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知道: 中國 中國與印度爭議地區 在哪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因未實際勘測,此數據只是大概數據,也有資料說近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
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我們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沖突也是在這兩段打的。
❷ 中國同印度有爭議的地區在哪幾個省
新疆(阿克塞欽),中國控制,印度認為阿克塞欽地區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西藏(藏南),印度稱藏南為阿魯納恰爾邦,印度的邦相當於中國的省,目前藏南在印度的控制之下
❸ 中國干什麼惹到印度了
邊境分界糾紛。
印度的民間思想對中國不友好。把中國當成競爭對手。
西方國家在印度經營很久,培養了一部分印度人「仇華」的想法。
印度在印度洋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來自中國崛起的海軍的挑戰。
民族主義
❹ 中國和印度的矛盾到底來源於哪裡
印度在經濟政治上作為南亞地圖板塊的霸主國家,不結盟運動的帶頭大哥,人口超過十億的唯一兩個國家之一,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西方國家稱道的),經濟生產總值世界前十國家之一,具有很高的國際地位,所以這樣一個國家,在與周邊國家的交往上,勢必不可能作為一個附庸存在,而觀察其接壤的國家,能夠對其構成威脅的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國而已,但巴基斯坦在東巴獨立以後已經近乎失去了挑戰南亞霸權的能力,故印度若要維護其在南亞的固有利益,唯一需要面對的就是中國這個北方鄰居的威脅。
而且中銀邊境沖突印度被揍的挺慘差點被攻入首都,也就決定了印度不得不時時刻刻以中國的發展為參照來不斷調整自身策略的戰略方針,也就是題主所說的隨時和中國比較的心態了。
❺ 中國和印度的矛盾根本在那裡
歷史淵源很久了,在清末的時候印度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就要佔領中國的西藏山南地區,炮製出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想要從中國西藏劃出大約9萬平方公里的地方給印度,不過中國歷代政府都沒有承認這條線。
後來建國後,印度不老實,總是在邊境鬧事,毛主席和周總理決定給印度點顏色看看,1962年就打了場反擊戰,你上網查查就知道了,打的印度屁滾尿流,不過打完我們又退回來了。所以那塊地方還是印度占著。我們還想要回來,印度不肯。
在西藏西邊,還有塊地方,大約3萬平方公里吧(記得是這么多),中國控制的,印度說是他們的,想要回去,中國不肯。
其他印象差是因為建國時國情相似,但是印度人很狂妄自大,現在明明不如我們還喜歡叫囂,所以令人生厭。
其實網上有很多中印紛爭的帖子,多看看就知道了。
❻ 想知道: 中國 中國與印度的爭端地區 在哪
1、爭端地區叫做麥克馬洪線,它本來就是西方的殖民者強加給中印兩國的,中國未同意這就是中印的領土分界線。
2、上世紀60年代,印度不僅認為麥克馬洪線就是中印邊界,還不斷侵佔麥克馬洪線中國側的領土,中印之間曾因此爆發小規模局部戰爭。
❼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一共有幾次大的沖突
一共是三次
(648-649)王玄策討伐印度 公元641年,中國唐王朝與印度卡瑙季王朝建立睦鄰友好關系。公元647年,唐皇太宗派遣使團覲見印度國王。使團到達時,發現原國王已經駕崩,阿周那(公元7世紀中期在位)篡奪了王位。新國王收下贈品,卻陰謀殺死全部中國官員。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動時期公元7世紀中期)和1名使團成員設法逃往尼伯爾,在那裡招募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部隊。在中國騎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進入卡瑙季,圍困並攻陷其王都,俘獲阿周那,將其披枷帶鎖押回長安(今西安)。
(1221-1329)成吉思汗征伐印度 由於偶然原因,中國蒙古汗國入侵印度,與其蒙古進行的其他戰爭不同,入侵印度由始自終都沒有周密的計劃。第一次是因為追趕花剌子模王子札蘭丁(卒於1231)1221年蒙古人在印度河戰役取得輝煌成果。1241年、1292年及1299-1308年間,蒙古人又多次入侵印度,戰爭主要在帝遮普的拉合爾附近進行。1329年,蒙古人兵臨德里城下。至此中國蒙古汗國及中國元朝對印度的戰爭完全結束。然而蒙古民族對印度的征戰卻只是剛剛開始。70年後貼木兒大舉入侵印度德里城被毀,1526年4月25日年貼木兒的第五代(父系)和成吉思汗的第14代(母系)後裔「雄獅」巴伯爾入通過一系列征戰進入印度德里以自己的名義在清真寺讀誠圖白(阿訇講道用語)成為印度莫卧爾王朝(莫卧爾即蒙古人的意思)的開國皇帝,他的子孫則逐步征服了整個印度,莫卧兒王朝為印度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1959-1962)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即聲稱其與中國之間的邊界線為英國人劃定的邊界線。而中國人的立場是,由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劃定的邊界線是非法的,應重新予以協商。雙方有爭議的地區是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賽欽高原——印度堅持認為該地區性拉達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麥克馬洪線」沿線地區。50年代末,中國修築了穿過阿克賽欽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這一情況,並發現中國武裝部隊已經牢固佔有該地區。隨後,雙方不可收發室免的發生了交火事件。由於印度對中國實力的低估,談判解決問題的努力歸於失敗,印方甚至認為自元朝即為中國固有法定領土的西藏也應脫離中國。1962年,其時中國剛剛結束三年自然災難,印度政府命令軍隊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對此表示抗議。由於印軍拒不撤回實際控制線印方一側,中國部隊發起反擊。印軍慘敗撤回。中國即宣布停火,並從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後撤數英里。
