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涼城哪有紅火的地方呢
涼城比較紅火的地方: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永興湖,岱海。
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地址在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蠻漢鎮。
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這里峽谷奇險,重巒疊嶂,植被茂密,動植物、礦藏、葯材等資源豐富。主峰是具特色的大峽谷,河澗如練,山體陡峭。
谷內萬年不溶冰窖頗具神秘色彩,洞不冷且冰不化。此外還有佛爺洞、道人居、牛魔王洞、千年龜、唐僧取經,濟公石床、百獸園、卧佛等景點。
永興湖的形成距今有50多萬年,有商業活動2000多年。永興湖的山不高,湖水不大,但山水相映,秀麗多姿,群山環抱,湖面如鏡,候鳥啼鳴,樹影婆娑,空氣清新,小河流水等綠色景觀,以及篝火晚會,鄉土文化,令人陶醉,流連忘返。
"天下第一神龜",逼真、形象、奇大,中外遊人稱之為"絕世珍品"。"外星人","寶黛石",高幾十米,粗十幾米,高高聳立在永興湖的西山上,稱"世上無雙"。
岱海。烏蘭察布盟著名旅遊勝地。涼城岱海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盟南部,在呼和浩特,大同,集寧三市環繞的三角中心,山明水秀,風景極佳。 岱海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35公里。盛夏時節,略呈橢圓型的岱海宛如蓮葉初露,翠色可人。景點地址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鎮。
Ⅱ 烏蒙的簡介
烏蒙山是中國西南部雲貴高原上主要山脈之一,烏蒙山地區包括貴州省六盤水市,貴州省畢節市,雲南省曲靖市,雲南省昭通市。
烏蒙山主峰韭菜坪位於貴州畢節市赫章縣境內,海拔2900.6米,為貴州最高峰。烏蒙山也是南北盤江的分水嶺,南北盤江的發源地,是珠江的發展源頭。六盤水境內烏蒙山區設有國家地質公園。
人文歷史:
早在唐代,在今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一帶活動著一個稱為「烏蠻」的部落,到了十一世紀,它逐漸強大起來,號稱「烏蒙部」。宋朝封這個部落的首領為「烏蒙王」。以後,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雲南烏蒙王所在的地方設置「烏蒙路」、「烏蒙軍民府」等治所。
烏蒙山便因此而得名,且沿用至今。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原來就叫「烏蒙」。烏蒙山由三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組成,其地勢東北低而西南高,平均海拔二千四百米左右。雲南烏蒙山最高峰叫石岩尖,位於雲南會澤縣南部,海拔三千八百零六米。
貴州烏蒙山主峰韭菜坪位於貴州畢節市赫章縣境內,海拔2900米,為貴州最高峰。烏蒙山整個山區群山起伏,如浩海騰波;山峽谷深陷,如刀切斧削。登高望遠,烏蒙山中有山,峰外有峰,逶迤連綿,實在壯觀。
Ⅲ 涼城縣屬於哪個城市
涼城縣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
涼城縣位於烏蘭察布市南部,總面積3458.3平方公里,轄9個鄉鎮辦事處。森林覆蓋率為35.06%,位居自治區前列。區位優勢明顯,是溝通蒙晉冀的重要節點和交通樞紐。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涼城縣常住人口為119061人。
涼城縣旅遊資源富集,是自治區7個宜旅宜居旗縣之一。岱海湖是全區第三大內陸湖,著名的水產基地之一,入選國家規劃保護的365個水質較好湖泊;岱海旅遊區被確定為全區15個優先發展的品牌旅遊景區,入選2015年全國優秀旅遊項目名錄;蠻漢山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是開展森林療養、科學考察、消夏避暑、登山探險的理想場所。
歷史沿革:
清設寧遠廳,屬朔平府通判管轄。民國元年(1911年),設寧遠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寧遠」與別省縣重名,遂沿用北魏舊名,復稱涼城縣,屬察哈爾特別區管轄,治所設在今永興鎮。
