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名人有多少人叫李梅

中國名人有多少人叫李梅

發布時間:2022-10-06 01:47:12

① 請問有哪些名人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畢業的

李莎 (1914-),原名葉麗薩維塔·基什金娜,女,原籍俄羅斯,教授。1941年畢業於莫斯科外語師范學院,1936年在蘇聯與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李立三結婚,1946年隨夫來華定居, 1964年加入中國國籍。在中國一直從事俄語教學工作,1949年轉入外國語學校執教,先後擔任實踐課、翻譯、文學選讀等多種課程的教學,為我國培育了近千名本科生、研究生,教學效果突出。1979年獲教授職稱。李莎致力於研究俄語詞彙學、修辭學等學科,著有《俄語新詞新義》等著作,並長期從事編寫審訂俄語教材、詞典、教學參考書等工作,主要成果有《俄漢同義詞詞典》、《當代蘇聯文學原著選讀》、《中級俄語》等。此外,她參加了重要的翻譯審訂工作。如《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俄文版、《周恩來選集》俄文版等。1998年被國際俄語教師聯合會授予普希金獎章,以表彰她在俄語教學上的突出成績。曾任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等職,現為中國老教授協會名譽理事。1983年起連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99年任中俄友好協會理事,被授予俄中友協榮譽獎章和俄羅斯文化部普希金獎章。��

李梅 (1950.11-),女,漢族,廣東陸豐人,中共黨員,教授。1971年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捷克語專業學習,197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主講捷語本科各年級實踐課、語法、口譯、視聽、國情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開設捷克語言史、歷史語法等課程。1983年赴捷克查理大學文學院進修,1993年再度赴查理大學深造。主要著作有《基礎捷克語》(上、下冊)、《捷克文學》、《新捷漢詞典》(合編)等。此外,在《東歐》、《海外文摘》、《外國文學》、《人民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捷克語言文學及國情的文章和論文。兩次獲學校基礎階段外語教學陳梅潔獎。��

李德恩 (1939-),男,漢族,廣東高要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64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西語系,留校在附校任教。1984年調入外國文學研究所擔任《外國文學》副主編,現任中國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研究會理事。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在國外發表3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拉美文學流派的嬗變與趨勢》,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外國文學三等獎(1998年),並獲得新聞出版署頒發的"第三屆全國優秀文學圖書獎"三等獎(1998年)。主要譯著《波波爾·烏》獲得"第三屆全國優秀文學圖書獎"三等獎(1998年)。��

杜學增 (1941.10.-)男,漢族,山東德州人,中共黨員,教授。196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84年至198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語言學系作富布賴特訪問學者,主修社會語言學。1993年至1994年在澳大利亞的格里菲思大學訪學,研究"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主要研究領域是社會語言學、語言與社會、語言與文化、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在本科主要教授英語技能課。在研究生層次主要教授社會語言學、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曾任英語系二年級教研室主任,現任英語系系主任,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澳大利亞研究協會副會長。專著有《英語閱讀的技能和方法》、《英美文化詞典》第一作者、《中英文化習俗比較》、《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論文:《中美首名用法比較》、《中英非親屬關系使用親屬稱謂的比較》、《澳大利亞單語與多語之爭》、《澳大利亞口音》、《快速閱讀》。��

楊立民 (1936.4-),男,漢族,浙江諸暨人,教授。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思想史、美國政治等。��

楊遲 (1940.12-),男,漢族,遼寧蓋縣人,教授。自1990年起任瑞典語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瑞典語言史、瑞典國情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譯作有:《和平的反革命》(合譯,上、中、下冊)、中篇小說《酒鬼》、組詩《非洲》、《世界文學家大辭典》(瑞典作家部分)。主要著作:《瑞典語》、《瑞典語--漢語口譯手冊》等。��

楊學義 (1951.3-),男,漢族,河北三河人,中共黨員,教授。1975年2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後留校工作,任英語系團總支書記。1982年5月至1985年5月在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館工作。1985年5月回國,任英語系黨支部書記、總支副書記、總支書記。1988年9月赴英國利茲大學進修教育與行政管理學。 1996年5月起任校黨委副書記, 1997年2月起兼任副校長至今。現任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常任理事、北京高校德育研究會常任理事。參與編寫:《初中英語》(上、下冊)、《高級中學實驗課本英語精讀》、《高級中學實驗課本英語泛讀》、《高級中學實驗課本英語口語》、《高級中學實驗課本英語聽力》、《高級中學實驗課本英語語法》、《中學教師聽力》第一冊。論文:《肩負歷史使命,把握有利時機,努力把大學建成精神文明的"示範區"》、《關於轉型期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思考》、《用鄧小平理論的思想指導鄧小平理論學習》、《關於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的幾點思考》、《面向新世紀國際教育淺析》等10餘篇。��

