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首市屬於湖北省哪個市
石首市屬於湖北省荊州市。
石首,湖北省轄縣級市,由荊州市代管。地處長江中游岸邊,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軸線南端,長江經濟帶重要城市。南鄰湖南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本省監利、西接公安。截至2021年10月,石首市下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
石首是一座山水園林式的城市,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石首屬平原,兼有山崗。江南為高亢平原,中間以平地為主,江北為平原。整個地勢略呈西北高、中間低、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間。
歷史沿革: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石首分為二縣,西部為石首縣,縣城設綉林山,東部為建寧縣,縣城設槎港山(在石首調關鎮境內)。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廢建寧縣並入石首縣,縣城設在槎港山(在石首調關鎮境內)。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又將石首縣一分為二,東為建寧縣,西為石首縣,石首縣城復遷綉林山,建寧縣依舊在槎港山(在石首調關鎮境內)。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再廢建寧縣復入石首縣。
1949年,屬沔陽專區。
1951年,屬荊州專區。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② 石首市開國將軍有幾個
石首市的開國將軍:
王尚榮中將(1915—2000):湖北省石首縣調關鎮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成鈞中將(1911—1988):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頓星雲中將(1912—1985):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傅傳作少將(1914—1982):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廖述雲少將(1915—1994):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周長庚少將(1911一1970):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夏耀堂少將(1908—1972):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胥治中少將(1917—1994):湖北石首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周九銀少將(1908—1979):湖北石首人。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③ 湖北的石首市有多少人口
石首地處長江中游岸邊,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軸線南端,長江經濟帶中重要節點城市。南鄰湖南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截至2010年,全市國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辦事處和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2.6萬。
④ 湖北省石首市資料
石首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自竟陵南至大江、並無崗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 石自此而首也」。唐、虞、夏時,屬荊州之域,秦屬南郡。三國時,先後屬蜀、吳。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建縣。其後歷屬荊府、江陵郡、江陵府、山南道、荊南府、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四行政督察區,沔陽專區、荊州地區、 荊州市等。1984年石首被湖北省列為全省9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之一。1986年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1988年被列為全國對外開放城市。
市政府所在地綉林、以漢劉備「掛錦在山, 結綉如林納孫夫人於此」而得名。名勝古跡遍及城鄉,三國遺址比比皆是。古代大詩人杜甫、陸游、 黃庭堅等慕名來游,在此撰寫了許多流芳百世的詩文。 勤勞勇敢的石首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遠在三國鼎立之時,劉備、孫權在此聯誼抗曹。 元末至清代,先後有農民鄭肖庄,徐興元、丁大旺等聚從起義, 土地革命時期,周逸群、賀龍來石首喚起農民革命,中共石首中心縣委、中共鄂西特委、 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機關駐境內年余, 使石首一度成為洪湖蘇區的中心所在。抗日戰線時期,石首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石(首)公(安)華(容) 縣委和行政委員會駐地。解放戰爭時期,石首是中共江(陵)監(利)石(首)縣委、 縣政府、武裝指揮部的前哨陣地。1949年7月28日石首解放。
