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規模
中心現有職工400 人,其中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35人,含高級職稱專業人員有84人;博士、碩士共27人;3人入選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7人。5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衛生部各疾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21人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的學科帶頭人和省衛生系統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中心共設33個科室:其中職能科室8個,業務科室25個。為發揮專業優勢,中心開設預防接種和結核病治療兩個門診部。
中心設有衛生部定點的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實驗室、脊髓灰質炎監測實驗室、化妝品衛生安全性檢測實驗室和農業部認定的衛生殺蟲劑毒理學試驗實驗室,是商務部2004年首批確定的食品安全定點檢測機構,有省科技廳批準的省重點公共實驗室中心嚙齒類動物實驗室、實驗動物質量檢測室。是福建醫科大學的教學基地,博士、碩士研究生教學點,是福建省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基地。
由於國家對公共衛生日益重視,中心實驗室能力建設得到不斷加強,新建了衛生檢測大樓,改造裝修了舊實驗大樓,現在中心實驗室面積達到了1萬平方米。中心於1996年正式通過計量認證。2005年11月,正式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的資格認證。2006年,又在全國省級疾控機構率先通過衛生部和國家認可委對BSL-3實驗室的認證。
近年來我中心更新、增添了許多實驗室精密檢測設備,現僅萬元以上的設備就有280台件,總值2800萬元。裝備了氣相-質譜聯用儀、液相-質譜聯用儀、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戴安ICS-2000離子色譜儀 、120萬倍透射電鏡、80萬倍掃描電鏡、每分鍾 8.5萬轉超速離心機、高級應急檢驗車等儀器設施。現已掌握 40類592 項檢測技術,基本達到衛生部、國家發改委規定的省級疾控機構檢測能力要求。
中心編輯發行《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海峽預防醫學雜志》和《福建衛生報》。《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海峽預防醫學雜志》獲中華預防醫學會優秀期刊獎。《福建衛生報》多次獲得全國衛生優秀報刊稱號。
福建省先後消滅了鼠疫、天花、脊髓灰質炎和血吸蟲病,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計劃免疫、重點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促進工作方面卓有成效。近年來,果斷處置了在福建發生的人禽流感事件,得到人民群眾的熱情贊揚和各級領導的首肯。
中心大力開展預防醫學領域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286項次科研成果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類獎項。每年平均發表學術論文 150 多篇,中心專家主編出版了《中國人獸共患病學》、《中國弓形蟲病》、《新發現的傳染病》、《再度肆虐人類的傳染病》等論著。中心已與 WHO、UNDP、UNICEF、世界銀行、美國CDC、日本長崎大學等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
中心以鄧小平理論指引著全體職工闖灘歷險,不斷實踐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已深深地紮根在省疾控人的心中。全體職工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團結一心,敢拼敢戰;救災防病,義務獻血,扶貧助學,他們無私奉獻,踴躍捐贈,仁義之舉深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贏得了眾多榮譽。2004 年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授予中心「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並先後獲得中央組織部「全國抗擊非典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防抗台風抗洪搶險救災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和省總工會授予的「模範職工之家」稱號。 中心流行病第一黨支部還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⑵ 中國疾控中心什麼時候成立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中國疾控中心)成立於2002年1月23日,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的實施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公益事業單位。
中心主要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環境與職業健康、營養健康、老齡健康、婦幼健康、放射衛生和學校衛生等工作;組織制定國家公共衛生技術方案和指南,承擔公共衛生相關衛生標准綜合管理工作;開展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及國民健康狀況監測與評價;參與國家公共衛生應急准備和應對,組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和衛生處理相關技術規范;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公眾健康關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開展公共衛生專業領域的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和相關專業技術培訓等工作。
人員編制
