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沿海地區哪些省比較發達和富裕
客觀講,中國最發達富裕的地區就屬沿海,你也知道,沿海最好的的確是長三角和珠三角
如果看沿海各省的話,上次看了電視報道經濟發達富裕的要數
1,廣東,2江蘇,3浙江,4山東,5遼寧,6福建,7河北,8、、、中部,9,西部。
總的來說,綜合實力最好的還是廣東,江蘇,浙江
民富最好的是浙江,江蘇,廣東,
『貳』 中國最富有的縣城
1、浙江紹興縣
2、福建惠安縣
3、四川雙流縣
4、湖南長沙縣
5、上海崇明縣
6、山東鄒平縣
7、浙江嘉善縣
8、浙江長興縣
9、浙江海鹽縣
10、浙江寧海縣
11、浙江玉環縣
12、北京密雲縣
13、浙江象山縣
14、浙江德清縣
15、江蘇如東縣
16、江蘇銅山縣
17、山東桓台縣
18、江蘇海安縣
19、浙江蒼南縣
20、福建安溪縣
很多呢,在此我只舉這些有代表性的一些經濟強縣,希望你能滿意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叄』 歷史上,浙江最富饒的四個縣,分別是什麼呢
浙江省是中國東南沿海最富裕的省,這里土地肥沃、河湖密布,從宋朝開始就成為"魚米之鄉",不僅有悠久的文化,還有著名的歷史名人,更為要緊的是當地人很有錢,看出"文化之邦",又是富饒之地,在浙江數百個縣城中,最富裕的縣有四個。
說來也奇怪,浙江省最富裕的四個縣城中,每個都以海命名,剛剛所說的海寧、海鹽、臨海之外,浙江還有個縣城,也是以"海"命名的,同樣富饒無限.
『肆』 中國最富裕的地區是那裡。
中國最富的地方主要就集中在沿海城市了中國窮的地方太多了,被報道出來的只是滄海一粟:《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河南省 28 410323,新安縣 410324,欒川縣 410325,嵩 縣 410326,汝陽縣 410327,宜陽縣 410328,洛寧縣 410329,伊川縣 410423,魯山縣 410927,台前縣 411221,澠池縣 411224,盧氏縣 411321,桐柏縣 411323,淅川縣 411326,南召縣 412321,虞城縣 412324,寧陵縣 412325,睢 縣 412821,確山縣 412825,上蔡縣 412827,平輿縣 412828,新蔡縣 413022,淮濱縣 413023,信陽縣 413025,光山縣 413026,固始縣 413027,商城縣 413028,羅山縣 413029,新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湖北省 25 420321,鄖縣 420322,鄖西縣 420323,竹山縣 420324,竹溪縣 420325,房縣 420381,丹江口市 420527,秭歸縣 420528,長陽自治縣 420921,孝昌縣 420922,大悟縣 422101,麻城市 422123,紅安縣 422125,羅田縣 422126,英山縣 422128,蘄春縣 422327,陽新縣 422801,恩施市 422802,利川市 422822,建始縣 422823,巴東縣 422825,宣恩縣 422826,咸豐縣 422827,來鳳縣 422828,鶴峰縣 422921,神農架林區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寧夏回族自治區 8 642126,鹽池縣 642127,同心縣 642221,固原縣 642222,海原縣 642223,西吉縣 642224,隆德縣 642225,涇源縣 642226,彭陽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5 652222,巴里坤自治縣 652328,木壘自治縣 652927,烏什縣 652929,柯坪縣 653001,阿圖什市 653022,阿克陶縣 653023,阿合奇縣 653024,烏恰縣 653121,疏附縣 653122,疏勒縣 653123,英吉沙縣 653126,葉城縣 653128,岳普湖縣 653131,塔什庫爾干縣 653201,和田市 653221,和田縣 653222,墨玉縣 653223,皮山縣 653224,洛浦縣 653225,策勒縣 653226,於田縣 653227,民豐縣 654128,尼勒克縣 654224,托里縣 654323,福海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西藏自治區 5 542126,察雅縣 542322,南木林縣 542324,定日縣 542422,嘉黎縣 542427,索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陝西省 50 610122,藍田縣 610201,銅川市轄區 610221,耀 縣 610222,宜君縣 610329,麟游縣 610426,永壽縣 610427,彬 縣 610428,長武縣 610429,旬邑縣 610430,淳化縣 610524,合陽縣 610526,浦城縣 612324,西鄉縣 612326,寧強縣 612327,略陽縣 612328,鎮巴縣 612401,安康市 612422,漢陰縣 612424,寧陝縣 612425,紫陽縣 612426,嵐皋縣 612428,鎮坪縣 612430,白河縣 612501,商州市 612522,洛南縣 612523,丹鳳縣 612524,商南縣 612525,山陽縣 612526,鎮安縣 612527,柞水縣 612601,延安市 612621,延長縣 612622,延川縣 612623,子長縣 612624,安塞縣 612625,志丹縣 612626,吳旗縣 612630,宜川縣 612701,榆林市 612722,神木縣 612723,府谷縣 612724,橫山縣 612725,靖邊縣 612726,定邊縣 612727,綏德縣 612728,米脂縣 612729,佳 縣 612730,吳堡縣 612731,清澗縣 612732,子洲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甘肅省 41 620121,永登縣 620123,榆中縣 620421,靖遠縣 620422,會寧縣 620423,景泰縣 620521,清水縣 620522,秦安縣 620523,甘谷縣 620524,武山縣 620525,張家川自治縣 622323,古浪縣 622326,天祝自治縣 622421,定西縣 622424,通渭縣 622425,隴西縣 622426,渭源縣 622427,臨洮縣 622428,漳 縣 622429,岷 縣 622621,武都縣 622623,宕昌縣 622625,康 縣 622626,文 縣 622627,西和縣 622628,禮 縣 622726,庄浪縣 622727,靜寧縣 622821,慶陽縣 622822,環 縣 622823,華池縣 622921,臨夏縣 622922,康樂縣 622923,永靖縣 622924,廣河縣 622925,和政 622926,東鄉族自治縣 622927,積石山自治縣 623021,臨潭縣 623022,卓尼縣 623023,舟曲縣 青海省 14 630121,大通自治縣 