治療作用快到1-3倍,比丸劑作用更快。(4)濃度一樣湯劑1次服用有多有少,濃度不一,而葯酒是均勻的溶液,單位體積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變,按量(規定飲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療劑量,一般可放心飲用。
(5)食葯合一酒是普遍受歡迎的飲料,而葯物大多味苦而難以被人們接受,酒與葯結合,改善了酒的風味。飲用葯酒,既強身健體,又享樂其中。(6)樂於接受服用葯酒既沒有飲用酒的辛辣嗆口,又沒有湯劑之葯味苦澀,較為平和適用。因為大多數葯酒中摻有糖和蜜,作為方劑的個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矯味和矯臭作用,因而服用起來甘甜悅口。習慣飲酒的人喜歡飲用,即使不習慣飲酒的人,因為避免了葯物的苦澀氣味,又由於葯酒多甘甜悅目,故也樂於接受。
{7 )容易保存因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殺菌防腐作用,所以葯酒只要配製適當、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經久存放,不至於發生腐敗、變質現象& I(8)療效確切酒本身就是葯,也可以治病,與葯同用,葯借酒勢,酒助葯力,????┪鎘刖仆?茫?扔幸┪鐧鬧尾∽饔茫?鍾芯頻淖饔謾F淠苤沃?∩醵啵?骺萍膊【?梢匝∮茫?繞涫視糜諑?性疾病,而且療效顯著。並能預防疾病,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防止病邪對人體的侵害。若堅持服用保健葯酒,能保持人的精力旺盛
❷ 鴻茅葯酒到底是騙局還是什麼
對鴻茅葯酒來說,說它是騙局,有點不符合事實。因為,它既不是通過葯酒來詐騙,也不是通過葯酒來傳銷,而是拿出了的產品,且這些產品都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商標注冊等也符合法定要求。所以,無法與騙局聯系在一起。
但是,不是騙局,不代表鴻茅葯酒的一切行為都是對的,是完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因為,在過去的10年時間里,按照《 健康 時報》報道的情況,鴻茅葯酒共在全國20多個省市被處罰2600多次。所以,它又是一個違法問題很多,且屢教不改的企業。所以,又絕對難以稱得上是一家合法企業。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鴻茅葯酒取名葯酒,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是,它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酒,而是葯。說它是葯,是因為它擁有國家葯監局下發的「國葯准字Z15020795」批准文號。也就是說,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葯。既然是葯,就不能以酒或保健品的方式銷售,就必須由醫院以處方的方式處理。將一種葯象保健品、普通商品一樣去宣傳和銷售,顯然是違法的。那麼,違法了2600多次,為什麼還能繼續違法,甚至干出請求警方將質疑人抓捕的現象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鴻茅葯酒帶給 社會 的危害,就不是一般危害,而是比較大的危害。因為,將葯當酒、當保健品賣,這樣的行為,就不是一般違法。很難讓人理解,為什麼到現在還有人,特別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名人為其站台呢?可見,鴻茅葯酒出現今天這樣的問題,已不是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一個帶有 社會 性質的問題。那些為其站台的專家、學者、名人們,此刻應當發聲,為什麼鴻茅葯酒這個「葯」可以當酒、當保健品賣。個中又有多少的利益關聯和交易,如果因為有利益關聯和交易,就睜著眼睛說瞎話,是否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其實這種酒就是一種騙局,坑害無知的消費者,一點葯用價值沒有,靠廣告起到的效應,三株口服液我什麼倒閉,那可是當年的神葯啊,家喻戶曉。堪稱奇跡,銷售額30多個億。 鴻茅葯酒有什麼作用,喝多了醉,至於葯用價值都是騙人的,為什麼我們得病都去找醫生,都是廣告惹的禍,我們都是看廣告才知道的鴻茅葯酒。 檢察院我什麼發回重審,為什麼補充偵查,因為單靠單方面的證據不能證明他有罪,他說有毒,廠家提供不了葯用價值,廠家的說法不能證明鴻茅葯酒的實用價值,譚秦東本身是醫生,醫學知識豐富,他對鴻茅葯酒說的很有道理,通過他的分析確實是符合邏輯的,所以鴻茅葯酒不會勝訴。 之所以拘留譚秦東主要是地方保護注意,鴻茅葯酒已經成為當地一個支柱產業,利稅大戶,如果不是全國網友極力支持譚秦東很麻煩,估計出不來,最後定罪。現在看來譚秦東肯定會勝訴,再說官方迫於大家的輿論壓力不敢亂來。譚秦東不會判罪,最後國家適當給的補償就結束啦
