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富士康簡介資料
1、創始人:郭台銘 2、總公司:台灣鴻海科技集團
3、創於:1974年 4、員工數:大陸150萬
1、總裁: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郭台銘是台灣著名的企業界人士,根據《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銘以55億美元的身價,在台灣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2、富士康集團在台灣省被稱為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高新科技企業。自1974年在台灣肇基,特別是1988年在深圳地區建廠以來,富士康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專業製造商。連續9年雄居大陸出口200強榜首;2011年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60位。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是專業生產8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
3、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擁有150萬名工人,
⑵ 富士康有多少員工在中國(2021富士康全國有多少員工)
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
富士康在中國擁有正式員工66.7萬人。
富士康曾經在中國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座巨型企業為蘇州、深圳、鄭州等多個城市的經濟增長帶來諸多推動作用。此外這些城市得益於富士康的入駐,也得以增設海量的就業崗位招攬人才。但如今中國和富士康的蜜月期可能要接近尾聲了,這座巨型企業正決心退出中國,前往越南進行投資建廠業務。那麼未來富士康退出中國之後,留存的80萬員工又將何去何從?
富士康現如今面臨著尷尬的處境,他們或將面臨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的問題。富士康在中國開設工廠的做法,一度讓美國掌舵人庫克頗為不滿。他決定用減少訂單的方式,脅迫富士康逐漸退出中國市場,前往東南亞地區開設工廠。並且庫克已經逐步增加同立訊精密的合作,將原有屬於富士康的訂單,轉交給這家新興代工廠生產。
庫克之所以要逼迫富士康撤出中國開設的工廠,主要是因為如今蘋果的市場布局變動。隨著東南亞國民收入不斷提升,蘋果有意在東南亞擴大原有的銷售市場。要打開東南亞市場銷路,自然而然要去當地開設工廠,如此也將會為其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成本費用。而富士康一直將中國工廠視為主力生產單位,讓蘋果不得不在貨物轉運過程中,承擔較為高昂的運輸費用。
這筆運輸費用的主要承擔者,仍舊是蘋果公司。庫克對於這筆開銷一直頗為不滿,他試圖通過削減富士康中國市場數量,來減少自己的總開支成本。而郭台銘遲遲不願撤出中國工廠,也讓庫克萌生設立新的代工合作夥伴來達到縮減成本的目的。據悉立訊精密正在同蘋果簽署大額代工訂單,未來兩家企業的聯系將會變得更為緊密,屆時富士康將著實面臨非常尷尬的處境。
富士康也意識到蘋果和庫克的意圖,試圖通過開設東南亞工廠,來配合蘋果公司擴張東南亞市場。可以看到富士康已經在越南投資超過11億元,未來這里將會建立起一批新的代工工廠,為當地老百姓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不過中國80萬員工如何處理,成為外界較為關注的話題。首先富士康明確中國市場的地位仍舊不容動搖。
除去同蘋果公司合作之外,事實上富士康同其他電子設備廠商同樣有著緊密的合作。這些企業的代工訂單數量仍舊巨大,富士康不可能僅僅只為滿足蘋果需求,便宣告關停中國境內其餘工廠。所以這些工廠仍舊會繼續保留,80萬職工也將會繼續在中國工作,無需擔心會出現裁員的問題。
對於郭台銘和富士康來說,即便現如今在市場上存有巨大的壓力,但是他們還是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工廠。中國逐步在全球工業占據優勢地位,成為世界上現存具有最完善工業循環體系的國家。這份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提供給富士康的。如若要退出中國市場,同國內電子企業的合作訂單將難以延續,這份巨大的蛋糕將會落入其他代工工廠手中。這對於富士康而言,同樣是不容接受的事情。
所以可以看到,無論富士康在越南進行多大規模的投資,郭台銘都不會宣告自己放棄中國工業這塊巨大的蛋糕。能夠看到經過數十年的耕耘,富士康已經在中國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管理幹部。如若撤出中國市場,這些人才也將很難繼續跟隨富士康轉移。
屆時這些人才將會流入國內本土代工廠內,屆時也將會成為富士康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些潛在的危險情況,也是富士康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家根本無需擔心80萬人的就業問題,反倒是富士康非常擔心自己的地位難以保持。
⑶ 全球十大員工最多的企業
1.沃爾瑪(Wal-Mart Stores)
員工人數:220萬人
所屬地:美國
行業:零售
銷售額:4,763億美元
市值:2,458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216,500美元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27個國家擁有近11,000家商場。公司由阿肯色州商人山姆•沃爾頓於1962年創建;沃爾頓家族持有公司50%的股份,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截至上一財年,該公司的全球雇員總數高達220萬人,其中約有140萬人在美國工作。除美國以外,沃爾瑪在墨西哥的業務規模也非常龐大,同時在加拿大的業務也在持續增長。沃爾瑪的海外營收高達1,365億美元,占總營收的29%。多年以來,沃爾瑪低薪僱傭過多兼職人員的做法一直飽受勞工問題 社會 活動家的詬病。
2. 鴻海精密集團(Hon Hai Precision Instry)
員工人數:110萬
所屬地:台灣
行業:電子
銷售額:1,332億美元
市值:473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120,000美元
