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bim哪個為主視圖

中國的bim哪個為主視圖

發布時間:2022-10-01 04:01:42

Ⅰ BIM技術包含哪些內容

一、技術。

可視化技術應該是目前BIM技術最為人熟知的技術尤,尤其行動設備漸成主流後,BIM模型瀏覽器的行動化應該是目前最常看到的新發展。

還有BIM協同作業技術也是對業界沖擊很大的BIM技術,主要就是因為當今建模軟體工具在參數設變引擎技術方面的突破,讓組件碰撞與組件邏輯系結關系的機制能在信息技術層次幫了產業界很大的忙。

二、工具。

BIM軟體應該是BIM這個技術造成大熱門的主要因素,但也因為他造成了很多的誤解,雖然每一家軟體工具在最近幾年都為了追求BIM在產業界心目中的理想功能而挖空心思,但是看來短期內,要填實大部分業界的期待恐怕不是那麼容易,何況ICT技術與流行浪潮也不斷涌進。

眼前應該以抓住需求的優先次序的正確方向,才能贏得此回合的勝利。基本上目前國內建模軟體工具市場態勢與美國的情況較為接近,所以相關信息若緊迫釘住美國,應尚可推估國內概況。

三、規范。

BIM導入營建業,許多工程承包商與商務模式都將改變,直接沖擊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與相關的規范,如何讓業界能無縫銜接與導入,讓BIM與傳統能逐步轉移是需要產官學界集思廣益,想出一個最適當的方式。

BIM在導入工程實作時,需要訂定的標准甚多,但較為迫切的部分,如信息換標准、BIM項目計劃執行標准、各軟體工具所屬之建模作業標准等,英美先進各國都已陸續建置,其數據相當值得參考。

四、永續節能減碳與綠色建築經營的觀念。

已是當今世界主流思想,BIM技術正好彌補了智能綠建築在空間信息整合與有效掌控的需求,因此近年來的Green BIM已漸成研發議題,相關解決方案,如BIPV的應用方面,以及能源分析與感知器具的信息搜集管理等文獻數據特多。

BIM技術有以下特點:

1、可視化(Visualization)。

對於BIM來說,可視化是其中的一個固有特性,BIM的工作過程和結果就是建築物的實際形狀,加上構件的屬性信息和規則信息。可視化主要包括,設計可視化、施工可視化、設備可操作性可視化、機電管線碰撞檢查可視化。

2、協調性(Coordination)。

「協調」一直是建築業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不管是施工單位還是業主及設計單位,無不在做著協調及相關配合工作。基於BIM進行工程管理,可以有助於工程各參與方進行組織協調工作。通過BIM建築信息模型可在建築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生成並提供協調數據。

Ⅱ bim包括哪些軟體

答:Revit系列軟體、Bentley系列軟體、圖軟的ArchiCAD系列軟體、天寶的Tekla系列軟體、達索的CATIA系列軟體、廣聯達的MagiCAD系列軟體和Rhino系列軟體。

Ⅲ bim的視圖類別有哪些

bim的視圖類別有樓層平面和天花板平面。

模型圖元是構成BIM模型最基本的圖元,也是模型的物質基礎,它分主體圖元和構件圖元,主體圖元可以在模型中承納其它模型圖元對象的模型圖元,代表著建築物中建造在主體結構中的構件。如:柱、梁、樓板、牆體、屋頂、天花板、樓梯等。

構件圖元是除主體圖元之外的所有圖元。一般在模型中不能夠獨立存在,必須依附主體圖元才可以存在。如:門、窗、上下水管道、傢具等。

視圖圖元的背後

視圖圖元是模型圖元的圖形表達,它向用戶提供了直接觀察建築信息模型與模型互動的手段。視圖圖元決定了對模型的觀察方式以及不同圖元的表現方法。

視圖圖元主要包括:樓層平面視圖、天花板視圖、立面視圖、剖視圖、三維視圖、圖紙、明細表、報告等。視圖圖元與其它任何圖元是相互影響的,會及時根據其它圖元進行更新,是」活「的。