根據2020年7月官網顯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院士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此外還有一批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等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專職):曾毅、高福
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專職):侯雲德、洪濤、徐建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不全):徐建國、高福
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名單不全):洪濤、王大燕、王華慶、張永振、周脈耕、趙文華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名單不全):曾毅、侯雲德、洪濤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名單不全):高福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7月官網顯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下屬科研部門11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3個,中心重點實驗室3個。
世界衛生組織參比實驗室(5個):WHO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區麻疹風疹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脊灰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乙腦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輪狀病毒參比實驗室
國家研究中心(2個):國家朊病毒檢測中心、中國微生物菌毒種/醫學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衛生部微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衛生部微量元素與營養重點實驗室、衛生部寄生蟲病原與媒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衛生部醫學病毒和病毒病重點實驗室
中心級重點實驗室(3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化學污染物與健康安全重點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應急重點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監測預警重點實驗室
下屬科研部門(11個):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農村改水技術指導中心、婦幼保健中心
科研成就
根據2020年7月官網顯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發表論文14892篇,其中中文11502篇,英文文章3390篇,年度發表數量增長25餘倍。中心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7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15項。承擔了科技部("973"項目、"863"計劃、科技攻關、科技支撐、重大專項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有關部委及地方科委等部門眾多科研項目,每年執行國際合作項目100餘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遵循疫情報告屬地管理原則,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軍隊醫療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發現前款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報告。
⑶ 全球有多少家病毒研究所
全球有19家病毒研究所,如下:
一、美國國內有13家P4實驗室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統計,美國目前共有13所正在運行、擴建或規劃中的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以下簡稱P4實驗室),它們分布在喬治亞州、得克薩斯州等多個地方,其中一些是高校所屬,另外一些歸美國疾控中心(CDC)、軍隊、國土安全部、州政府等所有或管理。
成立於1969年的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是美國境內四個擁有已經建成的P4實驗室的單位之一。而這個實驗室研究的病毒都是高致命性的,例如埃博拉、黑死病、鼠疫等等。雖然這是美國陸軍下屬的研究所,也是軍方的P4生物實驗室,但是因為很多項目跟民間息息相關,而且項目的經費來源有不少也是從政府劃撥,所以在業務上美國疾病與控制中心(CDC)對這個實驗室有指導權。
2019年7月到8月,這個美國陸軍P4生物實驗室內部報告了兩次泄漏,導致美國疾控中心在迅速實施現場檢查和評估後,第一時間停止了該實驗室的高級研究項目。
另外,烏克蘭國家網站近日發表一篇深度調查報告,詳細描述了美國在烏克蘭設立的生物病毒及細菌的實驗室。據悉,美國在世界各地有400多個細菌實驗室,其中烏克蘭至少有15個。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承認,在烏克蘭有五角大樓資助的生物實驗室。
美國國會下屬監察機構政府問責局2009年的一份報告曾稱,在此前10年裡,美國的P3實驗室發生了400起事故。
另有數據顯示,1978年至1999年,全世界大約有1200人受到來自P4實驗室病毒的感染,其中22人病危。
二、其他國家P4實驗室
1、澳大利亞P4
澳大利亞動物健康實驗室位於維多利亞州的吉朗,是世界上著名的動物生物學研究機構,能夠從事感染性疾病的基礎性研究和其他復雜的生物學研究。維多利亞州北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傳染病研究所下屬的國家高安全性實驗室主要開展病毒學、微生物學、流行病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重點研究脊髓灰質炎病毒和結核分支桿菌。除一個標準的BSL-4實驗室外,還有兩個BSL-3實驗室。
2、加拿大P4
