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七座牌坊在哪裡

中國七座牌坊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0-11 15:37:33

⑴ 徽州牌坊群代表的歷史

牌坊是歷史授予徽州的勛章。歷史上,徽州英才輩出,代不乏人,誕生過李廷珪、朱熹、畢升、胡開文、王茂蔭、戴震、胡適、陶行知、黃賓虹等一大批傑出人物。僅歙縣一地,明清兩代就有542個進士、1531個舉人,「父子尚書」、「同胞翰林」流譽鄉里,「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成為美談;尤其是在這 棠樾牌坊群
程朱理學的故鄉,婦女受封建的「節烈」觀念殘害至深,出現過一大批以《儒林外史》中王三姑娘為代表的節婦烈女。舊時代為旌表這些「忠孝節義」的「優秀」人物,黃山市各地都建有大量的牌坊。這些歷史的陳跡雖屢遭破壞,至今卻仍有100多座完好地保存著。棠樾牌坊群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⑵ 安徽牌坊群在哪

棠樾牌坊群位於歙縣城西的棠樾村,距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6.5公里,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明建3座,清建4座,按忠、孝、節、義順序排列,凝固了古徽州傳統的倫理道德、宗法思想。

⑶ 電視劇《煙鎖重樓》裡面的七座牌坊,分別是哪七座!

棠樾牌坊群——《煙鎖重樓》中七座牌坊原型介紹 以下資料均轉自「黃山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旅遊網」 網址: http://www.paifangqun.com/ 棠樾牌坊群 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位於歙縣縣城西郊6公里處。村內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綉江南第一鄉」。古牌坊周圍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閣、在廣闊的田園風光、秀麗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為天然的影視基地。《紅樓夢》,《煙鎖重樓》等三十多部影視名劇在此拍攝。 棠樾牌坊群座落在徽州府--徽城(歙縣)城西10多華里的棠樾村頭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按忠、孝、節、義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會「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7座牌坊的來歷介紹如下: 鮑逢昌孝子坊 建於清嘉慶二年(1791),因鮑逢昌父親在戰亂中離家遠去,久無音訊,他14風時沿途乞討,四鄉尋你,最終在雁門古寺與父相見。他的母親長期患病,又割股為葯,給母親診治王兆祥遠去桐廬,冒生命危險,在懸崖絕壁採集草葯,終於治好了母親的病。贏得「天鑒精誠」和「人欽真孝」的美譽。 樂善好施坊 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清嘉慶十年(1805),洪水泛濫,鮑漱芳帶領眾商捐米6萬石,用以賑災,爾後再捐銀300萬兩,資助治水工程。他的兒子鮑均志承父業,也多有善舉。督撫將鮑氏父子的義舉事跡上奏朝廷,皇上恩准修築「樂善好施坊」「義」字坊。 汪氏節孝坊 於清乾隆四十年(1776),是一座旌表鮑文齡妻子汪氏的貞操守節」貞節」坊。汪氏年僅25歲就喪夫守節,直到45歲病逝。石坊上所題「矢貞全孝」贊頌了汪氏至死守節的情操;立節完孤」,則褒獎她不僅守節,而且含辛茹苦為鮑文齡撫育孤兒長大成人。 慈孝里坊 始建於明初,弘治十四年(1501)重建。是旌表鮑宗岩、鮑壽孫父子在宋代德佑年間,被判將李世達抓獲,並威脅要殺死父子中一個,鮑壽孫急向前,以代父死,而父親鮑宗岩則要求用自己的頭顱,換回兒子的生命。父子兩人在生死面前,父慈子孝。」慈孝里「坊是明永樂皇帝御制。 吳氏節孝坊 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受旌表的吳氏貞節之舉甚為「壯烈」的「貞節坊」。她是鮑文淵的續弦。吳氏22歲孩子遠嫁鮑文淵。29歲守寡,並歷經艱辛,飽嘗風霜,將鮑文淵前妻的撫養成人,所以獲得牌坊額匾上「節勁三冬、」脈承一線「的贊譽。 鮑象賢尚書坊 初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牌坊上「贈工部尚書鮑象賢」8個大字,是一座旌表鮑象賢的「忠字坊」。因其在雲南平定叛亂,兩廣擊退倭寇立大功,所以牌坊兩側,分別刻有「命渙絲綸」、「官聯台斗」,這是皇族賜予的極高榮譽。 鮑燦孝行坊 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534),通情達理的鮑燦,不求仕途,卻十分孝母,在七十老母兩足生瘡,醫療多年無效時,晝夜吮瘡去毒,不到一旬而愈,孝行感人,被朝廷追贈為兵部右侍郎,且建坊旌表。牌坊上以高浮雕手法雕有獅子滾綉球等圖案,上書」旌表孝行贈兵部右侍郎鮑燦「字樣。