「風濕骨病,選鴻茅葯酒」,電視廣告、影視植入還歷歷在目,你以為的「十全大補」保健食品,實際上,自2003年起便是甲類非處方葯
近期,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發文,表示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葯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這樣的身份轉變,其間有怎樣的故事呢?葯說君和你一起來看~
鴻茅葯酒
祛風除濕、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及婦女氣虛血虧。
故事梗概
鴻茅葯酒事件
2017年12月19日
廣州醫生譚秦東撰寫了《中國神酒「鴻毛葯酒」,來自天堂的毒葯》一文。
2018年1月10日
鴻茅葯酒聲稱因文章造成利潤損失約142萬元,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公安局辦案人員來到廣州,因涉嫌損害商品聲譽罪,對譚秦東實施抓捕。
2018年4月15日
鴻茅商業信譽、商品聲譽被損害案移送審查起訴。
2018年4月16日
2018年4月16日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已組織專家對鴻茅葯酒由非處方葯轉化為處方葯進行論證,並責成內蒙古自治區食葯監局對鴻茅葯酒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況作出解釋。
2018年4月17日
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認為,目前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並變更強制措施。
自始至終,質疑聲絡繹不絕
廣告不實
鴻茅葯酒廣告曾被江蘇、遼寧、山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以專家和患者名義為產品做功效宣傳」、「發布未經審批的內容」, 「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擅自篡改審批內容」……鴻茅葯酒被通報、被暫停銷售的理由總是相近,即對產品功效描述不實、不科學。
配方存疑
鴻茅葯酒配方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成分,且配方違背中醫「十八反」(半夏和附子配伍),療效尚不明確,臨床數據極度缺乏。
(來自微博名「燒傷超人阿寶」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寧方剛)
葯材問題
鴻茅葯酒中使用「人工麝香」卻在宣傳中出現「麝香」、「天然葯材」等字眼;配方中的「豹骨」存在違法使用瀕危動物葯材、缺乏使用專用標識等問題……
(來自春雨醫生微信公眾號)
務必明確,鴻茅葯酒是葯
鴻茅葯酒確實存在誇大廣告宣傳等問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已責成企業對近五年來各地監管部門處罰其虛假廣告的原因及問題對 社會 作出解釋,對 社會 關注的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況作出解釋,加強不良反應監測。我們需耐心等待。
作為患者,首先明確一點,鴻茅葯酒是葯,是非處方葯,在少數人身上也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葯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鴻茅葯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瘙癢、皮疹、嘔吐、腹痛等。
所以,歸根結底,大家不能把鴻茅葯酒當作保健品飲用,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用葯,不能隨便增加劑量或用葯次數,不能擅自延長用葯療程。如在用葯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葯,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鴻茅"已去,輕於鴻毛。至於是否騙局,雖無定論,但因曾經鴻茅一度時期,幾乎紅遍大江南北,而名聲大噪,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它也是時代的畸型產物,隨著市場的不斷規范,人們法律和 健康 觀念的提升,鴻茅葯酒一些貨不真,價不實問題的被揭穿,隨即失去了往日的光環。
即使他的經營團隊,及其當地政府處於保護經濟增長的考慮,無論怎樣去費盡心思,企圖達到失而復得的目標,都已經成為了散去的泡影,永遠無法留住昔日虛幻的夢境。
鴻茅雖有六七十味中葯,其中彌足珍貴的豹骨,究竟有多少含量,始終沒有定論,即使有,又有多少作用,同樣也無法定論。
當神秘的面紗不復存在的時候,也就完全失去了其價值意義,是否騙局的問題還用糾結和質疑嗎?
