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近代有多少人移民海外

中國近代有多少人移民海外

發布時間:2022-10-06 09:37:49

⑴ 1949年有多少人離開中國大陸,前往海外

大概150萬人離開大陸前往台灣,還有人移居香港和國外,差不多近200萬人!

⑵ 中國歷史上人口往海外大遷移的情況(最好是表格:時間、背景、遷移情況、結果)

中國的人口大遷移,現在的不說,以前的都是異族入侵。還有小的都是王朝更替產生的

⑶ 中國人去國外的有多少人

剛從一位中駐外大使那得知是有5000餘萬中國人分散在全球各個國家,但具體有多少,由於官方並沒有作過權威正式的統計,民間多數是持3000萬的態度,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5000萬這個數字,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我覺得5000萬都可能還不止,但我指的是廣義上的華人。

中國人大規模遷移海外始自19世紀中葉。1999年的資料表明,海外華人至少有3455萬人。

中國人稱民國外的歷史雖然很長,但大規模遷移海外卻是發生在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據不完全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100年裡,中國人出國人數將近1000萬,足跡遍及五大洲數十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世界經濟際化的發展,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移民政策的調整,歡迎國外移民流入,致使發展中國家人口大量移居發達國家;跟隨著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華裔人口,也向發達國家移動。世界各地的華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東南亞各國是中華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區。據台灣報紙報道,截至1999年底,中國大陸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海外華族人口總數已達3455萬餘人,其分布以亞洲地區為最多,共約2678.8萬多人,佔77.63%。其次為美洲地區,約有601.3萬多人,佔17.43%;歐洲有96.8萬多人,大洋洲有65.5萬多人,非洲有13.2萬多人。

在亞洲的華族人口,新加坡約佔80%,馬亞西亞約佔30%,泰國約佔10%,在印尼和菲律賓所佔的比重很小。

近20的來,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華裔人口增加很快。華裔人口在美國的少數民族中數量是最多的。根據人口普查資料,1990年美國華裔人口已達160萬,自1980年以來10年間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國華裔達306萬人。

華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魯巴和烏拉圭,歐洲的荷蘭、波蘭和盧森堡,大洋洲的諾魯、索羅門群島及塞班島,非洲的迦納、坦尚尼亞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處處有華人的足跡。

⑷ 中國有多少移民到國外,國外有多少移民到中國

中國人選擇移民,很多是為了醫療、教育和環境方面的因素。

以移民到美國的中國人為例,01-10年的十年裡,約有160萬左右的中國人獲得了美國綠卡,得到了美國的永久居留簽證;但是申請美國國籍的人士約為40多萬,大概四分之一的比例。
只要沒有申請國外的國籍,即使移民了,也依舊是中國公民。

中國並不是移民國家,我們甚至沒有移民部,中國不吸納海外移民。國外人士要在中國入籍是很困難的。這也是凈流出比較大的一個因素。

⑸ 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

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是:下南洋、走西口、闖關東。

一、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

二、下南洋。

真正意義上的下南洋是從明末清初開始的,到清朝末年達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移居東南亞。

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95%以上。這與自然、人文因素極有關系。閩、粵兩省海岸曲折,人民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

據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三、走西口。

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走西口有兩種情況:

1、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

2、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麼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

四、闖關東。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略稱,闖關的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而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山東又以膠東最多,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

1、因為隨著日、俄勢力進入東北,滿清對東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虛設。

2、還因為隨著日、俄對東北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2、內地曾發生了光緒3年、民國18年、民國31年三次大災荒,內地居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逃荒到東北,以投靠親友,並可開種荒地。

民國時期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民國時期累計各超過1,000萬。可以說,今天東北超過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個時期的移民。

(5)中國近代有多少人移民海外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人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大移民,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人口遷徙,它是由三大歷史事件造成的:

一、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群眾往西安等大後方逃亡。

二、國民政府「以水代兵」, 1938年扒開黃河花園口。一瀉千里的的黃河水淹豫、皖、蘇3省44縣市,1250 萬人受災,死亡89萬餘人。

三、 1942年的中原大飢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災民大規模的西遷浪潮,1942年(民國31年)河南省發生了近百年來罕見的慘絕人寰的特大災荒,米珠薪桂,餓殍載道。而當年的關中平原,則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

