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哪個民族的人口最多
中國漢族人口最多。
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或地區的主體族群。佔中國大陸人口92%,佔新加坡人口74%,占馬來西亞人口24.5%,佔中國台灣人口98%。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漢族在中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1990年的統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1)中國人口哪個民族最多人擴展閱讀:
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統計,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總數為126583萬人,其中漢族11594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91.59%,少數民族10643萬人,佔全國人口的8.41%。
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由於不平等的計劃生育政策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建國初期的約96%下降為今91.59%,各少數民族人口的比重由上升為8.41%。
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下同),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有18個民族,他們是: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布依、滿、侗、瑤、白、土家、朝鮮、哈尼、哈薩克、傣、黎等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為1600多萬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民族
Ⅱ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哪個
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人口約1500萬人,國內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地。壯族除自稱「布壯」以外,還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儂」、「布央」、「布曼」、「布饒」、「布傣」等自稱。「布」,在狀語中是「人」的意思。
壯族的信仰
壯族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
壯族民間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樹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靈等。魏晉以後,隨著道教和佛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壯族宗教信仰體系在其影響下發生了變異,形成以原始的麽教為主,融道教和佛教為一體,信仰多神的「宗教」,出現了半職業性神職人員——師公。
壯族的飲食
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 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稻米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煮、炒、燜、炸等,各種米飯、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湯圓等,是壯族人民日常喜愛的食品。
壯族的服飾
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保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綉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綉花鞋,喜戴銀首飾。
壯族的節日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Ⅲ 中國有56個名族,那個民族人口最多
漢族最多。
中華民族共包括56個民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還有55個民族,佔8.49%(第六次人口普查)。
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偉大的中華民族,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此之外,也有數個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
中華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啟超在其1902年《論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的著作中提出,相關的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一體」論,以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中華民族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中華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代的有著不同的定義。
民族別稱
中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黃帝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中華兒女」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是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群體);「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稱古已有之,其含義偏重於血緣(有共同的祖先)。
有些少數民族可以更願意接受「中華兒女」之說,不太願接受「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即使這些詞最初都是僅僅指漢人。
Ⅳ 中國哪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
壯族。
1、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少數民族中,壯族的人口最多,為16926381人。排在第二位的是回族,10586087人。壯族比回族多了600多萬人,若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率來算,目前應該還是壯族的人口最多。
2、壯族,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
(4)中國人口哪個民族最多人擴展閱讀:
1、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2、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
Ⅳ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那個民族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漢族。漢族是我國的主要民族,由夏人、商人、周人、秦人等中原地區居民和四周的兄弟民族長期共同生活,不斷互相融合,形成於漢朝初期,因而得名。絕大多數居住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華北、東北、華南。
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發展轉移
漢族先民,早在上古時期,即和西域各部族有往來。至漢代,在西域建立政權,並開始屯田之後,即逐漸有漢族居民在新疆定居。漢晉時,就有許多隴右、河西的居民因屯墾戍邊而遷居天山南北,南北朝至唐初,吐魯番盆地曾經建立以漢族為主體的麴氏王朝高昌國。
唐朝統一西域後,由於吐魯番盆地、哈密平原、准噶爾盆地東南部的漢族居民很多,在政治建置上採用了與內地一致的「州、縣、鄉、里制」。清朝統一新疆後,駐守、屯田、經商、遷徙到天山南北的漢族不斷增多。
Ⅵ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我國的壯族人口大約在1700萬,這個數字可是要比葡萄牙、奧地利這些歐洲國家人口還要多,如果單獨把壯族人口拿出來在世界各國人口數中排名,甚至可以排到70名以內。但是如果與我國近13億的漢族人口相比,壯族的確算是「少數民族」了。那麼壯族人口基數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Ⅶ 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 人口最多的是什麼族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散居雲南、廣東、貴州、湖南等省。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多使用漢語文。主要從事農業。其先民是秦漢時「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史稱「西甌」、「駱越」、「僮」等。有「布僮」、「布儂」等二十多種自稱,解放後稱「僮族」,1965年改稱「壯族」。
文化藝術
壯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尤其能歌善唱。各地均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個不一,以農歷三月初三最為隆重。
大歌圩常常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
廣西西北、西南地區的婦女服飾還較多地保留著傳統特色,多著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黑、藍色上衣,下穿長褲或百褶裙,頭上包成方塊形的黑帕,喜戴銀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壯族
Ⅷ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什麼族
壯族。
1、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少數民族中,壯族的人口最多,為16926381人。排在第二位的是回族,10586087人。壯族比回族多了600多萬人,若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率來算,目前應該還是壯族的人口最多。
2、壯族,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壯族一向以能歌著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三月三」有定期聚會唱歌的傳統,而且唱歌的地點也比較固定,這種集體唱歌的特定場所叫「歌圩」。每到三月處三,遠近幾十里內的男女老少,都盛裝匯集於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歡節。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