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建最宜居城市,福州、廈門落榜,它為何入選
說到這個福建省啊,大家是不是都比較熟悉呢?福建省如今的發展可以說是還不錯的。和很多省份一樣,福建省下屬的省會城市福州如今的發展也可以說是蒸蒸日上。早年間,由於廈門的名氣太大壓住了福州,讓很多人都只知道福建廈門而不知福建省會福州。但是福州並沒有因為而消沉,而是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帶動了整個福建省的發展。
漳州還是著名的“中國溫泉之城”。可以說漳州頭上的光環實在是太多了。這擁有了眾多的光環的漳州,怎麼能不算是福建最宜居的城市呢?而且漳州的房價在福建省也並不算很高,可以說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生活的壓力也並不算是很大了。美好的環境,廣闊的發展前景,不算是很大的生活壓力,這種種的前提,讓漳州變成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宜居城市。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② 福建的三座城市:福州,廈門,泉州,哪一座城市發展的最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0
③ 福建哪個城市比較好啊
福建最好的城市是廈門了,特區,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相當於山東的青島,其次是泉州,福州,漳州。
④ 福建哪個城市比較好啊
泉州:經濟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泉州地處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經濟長期處於以農業為主的自給、半自給狀態,經濟總量居全省地市倒數第二。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扭住中心、愛拼敢贏、大膽實踐,經歷 「三來一補」起步、鄉鎮企業鋪路、三資企業上路、成片開發邁大步、區城經濟展宏圖的經濟發展階段,走出一條「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的經濟建設路子,經濟實力隔幾年上一個台階,創造出「晉江模式」和「泉州現象」,成為福建乃至全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創造泉州發展歷史的新輝煌。全市GDP在1978年為7.79億元,到1992年突破100億元,2000年跨過1000億元,2002年達到1223億元。2003年全市GDP為1380.11億元,2005年全市GDP為1626.30億元,2007年全市GDP達2288.6億,增長16.0%,GDP總量連續9年居全省首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87元增至到2007年近3萬元;財政總收入由0.79億元增至2007年的2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75元增至6100元,年均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至18097元,年均增長12.6%。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8.2%和42.7%。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7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積49.62平方米。城鎮新增就業15.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2%。年末參加企業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人數分別為44.89萬、8.27萬、24.6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基本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45.55萬、51.05萬、43.65萬和42.55萬人;11.24萬人享受城鄉低保。
泉州人民立足實際,奮力打造特色經濟,促使泉港「石化基地」、豐澤「中國樹脂工藝之鄉」、晉江「中國鞋都」、石獅「中國服裝名城」、南安「中國建材之鄉」、惠安 「中國石雕之鄉」、德化「工藝陶瓷之鄉」、永春「蘆柑之鄉」、安溪「烏龍茶之鄉」等特色經濟的形成並馳名海內外,全市所有縣(市)均躋身全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行列。2007年,縣域經濟取得新進展,晉江、石獅、惠安、南安和安溪五縣(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市)。2007年世界港口竟爭力排名中,泉州港進入百強,排名93位。
泉州是中國歷史上對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著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開放港口城市。自唐代開埠,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相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呈現「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現代泉州交通發達,已形成晉江機場、福泉高速公路、泉廈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泉州繞城高速公路(在建)、福廈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漳泉肖鐵路,泉州港、石獅港、肖厝港等為骨幹支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旅居世界各地的泉州籍華僑、華人620多萬人,港澳同胞70多萬人,台灣漢族同胞中44.8%約900萬人祖籍泉州。長期以來,旅外鄉親心系桑梓,或投資辦廠,或興學育人,或捐資慈善,或興辦公益,涌現出一大批貢獻巨大、成就傑出的鄉賢碩彥,成為推動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泉州與世界密切聯系的紐帶和橋梁。
崑山:崑山是江蘇的「東大門」,面積927平方公里。1989年撤縣設市,下轄15個鎮,擁有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著名園區。依據2003年度社會統計資料得出的結果表明,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百強縣(市)排名中,崑山蟬聯第一。
2003年崑山全市共完成GDP314.34億元,人均相當於6290美元,財政收入41.52億元,進出口總額84.74億美元,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進出口總額和外商直接投資均列全省縣(市)第一。到2007年全市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大關,地區生產總值達1151.8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0.5%。產業結構在調整中不斷優化,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格局進一步鞏固。全年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11.25億元,比上年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762.15億元,增長18.0%;第三產業增加值378.40億元,增長26.9%。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0.1萬元(按現行匯率折13424美元)。
財政收入突破200億元,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201.85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6.56億元,增長32.4%。全口徑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5%,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總量、人均GDP和人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繼續高居全國各縣(市)之首。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崑山市全年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156868萬元,比去年同期865562萬元,增長33.66%;全口徑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725522萬元,比去年同期2018523萬元,增長35.03%。稅收佔比92.07%。
