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最早的宗教建築是哪個

中國最早的宗教建築是哪個

發布時間:2022-09-19 22:54:29

㈠ 中國最早的寺廟是哪一座

白馬寺,我國各地有若干寺廟均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馬寺最為有名。河南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馬寺」。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這座一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間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閣和高峭的寶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人。
白馬寺山門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㈡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印度傳來的


塔,源於古印度興建的年代,一說佛陀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孤獨長者就已開始,建造用以供養佛陀的頭發、指甲來表達人們對佛陀的崇敬。一說是佛陀湟磐後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譯「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譯「塔婆」(Thupo),別音「兜婆」或稱「浮屠」漢文意譯為「聚」、「高顯」、「方墳」、「圓冢」、「靈廟」等

㈢ 中國最早的寺院是哪個,在什麼時候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㈣ 在歷史上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什麼寺院

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白馬寺位於洛陽市城東9公里的地方,北靠祁山,南望洛水,綠樹紅牆,蒼松翠柏,白馬寺整個寺廟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台、井仍依稀可見。


(4)中國最早的宗教建築是哪個擴展閱讀

1,白馬寺是中國官方營建的最早的佛寺,是漢明帝劉庄在洛陽按照佛教的要求和傳統式樣建造的。白馬寺建成後,佛教在中國的勢力大大發展起來,對人們的思想和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後,佛教又從中國傳播到越南、朝鮮和日本等國,對中外文化起了推動作用。所以,白馬寺被稱為佛教的「祖庭」。

2,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3,白馬寺不僅為中外旅遊者游覽、觀賞,而且也是許多國家的佛教徒朝拜的聖地。白馬寺的興建,有力地促進了佛教在中國及東亞、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因此,白馬寺至今仍是許多國家佛教徒朝拜的聖地。

㈤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塔是漢代時期古印度傳入中國的。
古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窣堵坡漢代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建築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的塔這種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在東方的傳播,窣堵坡這種建築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發展出了塔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傳統建築形式。

㈥ 中國最古老的寺廟有哪些

中國最古老的寺廟是河南洛陽的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

河南洛陽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世界著名伽藍,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東漢永平七(公元64年)年,漢明帝劉庄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㈦ 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始建於北宋的,是哪座呢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宗教文化頗有講究,現如今,我國仍有不少宗教愛好者,他們心懷虔誠,守護心中的一片凈土。從古至今,幾乎每座城市都會建有幾座廟宇,供當地人燒香禮拜,即便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仍有不少香客慕名前往,尋找自己的心靈寄託。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座古寺,是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位於福建泉州,不知道大家是否略有耳聞?

㈧ 塔是宗教建築之一,最早的古塔是從哪個國家傳入中國的

中國最早的塔———普彤塔
河北省南宮市有座舉世聞名的佛塔———普彤塔 ,它坐落在南宮市普彤寺內,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落成,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比河南洛陽白馬寺塔還早建一年。
據《後漢書》記載:「世傳明帝夜寐南宮,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譴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象焉。」《高僧傳》卷一記載:「明帝劉庄永平中,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尋求佛法。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攝摩騰、竺法蘭,邀二人來中國……」相傳,建佛塔選址南宮城內,是因漢明帝劉庄隨其父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曾在南宮駐蹕並在大風亭下,對灶燎衣、吃飯歇息。劉秀言此地是風水寶地。攝摩騰和竺法蘭在回洛陽途中,明帝劉庄命其在南宮大風亭附近修建佛塔。
此塔為八角實心磚塔,共9級,塔高33米,底層直徑5米,塔身每級出檐,檐下翹置斗拱。塔的須彌座正南面,有一門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磚井,磚井東、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這種佛龕營造方式,實屬罕見。在風雨剝蝕的漫長歲月中,普彤塔經過魏(三國)、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維修。明嘉靖十五年維修時籌集資金甚多,動工規模較大,按明代建築風格修塔一新。1966年邢台地震,塔頂震掉銅佛3尊,均為紅銅質菩薩像,最大的一尊是觀音菩薩,高41厘米,重8.25公斤,觀音菩薩安詳地坐於「海天佛國」(東海小島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經、口念經語、衣著佛珠、一足蹬著海岸,足下蹬蓮,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蓮一株,海水波濤滾滾,上浮海馬、魚、海螺等海生動物和佛經、元寶等物,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庄嚴形象栩栩如生。背部刻有銘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騰建竺法蘭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
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於佛經《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解釋:「普以周普為義」。佛學「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彤」為硃色。東漢時,娘娘住的皇宮塗硃色,叫「彤庭」,因為塔後普彤寺內供奉著菩薩,塔身及寺均為硃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