當時河南省有3000萬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災荒而死亡者,據官方統計竟達300萬之多。多災多難的中原人民輾轉洛陽,或扒火車,或步行,沿隴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後方」的。

據估計,豫、皖、蘇三省共有390萬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絕大多數,背井離鄉,他們一路乞討,遠的一直逃到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從中原到西北,漫延著一幅長長的餓殍圖。

即使到現在,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城鎮,河南人都佔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陽佔三分之一,寶雞、天水甚至超過二分之一,以致西寧、蘭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河南人。

⑹ 中國每年有多少人移民海外

中國國際移民藍皮書曾對我國國際移民的移出數據分析:2010年,我國海外華人華僑數量超過4500萬,絕對數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對世界幾個主要的移民國家永久性移民數量超過15萬人,其中在美國獲得永久居留權的人數達87017人,在中國國際移民總數中排名第一;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中國正在面臨新型城市化、工業化,流動人口約2.36億,其中75%由農村流向城市,在工程建設中,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人口約2700萬人。移民問題正是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工程移民的安置,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大規模移民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公共服務供需變化,社會政策和社會管理,地區經濟增長要素的改變等亟需解決,所以,移民研究勢在必行。

(6)中國近代有多少人移民海外擴展閱讀

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現象和社會現象,使遷出地、遷入地與人口這個基本要素相關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資源、環境條件發生了重要變化,導致生產生活、公共服務、公共設施、資源利用、生態和環境服務需求變化,它是一門涉及面廣、問題復雜、社會經濟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

移民擴大了人類生存空間,促進了生產地理空間的擴大,人類文明的傳播,人種、民族的同化、融合,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的自我追求與自我完善,地區經濟增長,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改善人與自然關系等。

移民不當會導致族群、社會群體沖突,可能導致社會排斥和分裂,產生次生貧困,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增加國家與地方經濟負擔,惡化生存環境等。

⑺ 作為全球排名第四的移民大國,有多少中國人移民海外

第四大世界移民輸出國
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報告和美國國務院數據統計:1990-2013年,23年間移民海外的中國公民就達到934.3萬人。1990年世界移民輸出國家排行榜中,中國列第七,而到了2013年,中國已升至第四位。
美國成為中國海外移民首選
近日,美國人口普查和美國國土安全部聯合公布權威數據,顯示從1980年以後到底有多少中國人移民美國獲美國綠卡。
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截止到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80.8066萬人,從2000年至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60多萬,平均每年6萬人左右。而聯合國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截止到2014年,有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
30年間160萬人獲得美國綠卡
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數據相當權威,有每一年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的完整信息。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從1980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總計為163.0938萬人,這是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間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數據。
加拿大有177萬華人
華裔數量佔到全國總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是加拿大裔,英國裔,蘇格蘭裔、法國裔、愛爾蘭裔和德國裔。在美國,華裔佔比不到1%。
華裔是加拿大除了歐洲裔的最大族裔,在社會各個方面都扮演者舉足輕重的地位。或許你會問,才5%怎麼會那麼重要?
別忘了加拿大發展的不均衡,華人也是伴隨著經濟發展而流動的,在老少邊窮地區很少有華人能紮根,絕大多數華人都集中在幾個主要城市。