鴻海精密集團是富士康 科技 (Foxconn Technology)的母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該公司是最大僱主榜單中唯一的一家 科技 公司。鴻海由首席執行官郭台銘於1974年創立,如今這家亞洲 科技 巨頭提供智能手機和顯示面板等各種產品的組裝服務,其客戶包括蘋果(Apple)、思科(Cisco)、戴爾(Dell)以及索尼(Sony)。蘋果公司是富士康的第一大客戶,為富士康貢獻了約40%的營收。今年早些時候,為滿足蘋果iPhone 6的生產需求,鴻海宣布在中國大陸僱傭10萬名員工,引發其在中國最大的一次招工熱潮。而2011年,鴻海曾提出在三年之內為工廠引進一百萬台機器人,取代人力工人。此前外界對公司工作條件的批評聲不斷,為組裝團隊引入機器人或許是公司為改善工作條件作出的嘗試。而三年之後,富士康又作出大規模的招工舉動,表明其自動化目標遠未實現。過去三年間,鴻海的雇員人數增加了超過27萬人。
3. 士瑞克保全公司(G4S)
員工人數:618,000
所屬地:英國
行業:安保服務
銷售額:116億美元
市值:63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18,800美元
士瑞克保全是全球第一大保安公司,其足跡遍布全球125個國家,由兩大保安巨頭公司Group 4 Falck與Securicor於2004年合並而成。如今,G4S是歐洲最大的上市僱主,擁有一貫出色的經營業績。G4S是全球領先的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商業和政府組織提供人員配備、項目管理、風險管理以及技術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服務,占其總營收的75%。該公司2013年的服務需求依然強勁,尤其是在新興市場的營收增加了16%。G4S也是非洲最大的私營企業,在非洲大陸29個國家中的員工數量超過11萬人。
4. 大眾 汽車 (Volkswagen)
員工人數:572,800
所屬地:德國
行業: 汽車
銷售額:2,615億美元
市值:1,013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456,600美元
大眾 汽車 報稱其2013年的全球 汽車 銷量達到973萬輛,在 汽車 行業可排到第二位,略高於排名第三的通用 汽車 (General Motors),距離排名第一的豐田 汽車 (Toyota)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這三家 汽車 企業中,大眾 汽車 的僱傭規模排在第一位,但是其經營效率稍微遜色:以其員工的人均營收來衡量,其生產力落後於其他兩家競爭對手。大眾集團在歐洲19個國家以及美洲、亞洲和非洲的8個國家共設有107個生產廠。每個工作日,大眾全球的57.28萬名員工可以生產39,350輛 汽車 。
5.中國石油(PetroChina)
員工人數:544,083
所屬地:中國
行業:石油與天然氣
銷售額:3,510億美元
市值:2,256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645,000美元
中國石油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公司,在全世界最有價值的能源公司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該公司於1999年成立,是國營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該集團公司持有中國石油86%的股份。該公司有半數員工從事勘探與生產工作,其他則負責營銷和煉油。該石油巨頭在過去5年內的員工數量增加了13%,新增崗位6.6萬多個。在生產力方面,中國石油的人均銷售額比其競爭對手中國石化(Sinopec)低56.6萬美元。
6.金巴斯集團(Compass Group)
員工人數:506,699
所屬地:英國
行業:餐飲服務
銷售額:274億美元
市值:270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54,000美元
金巴斯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合約餐飲服務公司,其90%的營收來自英國以外的50多個國家。該公司每年為5萬個地點(如辦公樓、學校、 體育 場館等)提供40億份餐食。金巴斯的北美分公司雇員占總員工數的40%,創造的收入占總營收的47%。過去5年內,金巴斯集團的員工人數增長超過30%,新增崗位超過11.8萬個。
7.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員工人數:496,365
所屬地:中國
行業:銀行
銷售額:1,154億美元
市值:1,504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232,000美元
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並稱中國「四大」商業銀行。在這四大銀行中,中國農業銀行的職員最多,市場佔有率最大——在全國擁有23,547家分支機構,但是人均銷售額卻是四家銀行中最少的。農業銀行於2010年上市,當時在香港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221億美元,創下了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這一記錄直到今年才被阿里巴巴的250億美元打破。
8.ISS集團(ISS A/S)
員工人數:464,183*
所屬地:丹麥
行業:商業服務
銷售額:140億美元
市值:51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30,100美元
ISS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潔公司,公司於2014年3月上市,創下了丹麥國內近20年首次公開募股的融資記錄。ISS集團於1901年在哥本哈根成立,當年只是一個擁有20名夜間保安人員的小型安保公司。此後,其服務越來越多元化,逐漸涵蓋了保潔、餐飲、物業和設施管理等各項內容。ISS集團並不算是全球知名企業,但是有兩點引人矚目:ISS不僅僅是全球最大的僱主之一,而且其員工流動率僅為52%,遠低於設施服務領域的平均水平65%。
9.中國工商銀行(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員工人數:441,902
所屬地:中國
行業:銀行
銷售額:1,488億美元
市值:2,307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336,700美元
