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墓集中在哪些地方
通過三年的努力,河南洛陽邙山陵墓群這一中國古墓最集中地區的古墓冢文物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至目前考古人員已調查勘測古墓冢七百餘座,今年內將完成掃尾工作。 據了解,洛陽邙山地區擁有的墓冢之多、面積廣大、延續時間之長屬世界罕見。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已確知邙山地區埋葬著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六代帝陵及其陪葬群,初步統計至少有二十四座帝陵分布其間。除此之外,邙山還匯集了兩周、西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其他時期、其他類型的數十萬座墓葬。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歷史變遷、風剝雨蝕及人為破壞等原因,邙山古墓群具有地面標識的墓冢銳減。為此,二00三年十月,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有關部門正式啟動了廓清古墓群「真面目」的「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 據介紹,三年來,考古人員以田野考古調查為基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邙山地區現存的古代墓冢進行了全面普查,初步建立了編號系統,並建立了邙山陵墓群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信息庫。
B. 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墓主要分布在哪裡
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清東陵,清西陵,陝西秦始皇陵墓,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等
C. 中國的哪個地區古墓最多
中國古墓最多的地方是陝西省.西安市就是十三朝古都,秦、唐、漢三朝的帝王墓,那再加上親王、公主、寵臣等等的陪葬墓
D. 國內有哪些比較出名的陵墓
如今隨著旅遊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喜歡外出旅遊,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埋葬於此,以陵墓為主的景點也是特別的多,但是有這樣一座陵墓,修建高鐵 時候遇見它都要繞道而行,架子特別的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我國最牛的陵墓,一起來看看吧!
在我國還有很多像這里一樣的古文化遺跡,它們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前往,為了保護這些遺跡不被破壞,我國幾乎是做到了極致,所以大家在觀賞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好了今天小編就先講到這里,歡迎前來評論!
E. 中國十大陵墓有哪些
就說帝王陵墓中的十大吧:
1.成吉思汗陵
位於鄂爾多斯市中部伊金霍洛旗境內,距東勝區65公里,座落在高高的甘德爾山崗上。相傳,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高原,目睹這里水草豐美,花鹿出沒,心裡特別高興,陶醉之際,失手將馬鞭掉在了地上。部將剛要拾起馬鞭,卻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並即興吟詩一首:「梅花幼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孵化之鄉,衰亡之朝復興之地,白發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後,人們就遵囑將他葬在這里。
2.皇帝陵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歷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 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聞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是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蠶,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造了干支歷法,其樂官伶倫製作了樂器。我國後來能巍然屹立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勛是分不開的。據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陝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後,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橋山,起冢為陵。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後就安葬在橋山。黃帝陵區約4平方公里,山水環抱,林木蔥郁。參觀者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3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再後面便是黃帝陵。
3.茂陵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今興平縣南位鄉茂陵村,距興平縣城東15千米。西漢時,茂陵地屬槐里縣之茂鄉,武帝在此建陵,故稱茂陵。公元前87年,71歲的漢武帝病死,葬於茂陵。
4.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位於北京西北約40多公里處的一個著名的陵墓區。這里青山環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後人稱為明十三陵。
5.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於此。
6.乾陵
乾陵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東距西安市約80公里。它是唐代第三個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
7.清東、西陵
清東陵、清西陵同時於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締約國大會上,被成員國全票通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河北易縣的清西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分別於今年4月和5月舉行了世界文化遺產標志揭幕儀式。清初先建陵於遵化縣馬蘭峪西(東陵),雍正8年(1730年)選易州永寧山下太平峪為陵址(西陵),翌年興建泰陵,乾隆時有詔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間在東西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有東西陵之分。
8.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秦俑雕塑和製作的工藝,是中國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寶,宣示著我泱泱中華的古老文明。
9.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在我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
10.昭陵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淵次子,母竇皇後。封秦王,通過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而後繼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後中毒死,葬昭陵,年號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