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雍和宮有趙公明神像嗎在哪座
趙公明是道教系統的神仙,雍和宮是藏傳佛教系統的寺院,二者互無關系,所以在雍和宮中是找不到趙公明等神位的。
不過在雍和宮有兩座神位,似乎也可以和財富掛上關系。
1、最北(最後一進)院落的西邊偏殿,有伽藍護法關羽的坐像,也符合中國傳統的以關公保佑經營商戶的心理。
2、第二進院落的東部偏殿,裡面有個佛教中的「黃財神」,信仰的人常去那裡上香獻供品。他是藏傳佛教中的一個護法神,他的大願是天下有求者皆與滿足,包括財富。
3、真正的財富其實是佛祖和他所說的法,去中間的雍和殿的三世佛上香吧。
㈡ 中國最大的神像是
河南省魯山大佛堪稱「天下第一佛」。
2002年,中央某常委委託河南汝州市天瑞集團李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歷時將近5年,於2007年建造竣工。佛院地處風水寶地,青山環抱,綠水環繞,佛像庄嚴祥和,氣勢宏大,前所未有。據資料顯示,景區佔地11700畝,佛像身高108米,蓮花寶座高20米,金剛座高25米,須彌座高15米,計總高168米。其中金剛座內分三層,每層有九個展殿,三個拜佛台,每個拜佛台有300平方米。其外層上部是飛天造型,中部為萬佛龕,下部正南為巨門三個。其下為須彌座,佔地6680平方米。佛身用黃銅、紫銅2700噸、黃金100公斤,為抗震、防風、防災內部用鋼材3700噸支撐,造型庄嚴、氣勢獨特。圍繞金佛,依照盧舍那佛文化理念,在金剛寶座、蓮花寶座近萬平方米的空間內,展現「五方五佛」乃數萬尊護法菩薩、金剛、羅漢、天女的宏偉場面,造像之多、之精美,乃當代天下第一。
㈢ 在中國有包拯的石像嗎,又在哪裡有
包公墓包公墓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與包公祠緊緊相連。整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於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次年由開封 護喪歸葬在今合肥市東郊大興集。1973年建於此,1988年竣工。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包公曾言: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故有「不肖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墓園由主墓區、附墓區和管理區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誌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主要建築上置有全國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劉海粟、啟功、溥傑等撰書的楹聯。那有一個廟
㈣ 全中國共幾個瑪祖廟分別在哪
「升天古跡」摩崖題刻在媽祖廟寢殿後的一塊巨大石壁之上,旁有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石壁上隱約可見千年前僅「落落數椽」的「神女祠」、「人」字形造型。佇立此處,舉頭西望,對岸賢良港隱約可見。相傳,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
開台媽祖廟
位於台南市安平港,為台灣島上歷史較為悠久的媽祖廟之一。建於清康熙七年 (1668年),為迎取福建湄洲島媽祖神像而建,建時稱安平媽祖廟。1683年媽祖被敕封為天後,安平媽祖廟遂被改為開台天後宮。現台灣有許多媽祖廟內的媽祖神像均是從此廟中分靈出去的。
其他媽祖廟
據《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信奉者近2億人。
在這些媽祖廟中,有很多是很有特色的,這里介紹的僅是其中的幾個。
1、泉州天後宮:是中國首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媽祖廟,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它位於泉州市區天後路,佔地面積約13畝,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廟內除了保存較完整的大殿、後殿等古建築外,近年來又陸續修復了山門、戲台、鍾鼓樓、東西長廊、梳妝樓等多處建築,是現存媽祖廟中規模較大、年代較久遠的一座,建置於宮內的閩台關系史博物館收藏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
