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重慶一種叫「羊屎豆」的植物,求學名
圖為忍冬科植物聚花莢蒾,學名Viburnumglomeratum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毫米,筒長約1.5毫米,裂片卵圓形,長約等於或略超過筒;雄蕊稍高出花冠裂片,花葯近圓形,直徑約1毫米。果實紅色,後變黑色;核橢圓形,扁。花期4-6月,果熟期7-9月。
Ⅱ 山羊豆的葯用相關
Galega officinalis L
【葯 名】:山羊豆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豆科植物山羊豆的種子。
【功 效】:滋陰生津。
【主 治】:治消渴,多飲、多食、多尿。
【性味歸經】:甘、澀,寒。脾、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一1克,但毒性較大,臨床少用。
【動植物資源分布】:我國北部地區有栽培。
【考 證】:始載於《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
【中葯化學成分】:種子含山羊豆鹼(galegille)。
Ⅲ 豆類品種有哪些
豆類作物主要是大豆、蠶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豇豆、豌豆、刀豆、扁豆、芸豆、鷹嘴豆、木豆等。下面詳細介紹幾種:
1、紅豆
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症等,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
2、綠豆
含豐富的維生素 A、維生素 B、維生素 C,有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對疲勞、腫脹、小便不暢有很好的功效。
3、黃豆(又稱大豆)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有卵磷脂及多種維生素。與其他食品比較,僅蛋白質一項黃豆比瘦肉多 1 倍,比雞蛋多 2 倍,比牛乳多 1 倍。黃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緩人體衰老;黃豆中磷含量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及體質虛弱者,常食有益;黃豆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裨益。
4、黑豆
黑豆味甘性平,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食用。黑豆營養豐富,有「豆中之王」、 「營養之花」之美稱。
5、豌豆
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氣不足症狀的食療佳品。豌豆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食用後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 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乾燥者應該多吃。但要注意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脹,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6、芸豆
味甘平、性溫,有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氣等功效。適合心臟病患者和患有腎病、高血壓等需低鈉及低鉀飲食者食用。
芸豆還含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 T 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腫瘤細胞的發展有抑製作用,因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吃時注意必須煮熟、煮透,否則會引起中毒。
Ⅳ 常見豆科植物有哪些
食用類有: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赤豆、豇豆、菜豆、藊豆、木豆、落花生等;
飼料類有;紫雲英、苜蓿、蠶豆、翹搖等;
材用類有:合歡、黃檀、皂角、格木、紅豆、槐等;
染料類有:馬棘、槐花、木藍、蘇木等;
樹膠和樹脂類有:阿拉伯膠、木黃芪膠、柯伯膠等;
纖維類有印度麻、葛藤等;
油料類有大豆、落花生等。
此外,有不少種類的根部含有「根瘤菌」。植物就利用這些菌類來吸取大氣中的游離氮素以為己體之需。所以,這些植物對於土壤改良和農田輪作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這些含氮的根部腐爛後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將全株植物犁入土中當為綠肥,其效更著。
