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肝性脊髓骨病中國有多少人

肝性脊髓骨病中國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9-14 21:51:28

『壹』 肝性脊髓病能看好嗎

【肝性脊髓病】,又稱門-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並發的一種特殊類型的神經系統並發症,以緩慢進行性痙攣性截癱為特徵,脊髓側索和後索脫髓鞘病理改變為主。多見於手術或自然形成門-腔循環分流,大多數病例與肝性腦病並存,往往脊髓症狀被嚴重的腦病的意識及運動障礙所掩蓋而不能做出診斷,直至病理檢查時才發現脊髓後索、側索的脫髓鞘改變。要想根治這種慢性疑難病,不僅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耐心、毅力,更需要有循證醫學(慎重、准確和明智地應用目前可獲取的最佳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師個人的專業技能和長期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觀和意願,完美地將三者結合在一起,制定出具體的治療方案)的科學態度,不迷信廣告和權威,大膽嘗試新療法,才能徹底痊癒。

『貳』 小心肝!我國慢性肝病患者或超4億人,肝癌發病率有多高

據統計,全球每年肝癌病人大概100萬左右,我國肝癌患者大概佔55%。

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其主要原因與飲食習慣、寄生蟲、肝病惡化、遺傳基因等等有著直接的關系。

年齡在40歲到45歲之間的人群是肝癌的高發人群,且男性多於女性,男性肝癌的發病率比女性要高3~4倍。

4、不要亂用葯物

亂用葯物也是導致肝臟類型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國雖然已經逐漸普及了用葯知識,但依然有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亂用葯物,例如有些人在感冒的時候經常同時使用幾種感冒葯,這種方法就是最傷害肝腎系統的方式之一,所以在此建議大家想要用葯的時候,一定要在醫生的囑咐下用葯。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主要因素之外,生活當中也應該多注意保護我們的肝臟,比如保持合理的運動、多喝水、少生氣、多吃綠葉蔬菜或水果等等,都是對肝臟有好處的。

『叄』 我國現有乙肝病毒攜帶者有多少人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國確定的今年的肝炎日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范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約有7000萬例,其中近九成未得到治療。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共同面臨的衛生挑戰,其中乙肝和丙肝影響到全球3.25億人,每年導致140萬人死亡。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報告病例數第一的乙類傳染病,近年來雖然通過實施預防接種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策略,兒童乙肝的病毒感染率顯著下降,但由於病例基數大,乙肝防控仍然存在不少難點。

(3)肝性脊髓骨病中國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八成以上肝癌與乙肝相關

乙肝由於起病隱匿,病情進展較慢,往往被忽略,但專家表示,科學研究證明我國80%的肝癌和乙肝相關。

目前,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我國每年現死於肝硬化肝癌的病人超過30萬。

但通過對乙肝病人有效規范的核苷類葯物和干擾素類的抗病毒治療,死亡人數至少可以降低50%。因此專家倡議公眾早診早治,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嚴重肝病的發病率。

『肆』 肝性脊髓病的病因

肝性脊髓病發病原因不明,通常肝性脊髓病半數是由門脈性肝硬化引起,1/3系病毒性肝炎所致。一般認為可能與肝解毒功能障礙、血氨增高造成腦組織代謝障礙等有關。此外,與蛋白代謝過程中形成與兒茶酚胺結構相似的假介質,干擾了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介質的正常傳遞有關。肝性脊髓病多見於有多次肝性腦病發作、施行門脈分流術及部分胃切除術患者。

『伍』 全球一半肝癌患者是中國人,想要遠離肝癌需要做好什麼

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是中國人,這也是因為和喝酒有著一定的關系,所以想要遠離肝癌就需要控制喝酒,酒精是導致肝硬化的一個主要因素,而肝硬化又是肝癌的主要風險因素,那我們中國又是以飲酒文化為主,很多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喝酒,而過量的飲酒又會導致肝硬化,慢性中毒是肝臟損傷的殺手,所以這也在無形當中就會增加患上肝癌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控制飲酒量。

