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智庫的優勢在哪裡

中國智庫的優勢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0-01 17:38:53

Ⅰ 中國的智庫是什麼機構

中國智庫,新智庫,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簡稱「國經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辦公地點設在距離中南海僅百米之外的一座機關大院內。這是首次建立中國特色、半官半民的新型高級智庫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智庫網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全國政策咨詢信息交流協作機製成員單位共同建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承辦。網站致力於搭建以政府系統智庫為主體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平台,其宗旨是:「薈萃智庫思想、推動智庫合作、提升智庫成就」。

(1)中國智庫的優勢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智庫網主要欄目包括:智庫要聞、觀點與實踐、中國智庫、政府核心智庫合作平台、國外智庫、智庫專家、成果發布、數據中心等。

1. 智庫要聞。發布有關智庫發展的國家重大政策,中國智庫重大研究進展、成果,智庫重要會議,智庫領導、專家的重要講話、文章和社會活動等信息。

2. 觀點與實踐。圍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國際關系、黨建等重點改革領域,匯集中國智庫政策咨詢研究的新觀點、新成果,匯集地方改革發展的新實踐、新經驗。

3. 中國智庫。中國智庫網共建機構的展示窗口,發布各單位重要活動、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專家隊伍、主要出版物等信息。

4. 政府核心智庫合作平台。全國政策咨詢信息交流協作機製成員單位的工作平台,各成員單位登陸後可發布、查看合作動態、重要通知、研究成果、調研資料數據等信息。

5. 國外智庫。重點關注國外120餘家知名智庫,匯集國外智庫關於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觀點、研究動態、研究成果和會議論壇信息。

6. 成果發布。發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等研究成果,以及全國政策咨詢信息交流協作機製成員單位的研究成果,並積極向國內外推廣。

7. 數據中心。主要包括發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等研究成果,以及全國政策咨詢信息交流協作機製成員單位的研究成果,並積極向國內外推廣。智庫專家庫、機構信息庫、研究成果庫和政策研究資料庫。