根瘤菌屬裡面有十幾種根瘤菌,這些種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關系是比較特殊的。這就是說,並不是任何一種根瘤菌遇到任何一種豆科植物的根都能夠侵入並且形成根瘤的。
例如,豌豆的根瘤菌只能在豌豆、蠶豆等植物體的根上形成根瘤;大豆的根瘤菌只能在大豆根中形成根瘤,而不能在豌豆、芷蓿的根中形成根瘤。一種根瘤菌與對應的一種或幾種豆科植物之間的這種關系叫做「互接種族」關系。
屬於同一互接種族的豆科植物,可以相互利用對方的根瘤菌而形成根瘤,反之則不能。互接種族的原因在於豆科植物的根毛能夠分泌一類特殊的蛋白質,根瘤菌細胞的表面存在有多糖化合物,蛋白質與多糖化合物的結合具有選擇的專一性。
豆科(拉丁學名:Leguminosae sp.):
為雙子葉植物喬木、灌木、亞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模式屬為Faba P. Miller 。約650屬,18000種,廣布於全世界。
豆科在中國有172屬,1485種,13亞種,153變種,16變型;各省區均有分布。豆科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它是人類食品中澱粉、蛋白質、油和蔬菜的重要來源之一。
豆科最常見的三個亞科,一是蝶形花亞科,代表植物:國槐(豆科,國槐屬。羽狀復葉)。二是雲實亞科,代表植物:紫荊(落葉灌木,有莢果,花紫色,先葉開放)。三是含羞草亞科,代表植物:含羞草與合歡(喬木)。
Ⅳ 麗水的羊須豆學名叫什麼!~
綠豆(學名:Vignaradiata)是一種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植物,原產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主要的綠豆出口國。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根據營養專家分析,綠豆的預防疾病指數為245.93,生命力指數為2.87。
Ⅵ 蝶形花科中有哪些植物用於園林具體到植物名和拉丁名
蝶形花科
科名 Papilionaceae 蝶形花科
描述 豆目,雙子葉植物,約480餘屬,12000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連引入的有118屬,1097種,各省均有分布。本科亦有人將其置於豆科Leguminosae中作為亞科處理(參閱Leguminosae條)。草本、灌木或喬木,直立或攀援狀;葉通常互生,復葉,很少為單葉,常有托葉;花兩性,兩側對稱,具蝶形花冠;常組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少為頭狀花序或穗狀花序;萼管通常5裂,上部2裂齒常多少合生;花瓣5,覆瓦狀排列,位於近軸最上、最外面的1片為旗瓣,兩側多少平行的兩片為翼瓣,位於最下、最內面的兩片,下側邊緣合生成龍骨瓣;雄蕊10,合生為單體或二體(通常9枚合生為一管,對著旗瓣的1枚離生而成9+1的二體,稀為5枚各自合生為相等的二體),很少為全部離生。有時1枚退化,餘9枚合生為單體,花葯同型或異型,2室,葯室常縱裂,有時頂孔開裂;雌蕊1,子房上位,1室,胚珠2至多數生於沿腹縫線著生的側膜胎座上;莢果不開裂或開裂為2果瓣,或由2至多個各具1種子的莢節組成;種子通常無胚乳,胚具彎曲、貼生於子葉下緣的胚根;子葉厚。我國的主要屬有:Astragalus,Campylotropis,Caragana,Dalbergia,Derris,Desmodium,Glycine,Glycyrrhiza,Hedysarum,Indigofera,L'espedeza,Millettia,Flemingia,Mucuna,Oxytropis,Phaseolus,Pueraria,Rhynchosia,Sophora,Uraria,Vicia,Vigna等等。
科號 恩格勒:98 哈欽松:148
分布量 世界:480屬, 12000種;中國:124屬,1097種
引種狀況 非引種
所有屬
Alysicarpus 鏈莢豆屬
Amblytropis 米口袋屬
Amorpha 紫穗槐屬
Amphicarqaea 兩型豆屬
Antheroporum 腫莢豆屬
Apios 土圞兒屬
Arachis 落花生屬
Astragalus 紫雲英屬
Atylosia 蟲豆屬
Bowringia 藤槐屬
Butea 紫鉚屬
Cajanus 木豆屬
Calophaca 麗豆屬
Campylotropis 秔子梢屬
Canavalia 刀豆屬
Caragana 錦雞兒屬
Catenaria
Centrosema(DC. 距瓣豆屬
Abrus 相思子屬
Aeschynomene 合萌屬
Agati 田菁屬
Alhagi 駱駝刺屬
Chesneya. 雀兒豆屬
Christia 蝙蝠草屬
Cicer 鷹咀豆屬
