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康熙古村在哪裡

中國康熙古村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9-21 05:38:01

A. 康熙墓在什麼地方

康熙的陵墓(也叫景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境內的清東陵。 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陵寢,位於唐山遵化馬蘭峪清東陵昌瑞山腳下,清孝陵東側1公里 處。該陵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動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築布局由南往北依次為:聖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橋、望柱、石像生、下馬碑、神廚庫、牌樓門、神道碑亭、二柱門、台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這些大大小小的建築以一條寬9.70米的神路貫穿成一個完整的序列,該神路南與孝陵神路銜接,北端直達寶城,彎環如龍,盤曲有情。 與康熙帝同葬景陵的有: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輔政大臣索尼孫女,廢太子生母,康熙十三年因難產而死,年僅22歲)、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輔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七年逝世)、孝懿仁皇後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康熙二十八年病逝,死前一天立為皇後)、孝恭仁皇後烏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時為德妃,後尊為皇太後,雍正元年逝世)、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皇十三子怡親王胤祥生母,康熙時為敏妃,康熙三十八年去世,入葬景陵妃園寢,雍正元年追封為皇貴妃,遷葬景陵)。 景陵是清五朝在東陵界內營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築規模稍遜於孝陵,建築規模總體上是以孝陵為藍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創。如聖德神功碑亭內立雙碑;石像生縮減為5對;改龍鳳門為牌樓門等。景陵在葬在葬制上也有重大變革,開創了先葬皇後,附葬皇貴妃的制度;另外還摒棄了屍體火化入葬的傳統而改為土葬。景陵的建築風格及喪葬形式大多為後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清朝皇陵中的聖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興建的,用以彰揚先皇一生的功業,景陵聖德神功碑亭建於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願,亭內豎立了兩塊石碑,分別鐫刻滿文、漢字,用以記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親自撰寫,長達4300多字,是後世研究康熙朝歷史的珍貴史料。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別於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橋至牌樓門段的神路由於地形的影響而呈彎環的曲線,無法像其它陵寢際樣對稱布置,於是當時的建築設計人員就根據神路走向順地制宜隨曲就彎地進行設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現出靈活多變、步移景換言之的效果,體現了當時人們的聰明和才智。 但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的中國仍是動盪不安,清東陵附近的一些土匪掀起了繼1928年7月孫殿英之後的第二次盜掘清東陵文物的狂潮。同年9月當地一個姓張的人糾集約300餘人對景陵展開了大規模的盜掘,將塵封了200餘年的景陵地宮打開把隨葬珍寶全部盜走,康熙皇帝及4後一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宮之中,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景陵地宮的盜口一直「對外開放」了7年,直到1952年清東陵文物保管所成立才封堵了盜口。 景陵背靠昌瑞山,南望象山,峰峙山川,山水交映可謂是景物天成堪稱一處「上吉佳壤」但當時的風水家,堪輿家並不知道景陵處於地質斷層地帶上,一旦受到地震的影響很可能導致地宮石捲走閃,石構件斷裂。這樣的情況在其孫子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宮中就曾發生過。裕陵比景陵晚建67年,但也和景陵一樣裕陵也處於一個地質斷層地帶上。 嘉慶四年(1799年)也就是裕陵建成的47個年頭在裕陵地宮的第一道石門上的月光石就出現了兩道裂縫,嘉慶皇帝在乾隆皇帝入葬後立即在石門下支起了兩根石柱。到二十世紀70年代,這兩道裂縫不僅越來越嚴重,同時又發現第二、第三道石門的上門檻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裂縫(因第四道石門上門檻是銅的,所以未出現裂縫)。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在三個門口共支頂了10根石柱。支頂石柱子後的16年來的事實表明,裂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不支頂這些石柱,其後果可想而知。景陵所在的地段是比裕陵更為嚴重的地質斷層地帶,裕陵地宮尚且如此嚴重,比裕陵又早建67年的景陵地宮又當如何? 盡管盜匪極力搜尋,地宮內仍殘存著一些文物,例如木質和絲織品。並且每具棺槨也都是珍貴的文物。景陵地宮內葬1帝4後1皇貴妃,墓主人之多、地位之尊貴(景陵地宮葬皇後最多),隨葬品之豐富,可為清陵之冠,可以斷言,景陵地宮內殘存的文物必定不少。康熙皇帝一生關注治黃治沙,在他身後屍骨卻一直泡在水中。地宮內殘存的文物和棺木長期浸泡在含有大量腐蝕性很強的碳酸鈣的水中,無疑會受到極大的損害。清理地宮,既可以將殘存的文物進行保護,收藏入庫,還可以採取排水措施,使地宮內不存滲水,這樣,不僅有效地保護了文物,也對保護地宮極為有利。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用棺槨土葬的皇帝。通過清理景陵地宮,對於棺槨的形制、擺放的位置以及自來石、龍山石、香冊香寶的形擺放位置等等一系列問題都 可以找到答案。同時對於了解孝、泰二陵的地宮規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景陵發生過兩次重大火災,分別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和1952年。光緒年間的那場大火燒毀了隆 恩殿,直至宣統年間才完成重建,著火原因至今未知,懷疑是由於守陵大臣玩忽職守勿使火種進入以木製為主的宮殿而引起的;而1952年的那次則是由於接觸雷電引起的。另外還有多次火災由於損失較上述兩次較少故不一一列舉。 綜以上所述,景陵的發掘清理是相當有必要的,只有發掘清理才是對先人康熙皇帝真正的尊敬!才是對景陵地宮的真正的保護!才是對歷史的真正的敬畏!才不會讓自己也不會讓後代遺憾!