最後肝癌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就意味著肝癌可能離自己也不遠了,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等到發生肝癌之後才來後悔。

『陸』 中國健康比例多少

一、中國人健康大數據概況

中國高血壓人口有1.6----1.7億人

高血脂的有將1億多人

糖尿病患者達到9240萬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萬-----2億人

血脂異常的1.6億人

脂肪肝患者約1.2億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千手觀音》23位主要演員中19位都是因葯物不良反應導致聾啞

英國研究證實:有85%的葯品是無效的,對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盡量減少醫療干預。

美國研究證實:高度發達的現代醫學體系與人的健康沒有太大關系。

美國研究證實:有30%---40%的手術根本不需要做!

美國研究證實:與美國人健康壽命相關的因素中,只有10%跟醫療相關!導致美國人健康壽命延長30年中,有25年與醫學沒有關系。

四、健康大數據·中國每天有720個缺陷兒出生

2006年9月12日是我國首個「預防出生缺陷日」,同年監測顯示,每隔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出生,相當於每小時30個,每天720個!

五、中國青少年健康大數據

80%學生早餐營養質量較差

青春期貧血的發病率達38%

全國肥胖兒中脂肪肝發生率40—50%

小學生近視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學生80%

中國7個城市中小學生早餐行為調查

調查顯示:我國超過80%學生早餐營養質量較差,均沒有達到國家標准!

中國青少年青春期貧血的發病率達38%。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調查:

目前中國2.7億在校生蛋白攝入量,僅為標準的65%。

鐵、鈣、鋅嚴重不足,維生素A的攝入量僅為標準的15%。

青春期貧血的發病率達38%。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學肥胖檢出率為19.5%,其中10%出現脂肪肝,而全國肥胖兒中脂肪肝發生率40—50%。

2型糖尿病發病率20年間增長了11—33倍。

教育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

小學生近視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學生80%

沿海城市高中畢業生視力低下率85%

高度近視率呈急劇上升趨勢

六、中國老年人健康大數據

2020年,我國進入老齡化嚴重階段!

骨質疏鬆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七位。

6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為56%,女性發病率為60—70%。其中骨折率發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醫療費用按最保守的估計需要人民幣150億。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達2400多萬,平均每7秒增加一個,中國老年痴呆患者約佔全世界病例總數的1/4,平均每年增加30萬的新發病例。

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時,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2003年我國未富先老,人均GDP為1000美元。

老齡化進程:

法國115年;

瑞士85年;

英國80年;

美國60年;

中國18年。

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時,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

2003年我國未富先老,人均GDP為1000美元。

專家提醒

不要總以為疾病離我們很遠,更不要讓健康埋有隱患。

我們已經有太多的朋友,太多的親人被疾病、被癌症奪去了鮮活的生命。

要知道,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很容易防治的,長期失治才會加重惡變,以致喪失生命。

有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才能早預防、早治療,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很多重大疾病都是從輕度重疾開始的!

戰國時代有一名醫叫扁鵲,醫術非常高明,受到魏王的接見,扁鵲說自己的醫術比不上中兄,中兄的醫術比不上長兄。

魏王很奇怪,說:「那為什麼你的長兄默默無聞,你的中兄只是小有名氣,而你卻名貫四方呢?」

扁鵲回答:「我的長兄總是治病於發病前,我的中兄治病於發病初期,而我卻治病於病情惡化之後。」

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更重要,事中控制比事後控制更重要,對付危機(病情惡化)的最好方法是不陷入危機(病情惡化)。

做好事前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是1,妻子、孩子、位子、票子、房子、車子……是0,0在多,1沒有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看完以上數據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其實,人一生的追求不外乎財富增長、事業成功、愛情美滿、家庭幸福……但無論我們追求多少、擁有多少,如果失去健康,一切都將沒有了意義。所以,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親朋,保健養生從現在做起!

