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五倫出自哪裡

中國五倫出自哪裡

發布時間:2022-09-21 01:03:33

Ⅰ 什麼是五倫、五常和 五德

五倫:五倫是指古代中國的五種人倫關系和言行准則,即古人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系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德:溫、良、恭、儉、讓。

Ⅱ 什麼是五倫 五倫指的什麼

1、五倫是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是狹義的人倫。

2、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倫,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行為准則。孟子滕文公上一書中說,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倫中的雙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為臣的,要忠於職守,為君的,要以禮給他們相應的待遇;為父的,要慈祥,為子的,要孝順;為夫的,要主外,為婦的,要主內;為兄的,要照顧兄弟,為弟的,要敬重兄長;為友的,要講信義。

Ⅲ 什麼是五倫

五倫


五倫(


五倫為儒家倫理原則的五種德目,是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是狹義的「人倫」,忠、孝、悌、忍、善是「五倫」關系的准則,《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提及該詞。

Ⅳ 五倫指的是

什麼是五倫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從嬰兒到孩子,從孩子到大人,我們自覺不自覺的生在了這個人世中,知道了誰是父母,誰是兄弟,誰是朋友,誰是夫妻,誰是子女,相當於這些人的關系,我們即明白了誰是自己。

這樣的一種近疏親敬的人倫,彷彿是無意之間就曉得了。中國人是如此,外國人亦是如此,東方西方對於人的世界,都有著一種共通的認知,這種相同正是人倫規則的共性。若人倫紊亂,則謂之亂倫,因此,文明的世界是不允許出現這樣的不規則行為,以道德法律制度禁忌,這禁忌即是五倫。

所謂五倫,即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五倫之間的親敬關系,正是親別序義信這五種,自然而然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倫理規則,構成了整個中國世界的人世。把五倫與五常對應來看,親為仁,別序為禮,義為義,信為信,夫妻(陰陽)為智。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德。善於用道治國之者,不會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質朴敦厚。精通行道的人,把大道喻於百姓生活。以有限的所知治國,是膚淺的不長久的,而以智治國才是根本。知是有限的所知,而智是不能用語言描述的大道。不能說五倫里,任何一種是有知。而智是自我的覺悟,智是自覺覺他的覺悟。所以說,知與智是一種道的修行。

論述清楚了五倫與五常的關系,自然便會明白五倫與五行的關系。劉恆老師規范五倫與五行對應關系如下:

父子——親——仁——木
夫妻——別——智——水
長幼——序——禮——火
朋友——信——信——土
君臣——義——義——金
五倫 - 來源

人倫一詞,最早見於《孟子·滕文公上》。書中載,上古時候,人們「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在《尚書·堯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說法,即要以五種美德教導自己的臣民。 據《左傳》解釋,「五典」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後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關系。最後由孟子在整理和總結中國以往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會里人們之間的這五種基本的道德關系,並提出相應的道德規范。

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特別是儒家最重視人倫。據孟子說,古代設立庠、序、學校,「皆所以明人倫也」。一旦「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就能實現國治天下平的理想社會。

Ⅳ 五倫的來源

人倫一詞,最早見於《孟子·滕文公上》。書中載,上古時候,人們「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在《尚書·堯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說法,即要以五種美德教導自己的臣民。 據《左傳》解釋,「五典」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後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關系。最後由孟子在整理和總結中國以往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會里人們之間的這五種基本的道德關系,並提出相應的道德規范。 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特別是儒家最重視人倫。據孟子說,古代設立庠、序、學校,「皆所以明人倫也」。一旦「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就能實現國治天下平的理想社會。 2000多年來中國封建統治者一直強調用它處理人們之間的關系,以維護和加強封建的宗法等級制度。

Ⅵ 五倫指的是什麼

「五倫」是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是狹義的「人倫」。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倫,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行為准則。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倫中的雙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為臣的,要忠於職守,為君的,要以禮給他們相應的待遇;為父的,要慈祥,為子的,要孝順;為夫的,要主外,為婦的,要主內;為兄的,要照顧兄弟,為弟的,要敬重兄長;為友的,要講信義。

Ⅶ 「五倫」指哪五個最早出自哪裡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應該是這個,就連韓國人都知道。看來最早的出處不一定是哪裡。

Ⅷ 孟子著名的「五倫」指的是

孟子著名的「五倫」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際關系。

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行為准則。

人倫中的雙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為臣的,要忠於職守,為君的,要以禮給他們相應的待遇;為父的,要慈祥,為子的,要孝順;為夫的,要主外,為婦的,要主內;為兄的,要照顧兄弟,為弟的,要敬重兄長;為友的,要講信義。

(8)中國五倫出自哪裡擴展閱讀

唐以後我國出現了一幅以倫理為主題的吉祥圖,名為《五倫圖》。《五倫圖》是古代藝術家根據孟子的「五倫」創作出來的。《五倫圖》的畫面是以鳳凰為中心,在樹、石、花卉、水中還有仙鶴、鴛鴦、鶺鴒、黃鶯四種禽鳥出現。

《五倫圖》中,以鳳凰比喻君臣之道,仙鶴比喻父子之道,鴛鴦比喻夫妻之道,鶺鴒比喻長幼(兄弟)之道,黃鶯比喻朋友之道。

仙鶴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淮南子》稱「鶴壽千歲,以極其游」。鶴在禽鳥中,地位僅次於鳳凰,在古代是一品文官的標志。

但鶴的另一層內涵現在知者甚少,這層含義源於《周易》。《周易》中說道:鶴父在山陰鳴叫,鶴子隨之鳴叫相和,父子之間一唱一和,這是鶴的天性,猶如「父子有親」,故後人用鶴來象徵父子關系。

鴛鴦代表夫婦,則人所共知。此種觀念在晉代以前已有。晉崔豹《古今注·鳥獸》雲:「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思而死,故曰匹鳥。」故選擇一種禽鳥代表夫妻關系,非鴛鴦莫屬。

很多人對鶺鴒也不太熟悉。這種鳥只要有一隻離群,其他鳥就鳴叫起來,焦急地尋找同類。故《詩經》有「鶺鴒在原,兄弟急難」之句,後人便用鶺鴒代表兄弟之道,這種關系的准則是「兄友弟恭」,即孟子所說的「長幼有敘」。

朋友之間最重要的行為准則是講信用,所以孟子說「朋友有信」。古人又從《詩經》中尋找靈感,發現《詩經》中有「鶯其鳴矣,求其友聲」之句,便用黃鶯代表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五倫出自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