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學實驗室位於曼尼托巴省溫尼伯的加拿大人畜健康科學中心,包括一個BSL-4和多個BSL-3、BSL-2實驗室。其BSL-4實驗室於1982年開始設計建設,歷經18年,於2000年3月投入運行。研究方向有埃博拉病毒、馬耳堡病毒和拉薩熱病毒等。
3、法國P4
法國里昂的讓·梅里厄實驗室是歐洲第一個BSL-4實驗室,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它於1999年3月竣工並投入運行。該實驗室採用「盒子中的盒子」設計,外觀新穎。主要從事烈性病毒的檢測、診斷、致病機理和疫苗研究,研究的主要有埃博拉病毒、拉薩熱病毒、馬耳堡病毒、登革熱病毒和出血病毒等。
4、德國P4
位於漢堡的熱帶醫學研究所有一個BSL-4實驗室。此外,柏林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也正在新建一個BSL-4實驗室。作為維護公共衛生的最重要機構之一,RKI在預防和打擊傳染病以及衛生系統長期公共衛生趨勢分析中起著重要作用。其科學家對各種病原體的分子性質和傳播模式進行研究,不僅包括細菌和病毒,還包括像BSE(瘋牛病)病原體的真菌,寄生蟲和朊病毒。
5、日本P4
國家傳染病研究所1981年在東京都的武藏村山市建立了BSL-4設施,但是一直作為BSL-3實驗室運作。鑒於埃博拉疫情的需要,該設施於2016年申請作為BSL-4實驗室運行。另外,長崎大學計劃在2020年左右建成一座規模較大的BSL-4實驗室。
6、南非P4
南非國立病毒研究所(NIV)成立於1976年,後來在其基礎上改建而成國立傳染病研究所(NICD),並於2002年4月在約翰內斯堡建成一個BSL-4級的實驗室。這里主要研究HIV病毒的行為以及病毒與宿主的關系,同時還從事埃博拉病毒、出血熱病毒、馬耳堡病毒、裂谷熱病毒、拉薩熱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研究。
⑷ 14地排查核酸檢測機構:238家整改,15家暫停或取消資質,多人被捕
7月5日,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檢察院經依法審查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北京市公安局豐台分局提請批准逮捕的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張某某、童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上述三人被逮捕,是因為北京市衛健委於5月28日組織專家對陽性病例既往陰性檢測結果的樣本溯源檢查,通過視頻檢查和查看PCR儀上的擴增記錄發現,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溯源記錄不完整,記錄規則不清晰,不能提供原始標本流轉單和擴增板原始紙質記錄,部分時間點擴增文件記錄與實驗室自述檢測數量不符,違規對多管樣本進行混管檢測,以上情況嚴重違反質量安全規定,影響檢測結果准確性,導致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發現和管控不及時,造成疫情進一步傳播風險。
事實上最近以來,全國都在大范圍開展核酸檢測機構專項排查,不少不合格的機構逐步被「挖掘」出來。
逾兩百家被責令整改
最新發布核酸檢測機構專項排查結果的省份是遼寧省。
7月4日,遼寧衛健委官網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強化核酸檢測質量監管,遼寧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醫療救治組部署,於5月至6月對全省核酸檢測機構進行排查整頓,經排查,有23家核酸檢測機構被責令整改,17家核酸檢測機構暫停服務(包括3家責令暫停和14家自行停止)。
而在遼寧公布之前,青海、安徽、四川、廣東、湖南、陝西、貴州、吉林、天津、內蒙古、甘肅、北京、河南這些地方也公布了當地核酸檢測機構專項排查情況。
從上述這些地方公布的情況來看,責令整改的核酸檢測機構 數量最多的是湖南省 ,數量達到103家,其中涉及第三方實驗室的有5家,疾控的有14家,剩下的都是醫療機構,數量達到84家。
僅次於湖南之後的是四川,責令整改的核酸檢測機構數量也達到47家,遼寧以23家排在第三位置,第四是陝西,後者責令整改的核酸檢測機構數量也達到19家。
從各地公布的責令整改名單中, 屢次有疾控機構、醫院上榜 ,如湖南省方面,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赫然在列,也囊括了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湖南省兒童醫院這樣的部省直三甲醫院。
再如陝西方面,也有兩家屬於疾控機構上榜,分別是西安市的周至縣疾控中心以及未央區疾控中心,同時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這樣的三甲醫院也包括在內。
而這次遼寧公布的責令整改名單中,也有兩家疾控機構也在其中,分別是振興區疾控中心(浪頭醫院)、振安區疾控中心,剩下的皆是醫院。
在各地公布責令整改的 第三方實驗室名單中,不乏有A股上市公司身影 ,如凱普生物(300639.SZ)間接控股子公司西安凱普醫學檢驗實驗室出現在陝西的整改名單中,再如蘭衛醫學(301060.SZ)全資子公司長沙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也出現在湖南的整改名單中。
15家被暫停或取消資質
除了一大批被責令整改的核酸檢測機構外,還出現了一些被直接暫停或取消核酸檢測資質、甚至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數量達到15家。具體看, 北京和湖南最多 ,均達到4家,具體牽涉到的主要是第三方實驗室。
具體以北京為例,北京普康瑞仁醫學檢驗所被取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質;北京金准醫學檢驗實驗室、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北京朴石醫學檢驗實驗室這三家核酸檢測機構則直接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今日公布的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3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近日,北京金准醫學檢驗實驗室以及北京朴石醫學檢驗實驗室相關的犯罪嫌疑人也已相繼「落網」。
核酸檢測是落實「四早」、實現「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的關鍵措施。
6月2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鏈條監管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要嚴格檢測機構和人員資質管理;規范樣本採集、保存和轉運管理;強化核酸檢測機構日常監督管理;加強應急狀態下核酸檢測機構監管;提升核酸檢測資源利用效能;嚴格落實核酸檢測機構退出機制。