中國如何發揮智庫在公共決策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未來的數十年,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未來中國要過怎麼樣的坎,如何應對發展中出現的難題,出現了很多兩難、三難甚至更難的問題。這就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慧,需要在公共決策和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和重要作用的智庫,需要發揮智庫在政府決策外,作為社會大眾的羅盤,以及學術殿堂人才儲備集聚的蓄水池的作用。
研究一個問題,往往要綜合考慮機遇、成本和風險。現在,需求就是最大的機遇,中國智庫發展進入了春天,從中央到地方,都把建設高水平、合格、一流的智庫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們大家有了一個共識:是不是擁有一個好的智庫,是國家、城市、地區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但是什麼是智庫?什麼是一流、高水平的智庫?這是需要科學制訂、深入研究的問題。在中國,並沒有現成的答案,還需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借鑒人類文明建設方面的成功案例。智庫是一個具有專門標志、專業標志要求的公共機構。一個合格的智庫,從功能上來說,它必須能給決策層提供功能建議,它必須起到對社會大眾的教育,發揮羅盤或者是指南針作用。還有就是匯聚人才,它是學術殿堂,包括有多學科的人才。從社會關系來說,智庫應該是獨立於政府機構、相對穩定的機構決策咨詢部門。從社會責任來看,智庫承擔著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和社會道德。智庫是社會的良知和理性。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庫也有庫格。這是關於重大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關繫到民生、社會和諧等等。
中國智庫的發展模式和路徑,應該有中國的特點。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階段不同,所以各地的智庫也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智庫要發展,它的瓶頸、障礙、制約在哪裡?我個人認為,一是定位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的靈活性還比較差,同時面臨著資金來源不足和人才的缺乏。智庫最重要的是人,靠人去研究。要有領軍人才,有團隊。
伴隨著中國和世界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首先要繼續明確智庫的功能定位。我們認為,一是應當以社會的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提出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決策咨詢方案。我們是一個學術殿堂,但是不能做純學術研究。我們是要提出方案,尤其是決策執行方案,但是主要不是做短、平、快的研究。
其二,智庫是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重要途徑。智庫要善於從第三方的角度相對獨立地、客觀地思考問題,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和建議。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需要智力,需要決策咨詢,需要專家們的作用。這也是民主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其三,智庫是國家、地區同行之間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爭取國際話語權的一個平台。國家軟實力的創新來源,政策方案高端人才的儲備,都離不開智庫。
(王榮華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智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對中國發展來說,現在恐怕是最需要智庫、最需要智庫發揮作用的時候。中國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經過六十年發展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現在我們也遇到了很多發展難題。在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關系,地區發展,城鄉關系,政府和市場、企業的角色定位以及體制建設方面的問題,都需要智庫做出回應。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智庫發揮重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決策咨詢中發揮作用,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趨勢。
「智庫」這個詞,是最近這幾年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詞。在國外,實質上很早就在關心、關注智庫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但是對中國來講,智庫受到重視,是最近這幾年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重大的難題和發展的瓶頸,其重要性才日益凸顯的。
上海社科院是地方社會科學院,在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研究機構。上海社科院在比較早的時候實質上是學術性的研究單位,是專門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研究單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社科院這樣的機構也面臨著功能轉變,到底怎麼樣發揮作用,怎麼樣定位,也就是說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如何更好發揮地方社科院這一特殊研究機構的作用,是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
實際上,上海社科院與高校,與政府研究部門,與其他的社會研究機構有很多不同。上海社科院由此率先提出把這樣一種研究機構轉型成為智庫,成為黨和政府的一個思想庫、智囊團。
