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哪裡發射的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發射。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取地新疆羅布泊主要考慮以下兩方面的因素:
1、降低破壞程度。羅布泊位於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荒無人煙,人跡罕至,可以有效的減少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2、出於保密方面的考慮。在我國試驗第一顆原子彈前,在國際社會上西方超級大國處於核壟斷地位,在地處中國西北內陸的羅布泊實施爆炸,有更強的信息保護性。
(1)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哪裡引爆擴展閱讀: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意義: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1955年,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負責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
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網路_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㈡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爆炸成功,其地點在( )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次核試驗是15時(北京時間)在中國西部地區進行的。
在中國西部的羅布泊上空〔新疆羅布泊試驗基地)
㈢ 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哪裡爆炸
新疆羅布泊
原子彈爆炸後會有後遺症,對爆炸的地方會有輻射影響,之所以是羅布泊,第一那邊遙遠沒人煙不怕炸傷和輻射,第二那邊已經是固定的核彈試驗基地,大量基建已經建設在那邊成熟了,第三沙漠中不會造成地質坍塌之類的問題。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時整,伴隨著一聲驚雷,在古老東方的絲綢之路上,在中國西部的羅布泊上空〔新疆羅布泊試驗基地),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冉冉升起。這是新中國自己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蘑菇雲。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若羌縣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東南部,中心位於北緯40.5°,東經90.3°。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匯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
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之後由於氣候變遷及人類水利工程影響,導致上游來水減少,直至乾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原子彈(Atomic bomb)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3)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哪裡引爆擴展閱讀
中央決定以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原子彈。後來又決定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導彈和自行研製人造衛星,統稱「兩彈一星」。原子彈和氫彈是二機部負責,導彈是國防部五院(後來的七機部)負責。毛主席對原子彈研製有一個批示:「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中國科學院就是按照中央確定的「大力協同」和「三家擰成一股繩」的精神,主要承擔原子彈和導彈研製中一系列關鍵性的科學和技術任務,包括理論分析、科學試驗、方案設計、研製以至批量製造所需的各種特殊新型材料、元件、儀器、設備等。
至於人造衛星,則從構思到建議,都是由中國科學院提出,先後兩次上馬(1958年、1965年)。由以周恩來總理為主任、羅瑞卿為秘書長具體領導這項工作的中央專門委員會批准後,在國防科委的統一組織下,由中國科學院負責整個系統的技術抓總,並負責研製衛星本體,七機部負責運載工具,科學院和四機部共同負責地面測控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原子彈
㈣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到底在什麼地方爆炸的為什麼有人說是青海
第一顆原子彈確實是在羅布泊,不過和青海也不是沒有關系,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都誕生在青海核武器研製基地,代對外名稱為「青海省綜合機械廠」,代號221,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西海鎮,不過現在已經不是核武器研製基地了,早就已經開放了。央視有一個紀錄片《代號221》,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如果說,原子彈是怎麼爆炸的,我覺得是科學家的隱姓埋名,是戰士的堅守,是每一個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功績。
㈤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時間地點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時間是1964年10月16日,地點是新疆羅布泊。
1955年,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負責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1962年,成立了以周總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5)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哪裡引爆擴展閱讀
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意義:
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國科學技術當時所能達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中國政府發表聲明: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進行核試驗,發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為了防禦,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威脅。中國政府鄭重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㈥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地點是哪裡
新疆羅布泊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時整,伴隨著一聲驚雷,在古老東方的絲綢之路上,在中國西部的羅布泊上空〔新疆羅布泊試驗基地),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冉冉升起。這是新中國自己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蘑菇雲。
㈦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哪一年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從此,中國步入了擁有核武器國家的行列,我們不再懼怕任何大國的核威懾。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建立強大的國防,不受帝國主義的欺負,我國於1955年開始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了支援中國的專家,中國開始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核工業。
1962年,我國成立了以總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負者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我國的核試驗最終取得了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成為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氫彈和原子彈的區別:
1、爆炸原理不同
原子彈:主要利用鈾235或鈈239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爆炸。
氫彈:主要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原理爆炸。
2、殺傷原理不同
原子彈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規模殺傷武器。
氫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質量較輕的原子的原子核發生核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大規模殺傷武器。
㈧ 鄧稼先的第一顆原子彈在哪裡爆炸
在新疆羅布泊地區。
新疆羅布泊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地點。羅布泊上,為原子彈爆炸而建的巨型鐵塔高102米,共8647個構件,工程兵用飛機、火車、汽車、馬、駱駝等工具從北京將鐵塔部件運到了戈壁灘。
累計行駛了1852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60圈。試爆之前,共有5058人為了順利試爆而在艱苦的環境中進行著各項測試,最終於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8)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哪裡引爆擴展閱讀:
第一顆原子彈完成爆炸的歷史背景:
1959年~1961年的三年自然災害,讓原子彈研製工作雪上加霜。吃不飽肚子,是橫在所有科研人員面前的一大困難。在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喝一杯醬油湯或糖水,應堅持工作一小時以上;吃一粒伊拉克蜜棗,應堅持工作一個半小時以上。
於是,周恩來,賀龍,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陸定一,聶榮臻等15人組成了中國研製核武器的最高領導機構,簡稱「中央專委」,統一協調全國力量。
1964年6月6號,青海金銀灘221基地進行了全球爆轟實驗。這時候,代號596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所需的全部核部件都加工出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移師新疆羅布泊,進行真正的原子彈爆炸實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聲震九天——紀念我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
㈨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爆炸成功的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是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的。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1955年,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負責籌建核工業。
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9)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哪裡引爆擴展閱讀:
原子彈爆炸試驗數據的採集,科學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個試驗主要是在空曠無人的地方進行,可以試驗它的破壞力,針對各種建築物、各種生物,包括鐵籠子裡面的猴子、兔子等等。
因為原子彈有放射性,看它們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中國科學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參加試驗了。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