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哪幾個省大學最多
根據教育部2017年5月公布的高校名單庫,全國有普通高校2631所,其中本科高校1243所、專科高校1388所。
如果按本、專科高校總數計算,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是江蘇167所、廣東151所、山東145所、河南134所、湖北129所。
但是本科(特別是985、211)高校數量才是各省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真實反映,為此筆者整理了31個省份本科高校數量,以及985、211高校數量,供大家參考:
我國高校資源分布是極不均衡的,北京、上海、江蘇、湖北、陝西、四川幾個省份囊括了我國大部分名校,除此之外天津、山東、廣東、浙江、遼寧、湖南、安徽、黑龍江、吉林、重慶、福建等省份高校整體實力也較強,其它省份高等教育都比較薄弱,僅有的一兩所211高校實力也不強。
相對而言,地處高等教育發達省份的考生上好大學的機會要多於其它省份,即使985、211高校在當地錄取線也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至少當地普通本科高校實力也整體上要強於其它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蘇、湖北、浙江、山東、廣東等地,很多雙非院校的實力都強於一些西部省份的211高校。
『貳』 在我國,哪個城市大學生最多
毫無疑問, 哪個城市的大學多, 哪個城市的大學生就越多。
中國大學數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市, 一共有92所大學, 而第二名的廣州市有83所大學。所以北京市 是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叄』 中國哪個省份高校比較多
根據艾媒咨詢近期發布的《2020中國高考志願填報行業用戶需求及就業前景大數據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共計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比2018年增加25所。其中,本科院校1264所,比2018年增加19所;高職(專科)院校為1424所,比2018年增加6所。從省份來看,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擁有的普通高校數量最多,均在140所以上。
『肆』 中國高校最多的省份是什麼
截至到2019年7月18日,我國大學數量最多的省份是江蘇省。
共有高校16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77所,高職高專院校99所。在77所本科院校中,有公辦本科院校46所,民辦本科院校29所,中外合作辦學院校2所,分別是:西交利物浦大學和崑山杜克大學。
46所公辦本科院校中,985院校兩所,211院校11所,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大學名單。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航、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4)中國哪個省份的畢業生多擴展閱讀
高校數量排名第二的是廣東省。
廣東省共有大學151所,其中本科院校64所,專科院校87所。64所本科院校中,有公辦本科院校37所,民辦本科院校23所,合作辦學4所,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37所公辦本科院校中有985大學兩所,分別是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211大學四所,分別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以上四所大學和廣州中醫葯大學,共5所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名單。
『伍』 中國哪個省大學最多
目前來講首都的大學是最多的。
『陸』 中國哪個城市每年畢業生最多
成都是出名的宜居城市,生活節奏相對於北上廣深較舒緩一些
「適合生活」這一點感覺成都很符合
另外,作為西南地區的一線城市,成都的發展機遇也還是蠻多的,不過工業不是太強,第三產業比較發達
『柒』 中國哪個省的大學最多
看看這張數據生成的各省高校數量對比地圖,一目瞭然。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全國共有12個省市高校數量超過100所。其中,江蘇省高校數量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達167所;其次是廣東省,共有160所高校,位居第二。河南省、山東省的高校數量均超過150所,分別為156所、153所,位居第三、第四。這幾個省份都是人口大省,高校數量眾多也是理所應當。
『捌』 中國留學生最多的省份
中國留學生最多的省份是哪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玖』 在全國各大學院校中哪個省份城市的學生最受歡迎
1、北京市(87所) 北京,我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遊和國際交往的中心。 來到這里,看到的、感受到的不僅是古老帝都的雄偉庄嚴、厚重滄桑,還有現代大都市的時尚繁華、高速便捷,濃重的現代化氣息在剛踏進北京城市就已撲面而來了,伴隨著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舉行,北京將再一次將她迷人的魅力展現在全世界人面前。北京的高校很多,光普通高校就達到了87所,其中"211工程"就有22所,還真算牛的,不過,好歹是個首都嘛? 2、武漢市(69所) 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系四方的作用。獨特的區位優勢造就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武漢是國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擁有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 69 所普通高校, 100多萬在校大學生。 3、廣州市(58所) 廣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眾多,八大古代遺跡及四大佛教叢林見證了廣州燦爛而古老的歷史。廣州素以歷史悠久、人文鼎盛而著稱,曾在明清時代遍布廣州城內的書院祠堂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佐證,又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八大近代史跡記錄了洪秀全、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在這里創下的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悠久的人文底蘊使得這里教育發展的迅猛。 4、南京市(55所) 南京這個古老的城市,既有自然山水之勝,又有歷史文物之雅,其城市綠化為全國之冠,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今日的南京不僅是江蘇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華東地區最重要的交通和通訊樞紐之一,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僅次於上海的國際性大商埠,也是我國教育的重點城市之一。 5、天津市(52所) 天津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又是連接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還是北方十幾個省市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擁有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有30多條海上航線通往300多個國際港口,是從太平洋彼岸到歐亞內陸的主要通道和歐亞大陸橋的主要出海口。其地理區位具顯著優勢,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該市的教育發展水平發展的好,有52所普通高校,周總理就是從這里的南開大學畢業的。 6、西安市(50所)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文明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長安是舉世文明的"絲綢之路"的起點,人文薈萃,交通發達,在中國古代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這里的高等教育在全國也首屈一指。 7、上海市(49所)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是一座美麗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它不僅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而且還是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信息中心、經濟和貿易港口,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最繁華、最具經濟活力的大城市之一。這里的文化事業繁榮興旺,普通高校的"門"越開越大,在18至22周歲同齡人口中,接受各類高等教育的比例已達42% ,標志著上海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拾』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
全國人口14.1億!本科學歷佔比不到4%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國人口14.1億,繼續穩居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但是,本科學歷占總人口佔比不到4%,大專以上學歷僅占總人口15%,人口文化水平有待穩步提高。業內專家認為,學歷提升將成教育培訓火熱領域!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發布了七人普關鍵數據,在人口總量方面,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人口中,其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0767人;
圖片
據統計,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到2017年,我國的本科學歷人數大概是9000萬,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約834萬,2019年達到820萬左右,2020年也有800多萬。但我們的人口基數大,截至目前,我國人口總數就已經超過14億。計算一下,中國本專科學歷在總人口中佔比為7%多一些,但其中本科生及以上學歷人數約佔50%左右,也就是說,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一共有5000多萬,不到4%。換句話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的學歷就碾壓了96.6%的中國人。
因此,提升學歷一定是有用的!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為了升職加薪、出國留學、考職業資格、考教師考事業編,考公考研,有一個本科學歷,才會有更好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