過去幾年中,我們圍繞這樣的目標做了很多智庫方面的研究工作。比如,在一些重大經濟社會發展現實中,包括「十一五」發展規劃、上海發展戰略、「四個中心」建設、長三角、以及綜合配套改革、國家發展戰略、國際關系等一些重大的國際經濟、社會熱點問題方面,我們都充分發揮了專家、學者的作用。
(權衡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建立全球定位的智庫
近年來,智庫的工作重心改變了,政策決策者也改變了。智庫和政策決策者都需要改善他們的工作。現在智庫面臨的問題都是非常復雜的,不僅僅涉及的國家很多。在上個世紀的中期,總共只有45個國家,現在有193個,接下來可能會有200多個國家。另外,非政府的參與者、企業,還有民間組織,以及我描述為非常有能力的個人,比如說比爾·蓋茨,他們對世界政治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要去分析、跟蹤所有這些個體的發展。國家、政府、學界不再能壟斷信息了。這意味著還有其他人,能夠去挑戰國家包括機構的地位。他們也可以建立壟斷地位,而且能夠影響到他們國家的公眾。我覺得這是智庫必須意識到的非常重要的發展。全球化使貿易、金融、技術、信息在全球相互交叉,而且使地球變得更小、更分散。信息不僅僅越來越分散,而且越來越多,對於智庫來說,這也是非常大的挑戰。我們要去分析哪些信息可靠,哪些不可靠,哪些信息是最好的、質量是最高的。
世界上最好的智庫,要知道最好的信息來源在哪裡,如何分析高質量的信息,使信息能體現它們的價值。不僅要為正確的人群提供正確的信息,而且要以正確的方式讓政策制定人員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在美國是這樣,在中國也是這樣。政策分析者只能花半個小時來看分析資料,他們要迅速知道最重要的信息是什麼,而且哪些信息是可靠的。智庫有責任承擔這個任務。
另外一個變化是智庫所發揮的作用。歷史數據顯示,世界上主要智庫建立的時間,都有一個重要的相關性。那就是,國內和國外危機出現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智庫。
從1920年到1980年,我稱之為智庫的革命性時期。當時有一些廣泛的趨勢,美國國內、國際都建立了很多智庫,在整個北美、歐洲都有這樣的一個趨勢,智庫的建立跟一戰、大蕭條、冷戰都是聯系在一起的。國內和國際的智庫,他們關注的都是國家利益。
我預期未來智庫發展最快的是在中國或者是印度。現在有全球性的問題和挑戰;我覺得對於智庫來說,必須去識別這些趨勢,並且盡早地去識別,然後提供預期。因為現在已經出現了我所說的政策的海嘯,它們會突然出現,而且影響會非常大。經濟危機是非常重要的例子。而且它們會發生得更加頻繁,影響破壞力會更大,這使智庫的存在更有必要。我們需要更多深入的觀點,因為我們現在還並不非常了解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全球化的發展使它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影響范圍也會越來越廣。有了智庫之後,政策決策者的壓力就減輕了。他們現在面臨的一個最大壓力,也是智庫面臨的最大一個壓力,就是如何知道未來發生什麼,然後告訴公眾。整個國家的智者,現在不能夠給別人這些信息,尤其是自己還不能確定時就說出來,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想像的後果。
(詹姆斯·麥甘 作者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麥甘協會主席)智庫競爭力的內涵
智庫的競爭力,更多是借鑒經濟學的概念,包括企業競爭、國家競爭、產業競爭等等。我們認為,競爭概念對中國智庫有特殊的意義。競爭力的演變基礎,一是資源論,一個智庫如果具有競爭力,必須要有獨特的資源,包括經濟投入、人力資源、基礎設施。你要具有這些強大資源,才是有競爭力的。
二是系統論。智庫對整個社會系統發揮影響、發揮作用的途徑,從系統角度來看,更多體現於智庫依託於整個外部的系統,國家之間、系統之間的比較。中國智庫,依託於中國特有的政治體制、社會環境、歷史傳統。我們知道,智庫發揮作用,與一國的政治體制是相關的,權力越分散的政治體系,智庫發揮作用的空間越大。這是基於系統觀競爭力的認識。
基於此,我們對智庫的競爭力內涵做了界定。一個智庫的競爭力至少有三層次的內涵。
一、智庫要有競爭力,必須要有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分三個方面:1、新概念、新觀點的提出。一些新概念的導入,往往是智庫最先提出來,慢慢發展成社會發展和整個政策制定的先導,包括中國發展過程中提出來的和平發展,這種概念其雛形往往都是學者的理念。國際上「軟實力」的概念,就是來自於智庫。通過智庫的引領,使社會媒體、社會大眾形成一種共識,能夠知道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是智庫創新的一個體現。2、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根本前提是發現問題。智庫作為介於政府、大眾和學者之間的一個結構,它具有比較有利的地位。3、解決問題。智庫提供最直接的方案,能在解決問題的思路方面提供一些獨特的觀點。
二、智庫的影響力。智庫重要的作用是發揮政策制定的影響。實際上它還可以通過另外的渠道,通過對社會公眾的影響,以及對所屬機構的影響來發揮作用。智庫影響分三個層次:1、對社會掌控者、決策者的影響。這是對核心成分有影響,影響到政策、決策的目標導向、方案設定、方案篩選以及政策引導和評價。2、對社會精英層的影響。比如提出一些新的理論體系。3、對社會公眾的影響。一是通過新聞媒體引導社會輿論,一是直接面對公眾,把握公眾思潮,從而形成對社會主流發展意識的引導。
三、智庫國際化程度。三十年改革開放,一直在推動中國經濟的國際化,實際上,智庫國際化也是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方面。它有三個層面:1、中國智庫的國際化。2、智庫研究活動的國際化。我們要參加國際交流合作,包括請國際知名專家來國內智庫做交流。3、國際話語權。既然參與了國際學術交流,那麼在國際智庫課題設定中,怎麼掌控話題,怎麼形成話題的主導權,從而能對國際規則產生影響,這是智庫競爭力的又一種體現。
對於智庫競爭力進行全球排名有一定難度,因為各國智庫千差萬別,各個領域智庫發揮的作用不一樣,怎麼評測很難界定。有理論的難點,也有現實的難點。理論的難點是智庫一些新的思想很難追根溯源。一個新的思想到底是誰提出來的,很難界定。另外,政策的形成結果需要漫長的過程,觀點不斷融合才能形成最後的政策,很難說智庫在這過程中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難以量化。另外,競爭力到底是指綜合競爭力還是核心競爭力?中國企業往往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而智庫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智庫沒有規模很難做強,但是有大的規模也不一定能做強。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之間怎麼平衡,是我們面臨的困惑。
(李安方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