Cladrastis 香槐屬
Clianthus 耀花豆屬
Clitoria 蝶豆屬
Cochlianthus 旋花豆屬
Colutea 魚鰾槐屬
Corethrodendron
Coronilla 小冠花屬
Craspedolobium 巴豆藤屬
Crotalaria 野百合屬
Cytisus 金雀兒屬
Dalbergia 檀屬
Dendrolobium 假木豆屬
Derris 魚藤屬
Desmodium 山螞蝗屬
Dicerma 二節豆屬
Dolichovigna
Dolishos 藊豆屬
Dumasia 山黑豆屬
Dunbaria 野扁豆屬
Eriosema 雀脷珠屬
Erythrina 刺桐屬
Euchresta 山豆根屬
Eurysolen 寬管花屬
Eversmannia 刺枝豆屬
Flemingia 千斤拔屬
Fordia 乾花豆屬
Galactia 乳豆屬
Galega 山羊豆屬
Galeobdolon 小野芝麻屬
Geissaspis 睫苞豆屬
Glycine 大豆屬
Glycyrrhiza 甘草屬
Gueldenstaedtia 米口袋屬
Halimodendron 鹽豆木屬
Hedysarum 岩黃蓍屬
Indigofera 槐藍屬
Kummerowia 雞眼草屬
Laburnum 毒豆屬
Lathyrus 香豌豆屬
Lens 兵豆屬
Lespedeza 胡枝子屬
Lotononis 羅頓豆屬
Lotus 百脈根屬
Lourea
Lupinus 羽扇豆屬
Maackia 馬鞍樹屬
Macrotyloma(Wight 硬皮豆屬
Mecopus 長柄莢屬
Medicago 苜蓿屬
Melilotus 草木犀屬
Millettia 崖豆藤屬
Mucuna 黎豆屬
Neodielsia 新蝶豆屬
Onobrychis 驢豆屬
Ononis 芒柄花屬
Ophrestia 擬大豆屬
Ormocarpum 鏈莢木屬
Ormosia 紅豆屬
Oxytropis 棘豆屬
Pachyrhizus 豆薯屬
Paraglycine
Parochetus 藍雀花屬
Phaseolus 菜豆屬
Phylacium 苞護豆屬
Phyllodium 排錢草屬
Piptanthus 黃花木屬
Pisum 豌豆屬
Podocarpium(Benth.)Yang 長柄山螞蝗屬
Pongamia 水黃皮屬
Priotropis 黃雀兒屬
Psophocarpus 四棱豆屬
Psoralea 補骨脂屬
Pterocarpus 紫檀屬
Pueraria 葛屬
Pycnospora 密子豆屬
Rhynchosia 鹿霍屬
Robinia 刺槐屬
Salweenia 冬麻豆屬
Sesbania 田菁屬
Shuteria 宿苞豆屬
Smithia 坡油甘屬
Sophora 槐屬
Spartium 鷹爪豆屬
Spatholobus 密花豆屬
Sphaerophysa 苦馬豆屬
Stizolobium
Stracheya 藏豆屬
Stylosanthes 筆花豆屬
Tadehagi 葫蘆茶屬
Tephrosia 灰葉屬
Teramnus 鉤豆屬
Teyleria 瓊豆屬
Thermopsis 野決明屬
Tibetia(Ali)H. 高山豆屬
Trifidacanthus 三叉刺屬
Trifolium 車軸草屬
Trigonella 胡盧巴屬
Uraria 狸尾豆屬
Urariopsis 算珠豆屬
Vicia 蠶豆屬
Vigna 豇豆屬
Whitfordiodendron 豬腰豆屬
Wistaria
Wisteria 紫藤屬
Zornia 丁癸草屬
中名: 相思子
科名: 蝶形花科
學名: Abrus precatorius
英文名:Coralhead Plant Seed
科屬:草本
有毒部位: 種子
相思子
釋名: 紅豆。
氣味: 苦、平、有小毒、使人嘔吐。
主治: 止熱悶頭痛。除風痰瘴瘧疾,殺蟲。
來源:豆科相思子屬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種子,根、藤、葉也入葯。春秋采根;夏秋采藤、葉;秋季采果,曬干,取種子。
中名: 紫荊
學名:Cercis chinensis Bunee
英文名:China Redbud
科名: 蝶形花科
科屬:灌木
分類:豆科 ,紫荊屬。
性狀: 豆科紫荊屬.該屬為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全緣,葉脈掌狀,有葉柄,托葉小,早落。花於老幹上簇生或成總狀花序,先於葉或和葉同時開放;花萼闊鍾狀; 5齒裂,彎齒頂端鈍或圓形;花兩側對稱,上面3片花瓣較小;雄蕊10,分離;子房有柄。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紫荊為落葉喬木,經栽培後常成灌木狀。葉互生,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長6—14厘米,寬5—14厘米,兩面無毛。花先於葉開放,4—10朵簇生於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花玫瑰紅色,長1.5—1.3厘米,小花梗綱柔,長0.6—1.5厘米。莢果狹披針形,扁平,長5—14厘米,寬1.3—1.5厘米,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種子2—8顆,扁圓形,近黑色。花期4—5月。