望採納
❽ 中國和印度到底有多少領土爭端
中印領土之爭的秘密 中印62年邊界戰爭前,中印領土爭端涉及兩塊土地,一塊是大家都知道的藏南麥克馬洪線附近,另一塊是位於新疆和印控克什米爾接壤的阿克塞欽地區。兩塊地方有接盡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 一、 東線西藏麥克馬紅線附近 這里的戰爭是在自西向東的三點進行:亞東、達旺、下察偶 歷史上,中、印在這里從來都沒有進行過邊界劃分,是一筆糊塗帳,我國聲稱擁有的邦迪拉、德讓宗等地,雖然有藏民居住,在歷史上我們從來沒有擁有過,也沒有在那裡設過政府機關。(據說西藏政府幾百年前在這里收過稅)外交爭端涉及9萬平方公里,但雙方打仗爭奪的地方是不到4萬平方公里不毛之地,如果按麥線的劃分,我們的邊境除達旺一帶外,包括亞東等地都要給印度,印度的領土主張實際到了我們西藏的錯那縣這里。我們能答應嗎?亞東、下察偶等地我們始終牢牢把握著。至於很多人說的水草豐美之地,是印度的提斯譜兒這塊地方,那裡幾千年來始終是印度控制的地方,你能說那是我們的地方嗎?我們所說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際是一種策略,是為了在談判中增加籌碼而已,是人們打官司常用的手段。實際上,很多地方,屬不屬於我們,我們自己也不知道。62年戰爭後,我們只是在主戰場達旺一帶後撤了,撤到了戰前實際控制線。但我們的邊防哨所實際是朝印度方面挺進不少,其他地方基本沒後撤。 達旺至下察偶一帶,最多3萬平方公里,誰要是感興趣可以自己拿某些喊著丟失土地的人提供的地圖,用比例尺去算一下,看看有多少。這里是喜馬拉雅山的南山坡,的確是不毛之地。 亞東在中、印、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號稱「西藏的江南」,是我們的傳統領地,我們並沒有丟掉這里,現在是一個西藏的一個縣,有解放軍駐扎。這里*近錫金,我們所聲稱的9萬平方公里,也包括錫金在內,因為錫金曾經歸西藏管過,錫金屬於我們嗎?我們自己也不清楚。但我們至今不承認錫金是印度的,而把它當作一個獨立國家。 二、 西線新疆阿克賽欽地區附近 這塊地方現分別屬於新疆和西藏,邊界離新德里400公里左右,斑公湖一帶戰前印度有駐軍,是不是印度固有領土,我也不清楚,現在被我們佔領著。印度在這里丟得領土最多。 這里的土地爭端涉及土地面積約為21萬平方公里,印度聲稱是30萬,歷史上曾經是屬於印度的克什米爾,至於是怎麼落到我們手裡的,我沒看到過有關資料。這里比較荒涼,但我們在這里取得的實地是最多的。原本在這里打仗是策應東線的主戰場的,是個威脅新德里的戰略,據說是劉伯誠元帥的主意。印度在這里並沒有怎麼挑起事端。這里也是現在領土談判分歧最大得地方。今天,印度人說克什米爾是印、巴、中三國佔領就是這個原因。印度當年是既要這塊地方,也要讓我們讓出藏南的亞東、達旺、下察偶等地,我們當年作戰,是兩線作戰,都勝利了,在藏南達旺那裡是主戰場。 在中印雙方的領土爭端里,涉及約30萬平方公里,我們占著26萬左右,印度在戰爭中沒有達到他們的主張邊界,而且還丟了一些戰前還控制的土地,這是他們一直感到屈辱的原因。這場戰爭後,雙方領土實際控制和戰前變化很大,我們除在達旺一帶的不毛之地撤回到了戰前實際控制線,其他都向印度方面擴張了。我們的實際控制地方還比戰前多出許多,你說我們吃虧了嗎?我們的政府總不能說我們侵佔了別人多少多少土地吧。真正得到好處的人是不會說的。
❾ 我國和印度爭執的地方叫什麼
東段:中印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英國和西藏地方政府, 雙方同意劃定「麥克馬洪線」將喜馬拉雅山麓以南地區劃入印度,但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拒絕承認。這個地域,中方稱之為藏南。在印度獨立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中段:中國和印度在錫金邦的金手指地區存在領土爭議在中段,印度實際控制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西段:國實際控制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塞欽地區(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闐縣),印度控制巴里加斯的部分地區約450平方公里。
另外,根據196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二國政府達成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巴方承認在中方劃歸新疆、巴方劃歸北部地區部分區域(喀喇昆侖走廊)屬於中國。
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但中國政府聲稱對西段不存在領土爭端。
❿ 中國和印度的領土爭端有三處----除了藏南、阿克塞欽地區還有哪裡
目前來說與印度共有八段爭議地區:
http://www.66sc.com/Get/Tibet/RiKaZe/RikaZe_PicTure/144301827.htm
你看一下這個地圖就非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