Ⅲ 中國智庫是什麼樣的組織

中國智庫,新智庫,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簡稱「國經中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辦公地點設在距離中南海僅百米之外的一座機關大院內。這是首次建立中國特色、半官半民的新型高級智庫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智庫網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全國政策咨詢信息交流協作機製成員單位共同建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承辦。網站致力於搭建以政府系統智庫為主體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平台,其宗旨是:「薈萃智庫思想、推動智庫合作、提升智庫成就」。

Ⅳ 智庫是什麼

智庫是指專門從事開發性研究的咨詢研究機構。它將各學科的專家學者聚集起來,運用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為社會經濟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滿意方案或優化方案,是現代領導管理體制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主要任務是提供咨詢,為決策者獻計獻策、判斷運籌,提出各種設計;反饋信息,對實施方案追蹤調查研究,把運行結果反饋到決策者那裡,便於糾偏;

進行診斷,根據現狀研究產生問題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症結;預測未來,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各種方法,提出各種預測方案供決策者選用。

(4)中國智庫的優勢在哪裡擴展閱讀:

智庫的基本組成:

原則倡導者:

美國鋼鐵公司創始人卡內基曾說過「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只要留下我的成員,4年後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喜歡與別人共同創造財富、分享財富的卡內基可以說是智囊團這一原則的倡導者。

成員構成:

智囊團是由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人組成,以和諧的姿態與積極向上的精神,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協作的團體。

Ⅳ 中商智庫的優勢是什麼

這家企業一是家比較強悍的招商引資能力,有促進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落地的能力的企業。他們有據可查的多個招商引資成功案例,說明招商能力還是比較強悍的,案例網上都可以搜到。
二是有較好的產業資料庫資源,中商智庫擁有業內相對較先進的針對性的產業資料庫,數據資源涵蓋細分行業資料庫、企業經營資料庫、產業投資項目庫等。
三是相對專業的研究方法體系,中商智庫在歷年的產業咨詢服務實踐中,通過不斷的修正反饋,總結出一整套打造產業集群、形成產業生態圈的實戰型系統化方法體系。
四是雄厚的專家研究團隊,中商智庫擁有體制內與市場化相結合,專業嚴謹、梯次清晰的研究團隊,研究領域覆蓋經濟發展的內外資、內外貿、重點產業。
五是豐富的產業規劃及園區咨詢服務經驗,中國的區域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性,中商智庫拒絕「一招打遍天下」的傳統做法,針對不同客戶所面臨的不同約束條件和痛點需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成功服務全國眾多客戶,積累起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

Ⅵ 中國智庫與美國智庫的最主要區別是什麼

一、發端時間不同

1、中國智庫: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1981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兩家目前中國最大智庫的創建才真正標志著中國現代化智庫的出現。

2、美國智庫:美國智庫大約發端於一戰以後。

二、規模不同

1、中國智庫: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中國社會「下海潮」,有一批體制內的官員和學者毅然走出體制,創辦了依靠市場、專注於政策分析、企業咨詢的民間智庫,當時中國智庫一度達到2500多家。

2、美國智庫: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美國智庫已達近2000家、年均預算達到數百億美元、從業人員超過十萬的產業規模。

三、運營機制不同

1、中國智庫:不少中國智庫還不知道怎樣與決策部門溝通共處,一些中國民間智庫的生存還存在嚴重問題,很多中國智庫的激勵制度還沒有建立,智庫在中國整個社會的運營體系中還處於相對邊緣化的位置。

2、美國智庫:美國智庫的大崛起,伴隨著智庫與政府、與媒體、與社會關系的磨合,以及智庫內部運行機制(包括籌款、人員管理、項目運營等)的完善和思想市場體制的形成。

Ⅶ 智庫是什麼中國的智庫和西方有什麼區別

網上都有呀,你去騰訊網找,裡面有關於這個的新聞。
我最近也在研究,你找我
1、六大名家解讀創業板
2、創業板企業助力企業騰飛
QQ:

Ⅷ 如何更好發揮社會智庫的作用 王輝耀

社會智庫由於管理靈活、研究獨立,所提出的政策建議往往可以超越部門利益、行業利益或地方利益,增加了政府決策的可選擇性、科學性與民主性。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智庫正在成為影響政府決策、推動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會智庫發展面臨的困境

在社會智庫取得各項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社會智庫發展中還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還需宏觀與微觀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發揮社會智庫的作用。