產地及習性:紫荊原產於中國,在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陝西、河南、甘肅、廣東、雲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櫱性強,耐修剪。
繁殖方式: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主要以播種為主。
用途:紫荊先花後葉,花色艷麗可愛,常常被種種於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叢植觀賞。其樹皮花梗還可入葯,有解毒消腫之功效;種子可制農葯,有驅殺害蟲之功效。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可供傢具、建築等用。
另: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洋紫荊,亦名紫荊花,但與本種極不相同。
常在葉未萌發之前開花,一串串簇生於老枝和主幹上,花紫色,五瓣,狀若蝶形,植物分類中也有將其歸入蝶形花科的。國人栽培紫荊的歷史很長,漢時便有記錄,人們種紫荊主要用於觀賞,也取其皮和花入葯,用於治療疔瘡腫毒與風濕,《本草綱目》有載:「紫荊,其皮入葯,以川中厚而紫色味苦如膽者為勝。」可見紫荊是苦味之花。如今人們常常將洋紫荊與紫荊混為一談,洋紫荊主產東南一帶,與紫荊同科不同屬,其花大色艷,為香港市花。
中名: 紫雲英
科名: 蝶形花科
學名:Astragalus sinicus L.
別名:翹搖、紅花草、草子等
分類:豆科(Leguminosae),黃芪屬
來源:豆科黃芪屬植物紫雲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種子入葯。夏秋採集,鮮用或曬干。
它的根系能夠刺激土壤中根瘤菌的大量繁殖,根瘤菌可以固氮,從而增強農田的肥力。自然界是一個生命的體系,植物之間相互制約競爭,同時又共生共榮。
中名: 金雀花
科名: 蝶形花科
學名:Caraganasinica(Buchoz)Rehd
科屬: 灌木
一種有刺的灌木,四月正是它們的花期。其花斜斜地單生於莖上,黃色略帶紅暈。錦雞兒在民間是一味好葯,它的根可治小孩祛風.
查了很多資料,還是不怎麼全.見諒啦!
Ⅶ 豆科牧草的形態特徵
東方山羊豆為多年生草本,軸根型根系,主根分布在耕作層,能深入地下2.5米,第1年生長主要發育根系,莖直立,中空,葉量豐富,能形成茂密草叢。奇數羽狀復葉,托葉兩片,近圓形。總狀花序,每枝條上有30多個花序,花為紫色或白色,頗具觀賞性。山羊豆莢果為線形,微弓狀,種子腎形,黃色或黃褐色。 抗逆性:
東方山羊豆耐寒,可在零下40℃的低溫下越冬。抗旱能力強,在早春乾旱條件下,產量比其他牧草高,適宜在降雨量400~450毫米的地區種植。還具有耐水漬、抗真菌、病毒、細菌性病害以及昆蟲等侵害的能力。
產草量及飼用價值:
東方山羊豆第1年生長緩慢,產草量低於紫花苜蓿和三葉草,第2年有所增加,從第3年開始,草層密度增加,產草量顯著提高,干質量年均8~10噸/公頃,高產性能可持續10~15年。葉量豐富,莖葉比1∶1.5~2.0。東方山羊豆在5~10月間可被割做草料,其被割下後的養分比苜蓿和三葉草流失的慢,適合飼喂草食家畜,還可做有機肥料。
東方山羊豆粗蛋白質含量達16%~25%,而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一般在14%,另外東方山羊豆還含有胡蘿卜素0.5~0.6毫克/克,抗壞血酸0.8~0.9毫克/克,100克鮮草含有22~28個飼料單位。而且東方山羊豆還含有刺激奶牛泌乳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增加奶牛泌乳量和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可提高奶牛產奶量10%~14%。
除具有優良的飼用品質外,東方山羊豆還具有固氮作用,能夠改善土壤通透性及其結構,在耕層中能積累氮300千克/公頃,可消除雜草、病原菌和害蟲,具有保護土壤作用,是良好的前茬作物。 整地及播種技術
播前通過耕翻來疏鬆耕層,然後進行耙地和鎮壓。由於種子硬實率高,播前應擦破種皮,當地溫在6~7℃時就可進行播種。東方山羊豆生產田,行距15~30厘米,一般30厘米為宜,播種量35千克/公頃;種子田,行距40~70厘米,播種量7~10千克/公頃,播種深度2厘米左右。可單播,也可與禾本科牧草混播。
田間管理技術
播種當年要特別注意清除雜草,以後的年份要注意春季進行土壤松耙和清除地表殘雜。施磷、鉀肥各60千克/公頃。在乾旱年份或生長季節降雨不足的情況下需要補灌。
收獲技術
東方山羊豆播種第1年不刈割,以後年份1年可刈割2~3次,第1次留茬高度10厘米,第2次12~15厘米。種子田一般在第3年。開始收獲,當80%~90%的豆莢變褐時,進行採收。如果收獲太遲,會造成成熟豆莢營養枝的過分生長,加大收種的難度。
