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數字中國,為什麼要建設數字中國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數字中國建設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實踐,將為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信息化技術和信息資源支撐。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將有力推動我國實現數字經濟優質化、數字治理高效化和智慧生活惠民化。
政府措施: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中國政府開展了很多工作,包括積極實施「互聯網+」行動,推進實施「寬頻中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等。此外,還將啟動一批戰略行動和重大工程,推進5G研發應用,實施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等。隨著後續政策的出台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在進入快車道。
『貳』 數字中國概念是什麼
英文名稱:digital
China
是以整個中國作為對象的數字地球技術體系。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地球信息科學(二級學科)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針對性研究。此後,中國科學家展開了針對性研究,並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數字中國」概念。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又稱資源一號衛星)和巴西小衛星SCAI-1送上太空。當晚,據測控數據,資源衛星准確進入預定的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
「數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控制全球。其核心內容是獲取數字地圖(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在這樣的地圖上,地面所有一切都將暴露無遺。
『叄』 數字中國概念是什麼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路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研討技術
聚集北京
2009年10月16日,幾十位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專家聚集北京,參加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國家地理空間信息協調委員會共同組織的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討會。
就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數字省區」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研討,共同勾勒「數字中國」的藍圖。
專家觀點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標是要健全中國地理空間信息標准和政策法規,建立完善的公益性、基礎性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及其交換網路體系,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各地「數字省區」的發展對於整個「數字中國」的最終建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專家建議,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在「十五」期間應當以促進中國地理空間信息共享為主要目標,完善地理空間信息標准規范。
加速完善國家級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和遙感對地觀測體系;並盡快建成多層次地理空間信息交換網路;要進一步加強對各地「數字省區」發展的規劃指導統一標准,促進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提高國產化水平
據悉,國家將進一步支持各類基礎性、業務化地理空間信息系統應用工程的開發,促其實用化,並積極支持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不斷提高國產化水平。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估計,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到2020年將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貿易額將達到2.7萬億美元。
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的47%,達8990億美元。相比而言,東南亞地區的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比重依然較小。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50%以上,其中2017年跨境電商出口336.5億元人民幣,增長41.3%;進口565.9億元人民幣,增長116.4%。
為了改善數字化基礎設施,許多國家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投資政策,比如孟加拉國提出的「數字孟加拉國戰略計劃」和巴基斯坦設立的「全民服務基金」。
『肆』 「十三五」期間,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成效體現在哪些方面
國內領先數字化咨詢公司中大咨詢認為,電子政務有力支撐了我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在全球的排名與2018年相比提高了20位。我國在線服務指數在全球排名提升到第9位,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伍』 數字中國的建設主要涉及哪三方面
數字中國的建設主要涉及城市設施的數字化、城市網路化、城市智能化三方面,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數字中國建設應該包括三個內容:一個內容是數字經濟,第二個內容是數字政府,第三個內容是數字社會。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三位一體」,構成了數字中國的基本框架。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要求
一是推動數字產業做大做強。圍繞「十四五」規劃綱要里列出的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重點發力,以應用為牽引,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開源生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二是推動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生產方式變革。擴大升級信息消費,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以數字化驅動生活方式的變革,讓數字紅利切實惠及百姓的生產生活。
三是逐步完善數字生態。持續提升企事業單位數據管理能力,夯實數據基礎;培育大數據交易平台,探索多種形式的數據交易模式,促進數據流通,切實採好數據、管好數據、用好數據,激活數據要素的價值。
『陸』 數字中國通俗來講是什麼概念呢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資源衛星這是中巴發射後第一顆傳輸型資源衛星。「資源一號」的發射成功,被認為是開辟了「數字中國」的新紀元,國際宇航界同仁都為之震驚。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中指出,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信息經濟發展壯大。
(6)數字中國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當前,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數字中國建設面臨新的形勢與挑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要優化數字中國建設和生態,堅持開源開放,加強產能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各類要素高效配置。同時,完善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提升數據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柒』 什麼是數字中國
數字」的解釋
解釋
一
(附連接:一):表示數目的文字。
解釋
二
:表示數目的符號。
解釋
三
:數量的意思。
解釋四
:表示率(比率等)
不同的記數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數字,比如,十進制和二進制都會用到數字「0」和「1」。
同一個數在不同的記數系統中有不同的表示,比如,數37(阿拉伯數字十進制)可以有多種寫法:
中文數字寫作三十七
羅馬數字寫作XXXVII
阿拉伯數字二進制寫作100101
含義
在相應的記數系統中,數字位置決定了它所表示的值。例如「3」這個數字:
在十進制數
37
中,它表示的值為30(十進制);
在八進制數
23
中,它表示的值為3(十進制);
在八進制數
37
中,它表示的值為3×8=24(十進制)。
舉例
中文數字
小寫: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
大寫: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
廿(niàn,20,大寫:念)、卅(30,sà)、卌(40,xì)
皕(bì,200)
算籌
蘇州碼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阿拉伯數字
0
1
2
3
4
5
6
7
8
9
泰米爾語
?
?
?
?
?
?
?
?
?
?