632121,平安縣 632122,民和自治縣 632125,湟源縣 632127,化隆自治縣 632128,循化自治縣 632321,同仁縣 632323,澤庫縣 632622,班瑪縣 632624,達日縣 632721,玉樹縣 632722,雜多縣 632724,治多縣 632725,囊謙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貴州省 48 520202,盤縣特區 520203,六枝特區 520221,水城縣 522124,正安縣 522126,務川自治縣 522127,鳳岡縣 522132,習水縣 522224,石阡縣 522226,印江自治縣 522227,德江縣 522228,沿河自治縣 522229,松桃自治縣 522322,興仁縣 522323,普安縣 522324,晴隆縣 522325,貞豐縣 522326,望謨縣 522327,冊亨縣 522328,安龍縣 522422,大方縣 522425,織金縣 522426,納雍縣 522427,威寧自治縣 522428,赫章縣 522523,息烽縣 522527,普定縣 522528,關嶺自治縣 522529,鎮寧自治縣 522530,紫雲自治縣 522622,黃平縣 522623,施秉縣 522624,三穗縣 522626,岑鞏縣 522627,天柱縣 522629,劍河縣 522630,台江縣 522631,黎平縣 522632,榕江縣 522633,從江縣 522634,雷山縣 522635,麻江縣 522636,丹寨縣 522722,荔波縣 522726,獨山縣 522727,平塘縣 522728,羅甸縣 522729,長順縣 522732,三都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雲南省 73 530128,祿勸自治縣 530201,東川市轄區 532101,昭通市 532122,魯甸縣 532123,巧家縣 532124,鹽津縣 532125,大關縣 532126,永善縣 532127,綏江縣 532128,鎮雄縣 532129,彝良縣 532130,威信縣 532225,富源縣 532231,尋甸自治縣 532233,會澤縣 532322,雙柏縣 532323,牟定縣 532324,南華縣 532325,姚安縣 532326,大姚縣 532327,永仁縣 532329,武定縣 532523,屏邊自治縣 532525,石屏縣 532527,瀘西縣 532528,元陽縣 532529,紅河縣 532530,金平自治縣 532531,綠春縣 532621,文山縣 532622,硯山縣 532623,西疇縣 532624,麻栗坡縣 532625,馬關縣 532626,丘北縣 532627,廣南縣 532628,富寧縣 532723,墨江自治縣 532724,景東自治縣 532726,鎮沅自治縣 532727,江城自治縣 532728,孟連自治縣 532729,瀾滄自治縣 532730,西盟自治縣532922,漾濞自治縣 532923,祥雲縣 532924,賓川縣 532925,彌渡縣 532926,南澗自治縣 532927,巍山自治縣 532928,永平縣 532929,雲龍縣 532930,洱源縣 532931,劍川縣 533022,施甸縣 533023,滕沖縣 533024,龍陵縣 533025,昌寧縣 533224,寧蒗自治縣 533321,瀘水縣 533323,福貢縣 533324,貢山自治縣 533325,蘭坪自治縣 533421,中甸縣 533422,德欽縣 533423,維西自治縣 533521,臨滄縣 533522,鳳慶縣 533523,雲縣 533524,永德縣 533525,鎮康縣 533526,雙江自治縣 533528,滄源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海南省 5 460301,通什市 460326,屯昌縣 460334,陵水自治縣 460335,保亭自治縣 460336,瓊中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重慶市 12 551222,忠縣 551224,雲陽縣 551227,巫溪縣 551228,城口縣 552326,武隆縣 553521,石柱自治縣 553522,秀山自治縣 553523,黔江自治縣 553524,酉陽自治縣 553525,彭水自治縣 551203,萬縣市天城區 551204,萬縣市五橋區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四川省 31 510524,敘永縣 510525,古藺縣 510821,旺蒼縣 510824,蒼溪縣 511321,南部縣 511324,儀隴縣 511381,閬中市 512534,興文縣 513022,宣漢縣 513030,渠 縣 513228,黑水縣 513230,壤塘縣 513331,白玉縣 513335,巴塘縣 513336,鄉城縣 513338,得榮縣 513422,木里自治縣 513423,鹽源縣 513428,普格縣 513429,布拖縣 513430,金陽縣 513431,昭覺縣 513432,喜德縣 513434,越西縣 513436,美姑縣 513437,雷波縣 513622,廣安縣 513721,通江縣 513722,南江縣 511304,南充市嘉陵區 510812,廣元市朝天區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湖南省 10 430524,隆回縣 430626,平江縣 430822,桑植縣 430923,安化縣 431128,新田縣 432524,新化縣 433022,沅陵縣 433124,花垣縣 433125,保靖縣 433127,永順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廣東省 3 440232,乳源自治縣 441523,陸河縣 441823,陽山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廣西壯族自治區 28 452126,隆安縣 452127,馬山縣 452131,天等縣 452133,龍州縣 452228,三江自治縣 452229,融水自治縣 452230,金秀自治縣 452231,忻城縣 452328,龍勝自治縣 452623,田東縣 452624,平果縣 452625,德保縣 452626,靖西縣 452627,那坡縣 452628,凌雲縣 452629,樂業縣 452630,田林縣 452631,隆林自治縣 452632,西林縣 452723,羅城自治縣 452724,環江自治縣 452725,南丹縣 452726,天峨縣 452727,鳳山縣 452728,東蘭縣 452729,巴馬自治縣 452730,都安自治縣 452731,大化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江西省 18 360321,蓮花縣 360424,修水縣 362121,贛 縣 362125,上猶縣 362127,安遠縣 362131,寧都縣 362132,於都縣 362133,興國縣 362135,會昌縣 