1929年劃歸綏遠省,1948年涼城縣解放後,遷治所於新堂(今岱海鎮),先後屬和林、集寧專員公署、平地泉行政區管轄,1958年~2004年8月屬烏蘭察布盟,2004年9月至今屬烏蘭察布市。
Ⅳ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怎麼樣
涼城縣位於呼市、集寧、大同「金三角」地帶。北亘蠻漢山,南銜馬頭山,中懷岱海,山環水繞,風光秀美。現轄18鄉、2鎮,總面積3458平方公里,人口24萬。全年無霜期125天,平均降水量400毫米,有效積溫2400——2600度。
涼城縣資源極為豐富,主要資源有:土地、畜產、糧油薯豆、礦產、旅遊等。(1)土地資源。土地資源豐富,面積遼闊,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易於集中連片開發。(2)畜產品資源。畜牧業是涼城縣一大產業,主要畜種有牛、馬、騾、羊、豬等,皮毛肉產量較大。(3)水產資源。岱海水域面積160平方公里,內養27種魚類,其中岱海大銀魚馳名中外。(4)礦產資源豐富。已查明的礦產有30種,具有品種多、品位高、儲量大、易開採的特點。已開采和尚待開採的優勢礦產有脈金、墨玉、各色花崗岩、石榴石及溫泉水、礦泉水。具有開采價值和發展工業的巨大潛力。(5)涼城縣旅遊資源豐富。金碧輝煌,光彩四溢的寺畝;氣勢雄偉,景色優雅的蠻漢山;廣闊無際,煙波浩渺的內蒙古四大淡湖之一岱海;還有蒼翠吐玉的馬刨神泉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和革命舊址構成的區域文化,為發展旅遊業展示了廣闊的前景。(6)涼城縣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有1400多種,其中有大天鵝、山雞、穿山甲、狍子、狐狸、金錢豹、梅花鹿、攀羊等飛禽走獸1000多種。野生植物也不乏名貴產品,主要有甘草、芍葯、黃芩、黃花、香菇、蕨菜400多種,為開發利用提供了巨大潛力。
Ⅳ 想知道: 中國內蒙古集寧涼城縣在哪
以下是地理位置簡介:涼城縣位於東經112 °28′~112°30′、北緯 40°29′~40°32′之間。地處陰山南麓、長城腳下、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東鄰豐鎮市,南與山西省左雲縣、右玉縣毗鄰,北與卓資縣接壤,西與呼和浩特市區、和林格爾縣交界。西距呼和浩特100㎞,南距大同110㎞,北距烏蘭察布90㎞,東距北京400㎞。
建議您在網路地圖看看,比較直觀。
Ⅵ 炎熱夏季的三大「涼城」,晚上睡覺還要蓋棉被,其中有兩座在南方
對於大多數的南方朋友來說,夏天的炎熱或許比冬天的寒冷更難受。冬天哪怕再冷,自己多穿點衣服還是敢出門的,而夏天就不一樣了,哪怕你就穿一件短袖,也還是不敢輕易離開空調房。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一處避暑勝地,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說咱們中國疆域遼闊,但真正稱得上避暑勝地的屈指可數,在我印象中適合避暑的城市,差不多也只有3座,分別是遼寧的大連,貴州的貴陽以及雲南的大理。
多數人可能很難想像到,大連竟然是一處避暑勝地。事實上大連的年平均氣溫只有10 左右,哪怕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七月份,大連的平均氣溫也只有24度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南方大多數城市開空調,室內可能剛好24度的樣子,也就是說大連的室外就跟南方室內開空調差不多。
至於晚上的話,大連的氣溫可能會更低一些。去過大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大連哪怕是夏天,晚上睡覺也還是要蓋被子,不然的話很容易著涼。那麼問題來了,大連的夏天為什麼會這么涼快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連的地理位置優越,依山面海,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
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大連的冬天也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寒冷,平均氣溫也就是0度左右。因此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大連真的是一座非常適合居住的城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近年來經濟不怎麼景氣,才導致大量的年輕人出走,不過目前大連也還是東北最強的城市。