羅馬數字
I
V
X
L
C
D
M
(依次對應阿拉伯數字的1,5,10,50,100,500,1000)
英文數字
A
B
C
D
E
F
(在十六進制中用到)
注
^
但在日常語言中,許多人都將「數字」等同「數」。
『捌』 數字中國的三大特點是什麼
三大特點如下:
一是展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本屆展覽會除吸引到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台地區的政府、機構或企業參展以外,還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及國外企業的關注。
吸引了包括聯合國項目事務署、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微軟、施耐德電氣、IBM等單位首次參展,涉及英、法、美、丹麥等4個國家,他們展出參與中國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以及各自的高端智能新品,進一步提升展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二是展會權威性進一步提升。本屆展會共有63項自主可控核心技術集體亮相,包括清華大學的「清華數為大數據系統軟體棧」、啟迪公司的黑光超低照度全彩高清智能夜視成像系統、中科曙光的中國首款國產高性能x86微處理器(中國芯)和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計算機等,體現出展會的前沿性、高端性。
三是展會互動性進一步增強。本屆展覽增加了許多互動展區,將展出網路大腦、螞蟻金服福州三坊七巷數字商圈、天貓精靈等一款款貼近生活的「黑科技」。
此外,本屆展覽還在綜合展區兩側增加互動體驗專區,分別以網路金龍阿波龍、網龍全息投影為主體,通過場景式、浸入式地交流互動和現場體驗,與市民親密接觸,讓觀眾充分參與,切實感受社會智慧化和生活數字化水平。
相關介紹: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資源衛星這是中巴發射後第一顆傳輸型資源衛星。「資源一號」的發射成功,被認為是開辟了「數字中國」的新紀元,國際宇航界同仁都為之震驚。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中指出,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信息經濟發展壯大。
『玖』 數字中國通俗的定義是什麼呢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1998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在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認為數字地球是一種能嵌入地理數據、多解析度和三維的地球描述方式。
「數字地球」核心內容是獲取數字地圖(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在這樣的地圖上,地面所有一切都將暴露無遺。
據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先生介紹,到1998年,大家就發現,在地球之外,在網路上有一個數字的地球,有一個數字中國,這是最早叫做數字城市的階段。
由於我們和西方比較有一些後發,起步晚一點,但後發有它的優勢,比如需求很強烈,國家的力量和資本的准備也比西方要充足,我們可以通過抓智慧城市、智慧中國、數字中國的建設,實現低碳的、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國。
(9)數字中國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建立數字中國,開創建設的新局面。2020年不僅是「十三五」規劃順利完成的一年,也是開啟「十四五」規劃藍圖的一年,更是中央決策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動發展格局的一年。10月12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
"數字中國建設高峰論壇"的召開,對促進中國加快轉型發展,加快構建以信息化、數字化為基礎的新型生產力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數字經濟也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推動數字中國建設方面,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創新局面。
建立數字中國,讓生活更快捷、方便。我們處在數字時代,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成果。數字不斷改善著我們的生活,手機支付、網上訂餐、快遞服務帶來了更方便的體驗,網上政務服務使辦事更快捷,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 AI咨詢等新技術的應用使我們的健康更有保障,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必然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數字中國,促進生產智能化。建設數字中國,既關系著國家的轉型發展,也為我們帶來更高質量的生活。公司以智能化、自動化、自動化、柔性化為方向,從批量生產向定製化生產轉變,產品更加個性化,數字化驅動的生產轉型正在不斷實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充足的底氣,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建立數字中國,提高社會治理效率。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深入發展,社會治理方式將更加精確、有效,無論是基礎設施布局合理、運轉順暢,還是警務系統通達高效,抑或是應急體系完善,都將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提高民眾的安全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的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字中國
『拾』 數字中國的建設主要涉及哪三方面
數字中國的建設主要涉及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三個方面。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三位一體」,構成了數字中國的基本框架。
數字經濟應該說它的全部基礎是信息技術,那麼我們用數字技術來改造提升我們的傳統製造業,讓我們的傳統製造業能夠直接面向消費末端,了解消費者的具體需求。
數字中國為我們國家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構建相關基礎,同時,最重要的是,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整個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也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建設數字中國重點工作:
一是支持力度不減弱。
通過實施電信普遍服務,目前所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頻」。但中央財政的支持不會因此而停止,財政部將針對新的發展要求,保持現有支持力度不減、重點領域加強,繼續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電信普遍服務工作。初步考慮,「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將安排補助資金100億元左右。
二是支持內容有拓展。
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將5G納入電信普遍服務支持范圍,先小規模試點,之後根據網路和應用普及情況,逐步擴大支持范圍。同時,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地區的支持力度,支持林場、牧場等生產作業區,人口規模較大的聚居區深化網路覆蓋。
三是支持方式再優化。
初步考慮,對因實際成本低於核定成本產生的結余資金,擬由任務承擔企業統籌用於電信普遍服務工作,鼓勵承擔企業降本增效,更好發揮資金效益。同時,建議地方建立通信管理局主導,財政、工信主管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經濟網-工信部:「十四五」時期重點聚焦農村網路深度覆蓋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網-建設什麼樣的國——數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