362136,尋烏縣 362321,上饒縣 362325,橫峰縣 362329,余干縣 362330,波陽縣 362427,遂川縣 362430,永新縣 362432,寧岡縣 362532,廣昌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山東省 10 370831,泗水縣 371321,沂南縣 371323,沂水縣 371325,費縣 371326,平邑縣 371328,蒙陰縣 371423,慶雲縣 372325,沾化縣 372523,莘 縣 372526,冠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安徽省 17 340121,長豐縣 340823,樅陽縣 340824,潛山縣 340825,太湖縣 340826,宿松縣 340828,岳西縣 342122,臨泉縣 342127,阜南縣 342128,潁上縣 342130,利辛縣 342401,六安市 342422,壽 縣 342423,霍丘縣 342425,舒城縣 342426,金寨縣 342427,霍山縣 342623,無為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福建省 8 352228,屏南縣 352229,壽寧縣 352230,周寧縣 352231,柘榮縣 352622,長汀縣 352624,上杭縣 352625,武平縣 352627,連城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吉林省 5 220622,靖宇縣 220821,鎮賚縣 220822,通榆縣 220882,大安市 222424,汪清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黑龍江省 11 230224,泰來縣 230225,甘南縣 230230,克東縣 230623,林甸縣 230624,杜爾伯特縣 230822,樺南縣 230833,撫遠縣 230881,同江市 232131,延壽縣 232326,青岡縣 232331,明水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浙江省 3 330328,文成縣 330329,泰順縣 332529,景寧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遼寧省 9 210123,康平縣 210323,岫岩自治縣 210422,新賓自治縣 210522,桓仁自治縣 210727,義縣 21,朝陽縣 22,建平縣 24,喀喇沁左翼縣 211422,建昌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內蒙古自治區 31 150122,托克托縣 150123,和林格爾縣 150124,清水河縣 150222,固陽縣 150422,巴林左旗 150423,巴林右旗 150424,林西縣 150425,克什克騰旗 150426,翁牛特旗 150428,喀喇沁旗 150429,寧城縣 150430,敖漢旗 152222,科爾沁右冀中 152223,扎賚特旗 152325,庫倫旗 152326,奈曼旗 152527,太僕寺旗 152531,多倫縣 152621,武川縣 152625,化德縣 152626,商都縣 152630,察哈爾右前旗 152631,察哈爾右中旗 152632,察哈爾右後旗 152633,達爾罕聯合旗 152634,四子王旗 152723,准格爾旗 152724,鄂托克前旗 152726,杭錦旗 152727,烏審旗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山西省 35 140123,婁煩縣 140221,陽高縣 140222,天鎮縣 140223,廣靈縣 140224,靈丘縣 140425,平順縣 140429,武鄉縣 140430,沁縣 140431,沁源縣 140623,右玉縣 142223,五台縣 142226,繁峙縣 142228,靜樂縣 142229,神池縣 142230,五寨縣 142231,岢嵐縣 142232,河曲縣 142233,保德縣 142234,偏關縣 142325,興 縣 142326,臨 縣 142327,柳林縣 142328,石樓縣 142329,嵐 縣 142330,方山縣 142331,離石縣 142332,中陽縣 142421,榆社縣 142633,大寧縣 142634,永和縣 142725,萬榮縣 142729,聞喜縣 142730,夏 縣 142732,平陸縣 142733,垣曲縣 ,伊金霍洛旗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河北省 39 130126,靈壽縣 130129,贊皇縣 130131,平山縣 130321,青龍自治縣 130425,大名縣 130426,涉 縣 130432,廣平縣 130434,魏縣 130522,臨城縣 130529,巨鹿縣 130531,廣宗縣 130624,阜平縣 130630,淶源縣 130633,易縣 130636,順平縣 130722,張北縣 130723,康保縣 130724,沽源縣 130725,尚義縣 130726,蔚縣 130727,陽原縣 130728,懷安縣 130729,萬全縣 130732,赤城縣 130733,崇禮縣 130823,平泉縣 130824,灤平縣 130825,隆化縣 130826,豐寧自治縣 130827,寬城自治縣 130828,圍場自治縣 130923,東光縣 130924,海興縣 130925,鹽山縣 130927,南皮縣 130929,獻縣 130930,孟村自治縣 133024,武邑縣 133026,武強縣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伍』 海南哪個縣最富,哪個縣最窮
海南最富的是海口,最窮的是五指山縣。
雖然GDP考量指標已有些過時,但不可否認,GDP仍是衡量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標准。如果以GDP為標准,從生產總值排名可見,海南省GDP總值排名第一的是海口市,排名最後的是五指山縣。
1、海口的GDP收入為13904791億,較上年增長了7.5%。在經濟上,海口確實是海南最拽的城市,海口,別稱「椰城」,海南省省會,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海口是海南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樞紐。海口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海口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海口也是同時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及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五指山的GDP收入為271944億 ,較去年也是有一定的增長,但在海南省還是排名最後。五指山市位於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也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這邊的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發展都還在不斷地完善階段,所以經濟水平也比較靠後。