信息匱乏,獲取成本較高。信息來源是中國社會智庫持續發展中面臨的一大難題。雖然《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於2008年開始實施,但是,與公共政策相關的統計數據與信息資源大多散落在各級政府部門的資料庫中,形成了某種程度的「數據壟斷」,社會智庫很難從公開渠道獲得。為保證拿出客觀獨立的研究成果,大多時候社會智庫只能依託自己的團隊、國內外的戰略合作夥伴,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通過大量的社會調查和研究獲取這些重要的研究數據。

建言渠道不暢,缺乏政策影響力。完善的決策咨詢機制是智庫能夠發揮政策影響力的法律依據。比如美國法律規定,政府項目從論證開始,到投資、運作以及完成的各個階段,都需要有不同的咨詢報告。而我國,目前尚沒有明確統一的法律、法規來規范政府決策中的咨詢程序,政府仍然主要依靠傳統的官方智庫、高校智庫,大部分社會智庫都缺乏向黨委政府建言的直接渠道,這就造成社會智庫參與決策的渠道不暢,從而制約了社會智庫的政策影響力。

資金匱乏,可持續性較差。一方面,中國尚未形成捐助智庫的慈善捐贈文化。在美國,法律鼓勵慈善捐款,並且對非營利組織實施免稅優惠,所以,作為非營利組織的智庫,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可以獲取源源不斷的經費,這也是美國形形色色的智庫得以生存並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而在我國,不論是企業家,還是基金會,大家關注的領域大多集中在救災、助學等方面,對智庫的捐贈可謂鳳毛麟角。另一方面,相較於體制內智庫的優勢,社會智庫獲得政府項目的難度較高,政府咨詢方面的財政撥款也大多流向體制內智庫。社會智庫多元化籌資機制尚不健全,是導致中國社會智庫可持續性差,難以發展壯大的重要障礙。

人才匱乏,人員流動性較大。智力資本是智庫的核心資本,智庫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領軍人才、高端智囊人才、獨立研究型人才以及新型綜合人才。一般來說,影響力較大的社會智庫都會有一定的核心人物在起主導作用。然而,相對於政府部門或大專院校的「鐵飯碗」,多數社會智庫往往無法為人才提供類似體制內的各種保障,其對高級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很難留住優秀的研究人員,造成人員流動性較大。

努力的方向

社會智庫具有創新意識強、競爭意識濃、運營機制靈活等優勢,深具市場基因,是建設中國思想市場、助推大國崛起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為更好發揮社會智庫「輔弼國政」的重要作用,當前需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和加強。

建立公開、可問責的信息使用機制。在現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非涉密信息的公開力度,消除由於體制機制障礙以及部門利益掣肘造成的「信息孤島」現象,健全社會化的政策信息網路,逐步建立公開、透明、可問責的信息使用機制,為社會智庫參與公共政策制定提升信息保障。

完善政策咨詢外包機制,打通政策影響力的「最後一公里」。各級政府對體制內外智庫應一視同仁,通過建立公開、透明的政策咨詢外包機制,為各類智庫搭建公平競爭的平台,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力度,打通社會智庫研究成果抵達決策層的「最後一公里」。

完善公益捐贈制度,打造「自我造血」機制。研究制定針對社會智庫多層次的支持辦法,完善公益捐贈制度,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捐贈資助社會智庫建設。對社會智庫來說,短期可在明確智庫定位並對捐贈者群體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籌款戰略。長遠還需踏實做研究,打造智庫的思想創新力,並在此基礎上做好研究成果的轉化與傳播,為社會智庫的「自我造血」機制打下堅實基礎。

建立「旋轉門」機制,打造人才聚集平台。盡快建立社會智庫與政府之間常態化的旋轉門機制。可通過定期留出政府職位,讓社會智庫專業人士掛職鍛煉。同時,也可定期派出政府官員去社會智庫任職、指導工作;允許有條件的社會智庫建立博士後工作站等辦法,解決社會智庫的高端人才難題。

社會智庫恰似思想領域的一群鯰魚,是搞活思想領域的關鍵力量,就像改革開放初期,發展民營經濟搞活了中國的市場經濟。現在如果更多地鼓勵社會智庫的發展,同樣可以搞活中國的政策市場,促成可持續的國家繁榮。

閱讀全文

與中國智庫的優勢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