截止目前,全市累計批准55個國家投資項目近3000個,合同外資161億美元,實際到帳67億美元。其中,1億美元項目20個,3000萬美元項目215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5個,已開工企業1330家。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500億,達1500.2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格局進一步鞏固。全年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12.37億元,比上年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978.81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增加值509.08億元,增長17.2%,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3.9%,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20882元(按現行匯率折17687美元)。在台灣電電公會2008年祖國大陸環境與風險調查中,綜合實力位居第二。成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榮膺影響中國改革十大創新城市。財政收入再創新高。2008年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72.55億元,比上年增長35.0%,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達到115.69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全口徑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財政收入總量、人均GDP和人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繼續位居全國各縣(市)之首。
城市發展與商業格局變遷:進入90年代以後,崑山的城市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止2003年底,崑山GDP突破300億元,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128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62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崑山近幾年第二產業依託外來直接投資的大量湧入而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始終處於平穩的上升階段;而大量外來高收入人群的湧入,(根據崑山市外來人口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數據,截止2002年11月底,崑山市外來人口發證數已達341483人,為崑山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基礎。
另外,城市經濟的發展本身帶動了城市空間的拓展和人口分布的變化,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有的人民路和亭林路商圈已無法滿足商業發展的需要;市政府制訂了城市東擴的整體戰略,隨著新區的形成和人口的遷移,百潤發、易初愛蓮兩大超市的進駐,逐步形成了北門路、百潤發和易初愛蓮三大新興商圈。原有主要集中在傳統的以人民路為核心的中心商業區的功能將被新興商業區所分解和替代,當然這種替代不是摧毀性的,而是對於原有商業的補充和延伸發展,將原有傳統商業中心的各種功能如餐飲、休閑、娛樂分化到各個專業集中經營的商業區(如即將形成的中央公園休閑酒吧、餐飲區,星巴克咖啡已經入駐),從而形成以各個新興的住宅區為點成塊狀分布的功能型商業區(柏廬路的中茵廣場),同時原有的商業中心將繼續發展成為集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主題性的中心商業區。
消費力水平和商業發展趨勢分析:應該說一個城市居民的消費力水平直接關系著該區域商業發展的規模和方向。根據崑山市居民2003年1—9月各類平均消費支出的數據顯示,崑山市區居民的消費能力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各類支出同比均呈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顯示了崑山市民強勁的消費能力。
其中的食品支出為2226元,佔到了總消費性支出的33%,衣著支出384元,其中的成衣支出佔到了總比例的67.6%,成衣化的趨勢明顯,表明崑山市民對於成衣消費的逐漸偏好,消費觀念日漸成熟。
各類消費支出的普遍增長,表明崑山民間消費能力的增強和消費觀念的更新,大量外地的商家普遍看好崑山商業的發展潛力,紛紛進駐崑山。
商業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帶動了崑山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目前在售商鋪的銷售率基本都達到了100%,成熟地段商鋪的轉讓和轉租率都非常低,而隨著新城區的不斷完善,其推出的商鋪處於相對較低的一個價位,其售價和租金的對比基本上遵循了相對理性的回報水平,體現了本地投資者和發展商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和較為謹慎的市場判斷。
昆台文化對崑山經濟的影響:在整個崑山經濟體系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台商對崑山經濟的貢獻。目前台商在崑山投資的公司已經超過1000家,在過去的10年裡投資總額在100億美元以上。去年,台商對崑山的稅收貢獻超過2億美元。崑山雖然隸屬於江蘇,但它在產業上卻與上海密不可分,這座城市已經成為台灣人在上海產業鏈中的一環。
大量台資的湧入也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據統計,目前常駐崑山的台籍人士已超過10萬人,台商及其家屬構成了一個超出平均水準的高消費人群,直接帶動了崑山零售業、餐飲及服務業的發展;同時台灣人直接投資的餐飲、零售及服務業也提升了本地相關行業的水平。
崑山個人投資現狀及發展趨勢:近年來,崑山除了對外招商引資以外,個人投資也如火如荼,呈逐年上升趨勢。究其原因,園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舊城改造計劃的實施,使一部分崑山人完成了第一次原始積累;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外來資金的大量湧入,則進一步促進了個人投資的紅火。
⑤ 福建哪個城市最值得旅遊和居住
我覺得福建廈門是最值得旅遊和居住的,因為廈門常年都不是很冷,而且很有地方特色,消費水平也不是特別高。
⑥ 福建省內經濟最好的是哪一座城市
最後登場的都是壓軸的,我們來說說廈門。最近風頭最盛的便是廈門了。廈門的經濟,教育,文化,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都在往一個最好的方面發展。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憑借著沿海和經驗的支持,廈門迅速發展。下面,我們來說說你不知道的,廈門的美食很經典:香噴噴的沙茶麵,獨特風味的肉粽,一咬入口即嫩的海蠣煎……廈門你喜不喜歡?
⑦ 福建哪個城市最好
福建省能拿得出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廈門。福州,福建省省會,台海第一大都市,但經濟會相對一般般。廈門,國際大都市,又是對外開放的特區,經濟暫時領先。泉州,工業發達,平原面積相對較廣,有多個經濟強縣,又是歷史文化名城,在福建是經濟第一強市,本人更看好泉州,泉州更有發展前途。
⑧ 福建環境最好的城市,被譽「綠色寶庫」,生活水平如何
說到這個城市環境啊,可以說是我國如今正大力改造的重點項目之一。在幾年前,我們經歷了冰川融化、全球變暖等等一系列十分嚴肅的問題之後,終於意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如今我國的環境整治已經有了很顯著的效果,這可以說是十分不錯的一件事情了,很多城市都變回了山清水秀的模樣,看上去就很讓人喜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福建省環境最好的城市吧。
這就是小編向大家介紹的福建省環境最好的三明市了,大家對於這座城市有什麼看法呢?
⑨ 福建的三座城市:福州,廈門,泉州,哪一座城市發展的最好
福建,簡稱「閩」,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個省份,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福建的經濟發展在東南沿海地區不算優秀,但在全國還屬於中上水平,2019年中國31個省份中,福建的GDP總量為42395億,排行全國第8名。
2019年,泉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946.66億元,比上年增長17.46%,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870萬。
從以上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個城市的發展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對此,你們最看好哪一座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