汪嘉斐 (1935.3-),男,漢族,浙江吳興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55年畢業於北京俄語學院,留校任教至今。研究方向為俄語修辭學、演講學。主要著作:1)《俄語常用詞詞典》(定稿組成員)、《當代蘇聯原著選讀》(1-2卷合編)、《俄語語體研究》(合編)、《俄語功能修辭學》(譯著)2)《修辭學講座》、《日常口語體》、《俄語公共場合講話體初探》、《講演體研究》、《口語用詞特點的再認識》、《口語中的同義現象》、《俄語同義現象的現狀與前瞻》、《Pиторика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應用》。3)文藝性譯著:《初部總結》(中篇)、《寒雨瀟瀟》(中篇)、《卡扎科夫文學隨筆》、《母親的心》(短篇)。於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沈大力 (1938-),男,漢族,陝西延安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大學一級三階教授,巴黎東方語言學院教授評委會評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協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副主任,中法比較文化研究會會長,法國瓦萊斯文學會榮譽會長,法國巴黎公社之友協會榮譽會員,法國芭菲影視節"社會寫真"評委會主席。獲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法國競業金紅十字勛章、中國文化部劇本翻譯專項獎。其傳略入選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和《國際作家辭典》、印度《世界名人錄》、美國瑪氏《世界名人錄》。著有長篇小說《延安的孩子》(巴黎法文版、義大利文譯本、日文節譯)、《懸崖百合》、《夜空流星》、《夢湖情侶》。散文集《巴黎聲影》、《歐美游記》,組詩《歐仁·鮑狄埃石墓》、《夢之華》(中文、法文及義大利譯文),劇本《泰坦的蘆笛》,法譯中《巴黎公社詩選》、《歐仁·鮑狄埃詩選》、《蒙塞拉》、《茅廬血戀》、《刀叢血花》、《鳳凰於飛》、《布呂赫的幽靈》,中譯法《鍛煉》(矛盾長篇小說,巴黎版)、《棠棣之花》、《倖存的人》、《中國當代女詩人詩選》、《故宮珍寶》。另有法文論文《巴黎公社的精神遺產》、《平等的回響》、《瓦萊斯在中國》、《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櫻桃時節》、《阿弗洛蒂德與雅典娜》、《人狼與蝴蝶夢》、《孔子的世界大同觀》。中文論文《巴黎公社牆考辯》、《國際歌及其作者》,義大利文論文《彼岸》、《中國古典城邦觀》、《"懸崖百合"的境界》、《生命的氣息》。俄文論文《巴黎公社--場人民主權運動》,英文論文《羅布萊斯在中國》等。於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沈萼梅 (1940.12-),女,漢族,浙江慈溪人,中共黨員,教授。1958年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1960年至1962派往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義大利語專業代培。1962年回本校法語系。1963年畢業,留校任教。1973年至1975年赴義大利語言學院和羅馬大學進修。回國後繼續任教。1984年至1986年赴義大利威尼斯大學進修。1989年8月赴義大利佩魯賈大學短期講學。1991年至1993年赴義大利米蘭大學任教。1990年獲校優秀教學成果獎。1998年6月獲義大利外交部頒發的榮譽獎狀和獎金。專業方向為義大利語言文學。主要成果有《義大利語入門》、《當今義大利會話》、《義大利語中級教程--義大利當代文學巡禮》、《義大利當代文學史》、《義大利文學》等。主要譯著有《無辜者》、《羅馬女人》、《利比亞沙漠》、《長青藤》、《一個女賊的回憶》、《羅馬故事》、《索非亞·羅蘭》等。��

邱蘇倫 (1947.11-),女,漢族,廣東人,致公黨黨員,教授。1975年入北京外國語學院任教。1985年至1986年在泰國朱臘隆功大學進修;1990年至1991年、1995至1996年、1996至1997年先後在泰國治邁師范學院、清邁皇家學院和培文頌刊皇家學院任教。�
主要科研成果有譯著《鄧小平文選》(合譯)、《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中國改革開放建設成就》(系列電視片25集)。著作:《初級漢語課本》(1991年泰國奧薩瓦塔納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第五版)、《中級漢語課本》(1998年泰國奧薩瓦塔納出版社)、教材《泰語》第一冊、第四冊(合著)。在泰國莎班雅雜志上發表論文《論中國佛教的發展與演變》、《論中國佛教的三大特點》、《論佛教與中國文化》等。曾任北京市第八、九屆政協委員。1993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1994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學優秀獎,三次獲學校基礎階段外語教學陳梅潔獎。��

