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省是用市區來命名的

中國哪個省是用市區來命名的

發布時間:2022-09-15 12:29:31

『壹』 青、藏、川、滇、 鄂、 湘、贛、皖、蘇、滬分別是哪個省和市的簡稱

青——青海省;藏——西藏;川——四川省;滇——雲南省;鄂——湖北省;

贛——江西省;皖——安徽省;蘇——江蘇省;滬——上海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為止,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一級行政區,之後數量一直穩定不變。



(1)中國哪個省是用市區來命名的擴展閱讀

中國各省的簡稱是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豫」字,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個人看著大象。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也經常發現商朝貴族田獵捕象的信息。這說明,在商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

野象、犀牛等種群的存在,證明中原地區曾經長期處於「全新世大暖期」,這一氣候期大致在9000年前到5000年前,基本吻合我國的新石器時代到商朝這段時間。進入周初,氣候發生顯著變化,野象棲息的地域也整體南移到淮河流域。

金文中,粵字是由「雩」演化而來,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氣流受阻,巫師祈求降雨。《詩經》里,粵常和「越」通用,含義也是一樣。

在先秦文獻中,中原文化對長江以南沿海部族,統稱為「百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駱越、於越等。從簡稱上看,粵(通「越」)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和越文化有關的省份。

廣東的「粵」起源於南越國,這是一個已經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權,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趙佗,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縣。

在南越國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經完成了大范圍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發逃亡被捕者、入贅者和賈人進入百越。這批人口共有50萬,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見,嶺南人的經商血統是一脈相承的。

『貳』 中國各省的簡稱及由來

中國各省簡稱及由來:

1、北京

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

2、天津

明朝,燕王為爭奪皇帝位,在這里發兵渡河南下,打敗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為紀念在這里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過的渡口,簡稱津。

3、上海

北宋初期,這里已形成居民點,從這里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4、重慶

重慶,古名稱巴。隋改為渝州,不久廢,唐復置。北宋改為恭州。南宋孝宗即位後封其三子趙惇為恭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趙惇繼皇位,半年後,升恭州為府,認為真是「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自此後始有「重慶」一稱。

5、吉林省

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滿語吉林是「沿」的意思,烏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後來建省時,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簡稱吉。

6、遼寧省

由於它在遼河流域,取遼河永久安寧之意,簡稱遼。

7、 河北省

相對於黃河為北。唐朝時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為河北道,1928年稱河北省。因古代屬冀州地區(大禹治水時,曾以山川大勢,劃全國為「九州」,「九州」中頭一個就是冀州),所以簡稱冀。

8、河南省

相對於黃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為古代屬豫州地區,所以簡稱豫。

9、山西省

相對於太行山為西。明朝設置山西省,春秋時是晉國領土,所以簡稱晉。

10、山東省

相對於太行山為東。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稱魯。

11、湖南省

相對於洞庭湖為南。由於湘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湘。

12、湖北省

相對於洞庭湖為北。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13、浙江省

境內的浙江盤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簡稱浙。

14、江西省

唐朝為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清朝時改為江西省。因贛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贛。

15、陝西省

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陝縣西南陝陌以西的地區稱陝西。簡稱陝。古代時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16、安徽省

以清朝時的安慶府(今安慶)和徽州府(今歙縣)的頭一字組成。因境內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簡稱皖。

17、江蘇省

是以清朝時的江寧府(今南京市)和蘇州府(今蘇州市)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蘇。

18、甘肅省

是以古代甘州(今長掖),肅州(今酒泉)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甘。境內的六盤山又叫隴山,故又簡稱隴。

19、貴州省

明朝設置貴州省。簡稱貴。因古代屬黔中郡,所以簡稱黔。

20、四川省

唐朝初年現在的四川省劍閣以南設東川,西川。這里的川,是平川廣野的意思。宋代分設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元朝設四川省,簡稱川。三國時是蜀國領土,所以簡稱蜀。

21、雲南省

因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里,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22、廣東省

五代時叫廣東。明朝設廣東省,因為古是百越(粵)地區,所以簡稱粵。

23 、福建省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24、台灣省

古代台灣稱「夷州」或「流求」,又稱「東番」、「北港」、「大員」、「大灣」,後來又改為「台灣」,清光緒年間建立台灣省,簡稱台。

25、青海省

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26、黑龍江省

由黑龍江而得名。因為江水呈黑綠色,蜿蜒地流著象條游龍。簡稱黑。

27、海南省

簡稱瓊。在我國南部的海南島。原為廣東省海南黎族自治州。1984年改為海南行政區。1988年設立海南省。因海南島而得名。因唐、宋時置瓊州,明、清置瓊州府,故簡稱「瓊」。