(網路圖片)
鴻毛葯酒事件是廣州執業醫師譚秦東於2017年12月在其朋友圈和小范圍內向熟人發布了個人對內蒙產鴻毛葯酒關於能否治病的不同看法和評價後,被內蒙涼城縣警方以損害商品聲譽罪垮界實施抓捕至今。
鴻毛葯酒是否有毒,譚醫生說該酒屬中葯有毒是否違法, 社會 上存在著很大爭議。為彰顯民主監督,現將 社會 上對此事件的不同看法列出,供有關方面參考:
第一 根據刑法所說的損害商品聲譽罪,主要指特定人通過捏造錯誤信息,大量對公眾散布虛假言論後,構成對特定商品損害聲譽,從而造成重大損失的罪行。
第二 譚醫生首先沒有捏造虛假信息。因為鴻毛酒被認為有虛假廣告而被二十多個省葯監部門封閉是事實!不存在譚捏造所謂虛假信息。反而大家認為譚是反映了真實情況。
第三 作為中葯酒本身就具有毒性,是葯三分毒。該葯酒確實對一些急性病來說是有毒的,如肝炎,腎炎,尿蛋白患者,肺病,濃腫,躒痢等病,就不宜飲用。飲用後就會有很大付作用。
第四 說譚醫生是大范圍對公眾散布消息也有不妥。譚只對特定的熟人和朋友圈發布了消息。而刑法所說的大范圍則是指不特定的人群,不特定的公眾。
第五 發布信息的目的不同。譚先生發布消息是為了人民身體 健康 ,免得一些老年人和上述病人誤服或錯服葯酒從而引起不良後果。譚沒有詆毀該葯酒後能取得任何利益的動機和目的。而刑法所述損害商品聲譽罪的犯罪目的是嫌疑人為獲取商業利益。
第六 調解的法律不同。譚醫生和鴻毛葯酒是屬於雙方對產品的屬性和用途有不同的評價,屬於民法調整范圍。不適用於刑法。
綜上 ,為了能使當事人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覺到公平正義,為了實現黨在19大提出的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正確貫徹實施,所辦案件經得住 歷史 檢驗,請有關部門能接受 社會 的監督。
鴻茅,三株,秦池,孔府,沙普愛斯,腦白金。壞就壞在人民的電視台,人民的廣播電台上,只要給錢,,管他真與假,管他坑的是誰。
鴻茅葯酒不是騙局,但鴻茅葯酒的「市場營銷」倒像一個騙局。
鴻茅葯酒是一個國葯准字型大小的非處方中葯,這是有案可查的。葯酒本身不會是騙局。但是,鴻茅葯酒的經營者誇大事實、違法違規的廣告宣傳,有嚴重誤導消費的嫌疑。
作為一劑中葯,鴻茅葯酒肯定有它可以治療或者輔助治療的適應症,也有明確的適用范圍和適應人群,但是鴻茅葯酒的經營者們卻把鴻茅葯酒包裝成「包醫百病」的「神酒」,顯然是違背「誠信經營」的基本原則的。
葯品不是一般消費品,不能按照一般消費品的營銷模式經營銷售,這是常識。把非處方葯包裝成「保健神酒」,按照一般「保健品」進行市場推廣,「每天兩口,把病喝走」這樣的不負責任的市場宣傳,就屬於「欺騙」消費者了。
其實,還有好多這種所謂的「神葯」,「神貼」,「神丹」之類的「神品」,都在進行著「蒙騙消費者」的「無良經營」,鴻茅葯酒只不過是因為自己的「無知者無畏」被曝光,自食其果而已。
怪只怪中國廣大民眾,尤其是中老年人綜合素質偏低,幾句花言巧語的廣告詞就信以為真,雖上當受騙而卻不知,才有沙普愛司丶鴻茅葯酒丶腦白金之類的大行其道啊!稍微有點常識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虛假廣告"之類的鬼話,所謂"明人明星代言"均是屁錢不值!從代言那一時刻起,我就不把這類人當名人名星看了。
顯然是騙局。
首先,你得理解為什麼對葯品和保健品要分開管理。葯品面向的對象是特定疾病特定階段的患者,原則上葯品可以有毒副作用,只要毒副作用是明確的,而且遠遠小於治療收益,就可以上市。保健品也叫保健食品,面向的對象包括 健康 人也包括病人,一般並不強制要求有統計意義的療效,但需要證明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可長期安全的服用。所以,對保健品的管理和葯品的管理是不同的。
一個顯然存在毒副作用的用於短期對症治療的葯品,隱瞞了其可能存在毒副作用的風險被當做保健品來宣傳,面向包括 健康 人在內的所有消費者,被鼓勵和誘導當做保健食品經常服用。這不是騙局,還有什麼是騙局?如果有人把抗生素當成保健品賣,讓 健康 人沒事亂吃一起,你說它是不是騙子?