這是我剪切的
要感謝 網路的naonao1221

㈨ 歷史上,中國十五處著名的道觀分別是什麼呢

1、北京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西城區西便門外白雲觀街道。始建於唐,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聖地,名天長觀。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金末重建為太極宮。白雲觀內收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寶”:明版《正統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書法家趙孟的《松雪道德經》石刻和《陰符經》附刻。白雲觀初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9),原名天長觀,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此觀,改名為太極宮,金泰和三年(1203),太極宮毀於火。

13、樓觀台道觀

樓觀台,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道教樓觀的發源地,因其說經台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台。是著名的聖跡游覽地,號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樓觀台創始於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對皇室信道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鼎盛於隋唐,衰落於宋金,毀於宋末,振興於今。樓觀台名勝風景規劃區323平萬公里,有樓觀景區、金牛坪景區、木子坪景區和就峪景區。樓觀為核心景區,主體景觀說經台,傳說老子在此講授過道德五千言。有宮觀30餘座,其中中國書法名碑1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古樹7種20餘株,翠竹環擁,林木蔥郁。

14、碧霞祠(山東省泰安市)

碧霞祠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位於泰山極頂南側,初建於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名昭真祠,今代稱昭真觀,1488--1505年(明弘治年間)改名碧霞靈應宮,又稱碧霞靈佑宮,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後改稱碧霞祠 沿用至今。碧霞元君又稱泰山老母,是北方地區傳統民間最重要的信仰之一。歷經上千年,特別是在明朝以後,對於中國北方地區傳統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碧霞祠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築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組成。

15、西安市萬壽八仙宮

萬壽八仙宮,簡稱“八仙宮”,最早名為“八仙庵”,是西安較大、著名的道教觀院,系唐興慶宮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叢林。民間傳說萬壽八仙宮為唐代呂洞賓遇漢鍾離,“一枕黃粱”點破千秋迷夢而感悟成道之處。萬壽八仙宮佔地面積7.3萬多平方米,現存殿堂建築主要為明清風貌,風格古樸,布局嚴謹。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既是重陽節,又是九皇盛會,是道教的重要節日之一,萬壽八仙宮會舉行盛大的道場。初九清晨鼓聲拉開宗教活動的序幕,經師們手執法器,身著法衣,在高功帶領下吟誦經典,祈禱國泰民安。信徒們燒香磕頭,祈求四季平安。有的信徒還為八仙披上全套新裝以示祝願。

㈩ 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建築物是哪一個

泉州清凈寺是我國現在最早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築,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
清凈寺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回歷400年。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寺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形式建築的。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層。第一、二層皆為圓形穹頂拱門,第三層為磚砌圓頂。樓頂為平台,四面環築「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北牆左右嵌有二方陰刻「月」、「台」石刻,為伊斯蘭教徒「齋月」用以望月以便確定起齋日期,整座建築造型巍峨壯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最早的宗教建築是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貿出口到印尼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946
越南戰爭紀錄片哪裡有看 瀏覽:688
印度人如何榨椰子油 瀏覽:915
大廠英國宮到地鐵6號線怎麼坐車 瀏覽:45
美國為什麼要轟炸伊朗軍事基地 瀏覽:302
gua是什麼意思印尼語 瀏覽:152
哪裡可以看印尼電影 瀏覽:801
伊朗的石油有多少錢 瀏覽:105
印尼ice是在哪裡 瀏覽:442
印度最貴的魚叫忘什麼魚 瀏覽:327
義大利有什麼文化建築 瀏覽:749
如何英語介紹中國傳統節日 瀏覽:693
彩葉印度榕怎麼養 瀏覽:32
如何注冊中國外交部郵件 瀏覽:58
非典為什麼會發生在印度 瀏覽:581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5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