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至今發行了多少套郵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7
⑵ 新中國至今發行了多少套郵票
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09年,我國共發行紀票:124套、13套再版票、8套東貼票和8套東貼再版票;特票:75套、3套再版票;普票:32套、2套東貼和1旅貼票;文票:19套,外加五大文革珍郵(如全國山河一片紅)等;編號票21套;航空郵票2套,欠資郵票2套,改值郵票10套,軍郵郵票2套;編年郵票160套(截止2009年底)。剛才少說了一些,現在補上:J票:185套;T票168套;編年票特種票7套,電子郵票4套;包裹郵票1套。
⑶ 建國以來,我國一共發行了幾套人民幣需要具體的發行時間!急急急!!
一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當時,中國經過了連續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黨中央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難,大力發展生產。
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是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9月28日以後發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囿於當時的條件,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於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性能,不利於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
⑷ 新中國至今發行了多少套郵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7
⑸ 普票中國鳥一共發行了幾套
一共發行了四套。分別是:
國家郵政局定於2002年2月1日發行《中國鳥》(第一組)普通郵票3枚。
編號:普31圖名面值
黃腹角雉80分
白尾地鴉1元
台灣藍鵲2元
⑹ 中國郵政發行了多少次普票
新中國從1950年2月10日發行第一套普通郵票起,到2013年6月底止,共發行普通郵票32組,其面值種類為:半分,1分,1分半,2分,2分半,3分,4分,5分,8分,10分,15分,20分,30分,35分,40分,43分,50分,52分,60分,70分,80分,1元,2元,2.7元,3.2元,4.4元,5元,5.4元,10元,20元等,共達29種之多
望採納
⑺ 中國一共發行了幾套人民幣
截止2021年11月24日,人民幣發行了5套: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時間於1949年1月10日。
【拓展資料】
紀念幣是一個國家為紀念國際或本國的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傑出人物、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體育賽事等而發行的法定貨幣,它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質量為普制或精製,限量發行。
普通紀念幣可以流通,但是貴金屬紀念幣是不能流通的。中國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的,是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設計製造的,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紀念幣通常是為了紀念我國重大政治歷史事件、傳統文化等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的。普通紀念幣與現行流通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貴金屬紀念幣自1979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周年」第一套貴金屬紀念幣開始,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已經走過了近四十年輝煌的發展歷程,累計發售15餘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的金銀紀念幣,題材有重大政治歷史事件、傑出歷史人物、大熊貓及珍稀動物、十二生肖、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古代科技發明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名畫名家、宗教藝術、體育運動、軍事科技等,內容體現了我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
貴金屬紀念幣包括金幣、銀幣、鉑幣、鈀幣等貴金屬或其合金鑄造的紀念幣,材質是金、銀等貴重金屬。題材廣泛、工藝考究、觀賞性強且多為成套分組發行。幣形亦有圓形幣、方形幣、彩幣和扇形幣,其面值計伍元、拾元、叄拾元、伍拾元、壹佰元、伍佰元、壹仟元等,這種幣的發行價一般都等於面值的幾十倍或上百倍。因此,面額只是象徵性的貨幣符號,並不表明其真實價值,不能流通,其面值不記入市場現金流通量。
⑻ 中國人民幣一共有幾套
從1948年12月1日至今,中國共發行了5套人民幣。
第一套(1948年12月1日至1955年5月10日)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9月28日以後發行。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
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
2015年11月12日起發行提高防偽技術版本的2015年版100元紙幣。
⑼ 中國普通郵票哪幾套最經典
目前中國普通郵票已經發行了34套,普1-33和一套普無號。大家普遍看好的是文革期間的「普無號」,普21《祖國風光》,普24《中國石窟藝術》與普24甲《中國石窟》小型張。普通郵票中最貴的是普5,已經成為中國郵票珍郵。
⑽ 中國共產黨共發行了幾套紙幣
共發行了5套人民幣;六套特種票券 一. 第一套人民幣圖說 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誕生於全國解放前夕的1948年12月1日;第一批人民幣是在今石家莊市華北大街11號的三層小灰樓(中國人民銀行部行原址)發行的;第一張人民幣(〈ⅠⅡⅢ〉00000001伍圓水車礦車票券)被當時任發行科長,現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離休幹部石雷先生所收藏。由於第一套人民幣誕生於全國解放前夕的戰爭年代,因此,表現出鮮明的戰時過渡性特點。首先,票種多,版面雜,面額大。第一套人民幣從194812月1日開始發行到1953年12月,5年間共發行12種面額,60種票券(實為57種原版,其中三種原版各印兩種顏色的票券),如果按照底紋、暗記、紙張、冠號位數和形體等差異劃分,種類將更多,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6種,100元券9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沒有主輔幣之分。如果按照票面年份統計,從1948年至1953年共發行5個年份(沒有1952年),其中1948年份10種,1949年份41種,1950年份2種,1951年份6種,1953年份1種,如果按照發行年份統計,從1948年至1953年6年中,除1952年未發行新票種外,其他各年均有發行,其中1948年發行3個品種,1949年發行41個品種,1950年發行6個品種,1951年發行7個品種,1953年發行3個品種。上述60個票券包括未被批准採用的票版試樣和地方性臨時流通票券。 二.第二套人民幣圖說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人民政府著手進行經濟恢復和建設,財政經濟狀況逐步好轉,金融物價已趨穩定的情況下,為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而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與第一套人民幣的比值為1:10000,有主輔幣之分,計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種面額,13個票種。如果按照冠號和鈔紙的不同,可細分為24種。 三. 第三套人民幣圖說 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20發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74年1月5日發行最後一張1972年版5角版券止,經過12年時間,共發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製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24種。第三套人民幣從1955年開始組織調查,制定方案。1959年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第一次向國務院上報關於更換新版人民幣的請示,2月14日,又將新版人民幣設計畫稿的主題思想上報中央政治局各位領導審閱,周總理作了十分詳細認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見。遵照周總理的批示,在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家羅工柳、王式廓、周令釗、侯一民、陳苦菊、鄧澍等主持下,組成由印製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張作棟、石大振、賈鴻勛、劉延年、沈乃鏞等參加的設計繪制小組。經過美術專家和印刷專業技術人員的密切合作,反復修改,設計出了新方案。1959年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再次上報設計修改稿。 四. 第四套人民幣圖說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行9種面額,14種票券。其中1角券1種,2角券1種,5角券1種,1元券3種(1980、1990、1996),2元券2種(1980、1990),5元券1種,10元券1種,50元券2種(1980、1990),100元券2種(1980、1990)。第四套人民幣是籌劃設計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從1967年1月總行提出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的設想,到1985年5月定案,歷時18年,這期間經歷了曲曲折折,排除了各種極左干擾,最終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上的災難。 196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向國務院反映了湖北機械學院部分群眾對人民幣1元券天安門上沒有毛主席像、紅旗和標語提出尖銳批評的情況,同時提出了新版人民幣的設計設想。2月,李行念批示:「應該備一套新版人民幣,設計圖景要多反映些生產關系方面的題材,克服第三套人民幣生產力題材多的問題。」 五. 第五套人民幣圖說 1999年6月30日,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發布國務院第268號令:「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貨幣制度,提高人民幣的防偽性能,現決定,自1999年10月1日起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2角、1角八種面額。」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發布了「關於發行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券的公告」。公告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68號國務院令,我們將分次發行第五套人民幣,自1999年10月1日起在全國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券,並詳細介紹了首次發行的100元券的票面特徵。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版)的發行是我國貨幣制度建設的一件大事,是我國目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藝術繁榮、科技進步的有力證明,也是為建國五十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