管它是不是騙局,就憑跨省抓人這事也不會再買了
❸ 問下,一般的白酒有保質期么,放多久就不能喝了
一般質量的白酒保質期很長,但是建議3-5年內飲用。白酒屬於高濃度酒精,一般不易於滋生細菌,所以不會過期,而且都說,酒是陳的香,尤其像紅星二鍋頭這種純糧食釀造的二鍋頭,放一放會更好喝。但有一點,就是所有的酒精都容易揮發,所以白酒在貯存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密封、防止暴曬,也不要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
白酒相關標准規定:酒精度大於或等於10%vol的飲料酒,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這是因為,在這個酒精度以上,密封很好、儲存環境適宜的瓶裝酒,細菌基本難以存活。但瓶裝白酒儲存時間過久,因其微量成分的變化,其中某些指標會分解降低,特別是低度白酒更明顯。所以,能夠長期儲存的白酒,是那些沒有經過降度的原漿酒或品質較好的高度酒。
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為低度酒。白酒不同於黃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酒精)。傳統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助葯力、增進食慾、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使人輕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飲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對循環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
在買酒時一定要認真綜合審視該酒的商標名稱、色澤、圖案以及標簽、瓶蓋、酒瓶、合格證、禮品盒等方面的情況。好的白酒其標簽的印刷是十分講究的;紙質精良白凈、字體規范清晰,色澤鮮艷均勻,圖案套色准確,油墨線條不重疊。真品包裝的邊緣接縫齊整嚴密,沒有松緊不均、留縫隙的現象。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的白酒。
目前中國的名白酒的瓶蓋大都使用鋁質金屬防盜蓋,其特點是蓋體光滑,形狀統一,開啟方便,蓋上圖案及文字整齊清楚,對口嚴密。若是假冒產品,倒過來時往往滴漏而出,蓋口不易扭斷,而且圖案、文字模糊不清。
若是無色透明玻璃瓶包裝,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過來,對著光觀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質或有雲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比較好。從色澤上看,除醬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應該是無色透明的。
把酒倒入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對著自然光觀察,白酒應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澱物;然後聞其香氣,用鼻子貼近杯口,辨別香氣的高低和香氣特點;最後品其味,喝少量酒並在舌面上鋪開,分辨味感的薄厚、綿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協調,而低檔劣質白酒一般是用質量差或發霉的糧食做原料,工藝粗糙,喝著嗆嗓、上頭。
白酒是假酒泛濫的重災區,茅台等高端白酒每年都會投入上億的資金來"打假",據悉 ,以往出廠的白酒往往會在包裝上印有激光數字,消費者可通過電話查詢到酒的真假。但隨著造假水平提高,"明碼"的可行性受到挑戰,大多酒類企業隨即通過植入晶元,用暗碼的形式進行防偽。
但是消費者無法用肉眼看到暗碼,若要鑒別真假,還需到專賣店、旗艦店的櫃式查詢機進行查詢。這樣的防偽的技術和系統太過繁瑣,推廣價值也不大。而且消費者通過"望聞問切"的普通方法想識別出"李鬼"也是很困難的。
為解決這一難題,全國三款知名白酒、紅酒作為試點,開始研發這一防偽查詢系統。川內名酒在2010年開始試行這個查詢系統,去年底,該系統正式在市面上亮相。
❹ 中國名酒-五糧液
中國名酒五糧液,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中,被譽為「國粹」、「中華神酒」的五糧液不斷汲取儒家文化之精髓。五糧液采天地之靈氣,匯江河之脈流,融五穀之精華,納人和之風情,集文化之國粹,成為闡釋儒家文化的典型企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中國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五糧液在國際主流社會的影響力明顯增強。
在2005年底揭曉的「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上,五糧液的品牌價值從2004年的306億元躍升到2005年的338億元,第11年蟬聯食品業榜首。五糧液和海爾、聯想、紅塔山一起,成為中國最有價值的四大國際性品牌,其依據的就是強大的企業文化之力。
河南君之傑商貿有限公司作為五糧液河南總代理,主要提供中國政務用酒、中國商務用酒、中國名酒批發、中國名酒團購、中國名酒代理和中國名酒的招商。 五糧液公司地址:鄭州紫荊山路56號華林時代廣場2105室
❺ 茅台酒是中國最好的酒嗎
茅台酒是不是中國最好的酒?