B. 中國最神奇的古村鎮有哪些你家鄉都有哪些著名的古鎮村落

龍川村位於安徽省南部的績溪縣,是一個由胡氏家族聚集而成的船形古村。它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 "金 "字輩中已經傳承了48代。龍川村被稱為最美麗的村莊之一。該村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川胡氏祠堂。桃花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不知李白當年在這里看到了什麼,能寫出這么美的詩句。桃花潭位於安徽省涇縣,被譽為安徽的 "人間仙境",華東的 "小婺源"。四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是青弋江的上游。

位於山西省陽城縣城東15公里處的北留鎮黃城村,是一座建於明清時期的古城堡群,總面積36000平方米,已有500多年歷史。西江苗寨,又稱西江千戶苗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西江千戶苗寨四面環山,梯田直插雲霄。白水河穿村而過,將庫區分為兩部分。苗家獨特的木質高腳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是中國最大、最典型的苗族高腳屋居住社區。

C. 康熙墓在哪裡!

康熙皇帝死後葬於清東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內有順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為景陵。 景陵地宮內,除了葬有康熙皇帝,還有孝成仁皇後、孝昭仁皇後、孝懿仁皇後、孝恭仁皇後和敬敏皇貴妃。景陵妃園寢內葬有四十八位妃嬪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衸。四十八位妃嬪中,包括貴妃1人,即溫僖貴妃;妃11人,即慧妃、惠妃、宜妃、榮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順懿密妃、純裕勤妃、定妃;嬪8人,貴人10人,常在9人,答應9人。敬敏皇貴妃原本和妃嬪們葬在一起,後來移葬在景陵地宮內。景陵妃園寢正中是溫僖貴妃,景陵雙妃園寢葬撫育過乾隆的康熙妃嬪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

D. 康熙的陵墓安葬在哪裡

康熙墓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

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山,正南煙燉、天台兩山對峙,形成寬僅50公尺的谷口,俗稱龍門口。清代在此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諸陵園以順治的孝陵為中心,排列於昌瑞山南麓,均由宮牆、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

康熙墓的建築壯觀、精美。有幾百個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康熙墓以它無可辯駁的魅力,以它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於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陵墓位於清東陵。
清東陵在河北省尊化縣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關以後營建的最大的陵墓區。整個陵區劃分為前圈和後龍兩部分,前圈是陵園建築區,後龍是襯托山陵建築的北隅,范圍很廣。
東陵背依昌瑞山。歷史記載,這塊地方是由順治皇帝親自選定的。清入關之後,有一次順治皇帝狩獵,偶然來到昌瑞山下,停轡四顧,驚嘆道:"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說完就取出佩仍向遠處,對侍臣說:"落處定為穴。"由此開辟了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陵墓區。清東陵的陵園布局以孝陵為中心,東邊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邊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豐皇帝的定陵。陵園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個皇帝、十五個皇後

E. 皇城村在哪裡它的名字是由於哪個皇帝而來

皇城村在今天的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它是康熙時期的著名官員陳廷敬的故鄉。皇城村始建於明朝,完善於清朝。是中國有名的歷史文化旅遊景區。