⑻ 中國歷史上共有幾次大規模的移民

今天的中國人從哪裡來,祖居地在哪裡,根在何方,為什麼呈現在的布狀態,這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中國人從哪裡來,這是個學術上有爭議的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主要有兩種說法:中國人種西來說,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樣,都是從非洲遷過來的。由於中國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古巴比倫的文字比較相像,由於中國的仰韶大發現彩陶的彩繪和以色列比較近似,且由於中國秦漢以前出土的古墓中和田玉比較多,很多人傾向於中國人種西來說。二是中國人種本地說,說中國人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不一樣,現代人有幾個發源地,中國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發源地。這種觀點的學者以中國的仰韶文化和最近發現的許昌人作證據。 無論持何種觀點,有一點到是肯定的: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發源於黃河中上游,逐漸東移南遷的,這才形成今天的分布狀況。1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人,在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下,不斷的東移南遷;元代以後,主要是東西向的遷徙,東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兩樁: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和湖廣填四川;在清朝中後期和民國時期,中國的移民方向主要是「下南洋」、「 闖關東」和「走西口」,主要的移民路線就是:中國的三個人口大省河南、山東和四川,河南向西北、山東向東北、四川向西南遷移,而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浙江人則是下南洋;建國後,先是組建兵團,接著知青支邊,繼而三線建設,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則是前往東南沿海和出國潮,有的已經移民歐美等世界五大洲。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可以歸納為以下十次。 一、永嘉之亂,晉室南遷,中原漢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西晉末年,發生了八王之亂,晉朝的實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數民族趁機南下,侵佔了中原的腹地洛陽,這就是歷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亂華。中原漢族中王室貴族和富戶、大戶相繼南遷,以致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很多僑鄉。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兗州、南弘農、南新安指東晉南北朝時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僑鄉。這很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很多地名都是新什麼的,,如紐約,就是新約克郡的意思,還有新奧爾良,新威爾士,都是英國的地名,加上一個「新」字的。就是今天,南方還有很多地名,還是古代中原的地名呢!這次移民成為吳、湘兩大系南方漢族的基本源流。南遷的流民計90萬,約占劉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蘇皖二省就占移民總數將近一半,江蘇有些區段呈高度集中狀態,今南京以東至鎮江一帶北方僑民甚至比當地原居民還要多。 二、安史之亂,中原塗炭,河南、河北、陝西的漢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安史之亂歷時八年,給唐王朝的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更為嚴重的是,此後中原地區陷入了長達百年的藩鎮割據的混亂狀態,相對和平的南方再次成為中原居民逃避戰火的首選之地。從湖北荊州至湖南常德一帶,因移民而增加戶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顯著增加,吳縣移民可能佔到全縣戶口的三分之一。由襄州沿漢水南下經郢、復至鄂,諸州戶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連移民路線都斑斑可考。 三、靖康之恥,天子蒙塵,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規模南遷。關於這次他逃亡,很多明清小說、戲曲中都有記載。累計南下移民500萬,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漢民族南遷。 今東南各省,甚至遠至福建、廣東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較集中的地區是蘇南浙江一帶,更加密集的移民區則是從蘇州至寧波一帶,當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裡。這次移民活動,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響巨大的「客家人」族群。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繼續南下侵佔中原。中原人不斷南遷,河南十室九空,成了歷史上人口最少的時期。 四、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從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中原地區的規模宏大的官方移民。有宋以來到明初,華北平原經數百年戰亂,旱澇蝗疫之災也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人口大量亡徙。禍不單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陷入一場空前的鼠疫之中,華北平原人口進一步損失。1381年,田野廣袤,土地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僅有190萬,而土地較少的山西人口卻達400多萬。明王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朱元璋決定從山西移民填充華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萬人,移民山東121萬人,移民河北41萬人。今天河南、河北、山東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樹為祖居地的,這不僅是人們的代代口口相傳,也見之於家譜、史冊。僅我們的豫西,從大槐樹的移民後裔要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家鄉很多姓氏,都是那時遷入的,至今已傳了二十一、二代。因此上說,古代中原的漢族人一大半已經南遷,今天的中原人三分之一是晉南移民的後裔。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極度稀少,需要充實。張獻忠入川,四川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更大開殺戒;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軍的戰爭。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戳。據官方統計,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萬人,一些州縣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清初的湖廣填四川,湖廣是個大地理概念,包括兩湖、兩廣、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一個世紀內,四川接納移民達600多萬人。