這種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只是一個故事,我們看一看,聽一聽也就過去了,如果不幸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就是一個事故了;到時候連累的還是自己至親至愛的家人。

『柒』 肝性脊髓病能治好嗎

不能不正確治療恢復改善肝功能,就沒有使脊髓恢復的可能。因肝性脊髓病是肝不能解毒毒素進入血液後循環到脊髓導的脊髓損害。故治療恢復肝性脊髓病需要脊髓並肝功能同時治療才能有效,提示,一但脊髓損害就不可能完全恢復。治療不當必會導致痙攣性截癱。需助發來病史,病歷,原始磁共振照片為你會診指導。

『捌』 誰知道「多發性硬化」這個病在中國有多少人

多發性硬化主要發生在20歲至40歲的青年成人,在兒童比較少見。在國外最早記載有兒童多發性硬化的文獻發表於1922年,專項的臨床研究文章最早發表於1958年,相關流行病學資料最早出現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據估算在多發性硬化發病率為50/10萬的高發區,15歲或16歲前發病者佔2.7-5.6%,以此推斷多發性硬化在兒童的發病率在1.25-2.5/10萬。國外曾有學者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患者中10歲以下發病者佔0.2-0.7%。曾有作者報告生後13月發病者,發病的性別比同成年人一樣,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為2.1-3:1。國內尚無類似調研報告。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青、中年多見,臨床特點是病灶播散廣泛,病程中常有緩解復發的神經系統損害症狀。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也就是說它的病變位於腦部或脊髓。我們的神經細胞有許多樹枝狀的神經纖維,這些纖維就像錯縱復雜的電線一般,在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組織成綿密復雜的網路。大自然很巧妙的在我們神經纖維的外麵包裹著一層叫「髓鞘」的物質,髓鞘不僅像電線的塑料皮一樣讓不同的電線不致短路,同時人體的髓鞘還可以加速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
當這些髓鞘被破壞後,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就會變慢甚至停止。多發性硬化症就是因為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大小不一的塊狀髓鞘脫失而產生症狀。所謂「硬化」指的是這些髓鞘脫失的區域因為組織修復的過程中產生的疤痕組織而變硬。這些硬塊可能會有好幾個,隨著時間的進展,新的硬塊也可能出現,所以稱作「多發性」。
此病的症狀端視其所影響的神經組織而定,患者可能出現視力受損(視神經病變)、肢體無力、平衡失調、行動不便、麻木、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暈眩、大小便機能失調等症狀,這些症狀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這些症狀可能會減輕或消失,消失後也可能再發作。是否會產生新的症狀或是產生新症狀的時機則無法加以預測。
對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髓鞘的病變則有許多不同的理論,一般認為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說我們的免疫系統錯把髓鞘當成外來物質而加以破壞。個人體質或病毒都有可能促成這種免疫反應;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找不出那一種病毒可確定為此病的元兇。總之,其病因到目前為止仍是一個謎。