據說皇城村的選址非常的有意義,符合祖先們的要求,而且從現代的角度來說,皇城村建在山裡也有一種易守難攻的意思在裡面。但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皇城村舊時的貧窮落後。直到近年來,我國將這里開發為旅遊景區,它的經濟水平才逐漸上升。

F. 康熙墓地在哪裡

康熙死後葬於清東陵,即:河北省遵化縣。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開始真正親政。九年,肅正朝綱,恢復內閣制度,頒布《聖諭十六條》。成年後,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澎湖海戰,統一台灣;挫敗沙俄侵略軍,簽訂《尼布楚條約》,確保中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標榜仁政,籠絡漢族士人,同時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也有學者尊稱其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9歲。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G. 康熙和乾隆的陵墓在哪裡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縣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清東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後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後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後和136個妃嬪。

H. 廣東歷史文化名村有哪些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能體現一個地方歷史時期的文化和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它保留了很完整的古代歷史遺跡和舊時候的傳統習慣。這些歷史名村大多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厚重的 廣東文化 歷史悠久,在廣東的歷史文化民村中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它的歲月痕跡。

翠亨村
翠亨村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位於中山市南朗鎮東南部,相傳,清朝康熙年間,蔡姓人在此建村,因地處山坑邊,故名蔡坑。後人見該村山林蒼翠,坑水潺潺,風景優美,且方言「蔡」與「翠」、「坑」與「亨」諧音,又寓意萬事亨通,於是在道光初年改稱翠亨,沿用至今。

翠亨村從村落的選址、布局,建築的設計、裝飾到村落文化的形成,展現出儒家禮儀文化與地域文化傳統的滲透融合,是物質空間形態與意識形態的完美結合,處處體現出香山文化、嶺南文化乃至中華傳統文化。

歇馬村
歇馬舉人村人傑地靈。明、清時期,村上培育出600多位功名人士,其中,舉人級以上有280多人,九品至二品官員有280多人,成為聞名遐邇的「舉人村」。

歇馬古村建築布局匠心獨運,村場巷道扇狀展開,百年老宅鱗次櫛比,是一條名符其實的古村落。鄉民在錦江河畔曾豎起200多塊功名碑,還有皇帝賜贈的敕命石刻,八大功名旗桿夾尤引人注目。教子地台、勵志園遺址、六大雕梁畫棟的祠堂、烈馬雄風、烈女碑和五公庄園等景觀讓人流連忘返。

塘尾村
塘尾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境內,於宋代立村,是一個李姓宗族村落。塘尾古村佔地面積39565平方米,現保存有明清時期祠堂21座,民居268座,古井15眼,書室19座,圍門4座,譙樓17座,水塘6口。

塘尾村以古圍牆為界,依自然山勢而建,坐北朝南,圍前一大兩小三口池塘,分別代表蟹殼與兩只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只蟹眼,仿生喻意一隻巨蟹守護著村落和村前的千畝良田。圍牆上開東、南、西、北四個圍門,附設17座譙樓,加上村中的獨立譙樓,共計28座,按照二十八星宿的名稱來命名。古村的圍牆、圍門和譙樓共同構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

南崗古排村
南崗千年古寨房屋依山傍坡,密密匝匝,擠在一起。往往是前面的房子的屋頂和後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其間有一條走廊過道。橫街直巷,就地取材,以石塊鋪路,把各家各戶串連起來,形成瑤排的格局。其房舍,普遍分住宅、谷倉、柴寮等三種類型。

住宅大部分是二層樓房(稱吊腳樓)和平房。一般以三間為一單元,住一戶人家。而村內的房子多數建於明清時期,以石灰拌沙砌青磚,屋頂蓋瓦,四檐翹角,普遍高度一丈三尺至一丈六尺,瓦檐伸延到門口一公尺多長,再從樓板伸出一公尺,用木條把樓板與瓦檐木條連接起來,將伸出的樓台(陽台)吊在屋檐下,形成風格獨特的吊腳樓(其實沒有腳)。

大嶺村
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面、蓮花山西南面。大嶺村因位於番禺菩山腳,古稱菩山村,整條古村坐北向南。