拓展資料:
1、五指山地區冬暖夏涼,不受寒潮侵襲,也不受台風影響。由於獨特的氣候條件,使五指山生物種類繁多,植被分布為熱帶自然景觀。土地組成以中酸性噴岩為主,加上歷年植被的枯枝落葉腐爛,土地較肥沃,適於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生長。
2、五指山由於海拔高,緯度低,森林密布,光、熱、水資源豐富。此地氣候溫和,屬熱帶山區氣候。年平均氣溫22.4度,1月平均氣溫17度,7月平均氣溫26度,極端最高氣溫35.9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690毫米,極端最大年降雨量為2810.4毫米,極端最少年降雨量為1055.5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4%,年平均日照為2000小時左右,有「天然別墅」和「翡翠城」之稱。
『陸』 中國最富有的3個縣城/排行榜
福布斯中文網7月22日發布了2013中國最富有10個縣級市排行榜,前十的位置被浙江、江蘇兩省壟斷,具體排名分別為:義烏(金華)、諸暨(紹興)、崑山(蘇州)、張家港(蘇州)、常熟(蘇州)、江陰(無錫)、太倉(蘇州)、樂清(溫州)、慈溪(寧波)、上虞(紹興
『柒』 中國最富有的18個城市排行 看哪裡盛產土豪
1.廣東東莞市
東莞市(官方外文名稱為Dongguan,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Tungkun)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該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4.8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0.11萬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約10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2.新疆克拉瑪依市
「克拉瑪依」系維吾爾語「黑油」的譯音,得名於市區東北角一群天然瀝青丘——黑油山。地處准噶爾盆地西北緣,於1958年建市,現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區的地級市,下轄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四個行政區,總面積7700多平方公里,居住著漢、維、哈薩克等38個民族,人口45萬餘人。
3. 江蘇蘇州市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蘇州是江蘇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江蘇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經濟最發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4. 廣東佛山市
佛山簡稱「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廣東第三大城市,1951年6月26日成立。這里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也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
5. 江蘇無錫市
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於無錫。無錫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無錫也是一座現代化城市,我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布碼頭」之稱,是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6. 廣東珠海市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珠海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7. 廣東中山市
中山市位於中國華南,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屬於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山舊稱「香山」,因境內五桂山多奇花異卉而得名。近代以來,涌現了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首任國務總理唐紹儀等名人。1925年,為紀念剛剛去世的孫中山,香山易名為中山。中山市總面積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為主的低山丘陵區,北部是平原河網區。常住總人口251.74萬人(2011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漢族為主,主要語言為粵語。
8. 浙江舟山市
舟山,是中國浙江省轄地級市,也是全國唯一以群島設市的地級行政區劃,由1390個島嶼組成,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全市區域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440平方公里。群島之中,以舟山島最大,其「形如舟揖」,故名舟山。全市港灣眾多,航道縱橫,水深浪平,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素有「東海魚倉」和「中國漁都」之美稱,擁有漁業、港口、旅遊三大優勢,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
9. 浙江溫州市
溫州,沿海港口城市,位於中國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為中國浙江省轄市,簡稱「甌」。全市陸域面積1178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下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萬,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
