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石墨烯有多少儲量
石墨烯不是一種礦物,所以沒有儲量可言。石墨烯要靠人工合成的。
但是有石墨礦的。
我國80年代恢復發展了萊西、武川、伍園、西峽等礦,廣東佛岡煤礦和雞西磷礦兼有石墨生產礦場。至1985年全國縣屬以上的大、中型石墨企業有25家,鄉鎮小型企業200多家,全國年產量27.9萬t,出口量從1978年的1.37萬t增長至8.1萬t,成為非金屬礦中的大宗出口產品。1990年中國石墨生產出現高峰,年產量67.9萬t,出口量14.1萬t,1992年降為50.8萬t,出口量15.5萬t。1995年又出現新的高峰,年產量達216.3萬t,其中鱗片石墨產量54.9萬t,出口量15.4萬t。目前共有國有骨幹礦山9座,地方國有礦山15座,集體及鄉鎮采選廠礦187家,各種加工廠180餘家,形成以黑龍江柳毛、山東南墅、內蒙古興和為重點的晶質石墨生產基地和以湖南魯塘為中心的隱晶質石墨生產基地,國有骨幹礦山的產量佔全國產量的38%,集體及鄉鎮企業產量佔62%。
我國石墨礦業歷經70多年滄桑,雖然也有幾次曲折,但總體發展顯著,至1995年不僅年產量為1949年產量的365倍,而且已形成為采礦、選礦、加工、質量提純和石墨製品一系列配套的綜合性產業。年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一半,居於首位。產品品種20多種,產品牌號272種,產品質量、粒度分級及粉碎加工方法達世界先進水平。同時,由於不斷開拓深加工產品,產品結構也發生較大的改善,已能生產代表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彩電管石墨乳,GRT節能減磨添加劑、可膨脹石墨、石墨板材、石墨密封件和石墨耐火材料等6大類近1000種深加工產品。長期以來,石墨一直是我國非金屬優勢礦產之一,今後仍將繼續穩步發展。
2. 石墨烯應用到各行各業,這種新材料有什麼優勢
石墨烯作為一種有著特殊性能的材料,目前已應用於透明導電電極、觸控屏、太陽能電池、鋰電池、超級電容器、導熱薄膜、海水淡化、環境污染治理等領域,人們寄予了厚望。而今天要說的是石墨烯透明導電膜。根據市場調查,現在許多大公司已經開始做石墨烯透明導電膜了,比如韓國三星、日東電工、尾池工業等紛紛投入巨資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的研發。目前國內外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發所面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石墨烯膜的大面積、低成本、高質量制備技術。國內外廣泛採用的石墨烯膜制備技術是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這一技術路線能夠得到質量較好的大片單層石墨烯,在透光率和面電阻上具有性能優勢,但仍然存在許多致命的缺點,如工藝路線復雜、成本高、良品率低、薄膜面積受限等。總之,要實現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的規模化和商品化生產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創新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3. 求介紹,石墨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葯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1]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常見的粉體生產的方法為機械剝離法、氧化還原法、SiC外延生長法,薄膜生產方法為化學氣相沉積法(CVD)。[2]
2018年3月31日,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在山東菏澤啟動。[3]
4. 國內有哪些大型的石墨烯生產廠家
大型石墨生烯產廠家:
華東地區:上海碳源匯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墨希新材料、濟寧利特納米技術有限公司、常州第六元素、蘇州恆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先豐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恆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鑫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凱納石墨烯技術有限公司、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
華北地區:天津普蘭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吉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格雷菲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大際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內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津普蘭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華中地區 :長沙羅斯科技有限公司。
西北地區:西安花塢石墨烯有限公司。
西南地區:德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
5. 石墨烯怎樣生產
針對原料和用途的不同,相應的有幾種不同方法。通常來講有氣相沉積法,氧化還原法,插層法。
1 氣象沉積法主要是含碳氣體(甲烷、依稀),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碳原子在生長基上附著,形成單層碳結構物質並逐漸生長。優點:所得石墨烯結構好,尺寸不受原料的限制。缺點:制備過程復雜,生產效率低。
2 氧化還原法是利用氧化劑將石墨逐層氧化,利用超聲等方式將已氧化的層剝離。之後,利用還原劑將氧化石墨層還原,即得到石墨烯。優點:成本低廉,生產效率較高。缺點:製得石墨烯的尺寸由原料決定,所用氧化劑和還原劑有污染環境的可能。
3 插層法是將插層物質填充到石墨的層間隙中,比以此克服層間范德華力,使得各層分散開,從而得到石墨烯。該方法仍處於研發階段。