泉州天後宮對媽祖信仰在海外的發展與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歷史上,媽祖信仰由於泉州民眾的不斷向外移民和貿易活動而遠播祖國大陸及台、港、澳各地,因此,泉州天後宮至今在廣大海外仍享有較高的聲譽,許多海外同胞都稱其為「溫陵聖廟」,每年大約有3000多個海外團隊前來參觀朝聖。
2、天津天後宮:俗稱「娘娘宮」,始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後來又經過數十次重建和重修,是世界三大天後宮(福建湄州祖廟、天津天後宮、台灣北港朝天宮)之一。它位於天津舊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東,佔地5352平方米,建築面積1734平方米,從東至西由戲樓、幡桿、山門、牌坊、前殿、正殿、鳳尾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鍾鼓樓、張仙閣和4座配殿組成,是天津市現存最早的一處古建築群體,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天津天後宮曾於1954年、1982年先後兩次被天津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又以其天津民俗文化發祥地之地位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的所在地,除保留天後宮復原陳列外,還陸續開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基礎內容的陳列展覽,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漕運、婚育、商業、民間生活、民間藝術及民間信仰等習俗內容,並興建了長69米的天後碑廊,描繪出一幅幅極具個性的、地域文化的歷史風俗畫卷,成為中外人士觀光游覽的勝地。
3、芷江天後宮:是中國內陸地區最大的媽祖廟,位於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境內,建於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屬於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媽祖廟融古代建築、浮雕藝術於一身,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保護價值,其前坊後宮的石坊上刻有50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藝精湛,有「江南第一坊」之稱。
由於130餘年未曾大修,歷史風雨的剝蝕和人為的因素,使木質結構的天後宮木柱、橫坊、板牆等損毀嚴重,因此,從1999年起,芷江侗族自治縣開始對其進行整體維修,經過3年努力,並花費數百萬元資金後,2002年,該天後宮已重新對外開放。
4、澎湖天後宮:台灣最早的媽祖廟,相傳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廟內雕梁畫棟,刻工精細,古香古色,美不勝收。每年農歷3月23日媽祖神誕日,澎湖天後宮都要舉辦大規模的媽祖海上繞境活動,藉以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
澎湖天後宮後殿藏有台灣最早的一塊碑刻,上刻「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幾個大字。據說十七世紀初葉,荷蘭人利用其經濟軍事實力,占爪哇,設東印度公司,企圖與我國貿易。但當時明朝實行海禁,非朝貢國不得通商。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荷蘭提督韋麻郎用大泥(今泰國境內)華僑潘秀之策,致書明朝疆吏,望允荷通商,因無迴音,旋率艦於7月12日登陸澎湖,以便打探。閩中大吏聞此情,急派都司沈有容往見韋麻郎於媽祖宮(即天後宮),鏗鏘陳辭,曉以利害。韋麻郎知通商無望,求戰亦無勝算,乃於10月25日灰溜溜離澎而去,書寫了中國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光輝一頁。
5、廟島顯應宮:中國北方建造最早、影響最大的媽祖廟,建於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經元、明、清幾朝皇帝冊封,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娘娘廟」而名揚於世,廟島也因此在長山列島中獨領風騷,成為南北島嶼之間文化交流的中心,歷時800多年之久,故長山列島現亦稱廟島群島。