⑷ 棠樾牌坊群的牌坊分別叫什麼名字

位於歙縣富碣鄉棠樾村東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三座明坊為鮑燦坊、慈孝里坊、鮑象賢尚書坊。鮑燦坊族表明弘治年間孝子鮑燦,坊闊9.54米,進深3.54米,高8.86米,建於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重修。近樓的欄心板鐫有精緻的圖案,梢間橫坊各刻三攢斗拱,摟刻通明,下有高浮雕獅子滾球飄帶紋飾的月梁。四柱的嗓墩,安放在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厚重。慈孝里坊硅表宋未處士鮑宗岩、鮑壽孫父子,建於1501年,1777年重修。坊闊8.57米,進深2.53米,高9.60米。明間額枋較低,平板枋以上為枋木結構的一排斗拱支撐挑檐。明間二柱不通頭。墊拱板朴質無華,加固了挑檐的基礎,厚重相宜。鮑象賢尚書坊雄表兵部左侍郎鮑象賢,建於明天啟年間。四座清坊為鮑文齡妻節孝坊、鮑漱芳父子樂善好施坊、鮑父淵節孝坊、鮑運昌孝子坊。四座坊均為沖天柱式,結構類似,大小枋額都不加紋飾,惟挑檐下的拱板,鏤刻有花紋圖案。月樑上的絛環與雀替也相應雕刻有精緻的紋樣。粗大的樑柱平琢渾磨,不事雕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村內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綉江南第一鄉」。
古牌坊周圍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閣、在廣闊的田園風光、秀麗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為天然的影視基地。《紅樓夢》,《煙鎖重樓》等三十多部影視名劇在此拍攝。
在歙縣西鄉,距歙縣城12華里有村曰「棠樾」,棠樾村明清時外出行商的人頗多,有的成為世襲的官商門第,「上交天子」,「藏鏹百萬」。他們出巨資在棠樾故里,修造了一系列以鞏固宗法制度為目的的建築物,牌坊群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在棠樾村東端甬道上,井然有序志地屹立著七座牌坊,拔地而起,古樸典雅,蔚為壯觀,自然地構成牌坊群,使參觀者嘆為觀止。
棠樾牌坊群
追溯一下歙縣的歷史,正如《安徽通志》記載的,歙縣「地狹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往往仰給四方」,這是歷史上形成徽商的原因。明清時期,是徽商發展的黃金時代。他們在揮霍享樂之餘,「修祠堂,建園第,重樓宏麗」,並在一定程度上資助親友,養老恤貧,以及從事修橋補路等公益事業。棠樾牌坊群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
棠樾七座牌坊,有明建三座,清建四座。牌坊,在封建社會是一種崇高榮譽的象徵,這些牌坊就是皇帝為旌表棠樾村民的「忠孝節義」等氣節而准予建造。它們雖有不同時代的建築特點,卻又表現了共同的徽派石雕風格,最重要的是,它們並非以某一座牌坊的單體挑戰獨一無二的權威,而是用這樣的連續七座牌坊相互唱和,以石頭的群體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地域文化特色。
棠樾牌坊群:傳承忠孝節義倫理道德 勾勒徽州文化
牌坊,是歷史授予黃山的勛音。歷史上,黃山(徽州)英才輩出,代不乏人,誕生過李廷、朱熹、畢升、胡開文、王茂蔭、戴震、胡適、陶行知、黃賓虹等一大批傑出人物。僅歙縣一地,明清兩代就有542個進士,1531個舉人,「父子尚書」、「同胞翰林」流譽鄉里,「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成為美淡;尤其是在這程朱理學的故鄉,婦女受封建的「節烈」觀念殘害至深,出現過一大批以《儒林外我》中王三姑娘為代表的節婦烈女。舊時代為旌表這些「忠孝節義」的「優秀」人物,黃山市各地都建有大量的牌坊。這些歷史的陳跡雖屢遭破壞、至今仍有100多座完好地保存著。棠樾牌坊群就是其中的代表。
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會「忠孝節義」倫理道理的概貌。其中一座明代牌坊,橫匾上鐫刻「御制慈孝里」幾個大字,為皇帝表彰徽商鮑壽遜父子而建。據史書記載,元代歙縣守將李達率部叛亂,燒殺擄掠。棠樾鮑氏父子被亂軍所獲,並要二人殺一,請他們決定誰死誰生。孰料父子爭死,以求他生,感天動地、連亂軍也不忍下刀。後朝廷為旌表他們,賜建此坊。清乾隆皇帝也曾為鮑氏宗祠題聯曰:「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秀江南第一鄉。」又據傳,棠樾鮑氏家族當時已有「忠」「孝」「節」牌坊,獨缺「義」字坊。其村鮑氏世家,至鮑漱芳時,官至兩淮鹽運使司,掌握江南鹽業命脈。他欲求皇帝恩准賜建「義」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糧十萬擔,輸銀三萬兩,修築河堤八百里,發放三省軍餉,此舉獲得朝廷恩准。於是,在棠樾村頭又多了一座「好善樂施」的義字牌坊。在歙縣眾多的牌坊之中,這種「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與經濟互為融貫的密切關系屢屢可見。棠樾牌坊群雄偉壯觀,全國罕見,1981年9月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棠樾牌坊群旁有兩座祠堂,一為鮑氏敦本堂祠,俗稱男祠,另一為鮑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稱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歷史的生動教材,其中女祠一破「女人不進祠堂」的舊例,為國內罕見。