石首歷代名人輩出,明代有「三閣老(宰輔)」(張壁、袁宗皋、楊溥) 、「兩尚書」(王之誥先後任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一太史」(曾可前)。新中國建立後有重大影響的高級幹部、高級將領有:五四運動的發起人之一黃松央候補委員王尚榮,原空軍黨委副書記、副司令成鈞, 原裝甲兵副司令頓星雲,原空軍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委員傅傳作, 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鬆。
自 然 地 理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市轄16個鄉鎮辦事處,294個行政村。
人 口 情 況
石首市1997年總人口數為63.73萬人。出生率為11.5‰,死亡率為4.1‰,自然增長率為7.4‰。漢族人口63.62萬人,占總人口數的99.83%;少數民族人口0.11萬人,占總人口數的0.17%。農業人口49.26萬人,非農業人口14.47萬人。男性人口32.93萬人,女性人口30.80萬人。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47人。
礦 產 資 源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已探明儲量的礦產11種,礦產地2處,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石英石、石英砂、獨居石、花崗岩、鉀長石、方解石、雲母、 銅、鉛、鋅、磷等,位居全省前五名的有花崗岩礦產, 主要礦產探明的儲量:花崗岩14億噸,獨居石1145噸,銅836噸,鉛566噸,鋅292噸。
水 利 資 源
截止到1997年底市內有小型水庫10座。
旅 游 資 源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有70餘處,自然保護區共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 省級的有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市級主要旅遊區是桃花山、走馬嶺等8處。當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萬人次。
工 業 基 本 情 況
1997年,石首共有工業企業單位(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230個,職工人數3.64萬人,其中國有大中型企業11個,職工人數0.83萬人。 全市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不變價格)58.14億元,增長21.8%,完成工業增加值(當年價格)24.61億元,增長20.4%。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產值31.39億元,完成增加值13.29億元,分別增長19.6%和19.5%; 重工業完成產值26.75億元,完成增加值11.32億元,分別增長20.4%和20.3%。 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工業完成產值16.47億元,增長8.4%;集體工業完成產值14.98億元,增長20.6%,其中鄉辦工業完成產值11.17億元,下降25.8%; 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完成產值26.69億元,增長29.6%。 國有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1.56億元,實現利稅0.28億元,盈利企業利潤總額632萬元;虧損企業9個,虧損總額687萬元。
石首市的工業主要包括機械、汽配、紡織、建材、冶金、化工、 輕工、電子、食品等行業,其中冶金、機械、電子行業是我市工業的支柱產業, 主要產品有鋼材、汽車配件、水泵、機械工具、扎鋼、光纖光纜、頻率片、 人造水晶、精細化工、農用化工、磷肥、棉紡、麻袋、地毯、童裝、彩印、 曲酒、水泥、防水材料、人造地板。我市的中型企業有水泵廠、麻紡廠、鋼廠、汽配二廠、磷肥廠、金屬支柱廠、制動閥廠、汽車車身廠、地毯廠、 無線電器材廠、石英地板廠。
農 業 基 本 情 況
1997年,石首市農業總產值23.31億元,農業增加值15.63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0%、1.1%,農業總產值中,農業13.24億元,林業0.21億元,牧業7.72億元,漁業2.14億元。1997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02.72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50.04千公頃,經濟作物44.6千公項,其他作物8.08 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1.66萬噸,棉花總產量1.75萬噸,油料總產量3.�96萬噸。全年造林面積2.21千公頃,截止到1997年底,森林蓄積量為 99.95立方米。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區的13個, 主要包括農產品轉化型示範區:萬畝意楊豐產基地、城郊百萬肉雞養殖基地; 外向型農業示範區:5畝河蟹養殖基地;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型示範區:萬畝名優果特生產基地、萬畝水利123工程(1畝田,2千斤谷,3千元收入)、 萬畝漁鴨立體養殖基地;高科技農業示範區:1000頭氨化養牛基地; 萬畝高產棉花示範區:千戶百頭億元養殖工程、萬畝億元養豬工程、萬畝棉花豐產帶、 萬畝噸糧田;萬
畝優質棉花示範區;城郊型農業示範區;城郊千畝蔬菜生產基地。1997年,全市鄉鎮企業4067個,從業人員5.5萬人, 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7.6%;總產值48.9億元,增長24.5%;利稅總額3.46億元,23.9% ;出口交貨額0�23億元。
交 通 情 況
1997年,市公路干線有石石、藕團、公石、秦黃等共4條。客運周轉量5.55億人公里,客運量1890萬人,貨物周轉量12.67億噸公里,貨運量 1237萬噸,其中,公路客運量為1890萬人公里,貨運量為1237萬噸; 水路貨運量為50萬噸;全市有機場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