28、寧夏回族自治區

這里原為古代西夏地區。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29、廣西壯族自治區

明朝初年建廣西省,1958年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簡稱桂。

30、西藏自治區

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因為是新開辟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清光緒年間設置新疆省,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2、內蒙古自治區

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蒙古。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所有簡稱中最長的一個。

33、香港

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關。那時,香港這座小島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因為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們稱為「香港」。

34 、澳門

一說澳門半島有南台、北台(即今日西望洋山,東望洋山),兩山相對如門;一說澳門半 島之南有(乙加水)仔島、路環島與大、小橫琴島四山分立,成十字形,曰十字門,亦稱澳門。

(2)中國哪個省是用市區來命名的擴展閱讀

簡稱解釋:

省份簡稱,指中國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為止,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一級行政區,之後數量一直穩定不變。

歷史變革:

1949年至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劃分為六個大區

1954年以後撤銷大區,大區實際上屬於軍事政區為主。1949年六個大區下轄50個「省級行政區」,即30個省、1個自治區(內蒙古)、12個直轄市(南京、重慶、上海、北京、天津、武漢(後改名為漢口)、廣州、西安、青島等)、5個行署區、1個地方(西藏)、1個地區(昌都地區)。

1953年分六個大區和西藏、內蒙古,共計30個省、1個自治區、14個直轄市、1個地方、1個地區。1954年調整為31個省級行政區即25省、1個自治區(內蒙古)、3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1個地方(西藏)、1個地區(昌都地區)。

1965年全國調整為29個省級行政區,即22個省、5個自治區、2個直轄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復成立天津市(直轄市)。

1988年撤銷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

1997年重慶從四川省分立,成立重慶市(直轄市)。

1997年,香港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1999年,澳門脫離葡萄牙殖民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叄』 有哪些城市名字是用省份命名的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吉林省 吉 長春

遼寧省 遼 沈陽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甘肅省 甘 蘭州

青海省 青 西寧

陝西省 陝 西安

河南省 豫 鄭州

山東省 魯 濟南

山西省 晉 太原

安徽省 皖 合肥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四川省 川 成都

貴州省 黔 貴陽

雲南省 滇 昆明

浙江省 浙 杭州

江西省 贛 南昌

廣東省 粵 廣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海南省 瓊 海口

新疆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 蒙 呼和浩特

寧夏 寧 銀川 回族

廣西省 桂 南寧 壯族

西藏 藏 拉薩

北京市 京 北京

上海市 滬 上海

天津市 津 天津

重慶市 渝 重慶

香港 港 香港

澳門 澳 澳門

省級行政單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管轄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域,目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1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國現共有35個省級行政單位。

省,是中國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域,由中央人民政府管轄。始於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

自治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相當於省的行政區域,由中央人民政府管轄。

直轄市,即中央直轄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轄。是人口比較集中,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地位的大城市。

為「一國兩制」的實施,憲法第三十一條專門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與省、自治區、直轄市一樣,由中央人民政府管轄。

寧夏景點,2021銀川旅遊圖文攻略「推薦」
值得一看的寧夏景點相關信息推薦
寧夏景點,去銀川玩做攻略太麻煩,網上攻略看的腦袋暈。想去銀川旅遊不用這么麻煩,

『肆』 中國各省名稱的由來

1、北京市

簡稱:京。由來: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京」。

2、天津市

簡稱:津。由來: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3、上海市

簡稱:滬,其他簡稱:申。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上海之稱始於宋代,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4、江蘇省

簡稱:蘇,由來: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有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

5、浙江省

簡稱:浙,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6、安徽省

簡稱:皖,由來:以境內山名是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並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7、福建省

簡稱:閩,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境內有江叫閩江,以閩江為母親河,故簡稱「閩」。

8、江西省

簡稱:贛,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因境內有貫穿省內南北的河流叫贛江,以贛江為母親河,故簡稱「贛」。

9、湖南省

簡稱:湘,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因境內有貫穿省內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為母親河,故簡稱「湘」。