陸培敏 (1942-),女,漢族,上海人,中共黨員,教授。196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84年至1985年在英國蘭開斯特大學語言學系進修,獲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至1995年作為美國富布賴特資深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研究。曾任英語系基礎教學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精讀課教學,為碩士研究生開設美國教育、應用語言學等課程。合著:《列國國情叢書:美國》。合編:《大學英語基礎教程》(1-2冊)。論文:《我們對精讀課改革的創議》(合寫)、《大學英語專業基礎教學改革探索》(合寫)、《美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教育改革運動》。��

陳乃芳 (1940.11-),女,漢族,江蘇南通人,中共黨員,教授。1964年7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並留校做教學和黨政雙肩挑工作。1978年8月至1980年8月,由外交部派駐比利時使館兼駐歐共體使團工作。1984年9月至1985年9月公派美國麻省大學訪問學者。1991年獲北京市優秀政治思想工作者稱號,並獲"丹柯杯"一座。1992年10月至1995年8月,由國家教委派駐比利時使館兼駐歐盟使團任教育參贊。1996年5月起,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授。1997年2月被任命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直屬高校咨詢委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委員,"國際論壇"雜志主編。主要著作:《大學生英語聽力教程(初級)》(學生、教師用書,合編)、《大學生英語聽力教程(中級)》(學生、教師用書,合編)、《大學生英語聽力教程(高級)》(學生、教師用書,合編)、《大學生英語聽力教程錄像節目》(主審)、《人類文明史英語讀本》(第一集上下兩卷,主編)。於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② 秦腔名旦李梅是哪裡人

李梅,女,1969年生於陝西西安,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一級演員,中國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政協委員,全國十四大團代表,陝西省青聯常務委員,1996年被陝西廣播電台評為陝西十大新聞人物,現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副團長。1980年考入本院演員訓練班,學習戲曲表演,畢業後留院青年團任演員,主工正、小旦。先後在《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賢》、《西湖遺恨》、《留下真情》、《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她諳熟秦腔、眉戶、碗腕腔,人稱"三門抱"。戲路寬綽,正反皆能,允文允武。嗓音甜潤,聲情並茂,表演細膩,藝術悟性好,善於通過內心刻畫人物形象。
她參加過省內外以及全國性的許多重大藝術活動和賽事,有第一、二、三、四屆中國藝術節,亞洲傳統戲劇國際研討會演出,首屆中國戲劇節,曾數次赴香港和歐洲諸國演出,在《鬼怨.殺生》中飾演的李慧娘,以委婉動聽的唱腔和吹火絕技,成功的塑造了身雖死而情未了的復仇女神"李慧娘"的典型藝術形象,被贊為"世界人民的「飛天女神」和中國「火鳳凰」。她為把秦腔藝術推向世界舞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李梅榮獲國家及省級10多項大獎。在95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榮獲優秀表演獎,全國梆子戲調演榮獲"優秀表演獎",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及戲曲晚會,並三次榮獲中國戲劇"金三角"表演一等獎,陝西省第一屆藝術節表演一等獎,被評為"金延安"秦腔十佳演員。對於她的藝術成就,《人民日報》、《中國戲劇》、香港《文匯報》、台灣、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媒體報刊都有評價,認為她既有影視演員的逼真,又有歌唱演員的聲樂素質,更有戲曲演員的表演才能,是一位"才藝俱佳"的藝術人才,被譽為"秦腔一枝梅"。2001年成功舉辦了三場"李梅從藝20年專場演出"演唱會,並發行出版了"俏梅凝香"李梅從藝20年紀念畫冊。1997年被陝西省文化廳、省文聯、省劇協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2000年被陝西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授予"德藝雙馨"光榮稱號,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由李梅領銜主演的《遲開的玫瑰》,連續演出三百多場而不衰,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文化部文華獎、中國人口進步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獎、中國曹禹文學獎,2001年,李梅因成功的扮演了女主人公喬雪梅而榮獲第九屆"文華表演獎"。在《西部風景》一劇中,李梅成功的塑造了一位隨交大西遷的知識女性,該劇應邀參加了中國第八屆戲劇節的祝賀演出,受到了中國戲劇主席李默然及原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等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