這次全國大范圍開展的核酸檢測機構專項排查行動,無疑進一步規范了整個核酸檢測產業發展,也有助於提高整個行業的檢測質量。
目前,有一些地方衛健委表態稱,仍會繼續加強對核酸檢測行業的監管力度。
如四川衛健委明確表示,將持續督促指導各地對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和第三方機構加強監管,接受 社會 各界廣泛監督,確保提供優質高效的核酸檢測服務。
陝西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督促指導各地對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和第三方機構加強監管,接受 社會 各界廣泛監督,確保提供優質高效的核酸檢測服務。
⑸ 疾控中心一般有哪些部門
疾控中心一般有疾控科、計劃免疫科、體檢科、監測科、慢病及地病科、性病與艾滋病科等。
根據2020年7月官網顯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院士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有下屬科研部門11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3個,中心重點實驗室3個。
疾控中心的特點:
疾控中心的使命是通過對疾病、殘疾和傷害的預防控制,創造健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家安全,促進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為依託、以人才為根本、以疾控為中心。
中心主要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環境與職業健康、營養健康、老齡健康、婦幼健康、放射衛生和學校衛生等工作;組織制定國家公共衛生技術方案和指南,承擔公共衛生相關衛生標准綜合管理工作;開展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及國民健康狀況監測與評價。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⑹ 生物實驗室是工業建築還是民用建築
江浙地區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防護設備應用現狀調研分析
暖通空調雜志
03-14
寫在前面
近年來,隨著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經費的大量投入,實驗室建設項目數量激增。然而,相對應的現狀是:長期以來,建築業的發展一直以民用建築和工業建築為主,肩負著科技創新重任的實驗室建築的建設與發展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實驗室建築作為特殊建築,其量大面廣,通常在民用和工業領域中同時存在,且實驗室不同細分行業的技術及市場發展不均衡。及時總結我國科學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發展成就、經驗以及存在問題,迫在眉睫。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設部科技信息情報所)《暖通空調》雜志社和同濟大學共同發起並立項了實驗室建設課題研究,得到了業內頂級專家團隊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研究成果將陸續通過圖書/期刊/微信等多種方式和大家分享,今日主題為: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防護設備應用現狀調研分析,全文將經同行評議後在《暖通空調》雜志刊出,敬請關注。
摘要
介紹了調研樣本的基本信息。從設備品牌、類型、使用效果等方面,詳細分析了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防護設備(包括防護口罩、生物安全櫃、壓力蒸汽滅菌器、通風空調系統)的應用現狀。結果表明,我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防護設備基本已實現國產化,使用效果基本滿意。在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中,呼吸道疾病實驗室數量佔比最高,為34%;其次為特殊實驗(包括基因擴增實驗室、艾滋病篩查實驗室),為31%。
關鍵詞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防護口罩 生物安全櫃 壓力蒸汽滅菌器 通風空調系統
作者
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胡竹萍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謝景欣
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 靜 劉學民 劉承軍 陶柏成
同濟大學 劉 東 王沈瑜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 呂 京
生物安全二級(BSL-2)實驗室是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實驗活動的常用實驗室,適用面最廣、使用量最大,其廣泛分布在醫療衛生、生物醫葯、科研院所、教育機構、農牧漁業等行業,加強其建設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研究背景及調研基本信息為了解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設備的應用現狀,總結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針對江蘇省和浙江省部分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關鍵設備進行了問卷調研,問卷內容包括3部分:實驗室基本情況、實驗室個人防護裝備及關鍵設備設施、實驗室投資與成果產出,調研問卷內容涉及實驗室名稱、操作的病原體、實驗室壓力;防護口罩、一次性防護服等個人防護裝備的品牌、類型及價格;生物安全櫃、壓力蒸汽滅菌器、通風空調系統等關鍵設備的品牌、類型、價格、檢測、維護、使用效果等。調研表的內容多達280多項,本文僅對實驗室基本情況、防護口罩、生物安全櫃、壓力滅菌器、負壓實驗室通風空調系統設備5個方面進行分析。