加工利用
東方山羊豆可作為青綠飼料,也可製成乾草粉。東方山羊豆鮮草含水量為80%,當含水量降至17%~18%時,可調制青乾草(用機械打成大圓捆,放置於田間)。東方山羊豆葉量豐富,在乾燥調制乾草時葉子不易脫落,這對飼料調制特別有價值。也可調制青貯和半干青貯飼料,青貯時,適當加入玉米秸或其他禾本科植物,其單獨青貯效果不好。 三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低矮,高30~40厘米。直根性,根部有與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部分櫱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強。分枝多,匍匐枝匍地生長,節間著地即生根,並萌生新芽。復葉,具三小葉,小葉倒卵狀或倒心形,基部楔形,先端鈍或微凹,邊緣具細鋸齒,葉面中心具「V」形的白暈;托葉橢圓形,抱莖。於夏秋開花,頭形總狀花序,球形,總花梗長,花白色,偶有淡紅色。邊開花,邊結籽,種子成熟期不一,種子細小。
三葉草生活力強,植株矮而匍匐,而刈割,又具自播能力,所以覆蓋效果好。由於有固氮能力,對肥料要求不多。但在久旱不雨時,要注意及時澆水抗旱。葉叢低矮,開花多,綠色期長,常用於綴花草坪,可於早熟禾、紫羊茅等混播。也可單播用作開花地被,常用於斜坡綠化,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白花三葉草植株低矮,高僅30~40厘米,所以一般不需割草。但其又耐刈割,刈割後能很快地恢復覆蓋的效果。 三葉草耐寒性強,氣溫降至0℃時部分老葉枯黃,主根上小葉緊貼地面,停止生長,但仍保持綠色。因此,綠期很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可適應各種土壤類型,在偏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喜溫暖、向陽、排水良好的環境條件。乾旱情況下生長緩慢,高溫季節有部分枯死現象 。耐修剪、耐踐踏,再生能力強,修剪後10d內可長出更新小葉。高強度踐踏或碾壓後,3~ 5d即可恢復。在強遮蔭的情況下易徒長,造成生長不良。抗有害氣體污染和抗病蟲害能力強 。
開紅色花一類,白天開花,花瓣為五瓣,晚上花朵收攏成一束;經對比發現在春夏之交開放之後莖葉開始枯黃直至枯萎。
Ⅷ 我國四大農業區是哪四個
我國四大農業區是:北方地區農業區、南方地區農業區、西北地區農業區、青藏地區農業區。
1、北方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林業基地,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棉麥產區;黃泛區為全國最大水果帶。
2、南方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糧、桑蠶、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黃麻、亞熱帶熱帶作物和淡水漁業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美譽。
3、西北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全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新疆、內蒙古),最大的長絨棉基地,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新疆、寧夏、河套),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內蒙古、新疆) 。
4、青藏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我國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8)山羊豆在中國哪裡種植擴展閱讀
1、北方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東北春小麥)、玉米、高粱(東北、黃土高原)、穀子(黃土高原)大豆、甜菜、亞麻(東北);棉花、花生、烤煙(華北)林業-用材林:紅松、落葉松(東北)。
2、南方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水稻(最大產區)、小麥、棉花、油菜籽(長江流域)、甘蔗。林業-用材林:杉、馬尾松、竹。經濟林:茶葉、油茶、油桐、橡膠、劍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蠶桑。
3、西北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內蒙古)。畜牧業:三河馬、伊犁馬、三河牛、駱駝、內蒙古細毛羊、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寧夏灘羊。