10. 江蘇常州市
常州市位於江蘇省南部,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北攜長江,南銜太湖,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常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文字記載歷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業發祥地,現代裝備製造城,銀領搖籃,科教名城。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天寧、鍾樓、戚墅堰、新北、武進5個市轄區,全市土地總面積4385平方千米,人口459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47.31萬人。 常州有著十分優越的區位條件和便捷的水陸空交通條件,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長江常州港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年貨物吞吐量超過百萬噸。
11. 浙江紹興市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境域東西長130.4千米,南北寬118.1千米,海岸線長40千米,陸域總面積為8273.3平方千米。市轄區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萬(2013年11月數據)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
12. 內蒙古包頭市
包頭,源於蒙古語「包克圖」,蒙古語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地處內蒙古高原的南端,陰山山脈橫貫該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個地形區域。居住著蒙、漢、回、滿、達斡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包頭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
13. 浙江嘉興市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上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14.內蒙古鄂爾多斯市
「鄂爾多斯」為蒙古語,意為「宮帳守衛」。鄂爾多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東部、北部和西部分別與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與陝西省榆林市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7°3524-40°5140,東經106°4240-111°2720。東西長約400千米,南北寬約340千米。總面積86752平方千米。截止2008年3月10日,據人口計生部門統計,全市有戶籍人口159萬人,外來流入人口44萬。
15. 山東威海市
威海市是中國著名的港口及旅遊城市,是中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是中國首批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之一,是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也是全國綜合經濟實力50強城市。2009年5月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城市。
16. 山西太原市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瀕臨汾河,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太原是山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為支柱,以輸出能源、原材料、礦山機械產品為主要特徵的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2011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在,太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工業為主體,輕紡、電子、食品、醫葯、電力和建材工業具有相當規模,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化工業城市。
17. 山東東營市
東營市位於山東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唐太宗東征時,曾在此安營紮寨,設東營、西營而得名。西營以西有一村莊哨頭,三村為東征時紮寨位置。明洪武年間建東營村。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東營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華八井,由是東營村一帶逐步形成了由會戰指揮部和部分二級單位機關及後勤單位組成的礦城鎮,人們稱之為「基地」。1965年3月,成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1983年成立地級市。2003年,東營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18. 內蒙古烏海市
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東臨鄂爾多斯高原,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烏海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
『捌』 中國沿海地區哪個省最發達富裕
最發達的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遼寧,福建,河北
最富裕的是,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遼寧,河北
這是沿海地區公認的排名
廣東,江蘇,浙江。綜合實力是最好的,不過廣東農村,貧富差距沒有江浙好/
不過長三角,和珠三角還是最好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