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1、中國共產黨的高度組織性,是代表整體利益的力量,能保證全國的集中統一領導,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任何制度都需要組織,而組織是否緊密完備,則決定了制度能否穩固和是否有效率。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陷入貧困落後、一盤散沙,屢遭外國列強侵略。新中國成立後,即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所形成的嚴密組織,建立起了黨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的全國性政權。
一個成功的政治模式就是國家能力、法治和民主三者之間的平衡。由中國共產黨組織起來的政治制度最大的優點就是國家能力強,能保證統一領導,執行力強,對危機處理敏銳快捷。
如對國內災害汶川地震的救助,對海外尼泊爾、利比亞撤僑行動等,這些以人民為中心的重大行動在西方國家是根本做不到的。我們對經濟、社會等重大政策的貫徹執行,同樣雷厲風行,這在國外也是辦不到的。這正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
2、由於我國政治制度執行力強,行政效率高,是有監督和協商的社會主義新型民主
政治制度設置的基本矛盾是民主與效率。西方所謂多黨民主,相互攻訐扯皮,辦事效率很低。而我國由於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執行力強,所以辦事效率很高,這是我國政治制度的又一優點。這種高效的制度並不像西方攻擊的那樣沒有民主,而是充分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選舉與監督、協商相統一的新型民主。
這種民主制度比西方民主更健全和更有效。西方以權力分立、相互制衡來達到資產階級的民主,但在多黨制、反對黨相互制衡下,由於異體政黨的相互制衡,耗費政治行政資源,甚至發生沖突,不斷政權更迭,很難達成同一政體的持續一致。這種多元民主往往損害的是社會的團結一致,造成社會分裂。
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同一國體、政體下不同方面的監督,以監督防止違憲違法,失職失誤,既保證了民主又有效率。協商民主更是我國政治制度的創造和優勢,它區別於西方單純的選舉民主,而是選舉和協商並行,既民主又避免異體排斥對抗。
在統一國體政體下,我國政治制度沒有反對黨,執政黨同參政黨之間的政治協商,避免了西方那種只多黨投票,反對黨相互排斥,難以達成一致的無力狀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更有利於統一意見的貫徹執行。
3、由於集中統一領導,執行力強,政治制度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延續不斷的文明發展,穩定持續的文明進步不僅為中華民族確保了牢固統一的疆土,更重要的是鍛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為歷史上的政治穩定和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基礎。
正是在這種歷史傳統的基礎上,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得以建立和鞏固,走出了落後國家首先現代化的新道路。制度的連續和穩定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點和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的歷史特點:
1、受中國歷史傳統的影響,集中統一成為我國政治文化的顯著特徵。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3、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運的關鍵抉擇,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Ⅱ 中國政治制度有哪些優勢
1、政治穩定、社會穩定體現出的治理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中國人民提供了最重要的國家公益性產品,即天下大治、安定團結,政治有序、社會井然。
2、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優勢:
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中國共產黨不斷擴大和鞏固執政基礎,兼顧群眾性、階層性,代表中國全體人民整體利益,在協調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整合兼顧不同社會群體利益當中發揮了領導與引導作用。
3、統一思想優勢: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旗幟,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體人民中不斷鞏固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認同。
4、政治協商和協商民主優勢:
在這一制度下,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的關系是建設性的而不是破壞性的,是積極團結而不是互相掣肘。
(2)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優勢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1、促進了生產力的大解放:確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既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又注重加強宏觀調控,為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證。
2、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設進程:這套制度同時借鑒吸收了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充分尊重和保障個人民主權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辦大事,充滿活力又富有效率。
3、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辦好中國的事情, 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 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 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3)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優勢在哪裡擴展閱讀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種政治地位和優勢既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所決定並保持的,更是依靠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的成績贏得的。在當代中國,沒有任何政黨和政治組織比得上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
「經邦有術,持之以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形成的內在邏輯。
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最大的制度優勢不是靜止的、封閉的,而是在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之間形成有效的相互轉化、促進和統一機制,從而把最大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強大的實踐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
Ⅳ 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有哪些
在共產黨領導下,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團結合作,為共同的目標團結奮斗,是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區別於西方多黨制的根本特點,也是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優勢所在。
各民主黨派是與共產黨共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而不是反對黨或在野黨。這是因為我國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在政治目標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與各民主黨派作為親密友黨和參政黨地位,決定了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實質是團結合作。
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半個多世紀中,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積極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
從而使我國既保持了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又創造了振奮活躍的民主氣氛。這與西方多黨制中以謀取執政地位為目的的反對黨、在野黨具有本質的不同。
這種團結合作關系,既有利於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團結合作,通過平等協商形成科學決策,集中力量辦大事;又有利於避免多黨競爭、互相傾軋造成的政治動盪和一黨專制、缺少監督造成的種種弊端。
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將繼續鞏固和發展。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內容。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居民(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