現保留古代建築的民居為數不多,但整體村落結構和主體建築未變,如有480多年歷史的「顯宗祠」,內有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和灰雕等藝術品。此外,還有「大魁閣塔」、「龍津橋」、「玉石橋」、「貞壽之門」等具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

每逢端午節,大嶺村舉行龍船競賽活動,古樸的民風、民俗仍然存在。這些點、線、面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的民風、民俗傳遞大嶺村從南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歷史信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

前美村
位於汕頭市澄海區西北部,隆都鎮中部。前美村東與後溝村接壤,西與後溪村相望,西南與前溪許村相連,鳥瞰全村,形如卧蠶。

前美村傳統獨特的潮汕民居建築群,歷史悠久,古風獨存,古樸典雅,規模宏偉,集古今中外建築藝術精華於一體,令人震撼。有嶺南第一僑宅之稱,始建於清同治十年的「陳慈黌故居」,幾乎是全國最大「中西合璧」的僑居建築,其建築藝術、裝飾藝術精美大氣,令人嘆服。而始建於康熙末年的「永寧寨」,更是一首美麗的建築史詩。

碧江村
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宋代建村,因有一小山崗稱碧崗而得名,後用方言同音字改稱碧江。

碧江由於文化和商貿發達,一代代文人和儒商在碧江營造出連片考究的古建築群,祠堂林立。至今整體格局仍較好保存,現保存較好的歷史建築仍有20餘處,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現有省處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如金樓古建築群、職方第、泥樓、慕堂蘇公祠等。

其中金樓及古建築群是珠三角地區具代表性的民居群,包括藏書樓、書塾、祠堂、官員宅第、普通嶺南民居等多種用途的古建,為研究明清兩代嶺南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有相當高的藝術、歷史價值。

石塘古村
石塘古村坐落於韶關市仁化縣離世界遺產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處美麗的小盆地中,有640歷史,佔地總面積15公頃,現有人口3400多人,擁有古建築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關市范圍內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風、古韻於一體,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古建築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古村落。

自立村
自立村的碉樓和居廬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願而命名。碉樓的樓身高大,多為四五層,其中標准層二至三層。牆體的結構,有鋼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磚的,門、窗皆為較厚鐵板所造。建築材料除青磚是樓岡產的外,鐵枝、鐵板、水泥等均是從外國進口的。碉樓的上部結構有四面懸挑、四角懸挑、正面懸挑、後面懸挑。

建築風格方面,很多帶有外國的建築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為了防禦土匪劫掠,碉樓一般都設有槍眼,先是配置鵝卵石、鹼水、水槍等工具,後又有華僑從外國購回槍械。

南社古村
南社古村是一個以血緣為紐帶形成的有著農耕和僑鄉雙重文化特點的村落,以謝氏家族為主。其古建築群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區水鄉特色,每一民居都單家獨戶,稱「家廟」,「家廟」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著一條小水道。

「家廟」建築多為四柱三間三樓磚石牌坊式建築,樓為歇山頂,檐下如斗拱,門額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上百間民居錯落交織,在密集的樹叢中閃現著古典的韻味。這些融家廟、水坊、古井為一體的古建築群落不僅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明清文化,而且還成了考察早期珠三角地區水鄉居民生活狀況的珍貴依據。保存較好的文物建築有資政邸、百歲坊、百歲翁祠、謝氏大宗祠等。

I. 康熙的陵墓在哪

1、康熙景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
2、康熙簡介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3、成就
收復台灣,開府設縣。
抵制沙俄侵略,大敗准噶爾汗國。
編修文化典籍。
4、評價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