本研究共收到211個有效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調研表,在調研樣本中,醫療機構實驗室數量最多,共126個,分別分布在88家醫療機構,其中5個為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121個為常壓實驗室;疾控機構實驗室數量次之,共64個,分別分布在14家疾控機構,其中19個為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45個為常壓實驗室;其他(包括企業實驗室、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數量最少,共21個,其中8個為負壓實驗室,13個為常壓實驗室。關於負壓實驗室數量占該領域全部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比例,其他機構最高(38%),疾控機構次之(30%),醫療機構最少(4%)。調研樣本的分布及佔比分析分別見表1和圖1。
表1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調研樣本的分布
圖1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調研樣本的佔比分析
根據調研資料統計,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類型、壓力及操作的病原體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中,呼吸道疾病實驗室數量佔比最高,為34%;特殊實驗(包括基因擴增(PCR)實驗室、艾滋病(HIV)篩查實驗室)數量佔比次之,為31%。
表2 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類型、壓力
2關鍵設備使用現狀調研數據分析
2.1 防護口罩
在調研樣本中,疾控機構實驗室共64個,分布在14家疾控單位;醫療機構實驗室共124個,分布在88家醫療單位;其他機構(包括生物醫葯、醫學檢驗、葯業、食品檢驗檢測等行業的10個單位)的實驗室共21個。防護口罩調研數據分析如下。
1)關於口罩品牌國產化方面,疾控系統中的14家單位均配置防護口罩,除3個單位選用國產品牌,1個單位選用進口品牌A,其他10家單位均選擇了進口品牌B的口罩,進口品牌佔比為79%,國產品牌佔比為21%;醫療機構中的75家選用國產品牌,13家選用進口品牌,進口品牌佔比為15%,國產品牌佔比為85%;其他機構中,7家選用國產品牌,1家選用進口品牌,2家選用了進口和國產兩種品牌,進口品牌佔比為10%,國產品牌佔比為70%,既有國產品牌又有進口品牌的單位佔比為20%。不同機構選用進口與國產口罩佔比見圖2。
2)關於口罩類型方面,疾控機構所有單位均選用N95類型;醫療機構,40家選用N95類型,其餘48家選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等。
3)使用效果方面,大多為較滿意或者基本滿意,也有個別單位提出問題:口罩與面部貼合性較差;有悶感;對防護效果有疑問。
圖2 不同機構選用進口與國產口罩佔比
2.2 生物安全櫃
1)國產品牌設備使用數量佔比方面,疾控機構的調研樣本總計64台,其中進口品牌設備40台(佔比62.5%),國產品牌設備24台(佔比37.5%);醫療機構的調研樣本總計165台,其中進口品牌設備19台(11.5%),國產品牌設備146台(佔比88.5%);其他機構的調研樣本總計22台,其中進口品牌設備4台(佔比18.2%),國產品牌設備18台(佔比81.8%)。疾控機構的國產品牌佔比最低,其他機構次之,醫療機構最高。
2)生物安全櫃類型方面,A2的比例最高,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比例分別為59.5%和67%,B2次之,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比例分別為35.1%和25%,A1和B1較少。
3)排風形式方面,獨立排風形式佔比較高,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比例分別為81%和87%,合並排風形式佔比較少,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比例分別為19%和13%。
4)使用效果和存在問題方面,使用效果為基本滿意,存在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對於進口品牌設備,存在配件不宜獲取以及配件價格昂貴方面的問題,還出現了某進口品牌設備玻璃門拉不動的現象;對於某國產品牌設備,出現了檯面和側壁生銹現象;共性的問題有:紫外線燈具易損壞及高效過濾器更換方面的問題。
各機構生物安全櫃進口與國產品牌數量見圖3。
圖3 各機構生物安全櫃進口與國產數量
2.3 壓力蒸汽滅菌器
1)總體來看,在調研樣本中,13家單位採用了48台進口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37.8%),64家單位採用了79台國產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62.2%)。進口品牌的數量佔比遠低於國產品牌,說明國產品牌技術在該領域已相當成熟,且用戶認可度非常高。
2)從應用領域來看,在疾控機構中,5家單位採用了33台進口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60.0%),4家單位採用了22台國產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40.0%);在醫療機構中,6家單位採用了12台進口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22.6%),52家單位採用了41台國產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73.4%);在其他機構中,2家單位採用了3台進口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15.8%),8家單位採用了16台國產品牌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數量佔比為84.2%)。疾控機構的國產設備佔比最低,醫療機構次之,其他機構最高。
3)壓力滅菌器類型方面,疾控機構全部為立式;醫療機構中,採用手提式、雙扉式、立式滅菌器的數量分別為4台(6%)、2台(3%)、61台(91%);其他機構中,採用雙扉式、立式滅菌器的數量分別為6台(32%)、13台(68%)。綜上,壓力滅菌器的類型以立式為主,雙扉式次之,手提式最少。
4)使用效果和存在問題方面,對於進口產品而言,維修、維保不方便,主要是缺乏專業維保工程師;對於國產某品牌,維修、維保不方便,主要是服務意識差。
各機構壓力滅菌器進口與國產品牌數量見圖4。
圖4 各機構壓力滅菌器進口與國產品牌數量
圖5顯示了不同機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要防護設備的國產化情況,從圖可以看出,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程度較高, 國產設備佔比基本超過70%,而且從調研結果可看出,使用效果基本滿意。