Ⅳ 國內做BIM一般用什麼軟體

現在BIM軟體很多,特色不一,但是由於概念上的誤區,導致很多人不清楚,我們千萬不要被市場促銷手段忽悠了。有號稱自己是BIM的其實一點都不BIM,也有從來不說自己是BIM的徹底的BIM軟體,也有連什麼是BIM都不清楚,但是卻是最大的BIM服務供應商。培訓BIM的人多半也並不清楚概念,被培訓的人就更加不清楚了,因此我在群裡面才會遇到那麼多被忽悠了的人。按照功能,我把BIM軟體分為三類:1,基於繪圖的BIM。Drawing-basedBIM。這類軟體是以最大推理力度的廠商Autodesk出品的Revit等軟體為代表,其實這個軟體也是她收購的。現在大家說自己懂BIM,多半也只是會用rv畫圖而已。我只能把這種BIM應用等同於增加了Z向量的CAD。2,基於專業的BIM。Speciality-basedBIM。這方面的軟體非常多,但是各專業不同。建築有ArchiCAD(這才是第一款BIM軟體,80年代推出的),國產的天正建築,結構設計方面有中國建科院的PKPM(雖然以結構設計作為核心,但她可能是世界上產品線最全的BIM軟體體系。雖然她自帶的圖形引擎易用性不夠好,但是我仍然把她當作一個不折不扣的BIM軟體體系),聲學、光線、能耗、暖通水電弱電監控等等也都有各自的專業軟體。另外,在預算造價軟體方面,算量成為一個亮點,自成體系的PKPM是老大,而上市了的廣聯達、魯班軟體也在搞BIM。其中魯班的BIM專注施工階段,而且成功案例比較多,可以接觸下Autodesk也有幾款適合於建築設計、結構設計、暖通設計的專業軟體,多半是基於Revit繪圖平台的。在專業BIM裡面,如果沒有自己的繪圖平台(圖形引擎),就只好採用第三方的平台,其中Autodesk的CAD和Revit最為普遍。有些廠商自己搞過圖形引擎,但畢竟做這個圖形引擎畢竟也是一個專業,肯定做不過專業廠商,於是出於核心競爭力的考慮,而放棄自有引擎,轉而採用第三方引擎。這個道理就跟Autodesk只擅長圖形引擎而不擅長專業軟體一樣,她不得不通過不斷的收購來獲得專業領域的能力和產品。3,基於管理的BIM。Management-basedBIM。這個屬於設施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領域,我最擅長的專業,而且這個專業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上,是一個帶頭專業,可惜在國內發展極少。這方面的軟體,國內尚無,國外有很多,美國的Archibus是行業翹楚,我們之前聊過所謂2D的BIM就是以Archibus為代表的案例。當然,基於管理的BIM並不排斥3D,只是當完全不需要3D的時候,幹嘛花錢去搞個3D?設施管理方面的發展緩慢,導致了全行業對BIM的理解誤區很多。在CAD時代,設計院的圖紙文檔管理都沒有做好,施工單位的項目管理也很亂,甲方做建成之後的運營維護管理只是招募一家物業公司(物業管理是設施管理的一小部分)而已,再次改造裝修時由裝飾公司重新畫CAD圖,於是,傳統的CAD文件傳遞都沒有做好,何談全生命周期的BIM?另外,國內所謂建築項目管理門戶系統也有很多供應商,國外軟體的以Buzzsaw(也是Autodesk的產品)為典型代表。這個可以比較牽強的放進來,如果我們把BIM的B(building)放大到P(project)。關於管理話題的BIM,我會寫一些東西給大家共享。我的感受是:正是因為缺乏管理,才導致國內BIM雖熱而應用不力。這個分類是對BIM的本質理解的基礎上,加以中國本土化而總結出來的。畢竟,BIM的思想在中國推廣也很多年了,軟體也早就有了,但是,這兩年為何突然熱了起來?建設部和Autodesk的大力推廣應該是一大因素。但是,被忽悠起來的熱情,是不可靠的。我聽到無數的買了Revit軟體的設計院抱怨:花錢買了,不知道怎麼用——不是不會操作軟體(這個東西是可以培訓起來的,技巧性的,很快),而是純粹只做出圖或者碰撞檢測,ROI太低,除非接到巨大型建築項目,這種項目又有多少呢?中國的情況和國外大不相同。這BIM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無論是理論模型還是產品,她帶有的管理的比重想當高。在上述分類中,1裡面是技術技巧,2裡面帶有一般比例的管理(或者說是非繪圖的數據),3裡面則有9成是管理。而國內的用戶,以設計院為主,只是在1裡面玩軟體,的確是很難得到收益的。

Ⅳ bim的3d 4d 5d 6d是指什麼

1.設計可視化-3D

3D化後的建築模型擁有價值非凡的直觀性。專業軟體如Revit可表現的建築細節之豐富是看慣了平面圖的工程師們無法想像的,為工作帶來的便利也是不可低估的。

2.能耗分析、生命周期模擬-5D

BIM標准還可以與能耗軟體做數據交換,從而對建築的能耗系統進行分析。舉例而言,它可以執行負荷模擬、系統模擬、設備模擬、經濟模擬。這種方式比傳統的能耗分析要高效、快捷得多,工程人員不需要專業背景也可以用Energy Plus或類似軟體進行能耗成本的計算。大部分專業軟體的數據可以相互導入,因此對建築的風環境、光環境、聲環境、人流等因素進行物理模擬也是可行的。

3.可持續設計-3D

傳統的2D設計往往只著眼於建築空間結構,但是有了BIM技術的支持,設計師可以在前期就把溫度、通風、光照、人流預測等數據導入進行模擬並得出最優解,無需後期再去驗證,調整——這是平面軟體不可能做到的。項目交付速度提高了,建築也更綠色了,特別是當下建築業的能源浪費比例極大,可持續設計非常重要。

4.整體進度規劃-4D

過去,施工進度通常是由技術人員或管理層敲定的,容易出現下級人員信息斷層的情況。如今,想要獲得更高效的施工方案,在設計階段就應當有專業的施工人員介入。因為出色的BIM設計模型需要最前線的經驗和知識進行調整,才能極大地縮短施工前期的技術准備時間,並幫助各類各級人員對設計意圖和施工方案獲得更高層次的理解。常用軟體有Timeliner等。