中國工商銀行(ICBC)是中國「四大」商業銀行中第二家上榜的銀行。從營業額、利潤、資產和市值等指標來衡量,工行是中國最大的銀行,同時其生產效率也位居前列。在2006年的首次公開募股中,工行募集了219億美元的資金,創下當時的世界之最,直至農業銀行於2010年首次公開募股,這一記錄才被超越。工行龐大的規模推動了該銀行對大量員工的需求:其業務覆蓋六大洲,全球的網點超過19,000個,為470萬企業客戶和4.32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10.麥當勞(McDonald』s)
員工人數:440,000
所屬地:美國
行業:餐飲服務
銷售額:281億美元
市值:919億美元
人均銷售額:63,900美元
麥當勞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也是美國第二家上榜的企業。其員工總數包括在企業辦公室和公司自營餐廳的雇員,但是不包括29,179家特許經營餐廳的員工。雖然其品牌價值不容估量,但是麥當勞正在全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增長乏力、菜單擴張、勞工問題、中國的食品質量事件、俄羅斯的餐廳被迫關閉,以及美國的需求放緩等等。該公司的調整策略包括計劃在其餐廳安裝自助點餐亭和推行手機下單——此舉雖然可以提升經營效率,但是將減少員工人數。
轉載:財富中文網
⑷ 鴻海集團有多少員工
根據《財富500》2008年公布的資料是550000人。
⑸ 富士康各地工廠有多少員工
北京時間6月11日上午消息,富士康周日表示,針對此前美國監督機構對其中國某工廠工作環境的批評,公司正在著手調查,該工廠正在為亞馬遜公司製造設備。
亞馬遜表示,它在3月份調查了該工廠,發現加班和僱傭派遣工問題確實是亟待解決。
亞馬遜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我們立即要求富士康衡陽工廠制定糾錯方案,詳細說明他們對發現問題的整改措施。我們定期評估,監測其執行情況是否遵守供應商的行為准則,致力於確保上述問題得到解決。」
而富士康對此回應道:「公司努力遵守所有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並定期進行審計。如果發現違規行為,將立即糾正」。
本文來源:財經網
⑹ 大陸富士康員工人數是多少全球富士康人數是多少
1.大陸大概是80多萬吧,在深圳就有2個廠,龍華有35萬人,觀瀾十幾萬吧。海外大概是10幾萬, 全球員工總數超過120萬人,一個血工廠, 富士康創立於1974年,富士康企業在總裁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以恢弘的氣度立下透過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使全人類皆能享有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3C)產品成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業願景。
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創具備機光電垂直整合、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優勢的3C代工服務「eCMMS」商業模式;以堅定及無私的理念貫徹謀富士康是全球3C代工領域最大又成長最快的國際科技集團,主要上市成員已於亞洲及歐洲的證交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及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集團全球總市值超過700億美元,布局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員工總數超過120萬人,並全球共取得超過15,300件專利。
(6)鴻海集團中國有多少工人擴展閱讀: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全球布局策略為「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兩地研發」組建研發團隊和研究開發實驗室,掌握科技脈動,配合集團產品發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戶產品發展所需,進行新產品研發,創造全球市場新增長點。
「三區設計製造」的布局重點,以中國大陸為中心,亞美歐三大洲至少設立兩大製造基地,結合產品導入、設計制樣、工程服務和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質的垂直整合製造優勢,提供給客戶最具競爭力的科技產品。求員工、客戶、策略夥伴、社會大眾及經營層的共同利益之高標准公司治理
⑺ 中國集團公司員工排行榜(人數多的)
有人知道「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員工人數有多少嗎?是整個集團的,大概也行! 20000人左右
⑻ 深圳龍華富士康有多少員工啊
27萬人的"紫禁城" "深圳郊外,一家工廠規模之大可躋身世界前列。在幾十座廠房中,蘋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個人電腦、摩托羅拉的行動電話正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報道中稱,位於深圳市寶安區龍華的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約有員工27萬人,相當於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總人口。 事實上,富士康龍華基地已經變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同時還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合同生產商。在過去的10年裡,鴻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 位於深圳市寶安區龍華的佔地約1平方英里的龍華科技園區,被視為郭台銘企業帝國的核心。這個生產基地四周均有高牆環繞,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 在龍華基地,職工宿舍、消防隊、醫院、游泳池、餐館、銀行、雜貨店和網吧一應俱全,10處大型員工食堂每天提供15萬份以上的午餐,每頓午飯要用掉10.6噸大米。用工高峰時每天招聘的新員工多達3000人,光保安就有1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