圖5 不同機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要防護設備的國產化比例
2.4 負壓實驗室通風空調系統設備
在調研樣本中,共26個實驗室(18個單位)採用了負壓實驗室通風空調系統,其中疾控機構11個實驗室(6家單位),醫療機構6個實驗室(4家單位),其他機構9個實驗室(8家單位)。
2.4.1 排風高效過濾器
1)在排風高效過濾器品牌方面,有1個單位採用了1台進口的排風高效過濾器,17家單位採用了25台國產的排風高效過濾器。國產化設備的數量佔比高達96%。
2)在排風高效過濾器類型方面,箱式BI/BO高效空氣過濾裝置、風口式高效空氣過濾裝置、室內櫃式高效空氣過濾裝置的數量和佔比分別為:12台(24%),36台(72%),2台(4%)。風口式佔比最高,箱式BI/BO過濾器佔比次之,室內櫃式過濾器佔比最少。
3)在排風形式方面,獨立排風和合並排風的數量和佔比分別為17台(81%),4台(19%)。
4)維修維保內容方面,主要為:更換新風耗材,清洗或更換過濾網、更換活性炭等。
2.4.2 空調機組
1)在空調機組品牌方面,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空調機組的數量和佔比分別為:1台(4%),24台(96%)。其中19台空調機組採用了空氣凈化技術,佔比為76%。17家實驗室採用了全新風空調系統,佔比為68%。空調機組備用方面,4台機組採用每台備用方式, 9台機組採用多台機組共用1台備用機組,其他未註明。送(排)風機備用方面,有2台送(排)風機採用每台備用方式,8台送(排)風機採用多台共用1台備用風機,其他機組備用情況未註明。
2)使用中存在問題和維保維修方面,主要為:缺氟、漏水、壓縮機故障、風機故障、設備啟停,影響房間壓力問題;機組變頻器、皮帶接觸器更換配件、加氟、更換皮帶、更換過濾網等。
3結論1)關於我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口罩選用,在品牌方面,疾控機構國產品牌佔比(21%)最低,其他機構國產品牌佔比(70%)次之,醫療機構國產品牌佔比(85%)最高;使用效果方面,大多為較滿意或者基本滿意;口罩類型方面,選用N95類型,醫療機構的口罩類型呈現出多樣性,除N95之外,還選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等。2)關於我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櫃選用,在品牌方面,疾控機構的國產品牌佔比(37.5%)最低,其他機構國產品牌佔比(81.8%)次之,醫療機構國產品牌佔比(88.5%)最高;類型方面,A2的比例最高,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比例分別為59.5%和67%,B2次之,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比例分別為35.1%和25%,A1和B1較少;排風形式方面,獨立排風形式佔比較高,合並排風形式佔比較少。3)關於我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壓力滅菌器選用,在品牌方面,進口品牌的數量佔比(37.8%)遠低於國產品牌佔比(62.2%),國產品牌技術在該領域已相當成熟,並且用戶認可度較高;疾控機構的國產品牌設備佔比(40.0%)最低,醫療機構國產品牌設備佔比(73.4%)次之,其他機構國產品牌設備佔比(84.2%)最高;在類型方面,以立式為主,雙扉式次之,手提式最少。4)在調研的負壓實驗室通風空調系統中,關於排風高效過濾器,在品牌方面,國產品牌設備的數量佔比高達96%;在過濾器形式方面,風口式佔比(72%)最高,箱式BI/BO過濾器佔比(24%)次之,室內櫃式過濾器佔比(4%)最少;在排風形式方面,以獨立排風為主,合並排風較少。關於空調機組,在品牌方面,國產品牌設備的數量佔比高達96%;在空氣凈化技術方面,76%空調機組採用了空氣凈化技術;在空調系統形式方面,68%實驗室採用了全新風空調系統。4致謝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調研工作得到了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戎彧老師和浙江省醫學科技教育發展中心顧華老師的大力支持,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趙俠老師在調研內容的設計以及文章撰寫思路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參考文獻:
[1] 劉曉宇,李思思,趙赤鴻,等. 全國22省(市)負壓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設現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4,11(1):5-8
[2] 謝景欣. 負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設計要點[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10):1231-1232
[3] 陳宇軒, 趙衛, 劉延,等,廣州地區一、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4):2647-2648
一直以來,《暖通空調》雜志社的各項工作,尤其是實驗室領域的科研及專題活動,得到了業界知名供應商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別感謝以下單位:
上海埃松氣流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易安華美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天津市昌特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沃柏斯實驗室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滬試實驗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市金燕凈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康斐爾過濾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柏安諾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泰林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擴展知識