網聚《秦之聲》http://bbs.qinsheng.com

③ 李梅的人物簡介

姓名: 李梅 所屬單位: 英語系 學位: 博士 研究方向: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職稱: 教授 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譯協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理事、上海語言工作委員會英譯專家組專家兼秘書處成員、上海市楊浦區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曾任同濟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上海市楊浦區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主要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句法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翻譯)。

④ 李梅的個人介紹

2003年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作,主要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虛擬儀器技術》、《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目前是海淀區科委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科技咨詢中心專家團成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高級會員。
招生專業 學術型:信息與通信工程,方向:信號採集與信息處理、探測技術與儀器。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方向:地球物理儀器、地球物理信息技術
專業型:電子與通信工程,方向:通信與網路技術、信號採集與信息處理。

⑤ 中國有幾個叫李梅的人

很經典的名字哦。全國叫 薛李梅 的一共有44人! 查詢依託國家戶籍登記處《全國公民身份信息》權威數據!

⑥ 黃李梅,有多少黃李梅,黃李梅同名同姓

黃姓在2017年的中國姓氏排行榜大全中名列第8位,而以李梅為名的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所以根據概率統計學,按照中國人取名的習慣及偏好,並結合全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進行估計的話,全國同名同姓叫做黃李梅的不會超過一百個。

⑦ 全國有多上個人叫李梅

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查詢結果:全國共有129766個李梅

滿意請採納,有問題請追問,O(∩_∩)O謝謝

⑧ 中國叫李梅雪的人有多少

李姓在中國姓氏排名中列第1位,而以雪梅為名的相對較多,所以全國名叫李雪梅的不會少於五十個,謝謝。

⑨ 李梅資料

李梅,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獲得者,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共青團十四大代表,陝西省政協委員、青聯委員,被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稱號,96年被評為陝西十大新聞人物,現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副團長。 李梅1980年考入本院演員訓練班,學習戲曲表演,坐科7年,畢業後留院青年團任演員,主工正、小旦。多年來,先後在《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賢》、《留下真情》、《蔡倫》、《遲開的玫瑰》中擔任主演,塑造了許多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她諳熟秦腔、眉戶、碗碗腔,人稱"三門抱"。戲路寬綽,能文能武。既擅長演古裝戲,又在現代戲的表演中具有突出才能。嗓音甜潤,聲情並茂,表演細膩,藝術感覺好,善於通過內心刻畫人物。《西湖遺恨》的唱做、《楊七娘》的唱打,都頗顯功力,尤其在《留下真情》一劇中塑造的現代婦女劉姐的形象,深得專家和觀眾的贊賞,一舉獲得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她參加過省內外以及全國性的許多重大藝術活動和賽事,如第一、二、三、四屆中國戲劇節,亞洲傳統戲劇國際研討會的演出,香港後的首屆戲劇藝術節,陝西省第一、二、三屆藝術節,以及中央電視台春節文藝晚會、春節戲曲晚會,為眾人所矚目。赴香港以及歐洲各國演出《鬼怨殺生》時,李梅扮演的李慧娘,以委婉動聽的唱腔和吹火絕技,成功的塑造了身雖死、情未了的復仇女神的形象,名噪香江,享譽歐洲,被譽為"美麗的東方復仇女神"、"世界人民的飛天"。 李梅榮獲過國家及省級十多項大獎,如90年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獎,9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春蘭杯"三等獎、全國梆子戲新劇目交流演出優秀表演獎,陝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員優秀唱段"評選活動特等獎,中國戲劇"金三角"表演一等獎,陝西省第一屆藝術節表演一等獎,主演《遲開的玫瑰》榮獲第九屆文華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等等。 對於她的藝術成就,《人民日報》、《中國戲劇》、《中國文化報》、《中國演員報》和上海《新民晚報》、香港《文匯報》以及歐洲的一些報刊都有評價,認為她既有影視演員的逼真,又有歌唱演員的聲樂素質,更有戲曲演員的表演才能,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被譽為"秦腔一枝梅"。1997年被陝西省文化廳、省文聯、省劇協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

⑩ 全國有多少個劉李梅

劉姓在2017年的中國姓氏排行榜大全中名列第4位,而以李梅為名的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所以根據概率統計學,按照中國人取名的習慣及偏好來進行估計的話,全國同名同姓叫做劉李梅的不會超過三百個。

閱讀全文

與中國名人有多少人叫李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