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大科技掐住了我們的脖子:光刻機、蒸鍍機、航空發動機
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猛,即使如此,在某些高端技術方面,我們還遠遠落後。其中代表的就是:光刻機,蒸鍍機,航空發動機。
光刻機是製造晶元必不可少的設備,擁有先進的光刻機是製造高性能晶元的基礎,然而,目前高端光刻機全部掌握在外國人手裡,代表的有荷蘭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
而ASML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EUV光刻機,能製造7nm的晶元,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正是因為擁有ASML的光刻機,掌握著目前最先進的晶元製造能力。
日前,上海微電子宣布28nm光刻機研發成功,並將在2021-2022年交付國內首台28nm浸沒式光刻機,這意味著國產光刻機工藝從以前的90nm一舉突破到28nm。然而,這與世界ASML的光刻機至少還差距3代,中國的光刻機研發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
隨著2017年蘋果首次在IPHONEX上採用OLED屏幕,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選擇在自家的手機上裝配OLED屏幕,OLED憑借省電、高對比度、可折疊等優勢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相信OLED屏幕必將逐步取代LCD,成為手機屏幕的首選。
OLED屏幕製造的關鍵設備正是蒸鍍機,蒸鍍機的工作就是把OLED有機發光材料精準、均勻、可控地蒸鍍到基板上。Canon Tokki能把有機發光材料蒸鍍到基板上的誤差控制在5微米內,這是什麼概念?1微米相當於頭發直徑的1%。沒有其他公司的蒸鍍機能達到這個精準度。買到Canon Tokki的設備就如同得到了一張生產OLED面板的「入場券」,三星正是憑著擁有tokki蒸鍍機,佔領了目前超過90%的OLED屏幕出貨量,而國內面板企業京東方也因為買到一台tokki蒸鍍機才實現了OLED的量產。
目前國內也是沒有廠商能製造如此高精度的蒸鍍機。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集中體現。航發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門檻相當高,具有獨立研製先進航發的國家更是很少,就拿印度來說,印度研發卡佛里渦扇發動機花了25年,砸了33億美元,設計指標一降再降,卻始終拿不出成果。
世界范圍內,英、法、俄羅斯、烏克蘭能算得上是航發強國,而實力最強的還是美國——三大航發巨頭中的普拉特·惠特尼與GE都來自美國。具備研發、製造和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一般都不輕易出口自己的技術,只出口發動機成品,有的甚至連維護都需要送回原產國。
『貳』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哪裡,終點又在哪裡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長安或洛陽,終點在大秦。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演變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自漢朝開始,中國與馬來半島就已有接觸,尤其是唐代之後,來往更加密切,作為往來的途徑,最方便的當然是航海,而中西貿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這就是我們稱為的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是絲綢,所以大家都把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的出口漸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還由於輸入的商品歷來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稱作「海上香料之路」。
『叄』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為什麼還會被光刻機卡住脖子呢
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聯合國認證的在全世界范圍內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門類的國家。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為什麼還會被光刻機卡住脖子呢?
光刻晶元
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什麼14nm光刻機、5nm光刻機,我們看到的也只是xx納米的工藝研發成功而並非光刻機。
『肆』 絲綢之路的發源地是在哪裡
絲綢之路的發源地是西安。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伍』 中國的第一條絲綢之路是在哪裡
1.「海上絲綢之路」從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泉州、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陸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
『陸』 當前中國有能力自己生產光刻機嗎
當前中國有能力自己生產光刻機,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通過十七年的「卧薪嘗膽」,持續攻關,基本掌握了高端光刻機的集成技術,並部分掌握了核心部件的製造技術,實現了「用中國人的光刻機造中國芯」的夢想。
光刻機是一個由幾萬個精密零件、幾百個執行器感測器、千萬行代碼組成的超復雜思維系統,要製造出光刻機,不僅僅需要科學技術上的攻關突破,還需要將大量的技術集成起來。
(6)中國光刻之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高端的投影式光刻機可分為步進投影和掃描投影光刻機兩種,解析度通常七納米至幾微米之間,高端光刻機號稱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世界上已有1.2億美金一台的光刻機。高端光刻機堪稱現代光學工業之花,其製造難度之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製造。
國外品牌主要以荷蘭ASML(鏡頭來自德國),日本Nikon(intel曾經購買過Nikon的高端光刻機)和日本Canon三大品牌為主。位於我國上海的SMEE已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投影式中端光刻機,形成產品系列初步實現海內外銷售。正在進行其他各系列產品的研發製作工作。
『柒』 中國的絲綢之路經過了哪些地方
所經重要城市:西安、寶雞、西寧、天水、定西、平涼、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哈密、烏魯木齊、石河子、伊寧、樓蘭、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若羌、且末、和田、葉誠、喀什。
沿途美景:秦兵馬俑、半坡村、大雁塔、華清池、敦煌莫高窟、拉卜楞寺、炳靈寺、麥積山、河西走廊、嘉峪關、白塔山、白雲觀、青海湖、鳥島、塔爾寺、日月山、倒淌河、龍羊峽、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拉千佛洞、克孜爾尕哈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樓蘭古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哈密王陵、博斯騰湖、鐵門關、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等。
『捌』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線在哪裡
絲綢之路是指從洛陽出發經長安(西安)、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歐洲,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最初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謇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為起點,最遠到達西亞諸國的陸上貿易通道,到東漢時班超再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並將路線東端延伸到東漢京師洛陽,西端延伸到歐洲(羅馬),這是目前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東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8)中國光刻之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
自從張騫和班超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製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
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將張騫開辟行走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