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十大元帥有幾個是湖北的
湖北的元帥有林彪
林彪(1907年---1971年),湖北黃岡人參加南昌起義,先後任紅軍連長、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八路軍115師師長,在平型關伏擊日軍,大大鼓舞了全國人們的抗戰鬥志。
1945年9月下旬,接中央電令開赴東北戰場。經過三年堅苦卓絕的斗爭,根據地由弱到強,兵力從出關時的10多萬發展到100餘萬,最終取得「遼沈戰役的勝利。
隨後率百萬大軍入關,取得平津戰役大捷。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5月兼任華中軍區司令員,並任華中局第一書記,6月,率四野主力渡江南下,一路勢如破竹。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林彪在民族解放戰爭的功勛卓越而獲得元帥軍銜,成為著名的十大元帥之一。
(1)中國有幾大元帥哪裡人擴展閱讀:
十大元帥中其他元帥分別來自以下幾個省份:
1、四川省
四川的元帥有4位,分別是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朱德是四川省南充人,劉伯承是四川省開縣人(今屬重慶),陳毅是四川省資陽人,聶榮臻是四川江津人。
2、湖南省
湖南的元帥共有3位,分別是:彭德懷、賀龍、羅榮桓。彭德懷是湖南湘潭人,賀龍是湖南桑植縣人,羅榮桓湖南衡陽人。
3、山西省
山西的元帥有徐向前,徐向前,山西五台人。早年參加北伐,先後任紅軍團一級黨代表、師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八路軍129師副師長,華北軍區副司令。
4、廣東
廣東的元帥有葉劍英,葉劍英是廣東梅縣人,參加廣州起義,後任蘇維埃軍委總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建國後廣州市長、華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廣東省政府主席、國防部長。
Ⅱ 中國十大元帥的籍貫分別是哪
十大元帥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一、中國十大元帥的籍貫:
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階。四川儀隴人。
2、彭德懷,原名彭得華,湖南湘潭人。
3、林彪,原名林育蓉,1907年生於湖北黃岡縣(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林家大塆)。
4、劉伯承,1892年生,四川開縣(現重慶開州區趙家鎮)人.
5、賀龍,原名賀文常,字雲卿,湖南桑植人。
6、陳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
7、羅榮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東)縣人。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謙,字子敬。山西五台縣人。
9、聶榮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市(現重慶江津區)人。
10、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梅縣人。
二、評選過程:
195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批准軍委提出的授銜名單。因此,彭德懷要羅榮桓、宋任窮等代為起草國務院總理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呈請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函稿。9月3日,羅榮桓等將起草的函稿呈周恩來並劉少奇審查修改,並提出由國務院秘書處轉送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羅榮桓等在該函稿中明確提到:「中央已決定現任軍委委員之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在決定實行軍銜制時,中共中央決定,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隊幹部原則上不參加授予現役軍銜,考慮到歷史情況和現實需要有的人可以授予預備役軍銜。陳毅和鄧小平,除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與軍事工作直接有關外,主要還是從事政府和黨務工作。陳毅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在軍隊中都沒有其他職務。按照這一原則,既可以給他們授軍銜也可以不授。
195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會議的議題之一是有關授予元帥軍銜問題。1955年9月11日晚,中共中央書記處再次召開會議,專門討論授予元帥軍銜問題。因周恩來在北戴河,1955年9月9日和11日的這兩次書記處會議,他都沒有參加。1955年9月11日周恩來打電話給時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楊尚昆,談了自己的意見,主張授予陳毅元帥軍銜。周恩來說:「軍銜授予,對陳毅同志現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必要時穿)。蘇聯的布爾加寧同志原也有元帥軍銜,現在他做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帥頭銜了。可以說是一個例子。」
根據材料,筆者判斷:1955年9月11日晚的這次會議,即舉行授銜、授勛儀式前的半個月,中央才最後敲定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帥軍銜。大致可以判定,在這兩次會議上,中央決定鄧小平不授元帥軍銜。同時,對是否授予陳毅元帥軍銜也出現了不同意見。因此,才有了周恩來1955年9月11日主張陳毅還是授銜的電話。也就是說到9月中旬10個元帥才最後確定下來。
9月16日,國務院第十八次全體會議討論並通過授予解放軍有功人員勛章的第一批名單等問題時,主持會議的陳雲解釋說:有些同志曾長期在解放軍中服役,轉業了,沒有授予軍銜。授元帥的同志定為10位,也不是可以授予的都授。如鄧小平同志,在革命戰爭中對建軍和指揮作戰都是有功的,也是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考慮可以授予,但他的工作主要是做中央秘書長,搞個元帥不好,他自己也認為還是不授予好。毛主席無論從哪方面講,都可授大元帥銜,但經中央和毛主席本人考慮,還是不授了,將來需要,什麼時候授都可以。同一天,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致函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授予朱德等10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審議了周恩來的建議,決定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同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議,發布授銜命令。9月27日,在中南海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及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勛章典禮,朱德等10人被授予元帥軍銜,劉伯承、林彪因有病未出席授銜、授勛典禮。