(5)中國石墨烯共有多少生產線擴展閱讀: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葯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常見的粉體生產的方法為機械剝離法、氧化還原法、SiC外延生長法,薄膜生產方法為化學氣相沉積法(CVD)。 2018年3月31日,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在山東菏澤啟動,該項目主要生產可在弱光下發電的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下稱石墨烯OPV),破解了應用局限、對角度敏感、不易造型這三大太陽能發電難題。
1 單層石墨烯
單層石墨烯(Graphene):指由一層以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2 雙層石墨烯
雙層石墨烯(Bilayer or double-layer graphene):指由兩層以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堆垛,AA堆垛等)堆垛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3 少層石墨烯
少層石墨烯(Few-layer):指由3-10層以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C堆垛,ABA堆垛等)堆垛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4 多層石墨烯
多層石墨烯又叫厚層石墨烯(multi-layer graphene):指厚度在10層以上10nm以下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C堆垛,ABA堆垛等)堆垛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碳元素
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之中。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機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鐵、熟鐵和鋼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學上自我結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業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體內大多數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存在形式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煤;有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動植物等;碳酸鹽如大理石等。單質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取決於它的晶體結構。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晶體結構不同,各有各的外觀、密度、熔點等。
6. 石墨烯在中國現狀
石墨烯在中國的研究與發展:
中國在石墨烯研究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從生產角度看,作為石墨烯生產原料的石墨,在我國儲能豐富,價格低廉。正是看到了石墨烯的應用前景,許多國家紛紛建立石墨烯相關技術研發中心,嘗試使用石墨烯商業化,進而在工業、技術和電子相關領域獲得潛在的應用專利。
如歐盟委員會將石墨烯作為「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設立專項研發計劃,撥出10億歐元經費。英國政府也投資建立國家石墨烯研究所,力圖使這種材料在未來幾十年裡可以從實驗室進入生產線和市場。
石墨烯有望在諸多應用領域中成為新一代器件,為了探尋石墨烯更廣闊的應用領域,還需繼續尋求更為優異的石墨烯制備工藝,使其得到更好的應用。
石墨烯用途是:
石墨烯可以用來製作晶體管,由於石墨烯結構的高度穩定性,這種晶體管在接近單個原子的尺度上依然能穩定地工作。
相比之下,如今以硅為材料的晶體管在10納米左右的尺度上就會失去穩定性;石墨烯中電子對外場的反應速度超快這一特點,又使得由它製成的晶體管可以達到極高的工作頻率。
7. 中國的石墨烯生產企業有哪些
我國生產石墨烯主要上市公司有德爾未來、碳元科技、寶泰隆、華麗家族、東旭光電。
1、碳元科技
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專注於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開發、製造與銷售,是國內開發、製造與銷售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的領先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高導熱石墨膜,產品可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LED 燈等電子產品的散熱。
2、德爾未來
蘇州德爾投資方向為:與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為石墨烯全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保障;鋰離子負極材料、超級電容器及其他新能源儲能產業;未來將石墨烯復合材料應用於家居產品,並進一步通過產業投資基金利用石墨烯新材料在空氣凈化材料、污水處理等領域投資。
8. 我國生產石墨烯主要上市公司有哪些
有方大碳素、力合股份、中國寶安、金路集團、烯碳新材、華麗家族、中泰化學、樂通股份、康得新、東旭光電等。
9. 中國的石墨烯生產企業有哪些
摘要 您好,石墨烯生產企業有: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天津普蘭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吉倉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凱納石墨烯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先豐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葯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石墨烯常見的粉體生產的方法為機械剝離法、氧化還原法、SiC外延生長法,薄膜生產方法為化學氣相沉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