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皇宮的中國皇宮
中國歷史兩千多年間,產生了數百位皇帝,差不多每個皇帝都營建了規模宏大、氣派豪華、富麗堂皇的陵寢,而且這些陵寢都建在了吉佳壤、風水寶地之上。在皇帝的心目中兩者同等重要。在世人的心目中,似乎往往更注重皇宮,而輕視皇陵。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的重要性比皇宮一點也不差,甚至更有價值。一座皇宮,可以多個皇帝居住,甚至幾個王朝共同使用。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兩朝的24個皇帝都在那裡居住過,前後用了500年,紫禁城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所以皇宮可以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相沿承襲。最能代表皇權的的是寶璽,明朝寶璽二十四方,清朝寶璽二十五方。
皇陵則不然,一個皇帝一座陵,營建的時代不同,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情況各異;每個皇帝的愛好、志趣也不同,因而每座皇陵都帶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所以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比皇宮更重要。
② 各個朝代的宮殿都在什麼地方
1、秦朝
咸陽宮,秦帝國皇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咸陽市東區
2、隋朝和唐朝
太極宮,是隋、唐兩代的皇宮。位於長安城中軸線北部,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因其為唐帝國的正宮,故又稱「京大內」,唐高宗時期修大明宮後改稱太極宮為「西內」。
3、宋朝
北宋定都以後,仍沿用五代宮苑舊址,但對五代時期的宮殿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擴建後的東京宮殿稱為大內、宮城。
4、元朝
大安閣建於元至元三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後,「取故宋熙春閣材於汴,稍損益之,以為此閣,名曰大安。」元朝皇帝在這里舉行重大的朝政典禮,如皇帝登基、接見外國使者等。
5、明朝和清朝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③ 中國都在那裡建過皇宮
咸陽,西安,開封,南京,濮陽,許昌,杭州,沈陽!還有很多,建都的就哪幾個,但建皇宮的就多了!
④ 中國有幾個古代的皇宮 都在哪
現存的只有元明情時代的皇宮——北京故宮,以及偽滿時期長春的偽皇宮。
⑤ 中國古代皇宮
1、皇宮都建在兩條中軸線交叉的附近地區,通常在橫中軸線稍北面一點,再繼續向北面延伸擴建,面南背北是也。
2、一般來說,京城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內城,外城。
外城是普通居民和商業區。通常以護城內河或者城牆作為區別,百姓不能進入內城。
內城又分為兩層,以皇帝主要議政大朝宮殿為區別,以北為皇城,也就是皇帝起居的宮殿群,歸內務機構管理,以南接近外城部分為中央官署區和禁軍駐地。
⑥ 中國著名皇宮有哪些
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9000多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以乾清門廣場為界,分前朝、後寢兩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左右輔以文華殿、武英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後寢以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為中心,左右輔以東西六宮,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及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明清兩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國家最高統治權。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宮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寧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心,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殿,其後即為嬪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經過三大殿後面的庭院,迎面有一座華麗的宮門,叫乾清門,是"內廷"的正門,建於明代。門前一對金獅和十個 金缸相對排列。有時,清代皇帝在此舉行聽政儀式。門內為後三宮,乾清宮在前,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後,是皇後的正宮,在兩宮之間夾立一個亭子形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內廷的小禮堂。後三宮東西兩廂有存貯皇帝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圖書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讀書的上書房,翰林承值的南書房。東西兩側各有四門,東有日精門、龍光門、景和門、基化門;西有月華門、鳳彩門、隆福門、端則門,分別通向東六宮和西六宮。歷史上習稱的三宮六院,就是指的這里。
最後走到"御花園",裡面有爛漫繁枝的蒼松翠柏和富有畫意的玲瓏假山,在富麗庄嚴殿堂的後面,別具一種幽美恬靜的氣氛。
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阿房宮
(《史記·項羽本紀》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滅六國統一全國以後,在都城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始皇本紀》中記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賈山傳》中記載:「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鍾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
《史記·項羽本紀》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相傳阿房宮規模空前,氣勢宏偉,「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傳說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秦始皇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後世這種輝煌的想像基本來自《阿房宮賦》,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阿房宮變成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可經想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
⑦ 請問中國都哪裡有皇宮
南京,開封 、杭州、洛陽 .
⑧ 漢朝的皇宮建在中國哪個地方
漢朝都城在長安、洛陽、許昌,漢朝都城位於現在的西北地區。
⑨ 中國歷代王朝皇宮在哪裡
是首都嗎?秦是咸陽,漢在長安和洛陽。晉代在洛陽和建鄴。隋在洛陽,唐在長安。宋代在開封和臨安(杭州)。元明清在北京。
⑩ 每個朝代的皇宮分別在哪
1、秦咸陽宮——阿房宮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皇帝,他的都城位於現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陽背靠大山,南臨渭河。秦始皇的宮殿幾乎鋪滿了整座城市。氣吞山河的始皇帝動用了數百萬的勞工為他修建宮室,包括為他修建死後的陵墓,耗費了二十多年時間,直到他死在巡遊的路上,龐大的建築工程仍然沒有結束。
2、西漢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
未央宮,周廻二十八里。利用龍首山的地勢為台殿,高出長安城。前殿東西五十丈,周圍台殿四十三座、宮十三座,池一個。武帝修繕後的未央宮,以香木為棟檬,以杏木作樑柱,門扉上有金色的花紋,門面有玉飾,椽端上以璧為柱,窗為青色,殿階為紅色。殿前左為斜坡,以乘車上,右為台階,供人拾級。黃金製作的壁帶,間以珍奇的玉石,清風襲來,發出玲瓏的聲響。
3、東漢南北宮
東漢的都城位於洛陽,皇宮分南宮和北宮,分別位於洛陽城南北,中間距離為七里,用復道將兩宮連接起來。復道中,皇帝走中道,護從夾護左右,十步一衛。南宮的正殿是德陽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納萬人。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梁,壇用紋石作成,牆壁飾以彩畫,金柱鏤以美女圖形。
4、唐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
唐代在長安有三個宮殿區,即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這三個宮城不是同時建造的,也不是同時作為帝王生活的中心。太極宮興建於隋代,當時稱為大興宮。唐初的兩位皇帝主要居住在太極宮。
5、宋汴京宮室——臨安宮室
北宋的都城是汴梁,即今開封,當時稱為東京。把汴梁作為帝王皇宮所在地,是從五代的梁開始的,唐、晉繼之。北宋的皇宮是仿照洛陽宮殿的模式,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上建造的。
6、元宮城——隆福宮——興聖宮
氣吞歐亞的蒙古帝國,最終選中了燕京作為首都,定名為大都。燕京作為帝王之都,這不是第一次,在蒙古軍隊打敗金人之前,燕京已是全國的首府。戰爭中,金國的宮室變成廢墟,蒙古帝國重又興建本朝的宮室。經二十餘年的興建,元宮的規制與華美又勝於金代一等。元代的皇宮以太液池為中心,分三個部分,即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
7、明清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紫禁城,至今仍保存完好。從構建的技術、藝術水平上講,紫禁城遙居於歷代宮室之上,盡管它的佔地面積並不很大。紫禁城位於都城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