10、山東省

簡稱:魯,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稱魯。

11、河南省

簡稱:豫,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相對於黃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為古代屬豫州地區,所以簡稱豫。

12、內蒙古自治區

簡稱:內蒙古,由來:以區名的前三字為簡稱的有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蒙古。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所有簡稱中最長的一個。

13、湖北省

簡稱:鄂,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14、寧夏回族自治區

簡稱:寧,由來:以西夏安寧得名。這里原為古代西夏地區。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1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簡稱:新,由來:新疆,意為「故土新歸」。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因為是新開辟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清光緒年間設置新疆省,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16、廣東省

簡稱:粵,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五代時叫廣東。明朝設廣東省,因為古是百越(粵)地區,所以簡稱粵。

17、西藏自治區

簡稱:藏,由來: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18、海南省

簡稱:瓊,由來:海南,以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省,1988設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19、廣西壯族自治區

簡稱:桂,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復設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20、四川省

簡稱:川或蜀,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21、河北省

簡稱:冀,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22、貴州省

簡稱:貴或黔,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貴州,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23、重慶市

簡稱:渝,其他別稱:巴,由來:重慶古稱「巴」,商周時期為巴國首都。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24、山西省

簡稱:晉,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25、雲南省

簡稱:雲或滇,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因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里,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26、遼寧省

簡稱:遼,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27、陝西省

簡稱:陝或秦,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28、吉林省

簡稱:吉,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29、甘肅省

簡稱:甘或隴,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30、黑龍江省

簡稱:黑,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31、青海省

簡稱:青,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32、台灣省

簡稱:台,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古代台灣稱「夷州」或「流求」,又稱「東番」、「北港」、「大員」、「大灣」,後來又改為「台灣」,清光緒年間建立台灣省,簡稱台。

33、香港特別行政區

簡稱:港,由來: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

34、澳門特別行政區

簡稱:澳,由來:澳門名字最早記錄於明朝史書,叫做「蚝鏡」(濠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盛產「蚝」。後又稱做「澳」,即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稱「蚝鏡澳」,因隸屬廣東香山,亦稱「香山澳」。

(4)中國哪個省是用市區來命名的擴展閱讀:

1、四大經濟區,以省級行政區劃分的結果如下:

(1)東北地區(3個):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2)東部地區(11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海南省、台灣省

(3)中部地區(6個):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4)西部地區(12個):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政區地名詩

兩湖兩廣兩河山,四江二寧福吉安。

雲貴川藏青甘陝,新蒙瓊瑜北上天。

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譜新篇。

大陸台灣本一家,企盼早日大團圓。

3、行政區劃審批

(1)全國人大審議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的設立、撤銷、更名;

(2)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的行政區劃界線的變更,地區、盟、自治州、地級市、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縣級市、市轄區、林區、特區的設立、撤銷、更名或者改變隸屬關系;

(3)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特別行政區政府審批縣級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街道、蘇木、民族蘇木的設立、撤銷、更名或變更行政區域界線;

『伍』 中國各各省市的代稱是什麼比如 山東

北京市(京)
天津市(津)
上海市(滬)
重慶市(渝)
河北省(冀)
河南省(豫)
雲南省(滇)
遼寧省(遼)
黑龍江省(黑)
湖南省(湘)
安徽省(皖)
山東省(魯)
新疆維吾爾(疆)
江蘇省(蘇)
浙江省(浙)
江西省(贛)
湖北省(鄂)
廣西壯族(桂)
甘肅省(甘)
山西省(晉)
內蒙古(蒙)
陝西省(陝)
吉林省(吉)
福建省(閩)
貴州省(貴)
廣東省(粵)
青海省(青)
西藏(藏)
四川省(川)
寧夏回族(寧)
海南省(瓊)
台灣省 (台 )
香港 (港)
澳門 (澳)