雖然到目前為止根治多發性硬化症的葯物尚未被發現,但是對於控制病情及疾病所帶來的後遺症仍有許多的治療方法。對於疾病所帶來的症狀如僵硬、痙攣、疼痛、大小便機能失常等,合並葯物及復健的治療都可使症狀改善。皮質類固醇可用來治療急性的發作;近來則有貝它干擾素對於減少復發的次數及復發時嚴重程度的報告。許多醫師也發現,抱持著樂觀態度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往往能享受更豐富的生活,及更容易得到症狀的改善。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臨床症狀復雜多變,病程呈自然緩解與復發的波動性進展,感染、過勞、外傷、情緒激動對本病的發生可能有一定的關系。因病損部位不同,臨床徵象多種多樣。常見者有:
1.精神症狀:可表現欣快、易激動或抑鬱。
2.言語障礙:小腦病損引起發音不清、言語含混。
3.顱神經及軀體感覺、運動、植物神經系統均可受損,依據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二、體檢發現
1.顱神經損害:以視神經最為常見,視神經、視交叉受累而出現球後視神經炎。除視神經外,動眼神經、外展神經、聽神經也可受累而出現相應的體征。
2.感覺障礙:多由脊髓後索或脊丘系斑塊引起。表現為麻木、束帶感,後期可出現脊髓橫貫性感覺障礙。
3.運動系統功能障礙:錐體束損害出現痙攣性癱瘓,小腦或脊髓小腦束損害出現小腦性共濟失調。
4.少數病人出現尿瀦留或尿失禁。
三、輔助檢查:
1.腰穿CSF檢查:壓力多正常,蛋白含量增高,以球蛋白為主。
⒉腦電圖可異常。
⒊視、聽神經誘發電位異常。
⒋頭顱CT或MRI可見病損部位有斑塊異常信號。
【治療措施】
常採用治療有:
一、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可緩解症狀。甲基強的松龍1g/d靜滴,5-7天後改為強的松30-40mg/d頓服,逐漸減量直至停葯。硫唑嘌呤(2mg/kg/d)長期治療(平均2年)對控制病情有效。
二、神經營養葯物:胞二磷膽鹼(250mg肌注1次/d)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DFGF1600u 肌注1次/d)可酌情選用。
三、對症治療:對痛性強直發作、三叉神經痛、癲癇發作者可用卡馬西平0.13次/d,痙攣者可給安定等。
四、蜂針療法: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奇特的神經系統疾病,多發於20~40歲的中青年人,目前病因仍不詳。有些證據表明,它是病毒慢性感染引起的,使對神經起絕緣作用的脊髓鞘受到損害,導致腦和脊髓的神經束產生錯誤的神經傳導。多發性硬化症的初期不易被檢查出來。如視力模糊或復視等,常見的症狀有一定部位的肌肉僵硬,乏力、喪失控制能力,四肢異常疲勞、行走困難,頭暈,膀胱控制失調,觸覺、痛覺和溫熱感覺紊亂等,每個症狀出現後又會消失。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相繼發生,或繼續惡化,最後可使患者吞咽困難。致殘及卧床不起。目前還沒有治療這種疾病的特效葯物。
美國蜂療專家姆拉茲(1993年)報道,他用蜂蟄治療兩名患多發性硬化症的婦女(年齡42歲),以後他又治療了數例該病患者,療效都很好。他指出疲勞是多發性硬化症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經過蜂針治療以後,這種最初的症狀消失。其它症狀有的隨後很快消失,有的需要很長時間才治癒。
倫納德等人(1986年)在肌強直畸形病人的肌肉中曾檢測出蜂針液神經肽(蜂針液明肽)的受體,這可能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蜂針液的一些成分,如肥大細胞脫顆粒肽及蜂針液神經肽,有與具有高度親和力的神經及肌肉膜的受體結合的能力,這樣的分子在葯理上可作探針用,即這種物質可用於特殊蛋白質的定位。

