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進口的百事可樂和國內的比起來哪個好喝
美國的,那是沒有可比性的。美國的是原創。
② 美國可樂和中國的區別
沒有什麼區別,雖然生產地不同,但飲料的成分都一樣
③ 可口可樂國內和國外最大的區別
沒有區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可口可樂,配方都是一樣的。
營養成分:每100克可口可樂所含熱量43卡路里。
具體營養素含量:
熱量43卡路里
碳水化合物10.6克
脂肪0克
蛋白質0克
纖維素0克
(3)美國的可樂和中國的可樂哪個健康擴展閱讀
來歷:
1885年,美國喬治亞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約翰·彭伯頓),發明了深色的糖漿稱為彭伯頓法國酒可樂(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
1885年政府發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頓發明無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6年5月8日他想發明一種飲料,一種讓很多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喜歡喝的飲料。
那天,他正在攪拌做好了的飲料,發現它具有提神、鎮靜的作用以及減輕頭痛,他將這種液體加入了糖漿和水,然後加上冰塊。
他嘗了嘗,味道好極了,不過在倒第二杯時,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蘇打水(二氧化碳+水)這回味道更好了。
合夥人羅賓遜(Frank M.Robinson)從糖漿的兩種成分,激發出命名的靈感,這兩種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
羅賓遜為了整齊劃一,將Kola的K改C,然後在兩個詞中間加一橫,於是Coca-Cola便誕生了,第一份可口可樂售價為五美分。
④ 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配方和美國本地的配方不一樣,在華的焦糖量是美國的16倍之多。焦糖吃多了致癌啊。
你說的這個不靠譜。焦糖是著色的,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很難想像為了某種非盈利的目的浪費自己的錢來增加成本。如果你說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還可以相信,因為這會讓人上癮,讓消費者產生更多的依賴性。
不過,可樂的配方的確可能是不一樣的。在美國快餐店的那種可以無限續杯的可樂就和瓶裝可樂不一樣,是用一種濃可樂兌水調成的,你說的16倍有可能是指這種濃縮的可樂,但兌了水以後就不是16倍了。關鍵是所謂健怡可樂,瓶裝的是放比較健康的代糖甜味劑,而快餐店的可樂用的是成本更低的第一代糖精。大家都知道第一代糖精不好但是合法,如果瓶裝的成分表有這個東西,就沒人買了。而在快餐店,沒有人去讀成分表,也無處可讀。可樂就是鑽這個空子。相信在中國也差不多,所以不要喝快餐店的可樂。
⑤ 美國原裝可口可樂和中國可口可樂口感有什麼不同
美國的是一級保密配方製作出來的對身體有害氣泡多更甜
⑥ 美國的可口可樂與中國的可口可樂有什麼區別
一樣的 全世界可口可樂都是一樣的
其配方的保密工作做的是相當好了
據說好像只有三個人知道其配方
⑦ 美國本土賣的可口可樂和中國的味道一樣嗎
美國本土賣的可口可樂和中國的味道是一樣。
1、美國因為盛產玉米,玉米糖漿比蔗糖便宜,所以美國產的可樂都是用玉米糖漿做甜味劑。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全都用蔗糖。所以將道理的話貌似有可能味道會不一樣。 美國的可口可樂碳酸非常充足,含氣多。
2、第一口可樂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類似於櫻桃味可樂的感覺,美國產的大一圈也高一點,容量是355毫升,卡路里比例也要稍微低一些。美國產可樂在中國賣9.2元每332毫升。
3、罐裝的單買要$1.25..瓶裝$1.75。無糖的分的比較多,和國內的黑可樂不同,國內把zero叫黑可樂。
(7)美國的可樂和中國的可樂哪個健康擴展閱讀:
美國產可樂,美國產的瓶子大一圈,也高一點,容量是355毫升,卡路里比例也要稍微低一些。打開之後倒杯子里, 顏色氣味是一樣的,唯一區別是國產的好像氣泡更多些。
如:Orange Coke 橙子可樂,聽起來像芬達,看起來也有點像芬達,但喝起來絕對不是芬達。不透明的橙色瓶子已經讓很多人覺得擰巴了,打開之後的效果更是眾說紛紜,有人覺得在可樂里加上橙子味挺不錯的,不過也有人覺得「不知在喝什麼」。
Lemon Coke 檸檬可樂,如今在大陸買不到了,在香港才有。對於那些喝可樂喜歡放檸檬的同學來講,這一款真的很省事,不用自己切了。
⑧ 美國的可口可樂和中國的可口可樂有區別嗎
區別沒有
只是感覺不同而已
中國的可口可樂也是美國授權生產的啦
⑨ 喝可樂不是致癌的嗎為什麼美國人經常喝人均壽命還比我們長,他們那裡不是都是垃圾食品嗎
1在回答可樂是否致癌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一說法的來歷。據了解,可樂致癌最早來自美國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美國公眾利益科學中心」(CSPI)發布的一份公告,稱可樂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並稱這種物質可能致癌。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消費者的強烈關注。喝了這么多年的可樂,竟然會導致癌症!真的是這樣嗎?
2其實,焦糖色素是一種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色素,雖然用某些方法生產焦糖色的過程中的確會產生對動物具有致癌作用的副產物——4-甲基咪唑,但這並不等於焦糖色會致癌。科學界對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當充分,美國、中國和歐盟等國家中把它作為一種很安全的食品色素。至於其副產物4-甲基咪唑,美國FDA評估後不認為這種物質能給人體健康帶來任何直接危險,只有當一個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樂時,才可能引發致癌風險;歐洲食品安全局也認為4-甲基咪唑「不是問題」。所以,可樂致癌的言論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可樂致癌說」也沒有得到官方認可。按一般分量飲用可樂,不會因攝入過量4-甲基咪唑而影響健康。 換位思考,如果焦糖色素真的可能致癌,各個國家怎麼會坐視不管呢?況且,可樂致癌說並沒有得到官方認可。
3這么多年也沒聽說誰因為喝可樂致癌的。所以,無論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從科學上講,可樂致癌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4醫學研究發現,引發癌症的原因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遺傳、環境影響等等,這些都是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像「可樂致癌」說,在醫學論著上是查不到相關資料的。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為沒有科學依據支持的結論而過於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