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內,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風險評估選擇適宜類型的口罩。比如,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范圍指引(試行)》明確:
一級生物安全防護:醫用外科口罩、乳膠手套、工作服、醫用防護帽,加手衛生。
二級生物安全防護:醫用防護口罩或N95口罩、乳膠手套、工作服外隔離衣、醫用防護帽,加手衛生。酌情可加護目鏡。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醫用防護口罩或N95、雙層乳膠手套、面屏、護目鏡、工作服外防護服、雙層醫用防護帽,加手衛生。必要時雙層口罩(外醫用防護口罩,內N95)。
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中指出: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在採用可靠的方法滅活前進行的病毒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核酸提取、生化分析,以及臨床樣本的滅活等操作,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同時採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滅活材料的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採用可靠的方法滅活後進行的核酸檢測、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生化分析等操作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分子克隆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其他操作,可以在生物一級實驗室進行。
⑺ 中國生化實驗室有多少
中國生化實驗室有95家。
2020年,CNAS認可各類認證機構、實驗室及檢驗機構數量為12381家,同比增長8.5%。其中檢測實驗室9440家、校準實驗室1416家、醫學實驗室453家、生物安全實驗室95家、標准物質生產者24家、能力驗證提供者92家、實驗動物機構8家、科研實驗室3家。
⑻ 山東濟南防疫中心電話24小時電話
濟南防疫中心電話24小時電話:0531-66601733。
目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市民咨詢熱線為81278816,當前濟南疫情防控進入膠著對壘的關鍵時刻,濟南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流調溯源力度,深入細致排查梳理風險隱患,動態劃定「三區」,迅速切斷疫情傳播鏈條。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7月官網顯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下屬科研部門11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3個,中心重點實驗室3個。
世界衛生組織參比實驗室(5個):WHO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區麻疹風疹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脊灰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乙腦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輪狀病毒參比實驗室。
國家研究中心(2個):國家朊病毒檢測中心、中國微生物菌毒種/醫學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衛生部微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
⑼ 中國疾疫控制中心聯系電話多少
泰安市防疫中心24小時電話0538-8489822。
通過對疾病、殘疾和傷害的預防控制,創造健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家安全,促進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為依託、以人才為根本、以疾控為中心。
健康碼變了顏色有可能是和那些病歷或者是接觸者有過時空上的交集,需要按照要求進行上報並且要做核酸檢測,如果經過檢測觀察沒有問題,他們就會把顏色調整過來。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7月官網顯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下屬科研部門11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3個,中心重點實驗室3個。
世界衛生組織參比實驗室(5個):WHO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西太區麻疹風疹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脊灰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乙腦參比實驗室、WHO西太區輪狀病毒參比實驗室。
國家研究中心(2個):國家朊病毒檢測中心、中國微生物菌毒種/醫學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衛生部微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
⑽ p3實驗室中國幾個
目前我國已知的有44個p3實驗室,分布在全國各地。
疫情突發的這幾年,生物實驗室也逐漸在吸引著全球人類的目光。實驗室是進行科研工作的必需場所,根據危險度等級,包括傳染病原的傳染性和危害性,國際上將生物實驗室按照生物安全水平分為P1,P2,P3和P4四個等級。四個等級的實驗室其實也可以按照安全等級進行劃分,其嚴格等級從低到高。
建設實驗室要達到什麼要求?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實現每省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三級(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二級(P2)水平的實驗室,具備傳染病病原體、健康危害因素和國家衛生標准實施所需的檢驗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