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糧票用到哪一年
糧票用到1993年。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1955年我國開始發行糧票,1993年糧票停止流通。糧票隨後進入收藏市場,並立即成為廣受追捧的收藏品。
糧票用到哪一年
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1955年我國開始發行糧票,1993年糧票停止流通。糧票隨後進入收藏市場,並立即成為廣受追捧的收藏品。
糧票作為一種實際應用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
『貳』 糧票用到哪一年
糧票用到1993年。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1955年我國開始發行糧票,1993年糧票停止流通。糧票隨後進入收藏市場,並立即成為廣受追捧的收藏品。『叄』 糧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糧票是中國從1955年到1993年發行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城鎮居民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糧票從此應運而生,此後,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種票證進入人們的生活,各種商品皆需憑票購買,中國進入長達30多年的「票證時代」。以糧票為代表的票證,是中國因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商品短缺的見證。
『肆』 糧票是哪年取消的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那麼糧票具體是哪一年取消的呢?『伍』 取消糧票是哪一年
取消糧票是1993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
拓展資料: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應用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各種糧票的尺寸是千差萬別的,其形式有橫式,也有豎式、齒狀和正方形。有的糧票與人民幣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糧票只有1厘米大小。面額大的在千斤、萬斤以上,面額小的僅為一錢以下。計量單位從舊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應有盡有。每一套糧票通常按年限區分,依票面單位或重量排列,從1到70餘枚不等。糧票內容名稱各不相同,更是豐富多彩。糧票的設計各不一樣,有的有精美的圖案,有的將風景名勝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設計在糧票上,如:陝西的兵馬俑、廣西的象鼻山、內蒙古的博物館雕塑、西藏的布達拉宮、上海的外灘、湖南的韶山、貴州的遵義與黃果樹瀑布及雲南的石林等。有的有蒙文、藏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等。有的無圖案而且紙質差,這些常體現在早期糧票上,只在紙上印上一些字,有的用鉛印、油印,還有專門印糧票的廠家監制印刷,大多數糧票上面還蓋有有關部門的公章,有的還印有編號等等。
『陸』 全國什麼時候取消糧票
糧票的全國有限期:1955年-1985年。
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後,就應運而生了糧票。這之後,就有油票、布票等各種票證也開始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
當時的票證就和現在的人民幣一樣重要,衣食住行都要憑票購買。不過這票證時代在1993年就結束,這時候票證已經在我國存在了30多年的時間。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6)糧票在中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應用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糧票的面值等於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
1993年後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
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糧食期貨:
糧食期貨是以糧食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與其他期貨交易差不多,投資者在交易之前,需要去相關期貨公司開設一個期貨賬戶。
在開設期貨賬戶之後,投資者對糧食期貨的走勢圖以及相關信息的分析,認為糧食期貨價格,在未來會下跌,則投資者可以進行做空交易,如果投資者認為糧食期貨價格,在未來會上漲,則投資者可以進行做多交易。
同時,糧食期貨實行T+0交易方式,即在當日買入的期貨產品,在當日可以賣出,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一規則,結合期貨走勢,進行高拋低吸,多空輪換,賺取差價。
需要注意的是,糧食期貨存在杠桿性、保證金制度,其風險性較大,會出現爆倉的情況,則投資者需要合理的控制其倉位,來規避風險。
『柒』 糧票哪一年停止不用的
糧票1984停止不用的。
1984 年11 月,深圳市召開會議,研究取消糧食憑證定量供應問題。會議認為,全國農村進行改革後,糧食已經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糧食供應已經沒有那麼緊張,又由於國家賦予經濟特區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試,因此深圳可以大膽地實行改革。
辦法是讓國營糧食部門多儲備一些糧食,取消糧票,提高價格,敞開供應。如果發現周圍地區大量搶購,再提高糧價和研究其他對策。
特點:
各種糧票的尺寸是千差萬別的,其形式有橫式,也有豎式、齒狀和正方形。有的糧票與人民幣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糧票只有1厘米大小。面額大的在千斤、萬斤以上,面額小的僅為一錢以下。計量單位從舊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應有盡有。
每一套糧票通常按年限區分,依票面單位或重量排列,從1到70餘枚不等。糧票內容名稱各不相同,更是豐富多彩。糧票的設計各不一樣,有的有精美的圖案,有的將風景名勝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設計在糧票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糧票
『捌』 哪年取消糧票
法律分析:1993 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糧票是中國從1955年到1993年發行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城鎮居民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以糧票為代表的票證,是中國因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商品短缺的見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第三十七條 國有商業組織和供銷合作經濟等集體商業組織應當加強倉儲設施建設、提供市場信息、改進收購工作,發揮主渠道作用,為農民銷售農產品服務。
國家鼓勵和引導農民從事多種形式的農產品流通活動。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事農產品收購、加工、批發、販運和零售活動。
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從事跨地區、跨行業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聯合經營活動。
第三十九條 國家支持農產品集貿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立和發展。
『玖』 糧票實行了多少年
糧票實行了四十多年。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應用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