J. 安徽黟縣西遞古村落如何

如果說去宏村主要看水景的話,那去西遞則主要是看古建築,徽派三雕上的花紋枝椏精細得彷彿只要一捏就會斷。其街道的風格,古建築和裝飾物,以及供水系統完備的民居都是非常獨特的文化遺存。西遞村與宏村同為國家5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2000年11月30日作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宏村和西遞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遞村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鎮,距黟縣城東8公里處,距屯溪約54公里,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三百餘戶,人口一千多。古村歷史悠久,從北宋年間就存在了,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西遞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聚。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多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和建築的設計布局協調。村落空間變化靈活,建築色調樸素淡雅,是中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
一、西遞村主要景點介紹
西遞原名西川,西遞村建於北宋元豐年間,距今900餘年,後因徽州府於村3華里古驛道處設「鋪遞補所」而改稱今名,村中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大多為三間與四合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馬頭牆、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都是國內罕見,被遊客、學者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村莊」「古民居建築的寶庫」。
村內現存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祠堂3幢,道路、水系均維持原狀,正街、橫路街和40多條巷、弄以及特有的青石板路都得以保留,使得西遞堪稱徽州古村落中的典範。
胡文光牌坊俗稱西遞牌樓。建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牌坊高12.3米,寬9.95米,系三間四柱五樓單體仿木石雕牌坊,通體採用當地的「黟縣青」大理石雕築而成,整個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圓雕等工藝裝飾出各種圖來,而每一處圖案都蘊含有極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莊重、典雅,石刻技藝出眾,堪稱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敬愛堂位於前邊溪東岸,是一座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典型徽派磚木結構建築,也是西遞村現存最大的祠堂。敬愛堂門前飛檐翹角,氣勢恢宏。步入中門為祭祠大廳,大廳分上下庭,中間有大型天井。敬愛堂是祀拜祖先、教育後代、凝聚宗族和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於1992年重新修復,現被辟為「西遞民俗展覽館」。
追慕堂位於大路街上方,建於清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用以追思慕念胡氏先祖,使後人勿忘當年的李胡淵源。追慕堂屋頂為飛檐翹角,八字型大門樓,檐下三元門外設有木欄,八字牆用整塊打磨光滑的黟縣大理石製成,風格獨特,極為精美壯觀。
曠古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一幢清朝時期典型的徽派庭院式的私家宅院。齋內的磚、木、石三雕都基本保持原樣,正廳堂前擺放有西遞古村落全景大沙盤,形象地再現了古村落的整個布局和山形地貌。
瑞玉庭位於西遞村橫路街口,建於清咸豐年間,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從上而下整體看來似「商」字形狀,當人從下穿過時就與其組成了完整的「商」字,寓含著「人人皆經商」之意,這是徽派民居廳堂里的一個獨例。
桃李園位於西遞村橫路街中部,建於清咸豐年間,由正屋和庭院組成,是西遞徽商胡元熙的舊宅,也是西遞唯一的住宅、書館相配的建築。後進廳堂兩側有12塊雕花木板,上面依次鑲有書法漆雕《醉翁亭記》全文是出自康熙年間古黟書法家黃元治之手,十分珍貴。
西園在西遞村中橫路街上,建於清雍正年間,距今有260年歷史,是清道光年間四品官胡文照的私宅。庭院分前、中、後三進,以低牆相隔,院內有花草樹木、魚池假山、匾額漏窗,用的是典型的徽派造園手法。東園與西園相對應,是一組多單元的古老住宅,風格古樸,不事華麗。
膺福堂是西遞官職最高的清二品官胡尚_的私邸。「建於清康熙年間,為三進三樓結構。膺福堂是典型的徽派四合院,屋內的隔扇門皆雕成蓮花狀,精製典雅,天井四周的雀替木雕呈倒爬獅,盡顯官商府第的氣派。
_仁堂位於西遞村大夫第後弄的前邊溪畔,建於清康熙年間,原為村中徽商泰斗,有「江南六富」之一美譽的胡貫三晚年的居所。西遞村_仁堂古樸而典雅,房屋是五間二樓結構。_仁堂後來還是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遞創辦黟縣第一所「崇德女子學堂」的大家閨秀黃杏仙的故居。
尚德堂位於前邊溪上游,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約有400年的歷史,是目前西遞古村落里尚有的最古老的明代民居建築。
走馬樓位於西遞村村頭胡文光牌坊西側的走馬樓又稱「凌雲閣」,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走馬樓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檐翹角。在此憑欄遠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八面來風,令人心曠神怡。
綉樓位於西遞村大路街與橫路街交匯處的大夫第邊,傳說原胡家小姐曾在此樓上拋綉球擇婿,因而又被稱為「小姐綉樓」,綉樓佔地僅6平方米,但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建造精巧,十分玲瓏典雅。
桃源洞在西遞村西南8公里的石墨嶺南麓。這里山崖陡峭,河水湍急,古人在崖壁上鑿通一洞,洞深3米,一條石板棧道穿洞而過,是古代府縣往來之要塞。1956年,黟漁公路施工,將洞口炸開,如今遺址可見。
更多關於安徽黟縣西遞古村落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9e4f5161573140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閱讀全文

與中國康熙古村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