『玖』 中國有多少乙肝患者

據權威統計,目前我國有慢性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2億,慢性乙肝病人約3000萬。僅從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數字來說,差不多就是全國人民十有其一。

他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會忘記加上同一個要求——「保密」。他們通常比較樂於接受文字、聲音的間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們的隱憂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社會的壓力。

一個正讀研的乙肝患者說,令他難以置信的是,有個不知內情的研究生朋友,當著他的面說,得了乙肝的人都該殺。而另一個同病者在學校親眼目睹,一個剛被公開的患上乙肝的學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本報記者曾寫過一個叫王萬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資讓從未出過遠門的他出國旅行,遊客們的恐懼幾乎變形:同行的兩個旅客為了爭一個遠離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讓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來後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萬民的照片。

一個患者對此憤憤不平:日常使用的錢幣難道沒沾上病毒,為什麼人人都如此喜歡?

一項在北京、廣州、上海對808人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40·5%的人回答不知道乙肝或不能確定地回答提問。當被問至如何感染,常識缺陷更為明顯,有72·5%的人回答不正確。

北京解放軍302醫院的劉士敬博士認為,社會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認識存在盲目沿襲的偏見。人們對乙肝的傳染性過分恐懼。實際上,在我國,乙肝傳染的主要途徑是垂直傳播,即由於血緣關系而一代一代傳染下去,這種情況佔50%以上;另外一種途徑是醫源性的血液傳播,如注射、針灸、鑲牙時消毒不徹底,佔30%—40%;其他情況,如性接觸、密切生活接觸、蚊蟲叮咬等,原因還不太明確。302醫院曾做過一次調查,263對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後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此外,大部分成人可憑借自身的免疫力將病毒拒之體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與年齡成反比,新生兒和嬰兒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幾率僅為2%。

乙肝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實際的戀愛婚姻狀況卻脆弱不堪。糾纏過許多病友的一個問題是:該不該告訴戀人自己的病情。

小陳是「大三陽」,肝功能正常,他選擇了隱瞞。因為女友在認識他的第二天就追問過他是不是乙肝患者。她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親患了乙肝、獨住一間黑屋子如囚禁般的陰影里。感情日深,小陳終於如實相告,恐懼令女友決然而去。

另一位「小三陽」患者在女友離去後,到網上「戰勝乙肝」論壇里發帖公開女友的電子信箱,苦苦哀求專家發信給她,替他說幾句話。在他的女友看來,乙肝一定會肝硬化,然後肝癌,然後死去。

一位患病網友屢次碰壁後,竟在網上貼出徵婚啟事:非乙肝患者不娶!

2000年9月,在西安召開的第10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上,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修訂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方案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是指表面抗原呈陽性,但沒有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專家們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有權結婚,但在婚前檢查時應將此情況告知雙方,婚前檢查其配偶,如果肝功正常,表面抗體已呈陽性者,可立即批准結婚;如果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配偶乙肝病毒「二對半」五項全陰,則應注射乙肝疫苗,待3至7個月後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後再結婚。無論母親或父親攜帶表面抗原,其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都必須及時注射乙肝疫苗,並在產後1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分別強化一次。對於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則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最好加註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研究顯示,經預防接種後,對新生兒的預防保護在95%以上。

該方案同時指出,對這類攜帶者不應按現症肝炎病人處理,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

現實是,許多大企業、大公司特別是合資企業招聘人員和政府部門招聘公務員,都要檢查乙肝兩對半指標,不少優秀人才就因為是攜帶者而被拒之門外。一個在當地公務員應屆招考中名列第一的高材生,體檢查出已攜帶乙肝病毒後風光不再,最後做起了騎摩托車在大街上搭客的生意。

還有一些高校漠視教育部和衛生部門的相關規定,強令攜帶乙肝病毒的學生休學,要求待乙肝核心抗原轉陰後,才能復學。而科學研究顯示,慢性乙肝病毒標記物中的核心抗原的轉陰是幾乎不可能的。

一些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大學生會問到一個無奈的問題:採用什麼方法可以瞞過用人單位通過體檢?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劉耕陶教授希望,有關行政人事部門能夠體察民情,適當放寬政策。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肝病學會制定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管理指南(草案)》指出:乙肝病毒不會通過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傳染給他人,因此在工作場所不敢同室工作、不敢同坐一桌、不願同看一份報紙、文件,不敢交談甚至疏遠、歧視、恐慌,都是不必要的偏激情緒和行為。劉士敬博士介紹,像這樣規范性操作性強的指南目前還不多見,它不具有強制性,影響力也很低,但畢竟代表醫學界對乙肝認識的新起點以及攜帶者、患者的心聲。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考慮制定法規,保護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權益。

據劉士敬博士介紹,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台灣、香港,比中國大陸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卻沒有任何限制。

專家的意見是,理智地進行預防,做好乙肝疫苗接種的普及工作,是從根本上減少肝炎發生率的有力措施。據介紹,1992年開始,我國在計劃免疫里列入了乙肝疫苗,但它不像天花、霍亂、脊髓灰質炎等疫苗一樣強制接種。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新生兒100%接種了疫苗;但是,縣、鄉一級的情況很不理想,一項調查表明,全國范圍內接種了乙肝疫苗的只佔1/3。