務,自我監督的制度。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民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並首先發育於城市。中共十七大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寫入黨
代會報告,正式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起,納入了中國特色政治制度
范疇。
Ⅳ 為什麼說中國的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首先,中國嚴格來講應該被稱為一個文明國家,而非西方所普遍定義的那種民族國家。長久以來,占據國家管理者案頭的首要任務就是維護國家的統一,也就是中華文明的統一。中央政府因此獲得高度權威,民眾對此高度認同。國家的概念,在中國百姓心中更如「家」的延續,而非西方社會眼中的統治者謀取利益的工具。
其次,中國更加看重國家產生的整體功效。西方社會關注政府究竟如何選出,而中國卻更關注管理者能否真的勝任。高效的政府帶領中國實現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創造了現代經濟史上的發展奇跡。
實際上,無論是國家制度還是社會形態,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國同西方的差異都非常大,盡管可以互相學習也應該互相學習,但這種差異不可能盡數消弭。
西方一些勢力以前總是信誓旦旦說中國會朝西方國家的方向改革,但實際上,政府的治理危機更有可能發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國。隨著美國和歐洲的衰落,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也日漸下降。而中國,基於其自身實際走出發展和繁榮之路毫不令人意外。
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只要稍微看看一個普通中國家庭30多年來變化有多大,就不難想像整個社會正在經歷怎樣的變遷。當前進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法制,都是中國面對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作出的重要抉擇。
(5)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優勢在哪裡擴展閱讀
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黨的領導下根據中國國情實行的社會主義,它既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主義,又不同於資本主義,它應具有五個基本特徵:
第一、以民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民為本是以人民為本位,既不同於以官為本,又不同於以人為本。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江澤民同志曾經強調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還號召各級領導幹部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拉近領導與群眾的距離,就要求領導幹部不做「以官壓人」的事情。
真正克制「官本位」思想,不搞「以官為本」、「官貴民賤」,樹立正確的民生權力觀,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民生問題。所以,以人民為本位,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二、市場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基礎
傳統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把計劃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即通過計劃、行政手段來配置資源,否定商品生產和市場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要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起的決定性作用。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廣大人民的普遍願望。共同富裕,第一有個先富後富的問題,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還應是有差別的,不是搞平均主義,不然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沒有動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
實現共同富裕,要解決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社會化和私人佔有的矛盾。要實行生產社會化和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相結合。
第四、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十八大報告指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什麼?是廣大人民。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來源於人民,因此必須受人民的監督。
必須轉變法治理念,從以法治民、以權治民轉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權。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國際論壇:中國政治制度有明顯的優越性
Ⅵ 中國政治制度有哪些優勢
1、政治穩定、社會穩定體現出的治理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中國人民提供了最重要的國家公益性產品,即天下大治、安定團結,政治有序、社會井然。
2、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優勢:
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中國共產黨不斷擴大和鞏固執政基礎,兼顧群眾性、階層性,代表中國全體人民整體利益,在協調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整合兼顧不同社會群體利益當中發揮了領導與引導作用。
3、統一思想優勢: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旗幟,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體人民中不斷鞏固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認同。
4、政治協商和協商民主優勢:
在這一制度下,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的關系是建設性的而不是破壞性的,是積極團結而不是互相掣肘。
(6)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優勢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1、促進了生產力的大解放:確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既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又注重加強宏觀調控,為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證。
2、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設進程:這套制度同時借鑒吸收了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充分尊重和保障個人民主權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辦大事,充滿活力又富有效率。
3、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比較優勢
Ⅶ 我國的制度優勢是什麼
我國的制度優勢是:
一、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
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
二、集中力量辦大事
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
三、人民當家作主的優勢
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盪發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這「兩大奇跡」的背後,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體表現:
(1)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資本主義不可比擬的巨大優越性。
(2)從實踐上講,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建立起來,並不等於人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就完全搞清楚了。
(3)社會主義優越性還表現為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自我完善、發展和創新的能力。
內容提要:中國制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權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願。
中國制度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而來,能夠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不斷作出改革調整,具有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前景: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開創工作新局面,贏得事業新勝利。
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