除此之外大連還是一座底蘊非常深厚的城市,上個世紀大連的工業體系非常發達,各種產業都有,包括配套人才培養基地都一應俱全。在當時哪怕是廣州,也不能夠與之相比。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僅僅二三十年過去,大連的經濟竟會以這么快的速度下滑,但是話說回來,我個人還是很看好的大連的,未來說不定還有崛起的機會。
除此之外大連的 旅遊 資源也非常豐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景區是星海廣場、棒棰島、老虎灘海洋公園、金石灘國家度假區等。雖然說這些景區的知名度都不高,但相對於南方的大多數景區來說,大連景區性價比是非常高的。而且大連人民熱情好客,我相信來大連 旅遊 ,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這第二座城市就是貴陽了,這幾年貴州的 旅遊 業發展迅速,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貴陽的遊客自然就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遊客表示,貴陽真的是一座寶藏城市,不僅 旅遊 資源豐富,當地居民熱情好客,各種特色 美食 也是數不勝數。每次來到貴陽,都會有不一樣的新鮮感。
特別是夏天來貴陽 旅遊 ,那真的是非常舒服。今天是7月11日,我相信南方的大多數城市氣溫都在35度左右,但貴陽這邊的氣溫卻只有22度左右。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概念?目前我們室內開空調定的就是22度,但即使這樣室內溫度也還是達到28度左右,也就是說我們開空調還沒人家室外涼快。
可能貴陽的市中心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熱,但是貴陽的鄉下一定很涼快,去年8月份跟朋友去貴陽那邊。我們晚上出去玩還要穿外套,住在酒店裡面完全就不需要開空調,甚至還要蓋棉被。所以對於正在熱浪中煎熬的朋友來說,貴陽一定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夏季 旅遊 目的地。
第三座城市自然就是大理,一直以來文青們對大理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文青們無數次幻想自己坐在洱海邊的小酒館里邂逅心愛的姑娘,在古城裡感受時光的流逝。但他們卻怎麼也想不到,大理其實是一處避暑勝地。哪怕是在炎熱的七月份,大理的平均氣溫也是在20度左右。
的氣溫甚至只有16度的樣子,這是什麼概念?晚上不蓋被子絕對會感冒,那麼問題來了,大理的氣溫為什麼會這么低呢?大理可是一座南方城市,原因也比較簡單,因為大理的海拔比較高,所以大理夏季的氣溫自然也會比較低。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Ⅶ 有誰知道『涼城』在哪, 所有的地方
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淶源縣太行、燕山、恆山三山接壤、淶水、易水、拒馬三源交匯之處,酷署日均21.7度的獨特涼爽氣候,被世人稱頌為「天然大空調」。景區總面積480平方公里,以縣城為軸心,輻射八大景。
拒馬源景區漢稱飛狐、明稱廣昌,現稱淶源縣的山城,有唐代興文塔、宋代古戰場、遼代院寺,又獨有我國北方極為豐富的冷泉資源。夏日,這里是避署勝地,三源盛產的紅鱒魚,可供遊人一飽口福。
Ⅷ 商湯時期的涼城是那裡
涼城,即為平涼市。
涼城,即為平涼市。因平涼人簡稱平涼市而來,古稱渭州。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請採納
Ⅸ 涼城縣的介紹
涼城位於東經112 °28′~112°30′、北緯 40°29′~40°32′之間。地處陰山南麓、長城腳下、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東鄰豐鎮市,南與山西省左雲縣、右玉縣毗鄰,北與卓資縣接壤,西與呼和浩特市區、和林格爾縣交界。西距呼和浩特100平方公里,南距大同110平方公里,北距烏蘭察布90平方公里,東距北京400平方公里。
Ⅹ 中國貴州那座城市以涼城起名
貴州的六盤水,號稱涼都。