每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簡稱,各有由來: 1.京: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 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 稱京。 2.天津:明朝,燕王為爭奪皇帝位,在這里發兵渡河南下,打敗他的侄子明惠帝 而篡了位。為紀念在這里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過的 渡口,簡稱津。 3.上海:北宋初期,這里已形成居民點,從這里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 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 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4.黑龍江省:由黑龍江而得名。因為江水呈黑綠色,蜿蜒地流著象條游龍。簡稱 黑。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滿語吉林是『沿』 的意思,烏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後來建省 時,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簡稱吉。 6.遼寧省:由於它在遼河流域,取遼河永久安寧之意,簡稱遼。 7.河北省:相對於黃河為北。唐朝時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為河北道,1928 年稱河北省。因代屬冀州地區,所以簡稱冀。 8.河南省:相對於黃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為古代屬豫州地區,所以 簡稱豫。 9.山西省:相對於太行山為西。明朝設置山西省,春秋時是晉國領土,所以簡稱 晉。 10.山東省:相對於太行山為東。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 稱魯。 11.湖南省:相對於洞庭湖為南。由於湘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湘。 12.湖北省:相對於洞庭湖為北。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13.浙江省:境內的浙江盤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簡稱浙。 14.江西省:唐朝為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清朝時改為江西省。因贛江縱貫全 省,所以簡稱贛。 15陝西省: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陝縣西南陝陌以西的地區稱陝西。簡稱陝。古代時 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16.安徽省:以清朝時的安慶府(今安慶)和徽州府(今歙縣)的頭一字組成。 因境內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簡稱皖。 17.江蘇省:是以清朝時的江寧府(今南京市)和蘇州府(今蘇州市)的頭一個 字組成。簡稱蘇。 18.甘肅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長掖),肅州(今酒泉)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 甘。境內的六盤山又叫隴山,故又簡稱隴。 19.貴州省:明朝設置貴州省。簡稱貴。因古代屬黔中郡,所以簡稱黔。 20.四川省:唐朝初年現在的四川省劍閣以南設東川,西川。這里的川,是平川 廣野的意思。宋代分設益州,榨州、利州、 州四路,合稱『川峽 四路』,簡稱四川,元朝設四川省,簡稱川。三國時是蜀國領土, 所以簡稱蜀。 21.雲南省:因為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 追 彩雲到這里,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 。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22.廣東省:五代時叫廣東。明朝設廣東省,因為古代是百越(粵)地區,所以 簡稱粵。 23.福建省: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 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 24.台灣省:古代台灣稱「夷州」或「流求」,又稱「東番」、「北港」、「大 員」、「大灣」,後來又改為「台灣」,清光緒年間建立台灣省, 簡稱台。 25.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26.寧夏回族自治區:這里原為古代西夏地區。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 。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27.廣西壯族自治區:明朝初年建廣西省,1958年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因古代是 桂林郡,故簡稱桂。28.西藏自治區: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 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 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2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 因為是新開辟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清光緒年間設置 新疆省,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0.內蒙古自治區: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 蒙古。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所有簡稱 中最長的一個

『陸』 中國各個省份,都因為什麼命名的

我認為我國省份命名有根據山川河流的,如:山東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也有一些是古代命名流傳下來的。如北京、南京、西安等。

『柒』 中國以省份命名的城市有哪些

只有一個:吉林省吉林市

『捌』 可以用全國省份命名的城市

目前省與市同名的只有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東北地區重要旅遊城市和化工工業基地之一。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偏東,距省會長春124千米,是「霧凇之都」。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吉林市是中國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東北腹地長白山脈,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的松花江畔,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25°40′~127°56′,北緯42°31′~44°40′。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南與白山市、通化市、遼源市毗鄰。吉林市面積27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5 916公頃。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省是用市區來命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流感死亡人數多少 瀏覽:263
中國有多少人叫陳黃河 瀏覽:945
mz義大利文是什麼意思 瀏覽:770
印度西塔是什麼地方 瀏覽:103
中國人壽保險怎麼繳費 瀏覽:732
印尼幣1億相當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37
印度巴帝電信airtel怎麼用 瀏覽:476
英國酒店什麼時候開始營業 瀏覽:461
印尼為什麼會有新型冠狀病毒 瀏覽:630
沙特和伊朗哪個發展好 瀏覽:205
印度多吉美索多少錢一盒 瀏覽:358
為什麼伊朗和義大利韓國那麼嚴重 瀏覽:617
美國對伊朗發射什麼 瀏覽:272
為什麼二戰後印度那麼強大 瀏覽:529
義大利的熊貓怎麼樣 瀏覽:86
我不會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18
北京粵運中國多少金牌 瀏覽:981
印度為什麼突然加大檢測 瀏覽:749
義大利女排28號叫什麼名字 瀏覽:504
越南青檸怎麼做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