4、青藏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青稞(春小麥)、小麥、豌豆。畜牧業-氂牛、藏山羊、藏綿羊。
Ⅸ 是種農作物,春天開花,花是紫色的,種子是黑色的,叫什麼
紫雲英又名翹搖,紅花草,草子,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條件,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間要求足夠的水分,紫雲英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砂質和粘質壤土較為適宜。耐鹽性差。屬豆科、黃芪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較肥大,側根入土較淺,莖呈圓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葉多數為奇數羽狀復葉,花為傘形花序,一般腋生,莢果兩列,聯合成三角形,種子腎狀,種皮光滑。根、全草和種子可入葯,有祛風明目,健脾益氣,解毒止痛之效。是中國主要蜜源植物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紫雲英
中文別名:翹搖 草子
二名法:Astragalus sinicus 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豆目(Fabales)
科:豆科(Leguminosae sp.)
族:山羊豆族、黃耆亞族
屬:黃耆屬(Astragalus Linn.),也稱:黃芪屬。
種:紫雲英
分布:亞洲中、西部,多作為稻田綠肥來種植。中國早在明、清時代就已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面積種植,廣泛分布於北緯24~35度地區。
Ⅹ 羊角豆適宜農歷8月在大種植大棚
咖啡黃葵亦稱黃秋葵,俗名羊角豆,錦葵科秋葵屬植物。其種植技術如下
栽培季節
咖啡黃葵喜溫暖,怕霜凍,整個生育期應安排在無霜期內,開花結果期應處於各地溫暖濕潤季節。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種,7-10月收獲。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
整地作畦
咖啡黃葵忌連作,也不能與果菜類接茬,以免發生根結線蟲。最好選根菜類、葉菜類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壤土較宜。冬前前茬收獲後,及時深耕,每公頃撤施腐熟廄肥7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300千克,混勻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兩種方式:其一,大小行種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寬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壟雙行種植,壟寬100厘米,每壟種兩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溝寬50厘米。若在田邊、道旁、河邊單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風透光,便於管理。
生育周期
發芽期:播種到2片子葉展平為發芽期,約需10-15天。25-30℃適溫下播種4-5天即可發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約需7天左右,地膜覆蓋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從2片子葉展平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約需40-45天。一般子葉充分展開後,經15-25天,第一片真葉展開。以後每2-4天發生一片真葉,其中第一二片真葉為圓形。幼苗期生長緩慢,地溫過低時更甚。
開花結果期:從始花到採收結束,約需85-120天。出苗後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開放。第一二朵花從開花到收獲所需天數稍長。以後隨溫度升高,收獲時間縮短。通常播種後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採收。在晝溫28-32℃,夜溫18-20℃適溫下開花後4天即可收獲。黃秋葵開花結果後生長速度加快,長勢增強,尤以高溫下生長更快,7月每3天即展開一片真葉,9月則需4-5天展開一片真葉。中國有機農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