⑸ 什麼是中國著名牌坊分別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牌坊最初設在里巷入口處,由表柱與橫木構成。後來演變為一種旌表孝義的紀念性建築物,名日牌坊。牌坊在封建社會是崇高榮譽的象徵,是人們一生的最高追求。

許國牌坊:矗立在安徽歙縣解放街和打箍井巷十字路口上,高11.5米,南北長11.5米,東西寬6.77米,是國內罕見的一座「八角牌樓」。由於許國歷官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被稱為三朝元老,因而獲得御賜建牌坊。牌坊建於1584年,坊主當年58歲。在坊主在世之時,就獲得御賜建牌坊,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刺史牌坊:位於安徽黟縣西遞宏村口,坊主是曾任膠州刺史的胡文光。石坊建於1578年,高12.3米,寬9.95米,全部以質地堅細的「黟縣青」石料建成,雕刻精細,至今保存完好。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歙縣城西的棠樾村,牌坊群由7座牌坊組成,以忠、孝、節、義的順序相向排列,分別建於明代和清代。在牌坊群旁,還有男女二祠,建築規模宏大,磚木石雕特別精緻。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

梅溪牌坊:位於珠海市前山鎮上沖梅溪村。梅溪牌坊現存三座,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為光緒皇帝表彰陳芳及其父母等親人為家鄉多作善舉而賜建。

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羅教堂的遺跡,位於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聖保羅教堂建成於1637年,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1835年被一場大火燒毀,僅殘存了現在的前壁部分,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取名為「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有名的建築,也是澳門的象徵。

⑹ 徽州牌坊中那一個最具有代表性

棠樾牌坊群最有代表性:

棠樾牌坊群位於歙縣富碣鄉棠樾村東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村內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無論從前還是從後看,都以「忠、孝、節、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

棠樾牌坊群旁有兩座祠堂,一為鮑氏敦本堂祠,俗稱男祠,另一為鮑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稱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歷史的生動教材,其中女祠一破「女人不進祠堂」的舊例,為國內罕見。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七座牌坊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