「一千個觀眾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把茅台酒拿去和啤酒、紅酒比,把醬香酒拿去和其他香型白酒相比,得不出一個科學的答案,但是說茅台酒,是中國最好的白酒之一,肯定沒有錯。
貴州茅台酒,有幾個最,或者說有幾個怪:
1.作為上市公司,貴州茅台市值最高。截止2019年3月15日,貴州茅台市值9764億元,此前曾多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同樣作為名酒的五糧液,市值是3058億元,不及貴州茅台三分之一;洋河股份1693億元、瀘州老窖780億元、曾經的老大山西汾酒476億元,不及貴州茅台二十分之一。
2.作為最貴的酒,售罄狀態竟然是常態。貴州茅台酒,出廠價969元/瓶(500Ml),市場指導價1499元/瓶,即便在同樣高端的白酒領域中,也是比較貴的,經銷商接近55%的毛利,還不捨得賣,還一瓶難求,你說怪不怪?
3.作為收藏標的,貴州茅台酒增值空間更大一些。拿1980年代老酒為例,一瓶保存完好的汾酒、竹葉青、劍南春、瀘州老窖,不過千八百元,一瓶保存完好的董酒、郎酒,不過二千來元,一瓶保存完好的五糧液,不過四五六千元,而一瓶保存完好的貴州茅台酒,兩三萬元只是起步價。
4.作為中國神酒,不論推出什麼品種,都能得到市場積極反饋。如果說普通飛天茅台是一個神話,那茅台的各種定製酒、紀念酒就是神話中的神話了。比如生肖酒,一瓶羊年生肖酒能賣到兩萬元,一瓶馬年生肖酒能賣到一萬元,眾白酒品牌隨後紛紛投入生肖大戰,並沒有特別可以圈點的了。再比如同樣一瓶普茅酒質的「定製酒」、「紀念酒」,就不用遵循1499元指導價,市場起步價2000多元、3000多元的比比皆是。你說怪不怪?
❻ 央視是怎麼評鴻茅葯酒事件的
央視評鴻茅葯酒事件: 防止荒唐執法,必須加一道監督「緊箍咒」。
從調查看,還不僅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問題,訴訟程序也有不少問題。行使偵查權的當地警方,為保護所在地特定企業介入處理,很容易被理解為「地方保護主義」。譚秦東醫生被涼城警方拘留,繼而被批准逮捕,對照《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這些強制措施似乎很難立得住腳。比如,批准逮捕的法定條件是「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此案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並沒有達到逮捕的基本條件。
權力是國家公器,行使必須慎之又慎,決不可任性而為。為防止權力的濫用,國家立法明確了執法的程序、標准、要求等,這些就是權力的邊界,也是不容逾越的紅線。在公眾輿論的監督下,上級檢察機關、公安部門積極回應、推動問題解決,體現了規范權力的鮮明態度,也為眾多執法者撞響了警鍾。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從具體案例抓起。抓住這個深化法治的契機,舉一反三,在深入調查、追責問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法治意識、加強執法監督,為權力套上「緊箍咒」,才能真正避免類似的荒唐執法重演。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❼ 中國神雄酒過期還能喝嗎
不能喝的,
喝了過期的啤酒很可能會引起腸道的感染。過期的啤酒首先會在口味上發生一定的變化,並且啤酒中含有多種酸類魚,蛋白質會起到氧化和的反應,會使啤酒變得特別渾濁,如果喝了過期的酒就會導致腸內大腸桿菌,並且也有致病細菌等有害細菌的超標。