5.成本預算、工程量估算-5D

Revit等軟體中包含了所有可計算的建築信息:結構分析、MEP系統建模、能耗分析、規范管理等。計算造價的信息量往往是巨大的,過去的手工計算不僅周期長,而且精度低。用BIM技術取而代之的話,但是時間成本就使施工方、監理、預算員和客戶等多方受益。工程量估算同理,自動化算量省時省力,對工期的預測更加准確。也可以在設計階段就把成本計算出來,以便更好地迎合甲方的要求和利益。

6.建築保修、設施管理、竣工信息-6D

最後就是BIM系統能夠包含的多方信息了,廠家價格信息、竣工模型、維護信息、施工階段安裝深化圖,一個都不能少。如Autodesk的FMDesktop就專為建立機電設施管理系統服務。

Ⅵ 什麼是 BIM,它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bim是什麼,一個老師對bim的定義
bim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麼是BIM技術。BIM的全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國內比較通用的翻譯為「建築信息模型」。
一個老師對bim的定義
BIM是什麼、不說英文了,中文叫建築信息模型(應用)。在工作過程當中基本就分了兩部分;第一部分叫信息模型的建立、第二部分叫模型信息的提取。提取信息做什麼,第一叫生產,第二叫管理!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先有信息模型,然後應用模型進行生產和管理的方法叫BIM!
老師對學生解釋什麼是bim
說BIM是信息數字化集成的三維模型,其中涵蓋了建築物大量的數據信息,供我們提取使用,他說不好理解,信息數字化太抽象了!有通俗的說法嗎?yd119.cn/article/917
說BIM是虛擬建造,把實際的建築物放到PC上虛擬建造一遍,通過建造的過程發現項目實際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設計問題,施工協同問題,項目管理問題等,在項目實施前預知、預判、預溝通、預協調、預解決的能力和方法。他說好像明白點了,但不能夠完全理解!我說你以後會慢慢理解的,BIM技術不是一句話能說的清楚的,需要軟體工具+項目經驗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理解BIM價值的。
接著又說BIM分為模型和信息兩部分組成,模型有6大特性,可視性、模擬行、優化性、協調性、可出圖性、可統計工程性。信息有3大特性,完整性、一致性、關聯性,通過應用這些特性到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過程叫BIM。
說BIM是虛擬建造,把實際的建築物放到PC上虛擬建造一遍,通過建造的過程發現項目實際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設計問題,施工協同問題,項目管理問題等,在項目實施前預知、預判、預溝通、預協調、預解決的能力和方法。他說好像明白點了,但不能夠完全理解!我說你以後會慢慢理解的,BIM技術不是一句話能說的清楚的,需要軟體工具+項目經驗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理解BIM價值的。
接著又說BIM分為模型和信息兩部分組成,模型有6大特性,可視性、模擬行、優化性、協調性、可出圖性、可統計工程性。信息有3大特性,完整性、一致性、關聯性,通過應用這些特性到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過程叫BIM。

Ⅶ BIM是什麼和廣聯達什麼關系

BIM是建築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築信息模型或建築資訊模型一詞由Autodesk所創的。它是來形容那些以三維圖形為主、物件導向、建築學有關的電腦輔助設計。當初這個概念是由Jerry Laiserin把Autodesk、奔特力系統軟體公司、Graphisoft所提供的技術向公眾推廣。與廣聯達沒有關系。

政策背景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等十三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築工業化技術協同發展,在建造全過程加大建築信息模型(BIM)、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集成與創新應用。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大力推廣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加快推進BIM技術在新型建築工業化全壽命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共同建立、維護基於BIM技術的標准化部品部件庫,實現設計、采購、生產、建造、交付、運行維護等階段的信息互聯互通和交互共享。試點推進BIM報建審批和施工圖BIM審圖模式,推進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聯動,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提高建築行業全產業鏈資源配置效率。

Ⅷ bim標准具體應包括哪些內容

對於BIM技術的應用都是有一標准體系的,所謂標准體系都涵蓋三大部分內容。


一是BIM標准框架,即為有效地利用BIM技術,更好地進行信息共享,BIM標准框架應包括3方面:分類編碼、數據交換、信息交付。


二是BIM基礎標准,適BIM標准體系主要利用3個基礎標准:建築信息組織標准、BIM信息交付手冊標准以及數據模型表示標准。


三是BIM標准分類,按照標准框架,並在基礎標准上,形成3大類標准:分類編碼標准、數據模型標准、過程交付標准。



國家BIM標准體系:2012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建標 [ 2012 ] 5號文件,將五本BIM標准列為國家標准制定項目。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為最高標准:建築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准。

第二層為基礎數據標准: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准,建築工程信息模型存儲標准。

第三層為執行標准: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准,製造業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准。

Ⅸ bim軟體中,用於瀏覽模型為主的是

各種軟體平台,autodesk navisworks、魯班工廠、廣聯達5D平台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bim哪個為主視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