顯應宮在「文革」中曾遭到破壞,1983年在中央有關領導的重視下得以修復。它坐落在山東長山列島中廟島的北部,南北傍山,東西臨海,四周有諸島環衛,整組建築群包括前、中、後殿和戲樓等,南北長166米,東西寬66米,總面積萬余平方米。大殿東側還建有中國第一個縣級航海綜合博物館,開設有中國造船史、海運史、航海技術史、海上兵事史和鄭和紀念館等。
2003年8月,顯應宮舉行了福建湄洲媽祖和台灣北港朝天宮媽祖移駕安奉儀式,同時,還將廟中所存的清咸豐皇帝御筆親書的「神功濟世」匾重新修復,為南北民俗文化的進一步融合和媽祖文化的進一步發揚光大增添了新的內涵。
7.北海潿洲島天後廟是潿洲島漁民為驅邪求平安而建的一座古廟,也稱三婆廟,原廟建於1732年(乾隆三年),後被山體塌方壓倒,現有的三婆廟為近年新建。常有居民來此求簽拜佛,四時香火不斷。
8、澳門天後宮:2003年10月4日剛剛落成,歷時2年半,耗資2億澳門元。它坐落在澳門路環島的疊石塘山上,佔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門迄今規模最大的廟宇。整個建築按照閩南古建築風格設計建造,並參照福建、台灣等地媽祖廟的傳統規制布局,宮前有長達60餘米的階梯,厚實華麗的牌坊式山門、漢白玉圍起的祭壇和由迴廊連為一體的大殿、梳妝樓、鍾樓和鼓樓等。主殿坐西朝東,氣勢恢弘,樓台宇頂雕龍飛檐,金色琉璃熠熠生輝。宮內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高達3米的媽祖塑像鳳冠霞帔,慈眉善目,儀態端莊。
作為世界上惟一以媽祖命名的城市,澳門早在1488年就在內港建起了第一個媽祖廟(又稱媽閣廟),並從此香火旺盛,經年不斷。上個世紀末,澳門已經在疊石塘山上建造了一座高19.99米、重500多噸的媽祖漢白玉塑像。據說,這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媽祖娘娘塑像。
8、新加坡天福宮:坐落在市區直落亞逸街(華人稱源順街)的牛車水(即唐人街)內,由新加坡華人所建,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廟宇之一,目前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介紹,在1821-1822年間,天福宮僅是一座簡陋的菩薩廟。後來由於香火日旺,從1839年開始遷到直落亞逸街重建,1842年建成。宮內的花崗石柱和木祭台等都是從中國福建運去的,神像也是於1840年從中國運去的。
整座宮殿氣象巍峨,廟內寬敞雅潔。正殿最高處掛有光緒皇帝1907年賜的九龍匾,上書「波靖南溟」,字框四周是龍的浮雕。另一塊題為「顯徹幽明」的匾額是清政府派駐新加坡第三任領事左秉隆奉獻的。宮的後殿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塑像。其對面是孔子的坐像。殿堂里還放有幾塊刻有當年捐款建廟者的姓名或船隻的寶號的石牌。
㈤ 現在女媧娘娘塑像在什麼地方
在目前中國,有以下幾個地方都在宣傳女媧的歸屬:
1.陝西平利縣:多部史書中記錄的女媧的故里,生態縣。當地也保留大量關於女媧的傳說和足跡,有女媧山和女媧廟。出士了大量的遠古時期的陶片。
2.河北省涉縣:宣傳起步早。
3.甘肅天水秦安:傳統說法上的「女媧故里」
4.山西晉城澤州:宣傳較弱,建有「華夏女媧文化園」
5.河南周口西華:有個女媧捏土造人的女媧城
這些地方應該都是有女媧娘娘塑像的…
㈥ 大禹神像在哪裡
大禹神像坐落於中國多個地區,其中全國最大的大禹神像,居於圓陀角風景區中部,高達19.99米,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整個塑像渾厚古樸,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堅強意志。
大禹是華夏民族千古傳頌的英雄,他帶領人民治理水患的功績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中華民族的大地上,至今還到處留有大禹祠、大禹廟、大禹碑等勝跡,他的很多驚天地、泣鬼神、美麗而傳奇的治水故事,一代一代人流傳下來,為中華兒女子孫萬代所敬仰、歌頌,成為一種不朽的民族精神。
㈦ 中國哪個廟觀有雲中子神像
在山東煙台有一座雲中子廟,裡面供奉著中國古代著名的神學人物雲中子的神像。或向惟妙惟肖,引來五湖四海的遊客前來參觀。
㈧ 國內最大的月老雕像在哪裡
摘要 北京月壇月下老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