一般市面上葡萄酒保質期為2月,高品質葡萄酒為4月,散裝啤酒僅幾日,在夏天保質期更短。超出保質期的葡萄酒所含多種多樣酸類非常容易與蛋白起氧化聚合反映,使葡萄酒變混濁,或因水體差,罐裝時受微生物菌種環境污染而發醇,變粘變餿,飲後非常容易造成腹瀉和中毒了。
散裝啤酒保質期僅幾日,特別是在在夏天保質期更短。超出保質期的葡萄酒含有的多種多樣酸類非常容易與蛋白起氧化聚合反映,使葡萄酒變混濁;或因水體差,罐裝時受微生物菌種環境污染而發醇,變粘變餿,飲後非常容易造成腹瀉等病症。
葡萄酒與葯品混和將造成欠佳的副作用,既會提升酸值使葯品在胃中快速融解,又毀壞血液對葯品消化吸收而減少功效,有的乃至會禍及性命。非常是各種各樣抗生素、降血壓葯、鎮靜葯、抗凝劑、抗糖尿病的葯物,用葡萄酒吞服傷害更加明顯。
有些人去買散裝啤酒用熱水瓶,如熱水瓶膽裡面積有有污垢,污垢中常含的汞、鉛、鎘、鐵等多種多樣金屬材料成份,就可以被葡萄酒中的酸性物質融解而滲入葡萄酒中,食用後會造成金屬中毒。
❽ 醫生為何吐槽鴻茅葯酒
近日,因為在網上發帖稱「鴻茅葯酒是來自天堂的毒葯」,廣州醫生譚秦東遭鴻茅葯酒公司所在地的——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警方跨省抓捕。事件引爆了輿論的強力反彈。
鴻茅葯酒方面認為,譚醫生的這篇文章,誤導廣大讀者和患者,「致多家經銷商退貨退款,總金額達827712元」,達到了構成刑事犯罪的立案標准。但這篇文章的點擊率只有2000多次,這么小范圍的傳播與鴻茅葯酒所訴稱的80萬元的退貨的經濟損失是否構成因果關系?
要知道一個事實:在這篇文章之前,鴻茅葯酒已經在市場上飽受質疑。有媒體根據近十年的職能部門的公告文件做出不完全統計,鴻茅葯酒廣告曾被25個省市級食葯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10省市18次採取暫停銷售的行政強制措施。鴻茅葯酒或多或少隱瞞自己「非處方用葯」的身份,而不是保健品,不提自己的禁忌人群,極易造成誤導,屢遭處理之後,仍然堅稱「所有人都能喝」。鴻茅葯酒中的附子、何首烏等成分,本身就被醫學界認定為具有致癌性。近期又有媒體曝出,葯酒成分中所含的豹骨為珍稀動物製品。
在這么一個四面楚歌的輿論環境之下,鴻茅葯酒遭遇的退貨和譚醫生的這篇小文章真的構成因果關系嗎?
的確,譚醫生的表述有不妥的地方,特別是在網文的標題中使用了「毒葯」一詞。但是,表述不妥,與民事侵權和刑事犯罪的界限,應該判然有別。
警權動用應當謹慎,特別是當進入刑事程序,直接可以限制一個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到將來的定罪處罰時。原本可以通過網路平台申訴-刪帖解決的問題,一腳油門踩到死,直接動用國家機器跨省抓捕一名醫生,是否妥當?
這幾年,打擊網路謠言效果顯著,以雷霆萬鈞之力澄清網路輿論環境,但是,應該區分情緒化表達與名譽侵權,一般性言論失實與刑事犯罪的邊界。如果對所有失實的言論(甚至並不是失實,只是做了情緒化的表達)不問主觀動機,不問客觀危害後果,都要跨省抓捕,既違背了傳播規律,也可能造成寒蟬效應,搞得人人自危,無法正常表達。
幾年來,個別地方的警方為當地的支柱型企業跨省抓捕吐槽者的案例不少,當然不能一概斥之為「濫用警權」「警察家丁化」,但是既然涉及刑事犯罪,刑法的謙抑原則還是應該講的,對於這些本應該作為民事糾紛處理的案件,動用警權需要慎之又慎。
鴻茅葯酒廣告違法2630次,卻安然無恙;譚醫生一篇2000多點擊的小文章,卻被千里跨省抓捕。這不是公眾期待的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