當代四川人口中 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廣填四川」大移民的後裔,總數達六、七千萬人之巨,在成都,這個比例更高,達95%以上。 如朱德在《我的母親》中介紹,祖先就是湖廣填四川時廣東遷移過來的,陳毅、聶榮臻的先祖來自湖南,吳玉章、郭沫若的先祖來自福建,劉伯承、羅瑞卿的先祖來自湖北,鄧小平的回籍祖來自廣東等。 六、粵、閩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當今東盟10國在內的廣大區域。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系,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因此這種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但真正意義上的下南洋是從明末清初開始的,到清朝末年達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移居東南亞。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95%以上。這與自然、人文因素極有關系。閩、粵兩省海岸曲折,人民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據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七、晉商和陝北居民的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漢族人口。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麼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那麼「西口」到底在哪裡呢?它位於山西、內蒙交界處的右玉縣,它實際上是長城上的一道關隘,真正的名字叫殺虎口。由於西北晉綏,內蒙古地區地區接近沙漠,土地貧瘠,還由於移民外蒙的漢族,在外蒙鬧獨立時,被驅逐,移民的數量有限。 八、山東、河北、河南的闖關東,形成了今天東北的多數居民。「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略稱,闖關的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而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山東又以膠東最多,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關東之要「闖」,清王朝把東北作為龍興之地,是不準漢族遷入的。明朝末年的漢族人,要麼逃回關內,要麼變為滿族了。為什麼要去闖關東,因為隨著日、俄勢力進入東北,滿清對東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虛設,還因為隨著日、俄對東北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第三,因為內地曾發生了光緒3年、民國18年、民國31年三次大災荒,內地居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逃荒到東北,以投靠親友,並可開種荒地。民國時期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民國時期累計各超過1,000萬。可以說,今天東北超過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個時期的移民。 九、抗日戰爭時期河南人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大移民。河南人沿隴海鐵路大規模西遷是由三大歷史事件造成的:一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群眾往西安等大後方逃亡。二是國民政府「以水代兵」, 1938年扒開黃河花園口。一瀉千里的的黃河水淹豫、皖、蘇3省44縣市,1250 萬人受災,死亡89萬餘人。三是 1942年的中原大飢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災民大規模的西遷浪潮,1942年(民國31年)河南省發生了近百年來罕見的慘絕人寰的特大災荒,米珠薪桂,餓殍載道。而當年的關中平原,則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當時河南省有3000萬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災荒而死亡者,據官方統計竟達300萬之多。多災多難的中原人民輾轉洛陽,或扒火車,或步行,沿隴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後方」的。據估計,豫、皖、蘇三省共有390萬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絕大多數,背井離鄉,他們一路乞討,遠的一直逃到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從中原到西北,漫延著一幅長長的餓殍圖。即使到現在,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城鎮,河南人都佔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陽佔三分之一,寶雞、天水甚至超過二分之一,以致西寧、蘭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河南人。很能說明這個問題的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就是在西安、天水、蘭州唱紅的。著名作家李準的《黃河東流去》,全面記錄了河南人的逃亡苦難史。 十、新中國成立及以後半個多世紀的移民路線。新中國成立前後,伴隨著解放軍的南下,國民政府的垮台,大批軍政人員、家屬和富豪逃離大陸,前往台灣、香港、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有的甚至遠赴歐美。據報道,僅到台灣的就有200萬之眾,那麼,解放時逃離大陸的人員應該不下300萬之眾。建國後,有幾次大的遷徙活動。一是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又有10萬來自上海的知識青年和魯、豫、贛、蜀等省的農民加入兵團,1974年該兵團人口總數達226萬,約佔新疆總人口的1/5,佔新疆漢族人口的2/5。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年10萬轉業官兵,還接收了本省和京、津、滬、杭各城市知青50萬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吸納了20多萬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區內城市的知識青年。雖然後來很多知青返城,但也留下了不少人。二是三線建設:「三線」如果從衛星上俯瞰,三線地區是甘肅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山西雁門關以南、廣東韶關以北的廣大山區腹地, 16年中,國家在屬於三線地區的13個省、區投入巨資,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三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勞動大軍奔往東南沿海和農民工進城。如深圳,1000多萬人,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還有10萬大軍下海南等;報道說,有一億多農民工,在城鄉間往返、流動,現在有多少已經定居,還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恐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運動了。四是出國潮,改革開放以來,大批人出國求學、務工、經商,估計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有華人社區,但國人出國的主要目的地還是東南亞、北美、澳洲和歐洲;近30年來,已經在國外定居的,估計也有幾百萬人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有多少人移民海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