Ⅲ 中國有幾大元帥
中國有十大元帥。
1955年9月27日,由國家主席毛澤東主持的授元帥軍銜和勛章的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簡歷
朱德,四川儀隴人,生於1886年,1922年在德國留學期間加入中共。他是八一南昌起義領導者之一,在井岡山任紅四軍軍長。先後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紅軍總司令、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彭德懷,湖南寧鄉人,1928年加入中共,同年7月發動平江起義,此後曾任紅一方面軍副總司令、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他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
林彪,湖北黃岡人,1925年加入中共,1930年接任紅四軍軍長,次年又任紅一軍團軍團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時指揮了平型關戰役,任東北野戰軍(四野)司令員指揮了遼沈、平津戰役。
劉伯承,四川開縣人,1926年加入中共後歷任紅軍參謀長、一二九師師長、中原野戰軍(二野)司令員。
賀龍,湖南桑植人,生於1896年,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並加入中共。他歷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一二O師師長、晉綏野戰軍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陳毅,生於1901年,四川樂至人。1923年加入中共,南昌起義後與朱、毛組建紅四軍。後歷任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新四軍代軍長、華東野戰軍(三野)司令員兼政委。
羅榮桓,湖南衡山人,生於1902年。1927年加入中共。歷任紅四軍政委、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四野政委。
徐向前,1901年生於山西五台。1927年加入中共後歷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一二九師副師長、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等。
聶榮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加入中共,曾任黃埔軍校教官、紅一軍團政委、一一五師師長兼政委、華北軍區司令員。
葉劍英,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1897年生,1927年加入中共,曾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解放軍總部參謀長等職。
Ⅳ 中國十大元帥有哪些人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及葉劍英十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通稱開國元帥、十大元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5年授予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貢獻良多的十位中國共產黨軍事領導人的最高軍銜,依序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及葉劍英十人。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時任中共中央主席、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頒發命令狀,授予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
每位元帥授勛均為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4)中國有幾大元帥哪裡人擴展閱讀:
評定原因
第一,這十位元帥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時期重要武裝起義的領導者或參加者。
第二,這十位元帥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個時期的重要領導者。
第三,這十位元帥分別領導和指揮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重要的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勛。
第四,這十位元帥在授銜時的級別很高。
Ⅳ 開國十大元帥是誰 都是哪裡人
開國十大元帥名單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是195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
十大將軍:
粟裕,湖南省會同縣人。
徐海東,湖北省黃陂縣人(今武漢市黃陂區)。
黃克誠,湖南省永興縣人。
陳賡,湖南省湘鄉縣人。
譚政,湖南省湘鄉縣人。
肖勁光,湖南省長沙人。
張雲逸,海南省文昌縣人。
羅瑞卿,四川省南充縣人。
王樹聲,湖北省麻城縣人。
許光達,湖南省長沙市人。
1955年確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系列:
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1965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的決定》,1965年6月1日開始實施。
198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恢復軍銜制。恢復後的軍銜製取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大將以及大尉、准尉軍銜。
同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對在1955年至1965年期間被授予軍官軍銜的人員,其軍銜予以確認;犯叛國罪或者其他反革命罪的,犯其他刑事罪被依法判處死刑、無期徒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開除軍籍的以及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不予確認的除外。
;Ⅵ 中國十大元帥分別是誰
中國十大元帥分別是: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羅榮桓、陳毅、賀龍、劉伯承、林彪、彭德懷、朱德。
1、葉劍英:
朱德,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接受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