瘋狂的乙肝葯物廣告

如何識別欺騙性宣傳;現有治療手段的局限與誤區;正確的治療途徑

采訪中,令許多乙肝患者憤怒起來的是乙肝葯物廣告:基因治療說、獨特成分說,甚至來自神秘地域的近乎巫術的廣告鋪天蓋地。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葛蘭素威康公司到廣州推介其研製的乙肝新葯「賀普丁」(拉米夫定)時,絕口不提「陽轉陰」這個患者極其關注的「療效」,也不說什麼有效率、治癒率,只是表明該葯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減輕病毒對肝臟的損害,有望避免肝癌發生,如此而已。有患者請教「陽轉陰」問題,回答是:「小三陽」轉陰,目前醫學界還做不到。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司流通處處長李勤女士告訴本報記者:早在1995年國家頒布的《葯品廣告審查標准》中,明確規定葯品廣告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保證,不得利用國家機關、醫葯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或專家、學者、醫師、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今年初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又加進了「葯品所標明的適應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按假葯論處」和「對違法發布虛假葯品廣告的廣告主,一年之內不予受理其葯品廣告申報」的內容。在我們實際接觸的眾多葯物廣告中,肝炎類確實最為混亂,擅自更改廣告允許發布內容現象仍十分嚴重。葯監部門多在做「無用功」。

署名「宏觀」的一位醫生集多年經驗,在《健康報》上分析了此類廣告的幾個標志性特徵:能使表面抗原(HBsAg)轉陰(據著名傳染病專家徐道振教授說,誰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達到10%,即有資格獲諾貝爾獎);能使所有抗原轉陰、抗體轉陽;能徹底清除或殺死乙肝病毒;新創「學說」或「理論」;廣告吹得天花亂墜,但在正規醫院卻難覓其蹤。

如果不幸患上乙肝,患者治療的出路何在?

專家指出,首先,有「大三陽」或「小三陽」並不意味著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採取治療,要根據是否有肝損傷和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因為這二者都只能反映體內病毒的存在狀態,或反映傳染性的強弱,而不能反映肝損傷的嚴重程度。由於病毒的復制水平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不直接相關,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損傷嚴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損傷輕。或者說,「大三陽」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陽」者病情不一定輕。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專家告誡,首先要明確自己處於什麼狀況,慢性肝炎有4種階段,即輕度、中度、重度和重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多數患者處於輕度的階段,這時患者一定要找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用葯要少而精,用夠療程,嚴密監測,定期復查;不能亂用葯,用葯時也要注意其適應症,例如干擾素在中國只適合部分患者使用,由於血緣關系而感染上的患者服用干擾素是無效的,拉米夫定療效比較突出,但也無助於改變或消除病毒攜帶狀態。

復旦醫學院、上海基因免疫與疫苗研究中心主任熊思東教授認為,目前國際上就乙肝致病的關鍵機理沒有達到清醒的認識,這給國內魚龍混雜的所謂新葯紛紛打著「攻克乙肝」的幌子以可乘之機。重建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是解決乙肝慢性感染的更根本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按照這一新的思路,他們研製了以消除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為目的的新型生物制劑——固相基質抗體原復合物,並已獲准進行臨床試驗。

劉耕陶教授認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有相當一部分可能一生帶著病毒,而肝功正常。目前國內外還沒有一種得到公認的、能使表面抗原轉陰的葯物,一味追求轉陰而服用大量治療性中西葯物只會增加肝臟負擔或招致不良後果。對乙肝病人來說,使轉氨酶恢復正常有效率50%以上,或e抗原轉陰率30%左右的葯物是有的,但停葯後復發率高,價格高,長期注射給葯也不方便。部分肝炎防治醫務人員不管病毒復制指標是否陽性,一律用抗病毒葯物;或對病人進行「立體戰術」,同時應用10餘種葯物,靜滴、肌注、口服、外用一起上,這種做法有害無益。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清理不合格的「醫療點」和「專治肝炎」的場所。患者則需繼續注意自我保護及定期復查,「三分治七分養」,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規律,適當的身心鍛煉,保持樂觀的情緒,飲食清淡,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名詞解釋

