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多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我國年平均降水量約6+e12立方米,摺合平均降水深為628mm,小於全球陸面平均的834mm,也小於亞洲陸面平均的740mm。這些降水量中有56%為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和植物蒸騰所消耗,剩餘的44%形成徑流。
全國氣候特點說明:
1、我國年平均降水量6+e12立方米,摺合平均降水深為628mm,小於全球陸面平均的834mm,也小於亞洲陸面平均的740mm。這些降水量中有56%為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和植物蒸騰所消耗,剩餘的44%形成徑流。
2、我國河川年平均徑流量為2.6+e12立方米,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約5×10m。我國地下水總量約有8×10m,由於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存在著既密切聯系又相互轉化的關系,兩種資源在數量上有一部分是重復的。
❷ 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分別是多少
中雨: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10.0~24.9毫米之間,或小時內降雨量小於2.6~8.0毫米之間。
大雨: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25.0~49.9毫米之間,或小時內降雨量小於8.1~15.9毫米之間。
暴雨: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50.0~99.9毫米之間,或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6.0毫米。
特大暴雨:24小時內降雨量小於100.0~199.9毫米之間,達到或超過200.0毫米。
暴雨的形成
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復雜的,一般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下墊面特別是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的暴雨。引起中國大范圍暴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台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
此外,在乾旱與半乾旱的局部地區熱力性雷陣雨也可造成短歷時、小面積的特大暴雨。暴雨常常是從積雨雲中落下的。形成積雨雲的條件是大氣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並有強烈的上升運動,把水汽迅速向上輸送,雲內的水滴受上升運動的影響不斷增大,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急劇地降落到地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雨
❸ 中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降雨是多少
在被成為中國的雨極的火燒寮,1912年的最大降雨量記錄多達8409mm。
據1906-1944年38年資料統計,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557.8mm。降水日數也多,年均降水日數達214天。火燒寮降水量如此之多是由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東北季風雨、東南季風雨、雷雨、台風雨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的。
(3)中國雨水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氣候雨量:
火燒寮之所以成為我國降水最多的地區,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風和台風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的。火燒寮位於台灣山脈東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面海。
夏秋季節,自東南海上吹來的濕熱夏季風、台風登陸時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豐沛的降水;冬季時,又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由於東北季風經過了廣闊的海洋,特別是掠過了「黑潮」的暖流水面後水汽劇增,氣流到達火燒寮時,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據統計,從11月到次年3月,火燒寮的冬季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由於火燒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從而成為我國的「雨極」。
❹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我國日降水量最大的地方也在台灣的火燒寮,為1672毫米。
最大降水量是描述一個局部地方的降雨大小,通過對一年降雨量的統計來對比降雨的大小。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測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
氣象學中常有年、月、日、12小時、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6小時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6小時降水量;24小時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24小時降水量;一個旬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年降水量」。
(4)中國雨水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南方降雨普遍多與北方。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奇,年平均降雨量達1270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多達22990.1毫米。1952年3月16日,印度洋留尼汪島上的錫拉奧,一天內降雨1870毫米,成為世界上日降水量最高的記錄。
我國大陸上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西藏雅魯藏布江下遊河谷中的巴昔卡,年平均降雨量高達4495.0毫米。我國年下雨日數最多的地方——四川的峨眉山頂,年平均下雨天數為264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大降水量
❺ 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分別是多少
小雨:降雨量在十毫米以內,大雨:降雨量在二十五至五十毫米之間,暴雨:降雨量在五十至一百毫米之間,降雨量在二百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
中國氣象局規定:24小時內的降雨量稱之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暴雨為50.0~99.9毫米,大暴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地區的降水差別很大。有少數地區根據本省具體情況另有規定,制定了暴雨的地方標准在當地使用。例如,多雨的廣東省,日雨量80毫米以上稱暴雨;少雨的陝西延安地區,日雨量達到30毫米以上就稱為暴雨;內地新疆的氣候乾燥,降水更少,新疆氣象局特地將日雨量大於或等於10毫米的雨日起名為「大降水」。
❻ 全中國1秒鍾降雨量有多少
我查到的數據是,我國年平均降雨量約6×10^12立方米,摺合成平均降水深為628毫米;
折算成每秒的話,我國秒降雨量190259立方米/秒,摺合平均降水深為0.00002毫米/秒。
❼ 中國年總降雨量是多少毫米
我國年平均降水總量約為628mm,小於全球平均的834mm,也小於亞洲平均的740mm。
我國年降雨量的最高紀錄是:台灣東北面的小島火燒寥,太平洋東北信風的迎風坡,又處於北回歸線上,年降水最高記錄是8408毫米。
我國年降雨量的最低記錄是:新疆的托克遜,屬暖溫帶乾旱荒漠氣候,年均降水只有7毫米。
❽ 中國平均年降水量是多少
我國年平均降水量約6+e12立方米,摺合平均降水深為628mm,小於全球陸面平均的834mm,也小於亞洲陸面平均的740mm。這些降水量中有56%為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和植物蒸騰所消耗,剩餘的44%形成徑流。
年平均降雨量是指某地多年降雨量總和除以年數得到的均值,或某地多個觀測點測得的年降雨量均值。年平均降雨量是一地氣候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