乙肝「二對半」

指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體)、HBe(e抗原)、抗—HBe(e抗體)、抗—HBc(核心抗體)。另外,乙肝檢查單上還會出現HBc(核心抗原)。HBV(乙肝病毒)顆粒的外膜稱作表面抗原,內核分為核心抗原和e抗原。

乙肝病毒攜帶者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出:HBsAg攜帶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HBsAg陽性,但無肝炎症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

「小三陽」與「大三陽」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標「兩對半」化驗中,老百姓習慣把HBsAg、HBeAg、抗—HBc這3項同時陽性者稱為「大三陽」。把HBsAg、抗—HBe、抗—HBc這3項同時陽性者稱為「小三陽」。

『拾』 數萬人的脊髓損傷治好了,竟是用了它

脊髓損傷患者必須及時治療,早期正確治療直接關繫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復程度,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急性期治療
脊髓損傷傷後6小時是關鍵期,24小時內為急性期,要遵循ABC搶救原則,即維持呼吸道通暢、恢復通氣、維持血循環穩定。中上頸椎損傷時,可導致呼吸肌麻痹從而出現呼吸困難,應及時進行氣管切開,用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還要注意復發傷的發生。
針對脊椎骨折和錯位,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顱骨牽引、手法復位、手術減壓復位內固定。
一般治療
脊髓損傷患者,應卧床休息。
葯物治療
類固醇激素
大劑量應用是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的首選,常用的如甲基潑尼松龍,能夠上調抗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減輕氧化應激反應,提高神經細胞的存活度的作用。
脫水劑
治療脊髓水腫,常用的有甘露醇、呋塞米。
改善微循環葯物
調整微循環,改善脊髓內部的微環境,促進受壓脊髓的血液供應。
神經營養葯物
可促進軸突再生,保護神經細胞,促進脊髓修復,常用的有維生素B12等。
手術治療
頸椎損傷
手術名稱
椎板減壓術。
適應症
頸椎後部結構受損且神經壓迫來自後方。
胸腰椎損傷
手術名稱
前路減壓術、後外側減壓術。
適應症
前路減壓術:適用於椎管前方受壓且有進行性加重的神經損傷,屈曲型壓縮骨折患者。
後外側減壓術:適用於椎管後方受壓。
脊髓圓錐和馬尾損傷
手術名稱
後方切開復位術、椎板切除術、減壓術。
適應症
骨折脫位所致圓錐受壓、損傷,馬尾神經斷裂患者。
開放性脊髓損傷
手術名稱
清創術、椎板減壓與探查術、硬脊膜修補術。
適應症
胸腰段開放性脊髓損傷,伴腦脊液外漏患者。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脊髓損傷多復方治療,以活血通經,填補肝腎為主,或選用督脈十三針、華佗夾脊穴、五臟俞、膈俞、八髎為主穴位配方的針灸治療方法。

閱讀全文

與肝性脊髓骨病中國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澳洲發快遞到中國清關要多久 瀏覽:583
尼泊爾為什麼不怕印度報復 瀏覽:5
印度抽水泵怎麼樣 瀏覽:644
伊朗人吃藏紅花怎麼不長壽 瀏覽:353
中國日報什麼級別 瀏覽:965
中國留學去哪個國家的最多 瀏覽:223
義大利的貨幣單位是什麼 瀏覽:85
印尼人為什麼這么懶 瀏覽:460
英國防疫工作怎麼做 瀏覽:654
泰勒為什麼穿英國國旗 瀏覽:338
印度流感死亡人數多少 瀏覽:263
中國有多少人叫陳黃河 瀏覽:945
mz義大利文是什麼意思 瀏覽:770
印度西塔是什麼地方 瀏覽:103
中國人壽保險怎麼繳費 瀏覽:732
印尼幣1億相當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37
印度巴帝電信airtel怎麼用 瀏覽:476
英國酒店什麼時候開始營業 瀏覽:461
印尼為什麼會有新型冠狀病毒 瀏覽:630
沙特和伊朗哪個發展好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